西北行之食物篇五
这是该系列的最后一篇了。
15号我们到达敦煌,来之前对敦煌的食物没有任何了解,岂止食物,我连敦煌这座城市都不了解。除了知道莫高窟在敦煌,它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外,其他一无所知。敦煌是一座沙漠中的城市,即便是现在,依然算得上的沙漠中的绿洲,只是如今这座绿洲也实在算得上大了。
我总觉得在敦煌吃的晚饭是我那天吃的唯一一餐饭,因为早上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吃的那早餐实在只能算是果腹罢了。在下午四五点钟从莫高窟出来,嘀嘀打车去酒店的路上,就开始询问滴滴师傅当地好吃的餐馆。但那个滴滴师傅虽然是个话痨,因为文博会城市封路一路上都在哔哔哔,但就是说不出一家好吃的餐馆,把我们放到靠近酒店的路口,随便给我们指了一家店以后,就急匆匆地走了。我们到酒店以后,向酒店的前台姑娘请教,姑娘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一家店,顺张黄面馆,推荐了那里的黄面。
我们总共在敦煌吃了两餐,我都记得名字,因为在地图上搜索过,留下了记录······
顺张黄面馆是在一个小巷子里的面馆,即便是我们跟着地图走,还是很容易地就走过了。地图还说已经到达目的地,不给导航了,什么鬼。后来问路边商店的小姑娘,给我们指了指店的位置,一下就找到了。在敦煌吃的这两餐的餐厅,都让我感到庆幸,都不是饭点去的餐厅,但都受到了接待。那天我们差不多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到的餐厅,很担心这个时间点他们不营业,但服务员接待了我们,并且以很快的速度给我们上了菜。我们要了一份黄面,一份驴肉春卷,一份蒜蓉茄子,还点了一瓶西凉姜啤。这是我们此行中,唯一一次,点的菜和饮料我们都很满意的一次。黄面我是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吃,面当然是黄色,上面浇了香菇,香菇的做法近似于黄焖。面不像南方的面那般有嚼劲,也不像兰州的面那样碎,韧性刚好,且汁多不腻。实在算得上整个西北之行当中最好吃的面。我是第一次吃驴肉,驴肉春卷自然也是第一次,春卷皮薄,里面的肉也被炸香了,吃到口里是满嘴的肉香,且肉质酥软。只是这样处理过的肉,我也实在无法辨别其本身的味道究竟如何,接近于无味。这样吃到的驴肉不像是煮牛肉那样纤维丰富,更像是鱼肉,口感细腻。蒜蓉茄子是我很久没有吃过的凉菜,武汉这边不用茄子来做凉菜,只有我自己偶尔会买茄子来做,但也总是做不好,在那里难得吃到了,觉得很高兴。北方的凉菜总是最好的。我们点啤酒是因为我在网上搜这家店,有人推荐了这里的姜啤和果啤,我们就尝试了一下姜啤,姜啤想来酒精含量是很低的,毕竟像我这样对酒精严重过敏的人喝了也没有脸红以至不能见人,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和夜夜分了一瓶。姜啤的味道比较像是甜美的饮料,我没有喝出什么姜味,酒味也没有感觉到。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16号,我们睡到十点过才起床去吃饭,因为想着要离开敦煌了,得再去吃一顿好的才行,又在大众点评上找,这次没有再像头一天那样上当了,没有再找放在第一的推广的店了。这次去了大漠胡羊焖饼,我们头一天在发现这边的焖饼是一个特色,很多卖焖饼的店。但其实焖饼并不是一种饼,所谓焖饼是一种将面皮与羊肉等肉类一起烧制而成的一道菜。不得不说,我在西北的这几天,吃的菜几乎都很润,很软,这天我们吃的羊肉焖饼也不例外。有肉香的素菜总是比素菜美味,同样,有肉香的面皮也格外容易吞食。而其中的羊肉,啊,我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吗?嗯,就有那么棒。这边的羊肉的做法都没有特别注重用各种调料去滋养,但其本身的味道已足够美好。那天早晨我们又点了一个大漠酿皮,我觉得味道和我在兰州吃的酿皮比较接近。
整个在西北的这五六天里,都吃得很多,也吃得很开心,因为总在半夜在写这,总是写得我整个人都被饥饿感包围。
15号我们到达敦煌,来之前对敦煌的食物没有任何了解,岂止食物,我连敦煌这座城市都不了解。除了知道莫高窟在敦煌,它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外,其他一无所知。敦煌是一座沙漠中的城市,即便是现在,依然算得上的沙漠中的绿洲,只是如今这座绿洲也实在算得上大了。
我总觉得在敦煌吃的晚饭是我那天吃的唯一一餐饭,因为早上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吃的那早餐实在只能算是果腹罢了。在下午四五点钟从莫高窟出来,嘀嘀打车去酒店的路上,就开始询问滴滴师傅当地好吃的餐馆。但那个滴滴师傅虽然是个话痨,因为文博会城市封路一路上都在哔哔哔,但就是说不出一家好吃的餐馆,把我们放到靠近酒店的路口,随便给我们指了一家店以后,就急匆匆地走了。我们到酒店以后,向酒店的前台姑娘请教,姑娘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一家店,顺张黄面馆,推荐了那里的黄面。
我们总共在敦煌吃了两餐,我都记得名字,因为在地图上搜索过,留下了记录······
顺张黄面馆是在一个小巷子里的面馆,即便是我们跟着地图走,还是很容易地就走过了。地图还说已经到达目的地,不给导航了,什么鬼。后来问路边商店的小姑娘,给我们指了指店的位置,一下就找到了。在敦煌吃的这两餐的餐厅,都让我感到庆幸,都不是饭点去的餐厅,但都受到了接待。那天我们差不多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到的餐厅,很担心这个时间点他们不营业,但服务员接待了我们,并且以很快的速度给我们上了菜。我们要了一份黄面,一份驴肉春卷,一份蒜蓉茄子,还点了一瓶西凉姜啤。这是我们此行中,唯一一次,点的菜和饮料我们都很满意的一次。黄面我是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吃,面当然是黄色,上面浇了香菇,香菇的做法近似于黄焖。面不像南方的面那般有嚼劲,也不像兰州的面那样碎,韧性刚好,且汁多不腻。实在算得上整个西北之行当中最好吃的面。我是第一次吃驴肉,驴肉春卷自然也是第一次,春卷皮薄,里面的肉也被炸香了,吃到口里是满嘴的肉香,且肉质酥软。只是这样处理过的肉,我也实在无法辨别其本身的味道究竟如何,接近于无味。这样吃到的驴肉不像是煮牛肉那样纤维丰富,更像是鱼肉,口感细腻。蒜蓉茄子是我很久没有吃过的凉菜,武汉这边不用茄子来做凉菜,只有我自己偶尔会买茄子来做,但也总是做不好,在那里难得吃到了,觉得很高兴。北方的凉菜总是最好的。我们点啤酒是因为我在网上搜这家店,有人推荐了这里的姜啤和果啤,我们就尝试了一下姜啤,姜啤想来酒精含量是很低的,毕竟像我这样对酒精严重过敏的人喝了也没有脸红以至不能见人,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和夜夜分了一瓶。姜啤的味道比较像是甜美的饮料,我没有喝出什么姜味,酒味也没有感觉到。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16号,我们睡到十点过才起床去吃饭,因为想着要离开敦煌了,得再去吃一顿好的才行,又在大众点评上找,这次没有再像头一天那样上当了,没有再找放在第一的推广的店了。这次去了大漠胡羊焖饼,我们头一天在发现这边的焖饼是一个特色,很多卖焖饼的店。但其实焖饼并不是一种饼,所谓焖饼是一种将面皮与羊肉等肉类一起烧制而成的一道菜。不得不说,我在西北的这几天,吃的菜几乎都很润,很软,这天我们吃的羊肉焖饼也不例外。有肉香的素菜总是比素菜美味,同样,有肉香的面皮也格外容易吞食。而其中的羊肉,啊,我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吗?嗯,就有那么棒。这边的羊肉的做法都没有特别注重用各种调料去滋养,但其本身的味道已足够美好。那天早晨我们又点了一个大漠酿皮,我觉得味道和我在兰州吃的酿皮比较接近。
整个在西北的这五六天里,都吃得很多,也吃得很开心,因为总在半夜在写这,总是写得我整个人都被饥饿感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