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的月亮
MK游记
从香港飞到巴黎,在机场枯坐几个小时之后转机到西班牙南部小城马拉加(Malaga),再坐车走上130多公里,就到了阿尔赫西拉斯(Algeciras),路上整整要走30个小时。到马拉加之前的旅程都乏善足陈,唯独从机场出来之后坐车狂奔的体验值得回味。
马拉加到阿尔赫西拉斯的公路都是沿着海边走。我坐在车里,一边是明媚的海岸线,一边是棕土色的矮矮山岭。在海边和山坡上都挤满了小小的房子,敞开阳台和窗户对着温暖的海风。道路沿着海岸线蜿蜒前进, 不时闪出波光粼粼的宝石海面。天上偶尔有白色的长嘴海鸟顺风滑翔,看起来无忧无虑。同行的同事早就在车上呼呼大睡,一脸疲惫。我精神也委顿得很,但始终贪恋路上的风光,强撑着耷拉的眼皮子,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色、默默地数着远处高高的棕榈树。走到一半的时候,海上的云突然卷成了厚厚的像奶油一样、看不到边际的云盖,向海面压过来。光线一下黯淡下来,紧接着呼呼地下起了雨。车里的温度好像也低了几度,语言不通的络腮胡子司机似乎已经跑偏了GPS导航系统的路线,音箱里继续放着节奏欢快的西班牙民歌。
我把墨镜摘下来,收到背囊里。我想要开口问司机是不是迷路了,可是他只会西班牙语,根本就是不同语言频道的两个人,小车在高速公路上跑着130公里的速度,总不能让他放开方向盘和我比手划脚。我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我的想象力开始撒开腿乱跑。等五分钟之后阿尔赫西拉斯的路标再冒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在脑海里编写我和同事被扔在某个不知名小乡村流离无助的冒险故事了。
我们逐渐开始远离海边,道路的两旁出现宽阔的平地。车子甩着尾巴又潇洒地几个大弯,突然我看到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礁石岛矗立在地平线上,我终于放下心来。那块“大石头”就是直布罗陀,欧洲的最南端,眺望着非洲大陆。它的对面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阿尔赫西拉斯。我们沿着公路继续向前,离直布罗陀忽远忽近。又走了二十来分钟,总算是到了。
两次来阿尔赫西拉斯都是来去匆匆。一次来还是三年前,也是为了公司的会议。小镇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住的这家酒店似乎更加旧了,透着一股安静得让人昏昏欲睡的气息。我打电话给前台服务员说请拿一双拖鞋给我,她很腼腆地送来了一叠A4纸和面巾纸,问我想要哪个。我解释了一番,才发现酒店已经不提供一次性拖鞋,他们建议客人光着脚在房间里走动。有着红苹果一般红润脸颊的服务员忽闪着大大的眼睛和我说:“我们的地板打扫得超级干净,请放心吧。”我笑着收下了面巾纸,赤足在房间里处理邮件。
洲际旅行其实是很消耗精力的事情,因为时差的缘故,我得比平常多工作8个小时——从早上4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马拉松式的会议、讨论和正式聚餐以及绵绵不断的邮件,如果不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来应付,就无法完成全部的任务。还好,西班牙有很美味的面包、咖啡、火腿和葡萄酒。特别是,我觉得自己喝掉了半年份量的黑咖啡。
西班牙人似乎习惯晚食。他们早上慢慢吞吞地开工,中午两点才吃午饭,晚上要8点之后才开始吃晚饭。吃完晚饭再喝点酒,聊聊天,吹吹海风,看看月光。愉快的一天就结束了。本地同事相貌堂堂,男士们装着讲究,女孩子们神采飞扬。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眼睛和身体语言,都像是随时在歌唱一样。也可能是我累到眼花,看什么都觉得熠熠生光。
偶尔空下的时候,我会翻我的Kindle来调节心情。我还在读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永恒的边缘》:一战(《巨人的陨落》)和二战(《世界的凛冬》)的故事都已落幕,书中的主角们生活在60年代的柏林、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那是一个既遥远又熟悉的世界,仿佛他们随时会从书里走出来,拿起我桌上的那杯咖啡,抿一口之后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我想起前几天再次读完的《读书与旅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詹先生那样潇洒风流地读着书周游世界。眼下我得努力工作,努力照顾家人,努力生活。在这遥远的异乡,我度过了女儿出生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海面清辉滟潋,皓月当空。这个月亮和唐吉珂德的月亮是同一个么?
从香港飞到巴黎,在机场枯坐几个小时之后转机到西班牙南部小城马拉加(Malaga),再坐车走上130多公里,就到了阿尔赫西拉斯(Algeciras),路上整整要走30个小时。到马拉加之前的旅程都乏善足陈,唯独从机场出来之后坐车狂奔的体验值得回味。
马拉加到阿尔赫西拉斯的公路都是沿着海边走。我坐在车里,一边是明媚的海岸线,一边是棕土色的矮矮山岭。在海边和山坡上都挤满了小小的房子,敞开阳台和窗户对着温暖的海风。道路沿着海岸线蜿蜒前进, 不时闪出波光粼粼的宝石海面。天上偶尔有白色的长嘴海鸟顺风滑翔,看起来无忧无虑。同行的同事早就在车上呼呼大睡,一脸疲惫。我精神也委顿得很,但始终贪恋路上的风光,强撑着耷拉的眼皮子,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色、默默地数着远处高高的棕榈树。走到一半的时候,海上的云突然卷成了厚厚的像奶油一样、看不到边际的云盖,向海面压过来。光线一下黯淡下来,紧接着呼呼地下起了雨。车里的温度好像也低了几度,语言不通的络腮胡子司机似乎已经跑偏了GPS导航系统的路线,音箱里继续放着节奏欢快的西班牙民歌。
我把墨镜摘下来,收到背囊里。我想要开口问司机是不是迷路了,可是他只会西班牙语,根本就是不同语言频道的两个人,小车在高速公路上跑着130公里的速度,总不能让他放开方向盘和我比手划脚。我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我的想象力开始撒开腿乱跑。等五分钟之后阿尔赫西拉斯的路标再冒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在脑海里编写我和同事被扔在某个不知名小乡村流离无助的冒险故事了。
我们逐渐开始远离海边,道路的两旁出现宽阔的平地。车子甩着尾巴又潇洒地几个大弯,突然我看到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礁石岛矗立在地平线上,我终于放下心来。那块“大石头”就是直布罗陀,欧洲的最南端,眺望着非洲大陆。它的对面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阿尔赫西拉斯。我们沿着公路继续向前,离直布罗陀忽远忽近。又走了二十来分钟,总算是到了。
两次来阿尔赫西拉斯都是来去匆匆。一次来还是三年前,也是为了公司的会议。小镇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住的这家酒店似乎更加旧了,透着一股安静得让人昏昏欲睡的气息。我打电话给前台服务员说请拿一双拖鞋给我,她很腼腆地送来了一叠A4纸和面巾纸,问我想要哪个。我解释了一番,才发现酒店已经不提供一次性拖鞋,他们建议客人光着脚在房间里走动。有着红苹果一般红润脸颊的服务员忽闪着大大的眼睛和我说:“我们的地板打扫得超级干净,请放心吧。”我笑着收下了面巾纸,赤足在房间里处理邮件。
洲际旅行其实是很消耗精力的事情,因为时差的缘故,我得比平常多工作8个小时——从早上4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马拉松式的会议、讨论和正式聚餐以及绵绵不断的邮件,如果不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来应付,就无法完成全部的任务。还好,西班牙有很美味的面包、咖啡、火腿和葡萄酒。特别是,我觉得自己喝掉了半年份量的黑咖啡。
西班牙人似乎习惯晚食。他们早上慢慢吞吞地开工,中午两点才吃午饭,晚上要8点之后才开始吃晚饭。吃完晚饭再喝点酒,聊聊天,吹吹海风,看看月光。愉快的一天就结束了。本地同事相貌堂堂,男士们装着讲究,女孩子们神采飞扬。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眼睛和身体语言,都像是随时在歌唱一样。也可能是我累到眼花,看什么都觉得熠熠生光。
偶尔空下的时候,我会翻我的Kindle来调节心情。我还在读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永恒的边缘》:一战(《巨人的陨落》)和二战(《世界的凛冬》)的故事都已落幕,书中的主角们生活在60年代的柏林、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那是一个既遥远又熟悉的世界,仿佛他们随时会从书里走出来,拿起我桌上的那杯咖啡,抿一口之后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我想起前几天再次读完的《读书与旅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詹先生那样潇洒风流地读着书周游世界。眼下我得努力工作,努力照顾家人,努力生活。在这遥远的异乡,我度过了女儿出生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海面清辉滟潋,皓月当空。这个月亮和唐吉珂德的月亮是同一个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