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大爷笑一个!要不然大爷给你哭一个?—《喜剧总动员》前两期观后感
熟悉强叔的人都知道强叔除了爱音乐玩器材之外,对于诸如韩剧港剧娱乐节目真人秀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尤其喜欢喜剧。近期喜剧节目较多,忙忙碌碌之后有了点空闲。补看了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的前两期。看过后还是有想发表发表自己看法的愿望。那就写一写吧。首先声明,个人观点而已。
不多说,直接开写。
岳云鹏、李晨
第一期节目《因为爱情》,第二期节目《兄弟》
郭德纲坐阵,没有岳云鹏的话那就太不合适了。不过真的大家应该都不会想到李晨能站在这个舞台上跟现场观众直接交流来说相声。说实话,说相声,难,捧哏尤其难!李晨能够站在这就是一个令我分外刮目相看的事情。简单说说,由于时间要求剪接的关系。结构完整漂亮的相声作品出现在这样的节目中本身并不占优势。所以可以早早预见这个舞台上的相声作品必然会无所不用其能的挥霍透支岳云鹏的表演风格。这个是对的也是有效的。不过这样难免令观众觉得李晨发挥的不够多。其实,对于捧哏和逗哏两个人来说,逗哏外行都不怕,捧哏外行才是真正没法干。所以其实我觉得岳云鹏应该远比李晨的压力更要大一些。第一期的《因为爱情》,本子原本相对成熟,岳云鹏也轻车熟路。由于第一期岳云鹏还是有所保留,所以尽量可着自己在舞台上折腾,这在相声中很常见,行话叫“一头沉”或者叫“单活”。而在第二期的《兄弟》中,李晨的作品作用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现场观众肯定是等着看李晨能够也玩起来活跃起来。所以现场效果会比第一期好一些。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第二期节目中的李晨,只是一个站在台上跟岳云鹏相互打嘴仗的李晨(比如范冰冰梗);而第一期的李晨,在我看来才更像是一个相声节目中应该有的捧哏的样子。
另外再多说一句小岳岳,真让人了解真正相声的美,类似“船”、“床”梗、“娘们”梗“吸阳气”梗之流就不要再用了。毕竟好相声完全可以不考这些来挣现场起哄级别的叫好。活用《还珠格格》的无情冷酷无理取闹梗相对就高级的多了。总而言之,任何喜剧类的真人秀节目,相声还得靠德云社活着或者我干脆说直接点目前为止还得靠郭德纲活着。
常远、蒋欣
第一期节目《射雕英雄传》,第二期节目《太想爱你》
完整!两个节目都非常的完整。抛开舞台情节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借助任何有群众基础的其他作品作为空间设计之外,从情节设计上都显示了常远对于作品质量的原则和底线。这一点令我非常感动。说说蒋欣,跟李晨的角色完全不同。第一期中就担任起内容的核心和节拍器。无论是直接爬到地上的蛤蟆功肢体,还是自然流畅的“倒口”对白,都极为抓人。在《射雕英雄传》中,带病的蒋欣依靠自己对于喜剧的理解,非常好的完成了这一个作品中她能够做到的一切。值得称道。另外这个作品还有些小细节我很喜欢:黄岛主回来了、黄岛主中箭了的旁白语气、洪七公故意抛开双腿不便的剧中设定跑到舞台另一边,这是非常周星驰式的表演。这种笑是会心的笑。最后武力PK的部分效果做的不错。只是这是沈腾在《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中就用过的方式,看多了也就没什么了尤其是作为《超级变变变》的粉丝更加无感。优秀的舞美和道具创意并不是核心。第二期的节目《太想爱你》,说实话蒋欣表演起来是更加顺畅自然的,可是作为一个喜剧表演舞台。首先还是应该以作品的喜剧成分来判定。哪怕是非常出色的一个舞台作品,它的情节冲突首先应该是喜剧式的。这个作品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共鸣,是对于他俩表演的肯定,但是作为拿来参加喜剧节目的作品。我认为这个作品是并不出色的。
然后,我真的非常期待蒋欣跟常远接下来的作品。非常期待!
贾玲、陈赫
第一期作品《你好,李焕英》,第二期作品《泰坦尼克号》
李焕英应该是贾玲母亲的名字吧,贾玲真的非常用心的做了这个作品。甚至连本应该有更多表现的陈赫部分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作品中并不太重要的一个小部分。喜剧演员其实就是本身就是一个个悲剧的宿命。在其事业中越成功则悲剧越为巨大且宿命。所以但凡我们能看到能想到的喜剧演员在作品中表演自己,其内核必然是悲剧。能够做到用自己长年累月的引笑功能,最终同观众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换。这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贾玲,恭喜你!单纯以作品而论,《你好,李焕英》情绪饱满,年代感强烈,细节也很出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小品作品。只是,情感附加值过高的作品,从喜剧本身的规则和要求来看,对于同台尤其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而言,我个人觉得并不公平。不过这不重要,贾玲肯定是自己有充分的取舍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第二期的作品,跟蒋欣、常远的《射雕英雄传》类似,取材于观众熟悉的情节人物设定。这种作品的优势在于时空交错的梗更容易找且被接受。但是贾陈二人在第二期节目的表现中略有敷衍之嫌,笑场及准笑场不止一次,情节的设定也并不工整。另外,贾玲可以不必再刻意去玩一些跟自己身形体重相关的梗,你完全可以不再依靠这些梗来让你的观众发笑了。
沈腾、刘涛
第一期作品《39》,第二期作品《我叫安德烈》
第一个作品比较明显借鉴了导演布莱恩罗宾斯的作品《A Thousand Words》,沈腾和常远都还是比较尊重搭伙的两个女演员蒋欣和刘涛的,第一期作品中基本上的节奏都由这两位喜剧界的新人来掌控。而最终的效果看,刘涛显然在第一期的表现中远不如和她同祝欢乐颂24楼的“樊姐”……在第一期作品中,刘涛更像是一次特殊的只能一次通过没有NG的影视拍摄,没有更多可讲。我想重点说说他俩的第二期作品《我叫安德烈》。安德烈、娜塔莎,两个可能是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前苏联普通百姓的名字,配合精致到位的舞美,瞬间将人带到那些小广场板凳前的露天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前苏联影片氛围之中。可能沈腾也发现还是不能由刘涛来进行喜剧的节奏掌控,所以这次换作了他自己。刘涛只需要进入人物表演一个固定了年代和身份的普通女性,就好比作品中台词讲到的,沈腾可以做一切,刘涛只用生孩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沈腾非常喜欢玩战争背景或者是类似的大背景,想想《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中第一期的《热带惊雷》,还有总决赛中第二轮的作品《感染者》。在这个作品中,沈腾用非常有沈腾个人特质的表演进行着情节冲突的节拍控制。搭配年代感强烈的手风琴背景音乐。每次情节的转折,沈腾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轻描淡写的直接表达出戏剧冲突。
第一次:轰炸的飞机略过,两人我倒在地后沈腾轻浮的突然来了句:“你叫什么名字?”、“想知道我叫什么么?”、“有男朋友么?”;
第二次:大家都沉浸在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的时候,沈腾又是拾起一枝花说道:“这花好看么?”、“我可以为你戴上它么?”;
第三次:在为纳粹军官开刀的时候刘涛对沈腾说:“你流血了?”沈腾眉角轻扬来了一句:“帅吗?”、“你几月的生日?我想送你个男朋友”……
三次都是在紧张的情节中突然的节奏变化。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心中暗说了两个字:高级!
而刘涛在这个节目中也不乏出色的亮点。那就是在为纳粹军官治的桥段。那几句“有缝纫机没有啊?”、“有个顶针也行啊?”,尤其是从脖子里掏出皮尺来了句“这伤口三寸六哇,这得使大针!”……
虽然从自卫军战士送给沈腾那一刻手雷开始就已经知道了情节走向,也有隐喻医生收红包的恶俗桥段。但整体来看,这个作品仍然是这两期中我个人最为喜爱的作品。
最后简单再说几句。一窝哄的音乐真人秀和艺人竞技真人秀之后,新一轮喜剧真人秀可以预见将成为这一阶段网民新的关注点。喜剧,难。优秀的喜剧表演者少,优秀的喜剧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还是要多鼓励,《喜剧总动员》总体上人员找的喜剧科班出身演员级别和能力很强,搭配的演员也足够有意思。只是大家在参加的时候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喜剧的最大功能,是带给观众喜剧的原始功效,那就是带来快乐。就像我文章标题中写的那样。现在的局面是,你若不笑,我尝试看能不能给你整哭?这个,略微不太好吧。我刚才已经说了,喜剧演员本身就是个悲剧的宿命。之前湖南卫视《我们来了》嘉宾宋小宝那期的时候,汪涵曾经提到了凌峰的一首歌叫《小丑》,在这里我不得不再黑一下汪涵,仗着自己岁数大以为自己听过的老歌多就满嘴胡说。凌峰只是在1990年的春晚上唱过这首歌而已。人这首歌本来是台湾流行巨星刘家昌的歌好么……《小丑》这首歌写的深得我心: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眼泪已涌在笑容里;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是多少磨炼和多少眼泪,才能够站在这里。失败的痛苦,成功的鼓励。有谁知道,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辛酸化作喜悦用以呈现。喜剧演员吃的就是这样的一碗饭,而将喜悦表演成辛酸,总觉得,本末倒置。好了不多说了。你们若愿看的话,我接下来尽量每期都写。下一期之后咱们再见吧。
不多说,直接开写。
岳云鹏、李晨
第一期节目《因为爱情》,第二期节目《兄弟》
![]() |
![]() |
郭德纲坐阵,没有岳云鹏的话那就太不合适了。不过真的大家应该都不会想到李晨能站在这个舞台上跟现场观众直接交流来说相声。说实话,说相声,难,捧哏尤其难!李晨能够站在这就是一个令我分外刮目相看的事情。简单说说,由于时间要求剪接的关系。结构完整漂亮的相声作品出现在这样的节目中本身并不占优势。所以可以早早预见这个舞台上的相声作品必然会无所不用其能的挥霍透支岳云鹏的表演风格。这个是对的也是有效的。不过这样难免令观众觉得李晨发挥的不够多。其实,对于捧哏和逗哏两个人来说,逗哏外行都不怕,捧哏外行才是真正没法干。所以其实我觉得岳云鹏应该远比李晨的压力更要大一些。第一期的《因为爱情》,本子原本相对成熟,岳云鹏也轻车熟路。由于第一期岳云鹏还是有所保留,所以尽量可着自己在舞台上折腾,这在相声中很常见,行话叫“一头沉”或者叫“单活”。而在第二期的《兄弟》中,李晨的作品作用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现场观众肯定是等着看李晨能够也玩起来活跃起来。所以现场效果会比第一期好一些。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第二期节目中的李晨,只是一个站在台上跟岳云鹏相互打嘴仗的李晨(比如范冰冰梗);而第一期的李晨,在我看来才更像是一个相声节目中应该有的捧哏的样子。
另外再多说一句小岳岳,真让人了解真正相声的美,类似“船”、“床”梗、“娘们”梗“吸阳气”梗之流就不要再用了。毕竟好相声完全可以不考这些来挣现场起哄级别的叫好。活用《还珠格格》的无情冷酷无理取闹梗相对就高级的多了。总而言之,任何喜剧类的真人秀节目,相声还得靠德云社活着或者我干脆说直接点目前为止还得靠郭德纲活着。
常远、蒋欣
第一期节目《射雕英雄传》,第二期节目《太想爱你》
![]() |
![]() |
完整!两个节目都非常的完整。抛开舞台情节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借助任何有群众基础的其他作品作为空间设计之外,从情节设计上都显示了常远对于作品质量的原则和底线。这一点令我非常感动。说说蒋欣,跟李晨的角色完全不同。第一期中就担任起内容的核心和节拍器。无论是直接爬到地上的蛤蟆功肢体,还是自然流畅的“倒口”对白,都极为抓人。在《射雕英雄传》中,带病的蒋欣依靠自己对于喜剧的理解,非常好的完成了这一个作品中她能够做到的一切。值得称道。另外这个作品还有些小细节我很喜欢:黄岛主回来了、黄岛主中箭了的旁白语气、洪七公故意抛开双腿不便的剧中设定跑到舞台另一边,这是非常周星驰式的表演。这种笑是会心的笑。最后武力PK的部分效果做的不错。只是这是沈腾在《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中就用过的方式,看多了也就没什么了尤其是作为《超级变变变》的粉丝更加无感。优秀的舞美和道具创意并不是核心。第二期的节目《太想爱你》,说实话蒋欣表演起来是更加顺畅自然的,可是作为一个喜剧表演舞台。首先还是应该以作品的喜剧成分来判定。哪怕是非常出色的一个舞台作品,它的情节冲突首先应该是喜剧式的。这个作品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共鸣,是对于他俩表演的肯定,但是作为拿来参加喜剧节目的作品。我认为这个作品是并不出色的。
然后,我真的非常期待蒋欣跟常远接下来的作品。非常期待!
贾玲、陈赫
第一期作品《你好,李焕英》,第二期作品《泰坦尼克号》
![]() |
![]() |
李焕英应该是贾玲母亲的名字吧,贾玲真的非常用心的做了这个作品。甚至连本应该有更多表现的陈赫部分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作品中并不太重要的一个小部分。喜剧演员其实就是本身就是一个个悲剧的宿命。在其事业中越成功则悲剧越为巨大且宿命。所以但凡我们能看到能想到的喜剧演员在作品中表演自己,其内核必然是悲剧。能够做到用自己长年累月的引笑功能,最终同观众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换。这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贾玲,恭喜你!单纯以作品而论,《你好,李焕英》情绪饱满,年代感强烈,细节也很出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小品作品。只是,情感附加值过高的作品,从喜剧本身的规则和要求来看,对于同台尤其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而言,我个人觉得并不公平。不过这不重要,贾玲肯定是自己有充分的取舍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第二期的作品,跟蒋欣、常远的《射雕英雄传》类似,取材于观众熟悉的情节人物设定。这种作品的优势在于时空交错的梗更容易找且被接受。但是贾陈二人在第二期节目的表现中略有敷衍之嫌,笑场及准笑场不止一次,情节的设定也并不工整。另外,贾玲可以不必再刻意去玩一些跟自己身形体重相关的梗,你完全可以不再依靠这些梗来让你的观众发笑了。
沈腾、刘涛
第一期作品《39》,第二期作品《我叫安德烈》
![]() |
![]() |
第一个作品比较明显借鉴了导演布莱恩罗宾斯的作品《A Thousand Words》,沈腾和常远都还是比较尊重搭伙的两个女演员蒋欣和刘涛的,第一期作品中基本上的节奏都由这两位喜剧界的新人来掌控。而最终的效果看,刘涛显然在第一期的表现中远不如和她同祝欢乐颂24楼的“樊姐”……在第一期作品中,刘涛更像是一次特殊的只能一次通过没有NG的影视拍摄,没有更多可讲。我想重点说说他俩的第二期作品《我叫安德烈》。安德烈、娜塔莎,两个可能是中国百姓最熟悉的前苏联普通百姓的名字,配合精致到位的舞美,瞬间将人带到那些小广场板凳前的露天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前苏联影片氛围之中。可能沈腾也发现还是不能由刘涛来进行喜剧的节奏掌控,所以这次换作了他自己。刘涛只需要进入人物表演一个固定了年代和身份的普通女性,就好比作品中台词讲到的,沈腾可以做一切,刘涛只用生孩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沈腾非常喜欢玩战争背景或者是类似的大背景,想想《欢乐喜剧人》第一季中第一期的《热带惊雷》,还有总决赛中第二轮的作品《感染者》。在这个作品中,沈腾用非常有沈腾个人特质的表演进行着情节冲突的节拍控制。搭配年代感强烈的手风琴背景音乐。每次情节的转折,沈腾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轻描淡写的直接表达出戏剧冲突。
第一次:轰炸的飞机略过,两人我倒在地后沈腾轻浮的突然来了句:“你叫什么名字?”、“想知道我叫什么么?”、“有男朋友么?”;
![]() |
第二次:大家都沉浸在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的时候,沈腾又是拾起一枝花说道:“这花好看么?”、“我可以为你戴上它么?”;
![]() |
第三次:在为纳粹军官开刀的时候刘涛对沈腾说:“你流血了?”沈腾眉角轻扬来了一句:“帅吗?”、“你几月的生日?我想送你个男朋友”……
![]() |
三次都是在紧张的情节中突然的节奏变化。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心中暗说了两个字:高级!
而刘涛在这个节目中也不乏出色的亮点。那就是在为纳粹军官治的桥段。那几句“有缝纫机没有啊?”、“有个顶针也行啊?”,尤其是从脖子里掏出皮尺来了句“这伤口三寸六哇,这得使大针!”……
![]() |
![]() |
虽然从自卫军战士送给沈腾那一刻手雷开始就已经知道了情节走向,也有隐喻医生收红包的恶俗桥段。但整体来看,这个作品仍然是这两期中我个人最为喜爱的作品。
最后简单再说几句。一窝哄的音乐真人秀和艺人竞技真人秀之后,新一轮喜剧真人秀可以预见将成为这一阶段网民新的关注点。喜剧,难。优秀的喜剧表演者少,优秀的喜剧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还是要多鼓励,《喜剧总动员》总体上人员找的喜剧科班出身演员级别和能力很强,搭配的演员也足够有意思。只是大家在参加的时候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喜剧的最大功能,是带给观众喜剧的原始功效,那就是带来快乐。就像我文章标题中写的那样。现在的局面是,你若不笑,我尝试看能不能给你整哭?这个,略微不太好吧。我刚才已经说了,喜剧演员本身就是个悲剧的宿命。之前湖南卫视《我们来了》嘉宾宋小宝那期的时候,汪涵曾经提到了凌峰的一首歌叫《小丑》,在这里我不得不再黑一下汪涵,仗着自己岁数大以为自己听过的老歌多就满嘴胡说。凌峰只是在1990年的春晚上唱过这首歌而已。人这首歌本来是台湾流行巨星刘家昌的歌好么……《小丑》这首歌写的深得我心: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眼泪已涌在笑容里;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是多少磨炼和多少眼泪,才能够站在这里。失败的痛苦,成功的鼓励。有谁知道,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献给你……辛酸化作喜悦用以呈现。喜剧演员吃的就是这样的一碗饭,而将喜悦表演成辛酸,总觉得,本末倒置。好了不多说了。你们若愿看的话,我接下来尽量每期都写。下一期之后咱们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