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命运的双生花
电影中,七月的妈妈告诉她,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辛苦的。但有时候,辛苦一点也不是坏事。”这句话,戳了多少观影女孩子的心窝子。为了这句话,我觉得我以后都不要生闺女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三天,终于要写点什么出来,要么一直压在心里闷闷的感觉无法释放。
冲着安妮宝贝去的,要么电影海报看到周冬雨就是死活不会去看的。一直记得原著中描述安生的一句话,“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心目中的安生,漂亮的、不羁的、张扬的、颓废的,在她身上是通通的看不见啊,看不见。
主要的是,是不是电影拍摄季节的缘故,说好的白棉布裙,光脚穿球鞋,以及海藻般的长发,导演,你给我弄哪去了?!那个本来的在心目中刻画很深很深的形象从一开始在电影中就没有了我可以寄托的影子了。
其实,看到最后的半小时,当看得出电影把原小说的结局改了的时候,我才说服自己去接受,电影和小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电影最后的处理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是觉得好过于小说本身。家明在情商上已经背叛,本不会被七月和安生任何一个人再去接受。而七月与安生本身就像是双生花,你既是我,我既是你,相爱相杀。开始的开始,互相羡慕彼此的生活,后来的后来,我终于走过你走过的路,体会了你体会不到的孤独,享受到了你享受不到的平淡。互换了生活。
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想起亦舒的小说,《流金岁月》中的蒋南生与朱锁锁,《如果墙会说话》中的车安真与芝兰。少年时先看的安妮宝贝,后来才看了亦舒。安妮宝贝身上真的是太多亦舒的影子,只是,亦舒的是装作平淡实则悲凉的故事,安妮宝贝的则是毫不掩饰的颓废的情愫。
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幸运的如七月;也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不幸的如安生。幸或不幸,如果真要争个明白,只能说是命运吧。
看电影途中,宋对我说,两个女生也挺好,男人真多余。是啊,同感,男人只是女人友谊的附属品。女人的眼泪、伤心以及背叛,都是男人造成的。
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三天,终于要写点什么出来,要么一直压在心里闷闷的感觉无法释放。
冲着安妮宝贝去的,要么电影海报看到周冬雨就是死活不会去看的。一直记得原著中描述安生的一句话,“她像一棵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 心目中的安生,漂亮的、不羁的、张扬的、颓废的,在她身上是通通的看不见啊,看不见。
主要的是,是不是电影拍摄季节的缘故,说好的白棉布裙,光脚穿球鞋,以及海藻般的长发,导演,你给我弄哪去了?!那个本来的在心目中刻画很深很深的形象从一开始在电影中就没有了我可以寄托的影子了。
其实,看到最后的半小时,当看得出电影把原小说的结局改了的时候,我才说服自己去接受,电影和小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电影最后的处理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是觉得好过于小说本身。家明在情商上已经背叛,本不会被七月和安生任何一个人再去接受。而七月与安生本身就像是双生花,你既是我,我既是你,相爱相杀。开始的开始,互相羡慕彼此的生活,后来的后来,我终于走过你走过的路,体会了你体会不到的孤独,享受到了你享受不到的平淡。互换了生活。
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想起亦舒的小说,《流金岁月》中的蒋南生与朱锁锁,《如果墙会说话》中的车安真与芝兰。少年时先看的安妮宝贝,后来才看了亦舒。安妮宝贝身上真的是太多亦舒的影子,只是,亦舒的是装作平淡实则悲凉的故事,安妮宝贝的则是毫不掩饰的颓废的情愫。
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幸运的如七月;也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不幸的如安生。幸或不幸,如果真要争个明白,只能说是命运吧。
看电影途中,宋对我说,两个女生也挺好,男人真多余。是啊,同感,男人只是女人友谊的附属品。女人的眼泪、伤心以及背叛,都是男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