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先生
![]() |
兔子先生
第一次看见兔子先生的时候,是在2013年的3月,大学的主教205。午后的阳光从朝南的窗口洒进来,我进教室的时候,看见的他自带光环。因为他很像我喜欢的一个年轻偶像,又或许他正好是我喜欢的那个类型。
(一)
自习教室的座位一般是固定的,他坐在南边靠窗的位子,跟我隔了一条过道。不过,我只有回头才能看到他。因为有兔子先生,每天的枯燥的自习也变得格外有意思,尤其是晴天的午后,他会嫌窗口的阳光过于刺眼,把座位换到我的身后。那个时候,我都会挺直腰板,保持认真的小学生上课时才会有的笔直的姿态,如果不是要用手翻书和写字,我估计我也会把双手背在背后,在座位上坐成一道墙。因为知道他在背后,莫名有种芒刺在背的焦灼感。有一次,他把笔掉到了我的座位上(因为我笔直的坐姿,屁股后面留的空间还是蛮大的),我闻声内心开始震动: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身体的条件反射开始僵硬地扭动我的墙体,把那支笔捡起来递给他,他说了句:不好意思,谢谢啊。其实,当时我应该温柔地回眸一笑:没关系。然后,整个人都会明媚了起来呢。但是现实是,我面无表情地一句话都没有说,僵硬地把墙体扭动回来,继续我的小学生课业。表面波澜不惊的冷漠却是内心无所适从的窃喜。是的,我还没有准备好,我还不适应,我们可不可以再来几次,好让你看到我爱笑的眼睛。但更让彼此安心的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笔都好好地呆在桌子上,云淡风轻。
每当看到他起身出去,就会看着他的背影,目送他出去。等他回来的时候,若无其事的假装自己在休息,目光看着前方,用余光看着他从门口走到座位上。然后就会心满意足地低头看书。偶尔因为看书而错过了他的出行,就会特别懊恼。有一次,偶尔看到了他桌上的书,是一本理工科的教材和一本GRE,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准备出国的大三生。除了每天小心翼翼地关注,我们其实根本没有交集。原地踏步,永远不会有进步的。后来,我大四毕业,不去自习了,时间一长,他也就走进了回忆。
(二)
时间来到9月,本来已经快淡忘的兔子先生因为我的一个神助攻室友W而再次进入我的生活。
我每次来到主教上课,都会去205看看 。有一次上完课,和室友走到205,,我发现兔子先生还在这里上自习,我特别开心地跟室友说:我以前觉得他特别像我偶像,他居然还在诶,真想给他拍个照。室友从教室后面的门朝里面看了一眼,说:你想要他的照片吗?我帮你啊。我以为她开玩笑的,就拉她走了。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回头看见她走进了205。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OMG,你要干什么!不要吓到人家小朋友!我就是跟你说说玩的!你快回来!当然了,她是听不见的,说实话,我还抱着一种:哇,有好戏!的心态。我冲到205门口探头往里看,见她拿着手机站在兔子先生面前,兔子先生一脸惊恐,双手作抗拒状。我看见兔子先生目光开始往门口移动,我拔腿一口气跑到楼梯口。不一会儿,室友过来了。我特别激动地看着她:你都干嘛了!快解说下现场!室友说她一进去就直接拿手机拍他,还没成功他就拿手挡住,一脸茫然问她干嘛。她就解释说想给他拍张照,自然是遭到了直接的拒绝。
我们就一路说说笑笑地回了寝室,怪异的女研究生突袭了一个正在好好自习的大好青年,说实话,且不管兔子先生心里受到的伤害,我们的还是很开心的。不计后果的冲动所带来的兴奋让我难以抑制住,决定打铁趁热,也是因为神助攻室友的加入,让我决定体验一把迟来的青春期的疯狂。回去的当晚就写了一封信,解释了想拍照的来龙去脉,当然是以我年轻的偶像为契机的。信中说明了我会等他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天神助攻把信放到了205他的手上,然后我在约好的地方等他。从上午9点一直等到12点,看着教学楼里穿梭来往的人群,我还是没有等来他。原来我情真意切的恳求并没有打动他。也许,就这么结束了吧。
下午,我去院办听学术讲座,结束的时候,居然看见他也从我的院办走出来。可能是等了他一上午憋出的火气,我径直上去做了自我介绍,很有礼貌地问他上午为什么没有赴约。当他得知我等了一上午的时候,还很委屈地跟我解释,以为我到点等不到就会走了。我说那什么时候有空拍个照呢,他说要不明天上午九点吧,还是我约的地方。一路上就跟他聊天走回去,我问他到我们院办来干什么,他说来找老师练习音变,我突然想起他要出国的事情。一时间沉默没有讲话,当然他不知道我知道他要出国的事情。就这么一路走着,直到分开。
第二天,按约来到主教2楼大厅,正好碰到他和他的同学走到那里。想不到这次他倒是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让我拍,他同学站我旁边轻声问我:他长得帅吗?我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还行吧。他同学怂恿我:快跟他一起合拍啊!我内心狂喜地拒绝了:不用了,我只想给他拍。我就这样单纯地坚持了最初的愿望。 那个时候,就在想:时间就这么停住就好了,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你在我的镜头里。偌大的空间里,仿佛只剩下我和他,时间静止,而我们也只是定格。我没有让时间暂停的能力,好在这样的间隙去仔细端详你,临摹你,记住你在此刻的模样。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时间流动起来,他也动起来,从拍照的动作中抽离,笑着问我:这样可以了吗?我点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兔子先生和胡萝卜转身离去。一场大戏就此落幕,我好想问问生活的导演,我还有没有跟他演对手戏的机会,还是自此交点后,越行越远。看着相机里他的照片,感觉一切就这么恢复了平静。
(三)
之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喜欢去他常去的食堂吃饭,只是因为不时就可以碰见他,虽然只是远远的。我看到他总是一个人吃饭,吃完饭总是会去买一杯豆浆,他总是背着那只大红色的书包。总是跟他隔着很多个桌子吃饭,总是吃两口就扭头看看那个身影,他总是吃饭比我快,等他结束的时候,就停下筷子,目送他离去。有一次在打菜的窗口,突然看见他就在面前,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他却先开口打招呼:Hello~ 两个人简单寒暄两句, 就这样走过。事后跟室友说起都很激动:他主动跟我打招呼了!他认出我来了!他还跟我说了几句话!我今天是不是穿的太随便了?要不要每次出门都好好打扮下?然而那一次,却是唯一的一次。故事没有了后续的发展,因为他毕业出国了,我也再也没有见过他。
至于他为什么叫兔子先生,因为我总是在原地等待,在教室,在食堂,在校园他可能出现的角角落落,不管有多少人在他周围,我都能一眼认出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他。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前辈早已告诉我是不可行的,而我却还是在重蹈着千年的覆辙,因为缺乏一份勇敢,甚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专业,一切就如同最初的模样,最单纯的模样。我想象过,如果多年后,在不经意的街头,看见他,我会怎么做。是擦肩而过,还是上前寒暄。恐怕的不是他会忘记我,而是我再也不能在茫茫人海中认出曾经记忆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