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枣事
与枣花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多年以前。恰逢盛夏时节,去乡下采访,在一大片枣树林的浓荫下稍事停留,有枣花扑簌簌落下来,香气四溢,突然联想起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的意境,心里顿生思古之幽情,有了些许缠绵。今年不知怎么想起了这个情境,就忽然想去看看枣花,闻闻枣花香。本是心血来潮,没承想在朋友的撺掇下,居然成行。
南白素来偏远,而风景就在路边。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在车窗外次第呈现出来,几丈高的黄土崖,崖上长着的多是枣树。枣树是北方的常见树木,纯粹是邻家小妹的样子,从小就熟悉,一回家就能看到。走的再远,想起家来,也还会记起它依傍着老房的样子。它已经成了故乡风景里的底色,不需要人去特意记挂。
枣花,太普通了,自然没有桃李杏梨诸花儿的娇艳,花瓣有模有样不说,颜色又极清浅,桃红杏白,梨树更是白到了极致,偷得梨蕊三分白,就可以成全白海棠的绝色。无怪乎人们都喜欢梨花,四月里赶着去梨乡看花,即使落英缤纷了,也还是有许多的遐想与美誉。
枣花是极小的,细且碎,颜色也是与枣叶近似的黄绿,很不惊艳。而且是一朵一朵挨挨挤挤地长成一串,没有主次,生物学称为簇生,就像挨挨挤挤活着的众生。
枣树就这么怪,从五月到七月,一直在开花,开一茬落一茬,有的坐了果,就认真长果子,没坐果的,就赶紧落了,再开出花来,等待蜂来,等待风来,等待自然选择,等待安然坐果。可这些都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的,并没有人会为此驻足。人们过着自己的日子,谷雨芒种,从从容容,顶多是在枣树下吃饭的时候会有枣花落到桌上,甚至碗里,扫院子的时候会被细碎的枣花磨得失去了耐性,“哪里哪里都是,”而其实口鼻里却满是枣花的甜香,心里也如枣花一样开始酿蜜了,“等收了枣子,可以……”
九月十月,枣子逐渐长大,开始泛白、转黄、红圈,绿色的叶子再也无法掩隐,红如小灯笼的枣子高调出场,闪着珠玉一般的光泽,让农妇黯淡的脸上也生出亮色来。
枣子熟了,招摇地挂在枝头,成了黄土高原上最浓重的色彩,枣子的红,已经被冠名“枣红”,是少有的殊荣,农妇的脸色也开始红润,映红的?养红的?枣子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她们也如枣树一样有了坚实的身躯和深扎下去的根。风调雨顺也好,干旱也好,枣树都自顾自的长大,枣花都忘情恣意地开放,枣子都甘甜如往年。
这个时候,黄土崖的风景天高云淡,月朗风清,是最写意的泼墨画,不用工笔细描,大片的云,疾力的风,还有深厚的黄土,都是大气磅礴的色彩。
枣子成熟,黄土地上的一场盛宴就开始了,拿一根长杆在手,向结满枣子的枝头一挥,就会有无数的枣子叮叮咚咚落下来,又蹦起来,仿佛欢快的音符在五线谱上跳跃。愣后生嫌不过瘾,干脆上树,抱紧了枣枝使劲摇,那枣儿像暴雨般倾下来,落地声噼里啪拉。树下,少不了有叽叽喳喳的小孩拿了小盆子小篮子帮忙捡枣,一不留神被枣儿击中脑袋惊呼起来,引起笑声一片。打枣的日子,可以吃枣吃个够了!生瓜涨枣,吃坏苶汉,可谁又能忍住这甘甜的诱惑?
晒枣,也是一道复杂的工序,妇人们会让枣子在院子里再晒几天,晒饱了阳光的枣子就会绵软,而甜味竟不会淡去。这样晒过的枣子就可以保存了。
还有酒枣,有的地方称醉枣,更形象。这种做法对枣儿的要求更严,精选脆枣,用酒喂了,枣子的本香再加上酒香,味道更佳,而且可以保住枣子的甜与脆,是留给回乡游子的珍品,也是魂牵梦萦的家的味道。
偶或某个场院里,因主人外出远走没有打枣,那一树红彤彤的果实就从秋挂到了冬。寒冬腊月,树上再无一片叶子,但仍有枣儿在枝头坚守着,显得那样稠密,那样饱满,那样靓丽。
一场乡间枣事经历如此,树的年轮会把这一切牢记于心。人说,桂花树是人间第一品,因它全身上下都是宝,既有桂花香气袭人,还有桂圆也是一宝。我说,在北方,这可谓第一品的,可不就是枣树嘛!枣花亦有类似桂花的香味,枣儿同样是宝,只不过身在乡野,易被人忽略罢了。
南白素来偏远,而风景就在路边。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在车窗外次第呈现出来,几丈高的黄土崖,崖上长着的多是枣树。枣树是北方的常见树木,纯粹是邻家小妹的样子,从小就熟悉,一回家就能看到。走的再远,想起家来,也还会记起它依傍着老房的样子。它已经成了故乡风景里的底色,不需要人去特意记挂。
枣花,太普通了,自然没有桃李杏梨诸花儿的娇艳,花瓣有模有样不说,颜色又极清浅,桃红杏白,梨树更是白到了极致,偷得梨蕊三分白,就可以成全白海棠的绝色。无怪乎人们都喜欢梨花,四月里赶着去梨乡看花,即使落英缤纷了,也还是有许多的遐想与美誉。
枣花是极小的,细且碎,颜色也是与枣叶近似的黄绿,很不惊艳。而且是一朵一朵挨挨挤挤地长成一串,没有主次,生物学称为簇生,就像挨挨挤挤活着的众生。
枣树就这么怪,从五月到七月,一直在开花,开一茬落一茬,有的坐了果,就认真长果子,没坐果的,就赶紧落了,再开出花来,等待蜂来,等待风来,等待自然选择,等待安然坐果。可这些都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的,并没有人会为此驻足。人们过着自己的日子,谷雨芒种,从从容容,顶多是在枣树下吃饭的时候会有枣花落到桌上,甚至碗里,扫院子的时候会被细碎的枣花磨得失去了耐性,“哪里哪里都是,”而其实口鼻里却满是枣花的甜香,心里也如枣花一样开始酿蜜了,“等收了枣子,可以……”
九月十月,枣子逐渐长大,开始泛白、转黄、红圈,绿色的叶子再也无法掩隐,红如小灯笼的枣子高调出场,闪着珠玉一般的光泽,让农妇黯淡的脸上也生出亮色来。
枣子熟了,招摇地挂在枝头,成了黄土高原上最浓重的色彩,枣子的红,已经被冠名“枣红”,是少有的殊荣,农妇的脸色也开始红润,映红的?养红的?枣子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她们也如枣树一样有了坚实的身躯和深扎下去的根。风调雨顺也好,干旱也好,枣树都自顾自的长大,枣花都忘情恣意地开放,枣子都甘甜如往年。
这个时候,黄土崖的风景天高云淡,月朗风清,是最写意的泼墨画,不用工笔细描,大片的云,疾力的风,还有深厚的黄土,都是大气磅礴的色彩。
枣子成熟,黄土地上的一场盛宴就开始了,拿一根长杆在手,向结满枣子的枝头一挥,就会有无数的枣子叮叮咚咚落下来,又蹦起来,仿佛欢快的音符在五线谱上跳跃。愣后生嫌不过瘾,干脆上树,抱紧了枣枝使劲摇,那枣儿像暴雨般倾下来,落地声噼里啪拉。树下,少不了有叽叽喳喳的小孩拿了小盆子小篮子帮忙捡枣,一不留神被枣儿击中脑袋惊呼起来,引起笑声一片。打枣的日子,可以吃枣吃个够了!生瓜涨枣,吃坏苶汉,可谁又能忍住这甘甜的诱惑?
晒枣,也是一道复杂的工序,妇人们会让枣子在院子里再晒几天,晒饱了阳光的枣子就会绵软,而甜味竟不会淡去。这样晒过的枣子就可以保存了。
还有酒枣,有的地方称醉枣,更形象。这种做法对枣儿的要求更严,精选脆枣,用酒喂了,枣子的本香再加上酒香,味道更佳,而且可以保住枣子的甜与脆,是留给回乡游子的珍品,也是魂牵梦萦的家的味道。
偶或某个场院里,因主人外出远走没有打枣,那一树红彤彤的果实就从秋挂到了冬。寒冬腊月,树上再无一片叶子,但仍有枣儿在枝头坚守着,显得那样稠密,那样饱满,那样靓丽。
一场乡间枣事经历如此,树的年轮会把这一切牢记于心。人说,桂花树是人间第一品,因它全身上下都是宝,既有桂花香气袭人,还有桂圆也是一宝。我说,在北方,这可谓第一品的,可不就是枣树嘛!枣花亦有类似桂花的香味,枣儿同样是宝,只不过身在乡野,易被人忽略罢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