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谁不迷惘呢
读书这件事,谁不迷惘呢?
2016-09-05 十点读书
12:47
?
来自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 ◆ ◆
文 | 侯虹斌
原标题《读书会让年轻人变穷吗》
先从一则八卦说起:去年,明星黄晓明与Angelababy大婚的时候,这一对明星夫妻身家不菲,其投资有道更为人所津津乐道。Angelababy年龄虽轻,但已是投资的一把好手,身家以亿来计。
在报道中,我看到说,她的第一个人生理想是开银行。她说自己小时候只看到家人存钱到银行,觉得光请几个人坐着就可以收钱,这生意不错。
我不禁感叹,人家明星的生活轨迹虽然绕了个大圈,但到底是朝理想大步前进了,很有可能实现呢。可见,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我当然也有梦想,我在读小学时,人生理想就是当记者;五六年级时,我的理想是当作家。前不久碰到我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提醒我,十年前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你知道当时我什么感觉吗?人生最悲惨的不是无法实现理想,而是实现了理想之后发现无路可走。我的这些愿望貌似都实现了,可我站在原地,却有点哭笑不得。
我记得大学毕业前,我曾到过我们当地的一家很小的报社实习,我还托了一点关系,但后来得知的告诫是:你进不了我们报社工作,得更硬的关系更强的后台才行。我并不那么在意,因为当时我已考上了研究生;几年后毕业,我先是到了一家一直仰慕的杂志社当编辑记者;没几年,就进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报社工作。一切都顺理成章。加上我偶尔也写写文章,还在上学期间就出过书,确实有人称我为“作家”。
而现在,纸媒这个行业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呢;记者们纷纷出走,不是创业就是做公关,或做自媒体;还在采访写稿的,都焦虑得要命,不知道能写几天了。
我曾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苏珊·桑塔格,迷恋福柯,还有什么乔姆斯基、以塞亚·伯林、艾柯,等等;读的都是《通往奴役之路》《热带的忧郁》……胃口非常好。那时的我,曾对同事诚恳地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苏珊·桑塔格那样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非常难,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结果呢,在我说完这番话的五年之后,在网络上“公知”就成了骂人的话了;因为我也写时评和社会文化评论,那真是妥妥的“公知”啊,不骂你骂谁?
谁也不能预见二十年之后的世界潮流发展,不能怪我。但我在反省。像Angelababy这样的女孩为什么能早早就立下宏大而很值钱的梦想,值得一辈子去奋斗;而我屡屡立志,实现了也不开心?
现在明白了,那是眼界不一样。
我喜欢写作,小时候最值得我羡慕的事情,就是能在当地那家小报纸上发一则豆腐块。以前有位老师在上面发过一则“读者来信”就用来吹嘘了好几年。那时怎么会知道,以后我每年都会在各大著名媒体上发表二三十万字的文章?但这,根本就不值得当一回事,也跟所谓的“成功”毫无瓜葛。
现在这个世界的评价体系,和从前相比,已天翻地覆了。
以前的识字课文里,还有过“小明考上北京大学,小红当上售货员,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因为政治正确,而是在当时商品极度短缺,售货员确实非常吃香,非常傲娇。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的争论,因为体制内的学者工程师只能按级别每月领十几、几十块的人民币当工资,而释放了活力的个体户和小商贩则看上去获利颇丰。
同样,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也三五年轮换一次:以前最热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后来是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最后不管什么专业,大三大四通通都去报考公务员了。——不过,“八项规定”之后的公务员又没有那么吃香了。时代翻页像翻脸一样,跟不上啊。
谁也不能预知以后的兴衰好吗?要是什么当红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就只能当一头鼻子前吊着胡萝卜的推磨的驴,永远吃不上。人到底还是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而且,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越远。它不保证你走上“成功学”的通衢大道,但能让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巴尔的摩的皮博迪图书馆
巴西里约热内卢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
中国宁波的天一阁
看得远当然需要条件,许多人天生的起点就不高。我也是啊。就以一个写作者密切相关的阅读为例,中学时,我的阅读经验是四大名著和各种狄更斯巴尔扎克们的世界名著,在周围我已经算鹤立鸡群了。上了重点大学之后,才知道一些上海同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都远超于我,我一下子懵了。他们读的是拉美“文学大爆炸”,读的是《西方的没落》,读的是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寻羊历险记》(港版或台版);而差不多过了十年,后面这几本在之后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村上春树才开始在中国走红。而我,当时连卡夫卡都没读过呢。
来自国际大都市的孩子们,在见识上完全碾压来自小城市的我们。辛辛苦苦奔到终点,发现这只是人家的起跑线。
谁能不迷惘呢!
工作之后也同样如此。在我记者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背景是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时看到的是知识的贬值,有时看到的是行业的没落,有时看到的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坍塌,有时是喧哗,有时是骚动——无时无刻不在摧毁着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信心。
所幸的是,我知道我和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差距,也努力在弥合这种距离,一直在校正自己。
我并不是那么在意“成功”,在个人生活进入舒适区之后这玩意儿对我来说就不重要了;如何在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皈依,对抗平庸与荒芜,更重要。还是用王小波的浅显的话来说吧: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能,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能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我花了点时间,从源头开始,读了《史记》、读《汉书》《后汉书》《辽史》和部分《宋史》,有的还不止看了一遍,作了许多笔记,写了不少文章,出了点书,包括历史长篇小说。从读史书开始,我就像忽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历史其实就是最好的社会学教材,它饱含着社会的元规则和最深的人性,我有了能力读懂这个世界了。就仿佛是走了无数的路,读过无数的书:我知道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哪些是将要被浪费的。最后能留下来的痕迹的,会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我还懊恼自己选择了当记者、当作家、当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么?当然不了。我只会尽力把它做到极致而己。
这个世界不缺成功者,但更不缺脑子一团浆糊、不知自己要什么的人。如果两者只能挑一样,我愿意选择头脑清醒,内心清明。
这几天,一篇微信文章广为流传《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了?》,文中举了很多数据和例子,来证实现在的年轻毕业生的起薪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不易。当然,这里有很多社会原因,也有阶层固化的悲哀。但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以叔本华《关于思考》来结束吧:
“在思想世界里,只在精神,没有肉体,也没有重力的法则,更不会为穷困所苦。所以,有优美丰饶心灵的人,在灵思来临的那一刹间所得到的启示,其乐趣绝非俗世所能比拟。”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花期》
-作者-
侯虹斌,作家,腾讯大家签约作者;著有《活在汉朝不容易》、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多本著作。微博:@侯虹斌,微信公众号:阅微闺房笔记(guifangbiji)。
-主播-
林静,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购买【神奇的《解答之书》】
阅读原文 阅读 100000+ 1270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19
小桥
所幸的是,我知道我和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差距,也努力在弥合这种距离,一直在校正自己。下一站,期待邂逅更好的自己 ☀️
2天前
作者回复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希望能到文章下面点赞鼓励一下十点君喔,有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会更努力给大家推送好文章的 每天都来见你们~
2天前
39
陆爱萍
十点读书,心明眼亮!
2天前
38
土拨鼠
读书这件事,我不迷茫啊。我就读自己喜爱的类型的书籍,不会去附庸所谓有用的,提高技巧啊才能的书,只要是自己喜爱的,怎么会迷惘呢?
2天前
35
周末
每天坚持读书两小时,十年后将会是不一样的你!
2天前
34
丫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圈里有一帮朋友陪我十点读书,有二十到六十岁的同事,有七十岁的老师和朋友,还有年龄相当的同学,更有不露面却能说出十点读书内容的人们……
2天前
27
海歌
精神的自由是灵魂出窍的瞬间,有束缚的自由是现实中的自由,自由源于内心的平衡,精神和肉体的自由只是物质和文明的自由而已,真正的自由穿越时空,洞彻岁月人心。
2天前
27
mia
当进入舒适区后,我常常迷茫......总想找到新的思路逃离,想去寻找喜欢的事情
2天前
25
竹子。
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感觉学历无所谓。现在,走的路全是以前走过的路。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随着现实在改变。希望10月份的成考和会从顺利通过。不想在和12年一样差1分了。
2天前
24
百合
不将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天凉了,十点君注意身体
2天前
24
深海小豚鼠
十点准时读书,人生不迷茫
2天前
23
白
读书好~啊,但要读懂啊!
2天前
19
叮叮铛铛
自从认识了十点君,读书这件是很容易,还有赔读,先点赞,再读书,谢谢你每天读每篇文章,每篇都点赞,精选留言更棒
2天前
作者回复
为了鼓励你每天坚持都看书,今天的幸运读者就是你啦,请叮叮铛铛到后台回复【送书】+姓名、地址、电话,十点君很快就给你寄出书咯~晚安~
2天前
18
Ann
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2天前
16
a@覃文合
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2天前
15
行者伊人
说实话,焦虑时,困苦时,迷茫时,我都想读书,希望从书中寻找到缓解的方法。但后来明白了,只有多读书常读书,才能不那么焦虑困苦和迷茫。
2天前
14
。
读史使人明智,感觉读历史书可以了解人性,结合自己的想法就知道自己想要的。
2天前
13
陌上花开🌸🍃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2天前
1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哇塞,宁波天一阁哎,我就在宁波,天一阁一直很想去,可惜一直都没有时间,看来还是要抽空去看一看
2天前
13
拳拳
今夏最幸福之事,深读十点君请多推荐情感作家李爱玲的作品看众人点评更是大开眼界,赏心悦目我心醉
2天前
12
笑我所笑
努力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2天前
12
烟花易冷
仔细辨别方向,又怎么会在茫茫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寻找不到指明的灯塔呢?心之所向,又为何会找不到心中所想?
2天前
12
。
自从读了书,好像都为书而活了。
2天前
10
♪♩time☆~时光
读书多,多读书,提高自我精神世界,这样该不迷惘了吧?
2天前
10
阿杜
这篇文章很精辟,现在确实迷茫,点亮心灯,才能走出自我
2天前
9
卡布奇诺
读书自有神奇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天前
8
晴天娃娃
读过无数的书:我知道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哪些是将要被浪费的。最后能留下来的痕迹的,会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2天前
8
心要比外表更冷
今天晚了啊!要注意休息哦
2天前
7
Zoe 茉上花开
好梦 十点读书必听 这个习惯慢慢的戒不掉了
2天前
7
向往……
多读书能洗涤心灵,能领悟到书里的内容就不迷茫了。
2天前
7
洁洁
对于迷茫的事就暂停脚步看看周围的事物或许有那么一瞬间很强烈的感觉知道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你之于我,我一直都很想要。
2天前
6
黎巴嫩
不知何时,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看十点读书的文章,感觉缺了点什么
2天前
6
丽平
天天读十点书、以后就不迷茫了
2天前
6
韭菜
读史使人明智
2天前
6
紫罗兰
做什么不重要 为什么做才重要
2天前
5
平月阁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2天前
5
彬
只心灵的净化!
2天前
4
微凉
有了十点读书,我心没那么迷茫了,谢谢十点君
昨天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2016-09-05 十点读书
12:47
?
来自十点读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 ◆ ◆
文 | 侯虹斌
原标题《读书会让年轻人变穷吗》
先从一则八卦说起:去年,明星黄晓明与Angelababy大婚的时候,这一对明星夫妻身家不菲,其投资有道更为人所津津乐道。Angelababy年龄虽轻,但已是投资的一把好手,身家以亿来计。
在报道中,我看到说,她的第一个人生理想是开银行。她说自己小时候只看到家人存钱到银行,觉得光请几个人坐着就可以收钱,这生意不错。
我不禁感叹,人家明星的生活轨迹虽然绕了个大圈,但到底是朝理想大步前进了,很有可能实现呢。可见,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我当然也有梦想,我在读小学时,人生理想就是当记者;五六年级时,我的理想是当作家。前不久碰到我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她提醒我,十年前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你知道当时我什么感觉吗?人生最悲惨的不是无法实现理想,而是实现了理想之后发现无路可走。我的这些愿望貌似都实现了,可我站在原地,却有点哭笑不得。
我记得大学毕业前,我曾到过我们当地的一家很小的报社实习,我还托了一点关系,但后来得知的告诫是:你进不了我们报社工作,得更硬的关系更强的后台才行。我并不那么在意,因为当时我已考上了研究生;几年后毕业,我先是到了一家一直仰慕的杂志社当编辑记者;没几年,就进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报社工作。一切都顺理成章。加上我偶尔也写写文章,还在上学期间就出过书,确实有人称我为“作家”。
而现在,纸媒这个行业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呢;记者们纷纷出走,不是创业就是做公关,或做自媒体;还在采访写稿的,都焦虑得要命,不知道能写几天了。
我曾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苏珊·桑塔格,迷恋福柯,还有什么乔姆斯基、以塞亚·伯林、艾柯,等等;读的都是《通往奴役之路》《热带的忧郁》……胃口非常好。那时的我,曾对同事诚恳地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苏珊·桑塔格那样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非常难,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结果呢,在我说完这番话的五年之后,在网络上“公知”就成了骂人的话了;因为我也写时评和社会文化评论,那真是妥妥的“公知”啊,不骂你骂谁?
谁也不能预见二十年之后的世界潮流发展,不能怪我。但我在反省。像Angelababy这样的女孩为什么能早早就立下宏大而很值钱的梦想,值得一辈子去奋斗;而我屡屡立志,实现了也不开心?
现在明白了,那是眼界不一样。
我喜欢写作,小时候最值得我羡慕的事情,就是能在当地那家小报纸上发一则豆腐块。以前有位老师在上面发过一则“读者来信”就用来吹嘘了好几年。那时怎么会知道,以后我每年都会在各大著名媒体上发表二三十万字的文章?但这,根本就不值得当一回事,也跟所谓的“成功”毫无瓜葛。
现在这个世界的评价体系,和从前相比,已天翻地覆了。
以前的识字课文里,还有过“小明考上北京大学,小红当上售货员,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因为政治正确,而是在当时商品极度短缺,售货员确实非常吃香,非常傲娇。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的争论,因为体制内的学者工程师只能按级别每月领十几、几十块的人民币当工资,而释放了活力的个体户和小商贩则看上去获利颇丰。
同样,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也三五年轮换一次:以前最热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后来是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最后不管什么专业,大三大四通通都去报考公务员了。——不过,“八项规定”之后的公务员又没有那么吃香了。时代翻页像翻脸一样,跟不上啊。
谁也不能预知以后的兴衰好吗?要是什么当红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就只能当一头鼻子前吊着胡萝卜的推磨的驴,永远吃不上。人到底还是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而且,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越远。它不保证你走上“成功学”的通衢大道,但能让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美国巴尔的摩的皮博迪图书馆
巴西里约热内卢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
中国宁波的天一阁
看得远当然需要条件,许多人天生的起点就不高。我也是啊。就以一个写作者密切相关的阅读为例,中学时,我的阅读经验是四大名著和各种狄更斯巴尔扎克们的世界名著,在周围我已经算鹤立鸡群了。上了重点大学之后,才知道一些上海同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都远超于我,我一下子懵了。他们读的是拉美“文学大爆炸”,读的是《西方的没落》,读的是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寻羊历险记》(港版或台版);而差不多过了十年,后面这几本在之后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村上春树才开始在中国走红。而我,当时连卡夫卡都没读过呢。
来自国际大都市的孩子们,在见识上完全碾压来自小城市的我们。辛辛苦苦奔到终点,发现这只是人家的起跑线。
谁能不迷惘呢!
工作之后也同样如此。在我记者编辑的职业生涯中,背景是时代的风云变幻:有时看到的是知识的贬值,有时看到的是行业的没落,有时看到的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坍塌,有时是喧哗,有时是骚动——无时无刻不在摧毁着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信心。
所幸的是,我知道我和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差距,也努力在弥合这种距离,一直在校正自己。
我并不是那么在意“成功”,在个人生活进入舒适区之后这玩意儿对我来说就不重要了;如何在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皈依,对抗平庸与荒芜,更重要。还是用王小波的浅显的话来说吧: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能,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能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我花了点时间,从源头开始,读了《史记》、读《汉书》《后汉书》《辽史》和部分《宋史》,有的还不止看了一遍,作了许多笔记,写了不少文章,出了点书,包括历史长篇小说。从读史书开始,我就像忽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历史其实就是最好的社会学教材,它饱含着社会的元规则和最深的人性,我有了能力读懂这个世界了。就仿佛是走了无数的路,读过无数的书:我知道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哪些是将要被浪费的。最后能留下来的痕迹的,会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我还懊恼自己选择了当记者、当作家、当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么?当然不了。我只会尽力把它做到极致而己。
这个世界不缺成功者,但更不缺脑子一团浆糊、不知自己要什么的人。如果两者只能挑一样,我愿意选择头脑清醒,内心清明。
这几天,一篇微信文章广为流传《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了?》,文中举了很多数据和例子,来证实现在的年轻毕业生的起薪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不易。当然,这里有很多社会原因,也有阶层固化的悲哀。但作为一个社会观察者,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以叔本华《关于思考》来结束吧:
“在思想世界里,只在精神,没有肉体,也没有重力的法则,更不会为穷困所苦。所以,有优美丰饶心灵的人,在灵思来临的那一刹间所得到的启示,其乐趣绝非俗世所能比拟。”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花期》
-作者-
侯虹斌,作家,腾讯大家签约作者;著有《活在汉朝不容易》、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多本著作。微博:@侯虹斌,微信公众号:阅微闺房笔记(guifangbiji)。
-主播-
林静,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购买【神奇的《解答之书》】
阅读原文 阅读 100000+ 1270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19
小桥
所幸的是,我知道我和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差距,也努力在弥合这种距离,一直在校正自己。下一站,期待邂逅更好的自己 ☀️
2天前
作者回复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希望能到文章下面点赞鼓励一下十点君喔,有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会更努力给大家推送好文章的 每天都来见你们~
2天前
39
陆爱萍
十点读书,心明眼亮!
2天前
38
土拨鼠
读书这件事,我不迷茫啊。我就读自己喜爱的类型的书籍,不会去附庸所谓有用的,提高技巧啊才能的书,只要是自己喜爱的,怎么会迷惘呢?
2天前
35
周末
每天坚持读书两小时,十年后将会是不一样的你!
2天前
34
丫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圈里有一帮朋友陪我十点读书,有二十到六十岁的同事,有七十岁的老师和朋友,还有年龄相当的同学,更有不露面却能说出十点读书内容的人们……
2天前
27
海歌
精神的自由是灵魂出窍的瞬间,有束缚的自由是现实中的自由,自由源于内心的平衡,精神和肉体的自由只是物质和文明的自由而已,真正的自由穿越时空,洞彻岁月人心。
2天前
27
mia
当进入舒适区后,我常常迷茫......总想找到新的思路逃离,想去寻找喜欢的事情
2天前
25
竹子。
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感觉学历无所谓。现在,走的路全是以前走过的路。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随着现实在改变。希望10月份的成考和会从顺利通过。不想在和12年一样差1分了。
2天前
24
百合
不将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天凉了,十点君注意身体
2天前
24
深海小豚鼠
十点准时读书,人生不迷茫
2天前
23
白
读书好~啊,但要读懂啊!
2天前
19
叮叮铛铛
自从认识了十点君,读书这件是很容易,还有赔读,先点赞,再读书,谢谢你每天读每篇文章,每篇都点赞,精选留言更棒
2天前
作者回复
为了鼓励你每天坚持都看书,今天的幸运读者就是你啦,请叮叮铛铛到后台回复【送书】+姓名、地址、电话,十点君很快就给你寄出书咯~晚安~
2天前
18
Ann
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2天前
16
a@覃文合
我深深地感觉到,越是在困境的时候,年轻人越是不能将就,就越是要早早确实自己的梦想。我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但梦想是。
2天前
15
行者伊人
说实话,焦虑时,困苦时,迷茫时,我都想读书,希望从书中寻找到缓解的方法。但后来明白了,只有多读书常读书,才能不那么焦虑困苦和迷茫。
2天前
14
。
读史使人明智,感觉读历史书可以了解人性,结合自己的想法就知道自己想要的。
2天前
13
陌上花开🌸🍃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2天前
1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哇塞,宁波天一阁哎,我就在宁波,天一阁一直很想去,可惜一直都没有时间,看来还是要抽空去看一看
2天前
13
拳拳
今夏最幸福之事,深读十点君请多推荐情感作家李爱玲的作品看众人点评更是大开眼界,赏心悦目我心醉
2天前
12
笑我所笑
努力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2天前
12
烟花易冷
仔细辨别方向,又怎么会在茫茫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寻找不到指明的灯塔呢?心之所向,又为何会找不到心中所想?
2天前
12
。
自从读了书,好像都为书而活了。
2天前
10
♪♩time☆~时光
读书多,多读书,提高自我精神世界,这样该不迷惘了吧?
2天前
10
阿杜
这篇文章很精辟,现在确实迷茫,点亮心灯,才能走出自我
2天前
9
卡布奇诺
读书自有神奇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天前
8
晴天娃娃
读过无数的书:我知道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哪些是将要被浪费的。最后能留下来的痕迹的,会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2天前
8
心要比外表更冷
今天晚了啊!要注意休息哦
2天前
7
Zoe 茉上花开
好梦 十点读书必听 这个习惯慢慢的戒不掉了
2天前
7
向往……
多读书能洗涤心灵,能领悟到书里的内容就不迷茫了。
2天前
7
洁洁
对于迷茫的事就暂停脚步看看周围的事物或许有那么一瞬间很强烈的感觉知道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你之于我,我一直都很想要。
2天前
6
黎巴嫩
不知何时,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看十点读书的文章,感觉缺了点什么
2天前
6
丽平
天天读十点书、以后就不迷茫了
2天前
6
韭菜
读史使人明智
2天前
6
紫罗兰
做什么不重要 为什么做才重要
2天前
5
平月阁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2天前
5
彬
只心灵的净化!
2天前
4
微凉
有了十点读书,我心没那么迷茫了,谢谢十点君
昨天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