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为华语电影打造配乐最多的8位日本作曲家
(完整91部(暂)由日系作曲家打造配乐的华语电影请至豆列——华语电影,日式配乐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4746019/)
(作品数排序)
(作曲家个人资料大多翻译归纳自WIKI百科、官网、新闻报道等。肖像图源同。)
1、梅林茂
梅林 茂(Umebayashi Shigeru,1951年2月19日 -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现在主要从事电影原声的作曲。80年代初,与羽山伸也组成新浪潮摇滚乐队「EX」,以乐队队长的身份活跃于日本乐坛。同时期参加了Eric Clapton日本巡回的伴奏乐队、YMO&Snakeman show合作项目等活动。1984年EX乐队解散,之后,梅林茂开始专注于电影原声的制作。不仅是日本电影,也为台湾、香港等亚洲圈的电影提供原声乐曲。近年来更将活动范围拓展到欧洲及好莱坞。多年来也一直担任御茶之水地区的文化学院的讲师。
梅林茂可谓是华语圈一直以来的老朋友,自1994年以来20年多年为19部华语电影制作原声音乐(在王家卫的三部影片《花样年华》《2046》《一代宗师》中是与他人共作),当之无愧的在华语圈最活跃的剧伴家,合作的不乏王家卫、张艺谋等华语圈知名导演。
梅林茂参与原声制作的19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南京的基督》《不夜城》《公元2000 AD》《花样年华》《慌心假期》《周渔的火车》《恋之风景》《十面埋伏》《2046》《霍元甲》《满城尽带黄金甲》《罪与罚》《苏乞儿》《大追捕》《铜雀台》《一代宗师》《触不可及》《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海报一览(漏触不可及):
2、半野喜弘
半野 喜弘(Hanno Yoshihiro,1968年1月22日 - ),电子音乐家、歌手、电影导演、电影编剧。出生于日本大阪市。1992年随hip-hop团体News From Street Connection出道,1998年solo出道,所属于PROGRESSIVE FOrM唱片公司,音乐厂牌op.disc的主要推广人。
半野喜弘在电影配乐方面的发展契机,便是为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1998年出品的电影《海上花》制作原声音乐。凭借为影片打造的华丽出彩的配乐,法国等地的海外媒体给予了半野喜弘很高的评价。自此,半野喜弘开始在电影配乐方面大展拳脚,其中几乎都是与华语导演的合作。不仅和侯孝贤导演在《千禧曼波》中再续前缘,与贾樟柯、余力为、李启源这三位导演也都有过复数合作。
早年在温哥华,贾樟柯导演第一次观影《海上花》,昏暗的影厅中半野喜弘的配乐一响起,他便深深地被旋律吸引住了。作为日本人能将中国清朝末期的氛围把握得如此恰如其分,贾樟柯导演伴随着感动和震惊,对当时的自己说,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与半野喜弘有工作上的合作。
2000年,《站台》拍摄完毕,经过影片制作人市山尚三先生牵线,贾樟柯导演便迎来了与半野喜弘合作的机会。有了《站台》中愉快的合作,也就有了之后《二十四城记》、《山河故人》、《在清朝》(2012年至今仍在制作)的接连合作。近日,半野喜弘自编自导的影片「雨にゆれる女」宣布将于11月19日上映,在电影官网上贾樟柯导演也特地送去了支持的评论,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可见一斑。
另,日本导演行定勋也与其有过三部作品的合作,其中《深夜前的五分钟》亦是大陆制作的作品。
半野喜弘参与原声制作的1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海上花》《站台》《千禧曼波》《明日天涯》《荡寇》《乱青春》《二十四城记》《河豚》《命运狗不理》《春梦》《深夜前的五分钟》《山河故人》《在清朝》(制作中)。海报一览:
3、川井憲次
川井 憲次(Kawai Kenji,1957年4月23日 - ),日本作曲家。出生于日本东京品川区。东海大学工学部原子力工学科中退,尚美音乐学院中退。
川井宪次是当之无愧的配乐界泰斗,在动漫、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各领域,长期以来一直频繁地活跃着。虽然大学和专门学校都接连中途退学,但当时川井宪次一边从事一些乐队的工作,一边配置设备在家从事CM背景音乐创作等工作。当时,有所交情的声优三ツ矢雄二拜托川井宪次为其出演的音乐剧打造配乐,碰巧又在著名动漫音响导演浅梨なおこ的提携下,进入剧伴创作这一行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不同于在日本配乐界各领域各题材的百花齐放,川井宪次与华语圈合作电影的题材就显得有点单一了,几乎清一色的动作片。与知名动作武侠片导演徐克合作的《七剑》、《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与叶伟信导演合作的《龙虎门》及《叶问》系列,当然,这些导演能通过动作片找到他来合作,显然是因为川井宪次通过配乐营造紧张气氛的功力非同一般。
川井憲次参与原声制作的11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七剑》《龙虎门》《墨攻》《叶问》《叶问2:宗师传奇》《止杀令》《忠烈杨家将》《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李碧华鬼魅系列:奇幻夜》《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叶问3》。海报一览:
4、大友良英
大友 良英(Otomo Yoshihide,1959年8月1日 - ),日本吉他演奏家、打碟演奏家、作曲家、电影配乐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浜市。
大友良英年轻时就受到阿部薫、高柳昌行等大师的影响,对free jazz非常感兴趣。福岛县立福岛高等学校毕业后,上京进入明治大学文学部二部文学部文艺学科学习,然而最终4年后中途退学。大学期间,入学高柳昌行举办的私塾,作为高柳昌行的学生学习吉他技艺数年。80年代后期,在一些live house从事一些即兴演奏等形式的表演。90年代开始,大友良英和诸多音乐家陆续组成各式的乐队、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了很多音乐作品,举办了很多的音乐演出。大友良英在其中大多担任guita、turntable的演奏。
与之前介绍的几位都长期与华语圈合作不同,大友良英只在90年代为7部华语电影打造过配乐,之后便再没有过合作了。当然这和上一段提到的,大友良英在配乐以外有着许多工作有很大的关系。说起来,在田壮壮导演1993年出品的知名影片《蓝风筝》中,大概是大友良英第一次完整地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的配乐。
虽然之后并无与华语电影合作,但大友良英持续在日本配乐界活跃着。这里就要特别提一下2013年晨间剧「あまちゃん」(《海女》)了。不仅是剧本身,剧中由大友良英打造的配乐、演唱曲目也都受到了大众热烈的追捧,催生出了3张原声盘、2张剧中乐单曲盘、1张吹奏版原声盘、3张LIVE版原声盘、3张剧中乐曲盘,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HIT。这也让大友良英借此荣获了第78回日剧学院赏的特别赏和第55回日本唱片大赏的作曲赏这两项极具分量的奖项,并在一般民众中收获了超高的知名度。
大友良英参与原声制作的7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蓝风筝》《天国逆子》《女人四十》《虎度门》《阿金》《太阳有耳》《我爱厨房》。海报一览:
5、久石譲
久石 譲(Hisaishi Jou、1950年12月6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本名藤澤守,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中野市。
说起久石让,与宫崎骏、与北野武、出专辑、乐团活动、与前辈、获奖无数……大概是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特别是他与宫崎骏导演从《风之谷》到《起风了》29年无间断的长篇动画×音乐的高品质合作,让在中国很多普通大众都知道了“久石让”这个名字。
既有品质保证,又有良好的受众度,自然而然的就有华语圈的导演、制作人找久石让来为自己的电影增色添彩。6部作品虽然算不上很多,但为每一部作品打造的配乐都有着非常高的存在感,让观众多了一个维度去欣赏作品,实在是无愧“大师”之名。
久石譲参与原声制作的6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情癫大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太阳照常升起》《海洋天堂》《肩上蝶》《甜心巧克力》。海报一览(漏让子弹飞):
6、岩代太郎
岩代太郎 (Iwashiro Taro,1965年5月1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东京都。
1984年东京都艺术高校毕业,1989年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音乐科专攻作曲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91年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大学院修士课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期间,师从南弘明、近藤譲、松下功、黛敏郎等知名的作曲家。修士毕业作品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乐谱也被大学资料馆永久收藏。学业完成后,开始频繁地为电视剧制作配乐。00年代中期,逐渐将工作重心从电视剧转向电影。2008年,岩代太郎为在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花样游泳日本队制作了参赛背景音乐,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话题。
同样是2008年,岩代太郎为知名华语导演吴宇森的大制作影片《赤壁》(上/下)制作配乐。这部集结了豪华演员阵容,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甚至欧美等地都掀起广泛关注的影片,其中的配乐大概也可以称作岩代太郎的代表作之一。2014年,依然是吴宇森导演的大制作之作《太平轮》(上/下),岩代太郎在其中再次担当了配乐制作。吴宇森导演正在拍摄中,与日本颇有渊源和联系的《追捕MANHUNT》,也是毫无悬念地再次将原声制作的大任交给了岩代太郎。
谈到与岩代太郎长久稳固的合作,吴宇森导演曾说他第一次观看2003年出品的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时,就喜欢上了岩代太郎制作的音乐。在寻找为《赤壁》打造原声的作曲家时,只与岩代太郎一起吃了一顿饭,甚至没详谈需要什么类型的音乐,就把合作的事就敲定了下来,只因觉得与他非常合得来。然后,岩代太郎但凡参与原声制作,便一定会在拍摄期间前往拍摄现场,感受影片氛围,来帮助自己完成音乐创作(岩代太郎在多次采访中也都提到自己的这一工作准则),这样的认真工作态度也是吴宇森导演之前没有碰到过的。
前段时间于日本上映的追忆演员高仓健的纪录片「健さん」,岩代太郎也为该片制作了背景音乐,而巧合的是,该片也收录有对吴宇森导演关于高仓健的采访。岩代太郎对这样奇妙的缘分也是十分感概。
岩代太郎参与原声制作的6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赤壁(上)》《赤壁(下)》《太平轮(上)》《太平轮(下)·彼岸》《冰河追凶》《追捕MANHUNT》(制作中)。海报一览:
7、石田勝範
石田勝範(Ishida Katsunori,1949年3月6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出生于福冈县远贺郡芦屋町。70年代以来为诸多的电视剧制作原声音乐,也有作品只负责编曲而不负责作曲。
石田胜范不能算是一个高产的剧伴家,但参与的作品却不乏响当当的名作。第一次参与原声制作的电视剧便是1979年开始放送的经典刑警剧「西部警察」,之后也参与了1994年向田邦子赏受赏作品「29歳のクリスマス」(29岁的圣诞节)的原声制作。石田胜范的代表作,便是2003年起由富士台放送的经久不衰的时代剧系列「大奥」其中的原声作品。2003年到2016年,「大奥」系列一共放送了3部日剧,并推出了多部日剧SP及电影,催生出了4张原声盘。但要说中国观众最最最熟悉的石田胜范音乐担当的日本影视作品,那一定是1997年开始放送的特摄电视剧「ビーロボカブタック」(国内多译为《铁甲小宝》),曾被国内电视台引进并多次进行放送的这部电视剧,在一代中国观众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说到石田胜范与华语圈的合作,就要提到F.M. China(Film&Music in China)这个组织。F.M. China主要从事中日之间电影取材、制作时资源的互通调配,比如帮助制作团队选取取材地、制定取材时间表、调配就近的拍摄器材、联系中日演员及工作人员等,当然也包括给需要原声制作的中国电影介绍优秀的作曲家。F.M. China旗下管理和提携的作曲家有石田胜范和大島ミチル,这两位作曲家在中国的活动,都是在F.M. China的帮助下才得以达成。
石田勝範参与原声制作的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画皮2》《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海报一览:
8、S.E.N.S.
S.E.N.S.(Sensi)是日本著名的纯乐男女二人组合,由成员勝木ゆかり(Katsuki Yukari,1956年4月1日 - )和深浦昭彦(Fukaura Akihiko,1959年5月13日 - )于1988年结成。组合名字取自Sound. Earth. Nature. Spirit的首字母,结成以来制作了电影、电视纪录片、电视剧、广告等多数作品中的原声。S.E.N.S. Company所属。
1988年,为NHK纪录片「海のシルクロード」制作原声音乐。次年,为侯孝贤导演的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狮奖的影片《悲情城市》制作配乐,也因此名声大噪。
其实S.E.N.S.参与一部电影所有配乐的制作的情况比较少,大多仅提供主旋律曲目。因此,虽然与华语电影合作的次数不多,时间跨度也很长,但3次的全情制作也是颇具分量。
S.E.N.S.参与原声制作的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悲情城市》《凤凰》《战国》。海报一览:
除了以上介绍的8位作曲家,其他与华语圈有过两次合作的作曲家还有:喜多郎(《上海1920》《宋家皇朝》)、松本晃彦(《B计划》《星月童话》)、Gabriele Roberto(《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藤原いくろう(《画皮》《画壁》)、大島ミチル(《风声》《转山》)、小林武史(《后会无期》《万物生长》)。篇幅有限文采有限就不再介绍了。知识有限,或有纰漏,欢迎补充。
(作品数排序)
(作曲家个人资料大多翻译归纳自WIKI百科、官网、新闻报道等。肖像图源同。)
1、梅林茂
![]() |
梅林 茂(Umebayashi Shigeru,1951年2月19日 -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现在主要从事电影原声的作曲。80年代初,与羽山伸也组成新浪潮摇滚乐队「EX」,以乐队队长的身份活跃于日本乐坛。同时期参加了Eric Clapton日本巡回的伴奏乐队、YMO&Snakeman show合作项目等活动。1984年EX乐队解散,之后,梅林茂开始专注于电影原声的制作。不仅是日本电影,也为台湾、香港等亚洲圈的电影提供原声乐曲。近年来更将活动范围拓展到欧洲及好莱坞。多年来也一直担任御茶之水地区的文化学院的讲师。
梅林茂可谓是华语圈一直以来的老朋友,自1994年以来20年多年为19部华语电影制作原声音乐(在王家卫的三部影片《花样年华》《2046》《一代宗师》中是与他人共作),当之无愧的在华语圈最活跃的剧伴家,合作的不乏王家卫、张艺谋等华语圈知名导演。
梅林茂参与原声制作的19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南京的基督》《不夜城》《公元2000 AD》《花样年华》《慌心假期》《周渔的火车》《恋之风景》《十面埋伏》《2046》《霍元甲》《满城尽带黄金甲》《罪与罚》《苏乞儿》《大追捕》《铜雀台》《一代宗师》《触不可及》《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海报一览(漏触不可及):
![]() |
2、半野喜弘
![]() |
半野 喜弘(Hanno Yoshihiro,1968年1月22日 - ),电子音乐家、歌手、电影导演、电影编剧。出生于日本大阪市。1992年随hip-hop团体News From Street Connection出道,1998年solo出道,所属于PROGRESSIVE FOrM唱片公司,音乐厂牌op.disc的主要推广人。
半野喜弘在电影配乐方面的发展契机,便是为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1998年出品的电影《海上花》制作原声音乐。凭借为影片打造的华丽出彩的配乐,法国等地的海外媒体给予了半野喜弘很高的评价。自此,半野喜弘开始在电影配乐方面大展拳脚,其中几乎都是与华语导演的合作。不仅和侯孝贤导演在《千禧曼波》中再续前缘,与贾樟柯、余力为、李启源这三位导演也都有过复数合作。
早年在温哥华,贾樟柯导演第一次观影《海上花》,昏暗的影厅中半野喜弘的配乐一响起,他便深深地被旋律吸引住了。作为日本人能将中国清朝末期的氛围把握得如此恰如其分,贾樟柯导演伴随着感动和震惊,对当时的自己说,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与半野喜弘有工作上的合作。
2000年,《站台》拍摄完毕,经过影片制作人市山尚三先生牵线,贾樟柯导演便迎来了与半野喜弘合作的机会。有了《站台》中愉快的合作,也就有了之后《二十四城记》、《山河故人》、《在清朝》(2012年至今仍在制作)的接连合作。近日,半野喜弘自编自导的影片「雨にゆれる女」宣布将于11月19日上映,在电影官网上贾樟柯导演也特地送去了支持的评论,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可见一斑。
另,日本导演行定勋也与其有过三部作品的合作,其中《深夜前的五分钟》亦是大陆制作的作品。
半野喜弘参与原声制作的1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海上花》《站台》《千禧曼波》《明日天涯》《荡寇》《乱青春》《二十四城记》《河豚》《命运狗不理》《春梦》《深夜前的五分钟》《山河故人》《在清朝》(制作中)。海报一览:
![]() |
3、川井憲次
![]() |
川井 憲次(Kawai Kenji,1957年4月23日 - ),日本作曲家。出生于日本东京品川区。东海大学工学部原子力工学科中退,尚美音乐学院中退。
川井宪次是当之无愧的配乐界泰斗,在动漫、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各领域,长期以来一直频繁地活跃着。虽然大学和专门学校都接连中途退学,但当时川井宪次一边从事一些乐队的工作,一边配置设备在家从事CM背景音乐创作等工作。当时,有所交情的声优三ツ矢雄二拜托川井宪次为其出演的音乐剧打造配乐,碰巧又在著名动漫音响导演浅梨なおこ的提携下,进入剧伴创作这一行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不同于在日本配乐界各领域各题材的百花齐放,川井宪次与华语圈合作电影的题材就显得有点单一了,几乎清一色的动作片。与知名动作武侠片导演徐克合作的《七剑》、《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与叶伟信导演合作的《龙虎门》及《叶问》系列,当然,这些导演能通过动作片找到他来合作,显然是因为川井宪次通过配乐营造紧张气氛的功力非同一般。
川井憲次参与原声制作的11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七剑》《龙虎门》《墨攻》《叶问》《叶问2:宗师传奇》《止杀令》《忠烈杨家将》《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李碧华鬼魅系列:奇幻夜》《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叶问3》。海报一览:
![]() |
4、大友良英
![]() |
大友 良英(Otomo Yoshihide,1959年8月1日 - ),日本吉他演奏家、打碟演奏家、作曲家、电影配乐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浜市。
大友良英年轻时就受到阿部薫、高柳昌行等大师的影响,对free jazz非常感兴趣。福岛县立福岛高等学校毕业后,上京进入明治大学文学部二部文学部文艺学科学习,然而最终4年后中途退学。大学期间,入学高柳昌行举办的私塾,作为高柳昌行的学生学习吉他技艺数年。80年代后期,在一些live house从事一些即兴演奏等形式的表演。90年代开始,大友良英和诸多音乐家陆续组成各式的乐队、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了很多音乐作品,举办了很多的音乐演出。大友良英在其中大多担任guita、turntable的演奏。
与之前介绍的几位都长期与华语圈合作不同,大友良英只在90年代为7部华语电影打造过配乐,之后便再没有过合作了。当然这和上一段提到的,大友良英在配乐以外有着许多工作有很大的关系。说起来,在田壮壮导演1993年出品的知名影片《蓝风筝》中,大概是大友良英第一次完整地制作一部影视作品的配乐。
虽然之后并无与华语电影合作,但大友良英持续在日本配乐界活跃着。这里就要特别提一下2013年晨间剧「あまちゃん」(《海女》)了。不仅是剧本身,剧中由大友良英打造的配乐、演唱曲目也都受到了大众热烈的追捧,催生出了3张原声盘、2张剧中乐单曲盘、1张吹奏版原声盘、3张LIVE版原声盘、3张剧中乐曲盘,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大HIT。这也让大友良英借此荣获了第78回日剧学院赏的特别赏和第55回日本唱片大赏的作曲赏这两项极具分量的奖项,并在一般民众中收获了超高的知名度。
大友良英参与原声制作的7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蓝风筝》《天国逆子》《女人四十》《虎度门》《阿金》《太阳有耳》《我爱厨房》。海报一览:
![]() |
5、久石譲
![]() |
久石 譲(Hisaishi Jou、1950年12月6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本名藤澤守,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中野市。
说起久石让,与宫崎骏、与北野武、出专辑、乐团活动、与前辈、获奖无数……大概是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特别是他与宫崎骏导演从《风之谷》到《起风了》29年无间断的长篇动画×音乐的高品质合作,让在中国很多普通大众都知道了“久石让”这个名字。
既有品质保证,又有良好的受众度,自然而然的就有华语圈的导演、制作人找久石让来为自己的电影增色添彩。6部作品虽然算不上很多,但为每一部作品打造的配乐都有着非常高的存在感,让观众多了一个维度去欣赏作品,实在是无愧“大师”之名。
久石譲参与原声制作的6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情癫大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太阳照常升起》《海洋天堂》《肩上蝶》《甜心巧克力》。海报一览(漏让子弹飞):
![]() |
6、岩代太郎
![]() |
岩代太郎 (Iwashiro Taro,1965年5月1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东京都。
1984年东京都艺术高校毕业,1989年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音乐科专攻作曲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91年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大学院修士课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期间,师从南弘明、近藤譲、松下功、黛敏郎等知名的作曲家。修士毕业作品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乐谱也被大学资料馆永久收藏。学业完成后,开始频繁地为电视剧制作配乐。00年代中期,逐渐将工作重心从电视剧转向电影。2008年,岩代太郎为在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花样游泳日本队制作了参赛背景音乐,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话题。
同样是2008年,岩代太郎为知名华语导演吴宇森的大制作影片《赤壁》(上/下)制作配乐。这部集结了豪华演员阵容,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甚至欧美等地都掀起广泛关注的影片,其中的配乐大概也可以称作岩代太郎的代表作之一。2014年,依然是吴宇森导演的大制作之作《太平轮》(上/下),岩代太郎在其中再次担当了配乐制作。吴宇森导演正在拍摄中,与日本颇有渊源和联系的《追捕MANHUNT》,也是毫无悬念地再次将原声制作的大任交给了岩代太郎。
谈到与岩代太郎长久稳固的合作,吴宇森导演曾说他第一次观看2003年出品的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时,就喜欢上了岩代太郎制作的音乐。在寻找为《赤壁》打造原声的作曲家时,只与岩代太郎一起吃了一顿饭,甚至没详谈需要什么类型的音乐,就把合作的事就敲定了下来,只因觉得与他非常合得来。然后,岩代太郎但凡参与原声制作,便一定会在拍摄期间前往拍摄现场,感受影片氛围,来帮助自己完成音乐创作(岩代太郎在多次采访中也都提到自己的这一工作准则),这样的认真工作态度也是吴宇森导演之前没有碰到过的。
前段时间于日本上映的追忆演员高仓健的纪录片「健さん」,岩代太郎也为该片制作了背景音乐,而巧合的是,该片也收录有对吴宇森导演关于高仓健的采访。岩代太郎对这样奇妙的缘分也是十分感概。
岩代太郎参与原声制作的6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赤壁(上)》《赤壁(下)》《太平轮(上)》《太平轮(下)·彼岸》《冰河追凶》《追捕MANHUNT》(制作中)。海报一览:
![]() |
7、石田勝範
![]() |
石田勝範(Ishida Katsunori,1949年3月6日 - ),日本作曲家、编曲家。出生于福冈县远贺郡芦屋町。70年代以来为诸多的电视剧制作原声音乐,也有作品只负责编曲而不负责作曲。
石田胜范不能算是一个高产的剧伴家,但参与的作品却不乏响当当的名作。第一次参与原声制作的电视剧便是1979年开始放送的经典刑警剧「西部警察」,之后也参与了1994年向田邦子赏受赏作品「29歳のクリスマス」(29岁的圣诞节)的原声制作。石田胜范的代表作,便是2003年起由富士台放送的经久不衰的时代剧系列「大奥」其中的原声作品。2003年到2016年,「大奥」系列一共放送了3部日剧,并推出了多部日剧SP及电影,催生出了4张原声盘。但要说中国观众最最最熟悉的石田胜范音乐担当的日本影视作品,那一定是1997年开始放送的特摄电视剧「ビーロボカブタック」(国内多译为《铁甲小宝》),曾被国内电视台引进并多次进行放送的这部电视剧,在一代中国观众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说到石田胜范与华语圈的合作,就要提到F.M. China(Film&Music in China)这个组织。F.M. China主要从事中日之间电影取材、制作时资源的互通调配,比如帮助制作团队选取取材地、制定取材时间表、调配就近的拍摄器材、联系中日演员及工作人员等,当然也包括给需要原声制作的中国电影介绍优秀的作曲家。F.M. China旗下管理和提携的作曲家有石田胜范和大島ミチル,这两位作曲家在中国的活动,都是在F.M. China的帮助下才得以达成。
石田勝範参与原声制作的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画皮2》《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海报一览:
![]() |
8、S.E.N.S.
![]() |
S.E.N.S.(Sensi)是日本著名的纯乐男女二人组合,由成员勝木ゆかり(Katsuki Yukari,1956年4月1日 - )和深浦昭彦(Fukaura Akihiko,1959年5月13日 - )于1988年结成。组合名字取自Sound. Earth. Nature. Spirit的首字母,结成以来制作了电影、电视纪录片、电视剧、广告等多数作品中的原声。S.E.N.S. Company所属。
1988年,为NHK纪录片「海のシルクロード」制作原声音乐。次年,为侯孝贤导演的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狮奖的影片《悲情城市》制作配乐,也因此名声大噪。
其实S.E.N.S.参与一部电影所有配乐的制作的情况比较少,大多仅提供主旋律曲目。因此,虽然与华语电影合作的次数不多,时间跨度也很长,但3次的全情制作也是颇具分量。
S.E.N.S.参与原声制作的3部华语电影一览(时间顺):《悲情城市》《凤凰》《战国》。海报一览:
![]() |
除了以上介绍的8位作曲家,其他与华语圈有过两次合作的作曲家还有:喜多郎(《上海1920》《宋家皇朝》)、松本晃彦(《B计划》《星月童话》)、Gabriele Roberto(《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藤原いくろう(《画皮》《画壁》)、大島ミチル(《风声》《转山》)、小林武史(《后会无期》《万物生长》)。篇幅有限文采有限就不再介绍了。知识有限,或有纰漏,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