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厦门
请了一周时间到厦门度假,这样的旅程会是我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几朵绚丽浪花之一。我觉得很有必要记录下来。我们行程很简单,8月27号晚上八点的飞机飞往厦门;28号曾厝垵、厦大一日游;29号鼓浪屿一日游;30号上午退了去东山县的票(本来计划好去东山县玩的,后来不想折腾),下午在黄厝海滨沙滩玩;31号黄厝海滨看日出、沙坡尾、喵咪博物馆、南普陀寺、电影院一日游;9月1号睡了个懒觉,然后在黄厝海滨沙滩玩到下午;9月2号本来打算去集美区看看,但看天气太热,做为吃货和懒货,就继续海里玩;9月3号休息,收拾行李,中午到机场等待飞机回南京,晚上10点回到家。
美丽的厦门
去厦门是为了看海,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围绕着海这个主题展开的。当地出租车司机给我们介绍外地人来厦门旅游:一座岛(鼓浪屿)、一条街(中山路)、一所大学(厦门大学)和一门古炮(湖里山炮台)。厦门分岛外和岛内,旅游景点基本都在直径不超过20公里的岛内,而鼓浪屿是岛内的小岛,是厦门精华的精粹。
外来游客去鼓浪屿需要凭身份证购票坐轮渡上岛(在旅游旺季,不提前买票都上不了岛),在轮渡上可以很好地观看岛内风景和其他小岛,高层建筑在海平面拔地而起,鳄鱼岛上白鹭成群。上岛之后,我们急不可耐得想登上日光岩--鼓浪屿最高点。在日光岩山顶,能最好地体验美丽厦门带来的视觉享受。碧海蓝天、绿树红瓦。
鼓浪屿上有钢琴、风琴博物馆,曾经一度鼓浪屿的钢琴密度世界第一,鼓浪屿也被称为钢琴岛屿。 由于厦门在近代历史上被侵占,岛上现在还有很多租借领事馆,加上地处沿海,厦门在文化上和国外思想交流融合,建筑风格也是中西结合。
厦门大学也是厦门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游人太多,开学期间会禁止游客进校参观。厦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海滨校园,从大门进入,引入眼帘的是两排假槟榔,别具特色的棕榈科高大笔直,把海滨气息刻进每一个游客的大脑。
校园内的树木体现学校的独一无二,给人热带雨林的错觉,高、大、须根成千上万。
学校的建筑风格也是一大亮点,红白色调凸显热情活泼的校园气息,中西合璧代表着厦门特殊。
这样的宿舍是不是很像向往
当然厦大的涂鸦隧道也是必看之地
真假难辨的消防栓
中山路是商业街和小吃街,保留了西式风格,白墙建筑上种满了绿色,仿佛置身空中花园。电影院也是很有年代气息。
海边看日出是必备项目之一,早上5点就闹醒了,天气预报预测5:48日出,从家庭旅店步行几百米就到了黄厝海滨沙滩,虽然入秋,但厦门的早晨吹来的还是清爽的夏风。当天是阴天,天气灰蒙蒙,到了时间东方并没有出现我们渴望的红太阳,有些许失落,但清晨的美景带着微风安慰着我们。闲来无事,看着渔民在退潮后的海边辛勤劳作,渔夫把一晚上收获的海鲜提上岸边后,我忙跑过去参观,发现有5只大螃蟹,无数的说不出名鱼和贝类。收获的那种喜悦真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虽然不是我收获),好想体验一把早晨从海里收网的快感。快到六点正犹豫要不要回去时,太阳出来了,虽然不是从海平面出现的,但也不妨碍我这颗看日出的心兴奋。
沙坡尾是老厦门的船坞,以前渔民打鱼归来停泊的地方。现在船坞口建起了大桥,船已经进不来了,来这边的游客比较少,我们看到的是本地居民闲适得生活。南普陀和厦大一墙之隔,站在寺庙前面可以看到厦大的标志性建筑。寺庙前面的湖里有很多大乌龟,寺内供奉着我们最熟悉的释迦摩尼佛祖和各路菩萨。从寺庙一直往后走,可以直接上山,到植物园。
环岛路也是马拉松比赛地点,沿着环岛路就能看到所有重要旅游景点,环岛路骑行也是不错的旅游方式。
未准备好的厦门
由于岛内面积太小,寸土寸金,使得岛内拥挤不堪。很多道路只有两车道,车辆会车还得找个会车点一停一动。和当地出租车司机聊天,发现出租车司机大多是外地人,在车上收音机里面听到的当地广播是东北口音,司机告诉我们,一个是吉林的,另外一个我忘记了。岛内本来是渔村,可能是旅游赚钱太容易,炒几个家常菜(海鲜)就赚得盆丰钵满,本地居民舍不得走,躺着就赚钱了,也舍不得搞基础建设,房子年久失修,在曾厝和黄厝,海鲜餐馆、店铺一个挨着一个,道路拥挤,估计是谁都不愿意在自家门口放垃圾桶,很多时候都找不到垃圾桶,路边下水道上的铁栅栏口塞满了垃圾,老板们用木板或者地毯堵住栅栏,但还是堵不住阵阵恶臭,同时也失去了铁栅栏过滤杂物的作用。如果不是游客自觉,各大小吃摊贩街道不需一天就会变成垃圾场。渔村式的旅游景区,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接待的游客如此之多,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我相信厦门人会慢慢走出躺着赚钱的状态,给客人一个美丽、从容的度假海滨。
厦门还有很多旅游景点,但这次是度假式旅游,我们并不想太累,走遍每一个景点,在海边吹吹风,看日出,泡在海里浪里个浪就够了,这次旅游还是玩得很开心。最后上我们自己的收获。
美丽的厦门
去厦门是为了看海,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围绕着海这个主题展开的。当地出租车司机给我们介绍外地人来厦门旅游:一座岛(鼓浪屿)、一条街(中山路)、一所大学(厦门大学)和一门古炮(湖里山炮台)。厦门分岛外和岛内,旅游景点基本都在直径不超过20公里的岛内,而鼓浪屿是岛内的小岛,是厦门精华的精粹。
外来游客去鼓浪屿需要凭身份证购票坐轮渡上岛(在旅游旺季,不提前买票都上不了岛),在轮渡上可以很好地观看岛内风景和其他小岛,高层建筑在海平面拔地而起,鳄鱼岛上白鹭成群。上岛之后,我们急不可耐得想登上日光岩--鼓浪屿最高点。在日光岩山顶,能最好地体验美丽厦门带来的视觉享受。碧海蓝天、绿树红瓦。
![]() |
鼓浪屿全景 |
鼓浪屿上有钢琴、风琴博物馆,曾经一度鼓浪屿的钢琴密度世界第一,鼓浪屿也被称为钢琴岛屿。 由于厦门在近代历史上被侵占,岛上现在还有很多租借领事馆,加上地处沿海,厦门在文化上和国外思想交流融合,建筑风格也是中西结合。
厦门大学也是厦门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游人太多,开学期间会禁止游客进校参观。厦大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海滨校园,从大门进入,引入眼帘的是两排假槟榔,别具特色的棕榈科高大笔直,把海滨气息刻进每一个游客的大脑。
![]() |
厦大绿荫大道 |
校园内的树木体现学校的独一无二,给人热带雨林的错觉,高、大、须根成千上万。
![]() |
海边的树木和一般地方不同,长满须根。 |
![]() |
![]() |
高大笔直的棕榈科 |
学校的建筑风格也是一大亮点,红白色调凸显热情活泼的校园气息,中西合璧代表着厦门特殊。
![]() |
从这里看是不是很漂亮 |
这样的宿舍是不是很像向往
![]() |
厦大男生宿舍,感觉很漂亮。 |
![]() |
厦大男生宿舍,感觉很漂亮。 |
当然厦大的涂鸦隧道也是必看之地
![]() |
厦大隧道入口,全是涂鸦。 |
![]() |
涂鸦上的厦大 |
真假难辨的消防栓
![]() |
真假难辨,需要摸过才知道。 |
中山路是商业街和小吃街,保留了西式风格,白墙建筑上种满了绿色,仿佛置身空中花园。电影院也是很有年代气息。
![]() |
中山路上的西式风格建筑 |
![]() |
中山路上的西式风格建筑 |
![]() |
电影院,虽然老了点,但还是很有特色 |
海边看日出是必备项目之一,早上5点就闹醒了,天气预报预测5:48日出,从家庭旅店步行几百米就到了黄厝海滨沙滩,虽然入秋,但厦门的早晨吹来的还是清爽的夏风。当天是阴天,天气灰蒙蒙,到了时间东方并没有出现我们渴望的红太阳,有些许失落,但清晨的美景带着微风安慰着我们。闲来无事,看着渔民在退潮后的海边辛勤劳作,渔夫把一晚上收获的海鲜提上岸边后,我忙跑过去参观,发现有5只大螃蟹,无数的说不出名鱼和贝类。收获的那种喜悦真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虽然不是我收获),好想体验一把早晨从海里收网的快感。快到六点正犹豫要不要回去时,太阳出来了,虽然不是从海平面出现的,但也不妨碍我这颗看日出的心兴奋。
![]() |
终于等到你了 |
![]() |
好漂亮 |
沙坡尾是老厦门的船坞,以前渔民打鱼归来停泊的地方。现在船坞口建起了大桥,船已经进不来了,来这边的游客比较少,我们看到的是本地居民闲适得生活。南普陀和厦大一墙之隔,站在寺庙前面可以看到厦大的标志性建筑。寺庙前面的湖里有很多大乌龟,寺内供奉着我们最熟悉的释迦摩尼佛祖和各路菩萨。从寺庙一直往后走,可以直接上山,到植物园。
![]() |
南普陀门前 |
环岛路也是马拉松比赛地点,沿着环岛路就能看到所有重要旅游景点,环岛路骑行也是不错的旅游方式。
未准备好的厦门
由于岛内面积太小,寸土寸金,使得岛内拥挤不堪。很多道路只有两车道,车辆会车还得找个会车点一停一动。和当地出租车司机聊天,发现出租车司机大多是外地人,在车上收音机里面听到的当地广播是东北口音,司机告诉我们,一个是吉林的,另外一个我忘记了。岛内本来是渔村,可能是旅游赚钱太容易,炒几个家常菜(海鲜)就赚得盆丰钵满,本地居民舍不得走,躺着就赚钱了,也舍不得搞基础建设,房子年久失修,在曾厝和黄厝,海鲜餐馆、店铺一个挨着一个,道路拥挤,估计是谁都不愿意在自家门口放垃圾桶,很多时候都找不到垃圾桶,路边下水道上的铁栅栏口塞满了垃圾,老板们用木板或者地毯堵住栅栏,但还是堵不住阵阵恶臭,同时也失去了铁栅栏过滤杂物的作用。如果不是游客自觉,各大小吃摊贩街道不需一天就会变成垃圾场。渔村式的旅游景区,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接待的游客如此之多,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我相信厦门人会慢慢走出躺着赚钱的状态,给客人一个美丽、从容的度假海滨。
厦门还有很多旅游景点,但这次是度假式旅游,我们并不想太累,走遍每一个景点,在海边吹吹风,看日出,泡在海里浪里个浪就够了,这次旅游还是玩得很开心。最后上我们自己的收获。
![]() |
我们的收获 |
![]() |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