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茜茜公主》
![]() |
从记事以来,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过的。
大年三十的基本流程是下午包饺子、晚饭吃饺子,吃完饺子后全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时候奶奶会把春节待客的零食都摆盘装好,一样一样端出来,大家在客厅围坐一圈,磕着瓜子看节目。
奶奶不喜欢看歌舞,相声也不喜欢,只有小品节目出来的时候,才跟着大家一起开心的笑。快到零点的时候,她会催着爸爸在院子里点一挂爆竹,关好财门。等这些该做的都做完,奶奶就去睡了。
有一年,我忘记是CCTV-6还是CCTV-8,从年前就开始宣传除夕夜将播出《茜茜公主》三部曲,看电影过大年。于是我和姐姐就决定除夕看这个,看电影过大年,听起来多洋气。那大概是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奶奶端着果盘到我们房间好几次,时不时送点这个零食,下次又送点那个零食,站在我们身后跟着看一会又出去。
奶奶不喜欢看外国电影,翻译腔她听不惯,外国人的脸她也不是很能辨认,常分不清楚角色。每次和我们一起看国外节目的时候,她总是有点不耐烦,嘴里念叨着这有什么好看的,却从不会抢过遥控器换台。
那天晚上奶奶就这么来来回回了好几次,我和姐姐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里美丽的《茜茜公主》,嘴里不耐烦的喊着“够吃了够吃了,快去看春晚吧,不用再添了”,催着奶奶出去了。
三部电影基本讲述了茜茜公主的一生。她美丽又活泼,遇上真爱,两人勇敢的在一起。但生活不是童话,结婚并不意味着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皇室身份的约束,外界的猜忌,让茜茜公主遭遇了许多伤心难过。她要抗争女儿的抚养权,她要对抗流言蜚语守护爱情,她想要的,不过是如儿时一般的家庭生活,一家人开心的在一起。电影里的茜茜公主最后总是解决了麻烦,开心而幸福。
那时我念高中,姐姐已经念大学。我憧憬着早点长大,离开家去外面独自生活。姐姐已经习惯了没有家长约束的生活,越发不乐意按着老规矩来。于是之后几年,我和姐姐除夕夜都是看电影过的。再后来我也念大学了,除夕夜我可能在上网看博客、看电影,看了什么我不记得,就是觉得看春晚挺没劲的。
工作后,每年只有春节假期才回家。我记得工作后第一年的除夕晚上,吃完饺子后我没有窝在自己房间里,拿着笔记本来到了客厅。妈妈有些惊讶,说“这次怎么陪着我们看春晚了”。我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说“可以边看边刷微博,和朋友一起吐槽呀” 。姐姐也坐在我身边,拿着IPad点点点。妈妈没再说什么,剥了个橙子塞给我。奶奶还是端着零食,在我们附近摆了一圈。爸爸进来后看到我们说了句“嗯,一起看挺好的”。我看着春晚,吃着零食,时不时刷刷微博里精妙的吐槽,看到好玩的拉上姐姐一起看,再自己也吐槽个几句,再乏善可陈的春晚似乎也没那么沉闷了。
后来我才知道现实中的茜茜公主并没有电影中幸福,她与丈夫常年分居,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可不久后儿子就自杀了。从此之后她整日黑衣,带着随从穿行于欧亚大陆,最后在日内瓦被人暗杀。她是个传奇人物,她的人生却绝不是一出童话剧。
生活永远不会是童话剧,除夕夜关上的财门也不会让人这一年财源广进。但除夕夜围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时光,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抓住的。给爸爸妈妈和奶奶沏上茶水,凉了就给添上热的,什么多余的话也不用说,偶尔瞥一眼他们的鬓角眼尾,心想能坐在一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