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概过了三分之一了。我的梦想还是开书店。
现在的单位旁边,有家我很小时候便存在的书店。小时候的这里,有四家书店,中学对面的叫城市绿洲,往前几步的叫做榕树下,公车站前的叫席殊,以及这家晓风书屋。当其他书店纷纷倒下的时候,它依旧屹立不倒。最近,我又开始出入那家书店,店员依旧安静的整理书籍,不吭声,没有虚情假意的欢迎光临,没有微信支付宝刷卡支付,甚至白天都没有空调。风扇吱吱呀呀的转着,没有表情的安静大叔,偶尔路过翻翻书的行人,我就这么目不转睛的注视一切。大汗淋漓。
八月的最后一天,在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是前几年买的书,匆匆浏览了几篇便放下,很多观点,无法认同所以也无法读下去,加上翻译的干涩难懂。最近在读时,完全变了想法,这个福建人不遗余力的向全世界宣扬中国式的人生态度,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富不贫,不卑不吭。所有太用力的索取也不过是演给观众的一出戏,如果太高傲,生命便会显得短促,如果内心平静,那这运气好可能有九十年的人生也完全能看够世事变迁。当人生舞台闭幕的时候,也能够心满意足的对自己说,“这是一出好戏啊。”然后欣然离开。
可是这本书太厚了。前几章看的好晦涩难懂。还有大篇幅的文言文连一个个字读过去都无法立刻理解。说起读书,想起了初中课文里的《我与地坛》。说不出史铁生是个悲观抑或乐观的人,只是读完后,自己的自怨自艾和悲观厌世都显得摇摇欲坠。
没有心志看完整本书的话。就单独看看《我与地坛》这一篇吧。
九月一号了。无论远离那个躁动的青春多久,身体的细胞都还有记忆,书包都整理好了吗,愿你们都还是如风的意气少年。
八月的最后一天,在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是前几年买的书,匆匆浏览了几篇便放下,很多观点,无法认同所以也无法读下去,加上翻译的干涩难懂。最近在读时,完全变了想法,这个福建人不遗余力的向全世界宣扬中国式的人生态度,不高不低,不快不慢,不富不贫,不卑不吭。所有太用力的索取也不过是演给观众的一出戏,如果太高傲,生命便会显得短促,如果内心平静,那这运气好可能有九十年的人生也完全能看够世事变迁。当人生舞台闭幕的时候,也能够心满意足的对自己说,“这是一出好戏啊。”然后欣然离开。
可是这本书太厚了。前几章看的好晦涩难懂。还有大篇幅的文言文连一个个字读过去都无法立刻理解。说起读书,想起了初中课文里的《我与地坛》。说不出史铁生是个悲观抑或乐观的人,只是读完后,自己的自怨自艾和悲观厌世都显得摇摇欲坠。
没有心志看完整本书的话。就单独看看《我与地坛》这一篇吧。
九月一号了。无论远离那个躁动的青春多久,身体的细胞都还有记忆,书包都整理好了吗,愿你们都还是如风的意气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