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忍气吞声的你
![]() |
致,吞声忍气的你。
下午7:30分,阿吱下班。这里是最繁华的市中心,两边耸立着高耸入云的高大写字楼,街上挤满了刚刚下班的人,大家都带着一副疲惫的皮囊、一个饥肠辘辘的胃赶往热腾腾的街边小摊子,或者赶往一个多小时路程家。阿吱也同样带着空荡荡的胃,艰难地穿过人群走进地铁。
又是拥挤的三号线,阿吱焦虑的按开手机屏幕,看了一下时间,七点多了啊,回到去又不知道几点了。周围嘈杂且夏日的汗味冲刺,让人疲惫。阿吱不紧不慢的排在上车队伍的后面,拿起手机准备看书,这时候,对面地铁到站了,人潮拥向这边,瞬间插队的人就把下车通道挤得严严实实了,阿吱嘴角不满意的一撇,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没有出声。
生活中随处都是需要忍耐的“小事”,这一件真的算是小事。又或许是我们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劝说。
![]() |
「忍耐,也是有原则的 」
![]() |
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速的时代,快餐变得大众,小餐馆变得小众;手机变得大众,写信变得小众;APP变得大众,新闻报道变得小众。无论是接收信息还是出行,我们都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达到目的,获取需要的信息。等待、忍耐变得尤为可贵。
生活中需要忍耐的事情真的超乎我们想象的多,只是我们麻木了感官没有发现。
社会生活中,看到插队、地铁里开扩音看剧、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事情,都是用忍耐压制住了厌恶情绪的发作。微博世界,不了解你的人很容易因误解而对你展开谩骂,这个时候也要忍耐,没必要在网络世界与别人越吵越烈。
但是,如果对面是公义就不能退步。前几天我朋友在公交车上遇到色狼,狠狠地甩了对方一巴掌,虽然后怕,但是对坏人给予了警告,我在安慰她之余,也夸奖她的勇敢。公义从来都不是用来妥协的,在恶势力面前,你退缩的越多,喘气的空间便越有限。就像我之前手机被偷了,大家都告诉我拿不回来,我还是去警察局报了案。我们对坏人甩耳光、协助警察,重要的是,给坏人以警告,让他们不敢那么猖狂,正义上,我们不能忍。
「活得像个人,就必须要有所坚持 」
![]() |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中也有需要忍耐的时刻。什么时候应该忍,什么时候不应该忍?
如果是非原则性问题,那就忍耐;如果是原则性问题,那就发声。例如,男朋友因为玩游戏忽略了你,这个时候如果要发火的话,只会伤害感情,却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沟通,这个时候忍耐了,之后在某个时机再沟通这件事情或许会有更好地结果。
但是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就不能忍耐了,活得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所坚持。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D,她亲戚来找她玩,第一句就是“你妈妈说吃住你全包了”,朋友D一脸懵逼,她也只是一个吊挂在城市最低工资线上的人。最后她还是照做了,但是送走亲戚之后,她就和她妈妈进行“严肃辩论”。最后,她妈妈也答应以后会先和她商量,再许下承诺。
当吵架担任一个沟通角色的时候,对长期来说是长收益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情侣会在吵架中越来越恩爱,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有两面,看似无关联的事情又有着共通性。
「做不到理智,但我能做到宽容」
![]() |
虽然我像是说了一些关于忍耐的理智的做法,但是我并不认为人们做得到。每一个都囿于自己的皮囊,就同于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就像听力有选择的能力一样,我们总会听到想听的声音,而忽略其他的声音,所以才会在吵架的时候那么不理智,对别人妥协的声音浑然不觉。
争吵时,是否还能有理智小人在脑海里拉绳子,取决于人本身的性格,就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变奏,但是主旋律不变。
我是一个做事情喜欢感性主导的人,理智或许离我很远,但是我能做到宽容。宽容不是容忍,是尽可能理解。
文 / 吱吱
图 / web
请勿转载
------------------------------- 个人微信公号 ----------------------------------
微信公众号:蘑菇吱吱(moguzhi2016)
听说感性的人最理性,这里有很多感性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