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和配角
咳咳咳,默默看了看标题,忍不住想说,皇军托我给你带句话,只要你缴枪投降......【喂! 书归正传,其实这应该是关于所有以虚构为前提创作的故事的爱好分类,简单来说就是影视剧啦动漫啦小说啦乃至于游戏啦的个人爱好说明【什么鬼?! 个人认为,一个作品固然需要主角,因为一个故事需要一个切入点,纵然这个人并非最为重要,但我们需要从他身上切入视角来看整个故事,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上帝视角观察那些故事的,但是就算你是个上帝也总归只能着重观察一个人吧,顶多观察一会儿A再观察一会儿B或者再观察一下CDEF什么的,但在进行观察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的重点往往只在于一个人。 如果把这种观察代换为看影视剧动漫小说或者玩游戏,那么我们重点观察的那一个人就是所谓的主角,但我始终认为主角之所以为主角不是因为他在这个故事中最最最最重要他是这个世界的神,而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切入点,而从他的视角来看我们能看到最多的故事或者是最需要展示出来的故事。 假如真的有需要,我们将视角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哪怕在原本的故事里他只是一个无名无姓的路人,也照样能够看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并不会因此而抹去个性,那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故事。 不因某人而存在,只因故事本身而存在,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就最好不过了。 可是很可惜啊,很多的故事仍然还是只专注于主角而非故事或世界观,其实某种程度来讲这样才最难写出一个让更多人满意的故事,因为当全部的魅力点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你要如何保证才能让他成为人人都爱的角色呢? 如果让我来想,我第一个能想到的大概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侦探福尔摩斯先生。 但除了福尔摩斯,依旧有华生,有莫里亚蒂,也有“那个女人”。 曾经看过一种判定方法,如何判断一部电视剧里女性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其中有一条就是她们是否会聚在一起谈论与男性角色无关的话题。 现在我想,如何判定在一个故事中的配角也可以塑造的有血有肉,最重要的判定标准大概就是他们是否会在一起说与主角无关的话做与主角无关的事,不仅仅是为了主角的存在而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做一些事情,这种事情又能在整个故事中他们出场的部分占多少比例呢? 我觉得即便是有主角存在的故事,配角也不需要特意为了突出主角的什么事情而去做违背其设定但有助于强调主角某项性格的事情,我大概可以原谅角色为了推动故事主线剧情而做的一些违背自己设定的事情,却不太能认同角色为了描绘主角某种形象或者推动官配的感情发展而做的那些违背自己设定的事情。 这样会显示出故事剧本原本的弊端,产生的结果就是通常对我来说的槽点。 举个例子—— No.1 最近看的《days》,这部番的槽点虽然很多咳咳咳,归根究底最让我不爽的一点就是男主的主角光环突破天际,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从主线故事或小细节中展示出主角的所有优点,那么是从哪里体现出主角的这些优点呢?就我的观看体验看来,更多时候都是靠队友们直接表现出或者更直白的表现,直接说出来。 可是当我们接受一个人物设定时,除非这个人没有真正出场过才会通过其他角色的口述或回忆来认识这个人,如果他已经出场了,并且出场的剧情不算少,其他人的口述和回忆就成了最难影响个人观感的条件了。 试想一下,你认识一个人,和他很熟悉,认为他这个人好得不得了,这时周围的人跑出来说这个人特别讨厌有好多好多缺点,你大概只会觉得这是恶意诽谤。 同理,你认识一个人,和他有很多接触,可你觉得他简直就是智障,每次看到他都一肚子气,这时有很多人跑出来说他这个人特好特好,你大概会觉得和你这么说的人也是个智障。 很遗憾,《days》的男主就是后一种。 而那些天天三句话不离男主的角色,在大多数的剧情中除了赞美他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戏份的角色,恕我直言,明明就是一群智障【喂! 说句题外话,同理可证的还有《裏僕》,整个故事都在yukiyukiyuki万一不喜欢他的话,结果就如b站弹幕一般,掐成一片,喜欢的看不得掐,不喜欢的看不得自己喜欢的角色天天围着他转。 唉,所以说太强调并非能塑造成万人迷性格的主角就会造成这种适得其反的感觉啊! No.2 塑造单一主角,让其他角色专职给他当垫脚石毕竟还是有点太直白了,现在人人喊打的玛丽苏简单来讲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其实还有一种变体,并非突出一个角色,而是突出一对西皮。 当然这个时候就变成偶像剧了。 不过偶像剧原本就是讲一男一女天天不管作不作渣不渣闲的没事今天你虐虐我明天我虐虐你后天我们互相虐大后天周围的人一起虐我们的故事。 关于这种的例子可以是我最近在看的《公主病》,但在看了第六集之后,忽然觉得剧情发展流于一般了。 原本这个故事应该是以通常偶像剧里的女二男二作为切入点来重新看这个故事,但故事到了第六集,看到女二为了挑拨男二和女一所以跑去给男二看了女一和男一接吻的照片(还是偷拍),忽然有一种原来还是这样毫无乐趣的故事的感觉。 原本前面就算说女二黑莲假摔职业碰瓷哪怕是遇到事情什么都不说和女主的os早在旁边等很久了吧,都是从女主视角看的故事,因为她们原本就是对立视角,或许可以说女二就是阴险黑莲,又可以说女二其实真是傻白莲,只是一切都是恰巧,但忽然转换为女二视角来了一段我该怎么利用这张照片和明目张胆挑拨男二女一,我就只能说这就是单纯为了促成官配而不顾及逻辑的硬性剧情。 这里首先给女二定性恶人役,那么本质上和那些傻白莲女主妖艳贱货女配的故事别无差异,只是女主和女二的设定对换了而已,其次,还让女二做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根据剧情提示,女二暗恋男一,而她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撮合男二和女一,又何必自己多此一举让男二和女一吵架,给男一安慰女一的机会呢?这一点也不满足她人设里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设定。再同时,就算后来女一误会男一,和他彻底撕破脸,但这也远远比不上女一和男二没有闹翻的结果吧?作为一个长期假装自己是个小白花的人,女二除非脑子进水不然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不应该在女一落魄时站在一边大声嘲笑,如果按照符合人设的逻辑来看她绝对应该上前安慰保护女一才是吧? 所以说,这部电视剧原本也只是交换了人设的一般偶像剧,还是达不到期待值啊。 究竟何时,我们写故事的时候能够懂得你创造一个人物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毫无灵魂的木偶,你想让他为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创作出一个有自己逻辑自己思想自己灵魂的人,作为作者来说,应该赋予他们的多变的环境突发的状况和能被尊重的灵魂,每个人都不是为了其他人而存在,就像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样。 因为只有会尊重自己笔下每个人物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创作者吧。
==============4月13日=============
昨天晚上看人民的名义,看到关于祁同伟和梁靖之间那段故事的时候忽然觉得这部剧是真的好,其实我原来挺想不明白为啥都高官了,祁同伟为啥快把我是坏人写到脸上了,不是太蠢了吗?当然也可能因为观众开启上帝视角,但是看了昨天那段,忽然觉得他这样也有理有据,毕竟不是人人像侯亮平和陈海一样的,经过这一系列事,黑化也是无可厚非,况且他本来性格就有缺陷。
写到这儿是因为发觉人民的名义真是一部群像戏,不是为了剧情需要而为恶,也不是为了剧情需要而相互衬托,了解到这些人的性格啊出身啊经历啊,就觉得每个选择都是必然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而且全剧基本上都是以对话来不断推进,而且常常是多组对话在平行时空中谈论同一件事情,我觉得讲故事全靠对话是一种技术,对话时也能够暴露很多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于是就展现出他们的性格,同一句话,不可能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因此虽然对话居多,却不是仅仅通过角色之口告诉你一些故事,而是需要进一步解读,观察,才能听到说的,观察到看的,所以这真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不仅仅是靠演员的演技,也靠一个好剧本。
过去这么多年了,再出来一部好电视剧,竟然成了一件如此让人感动的事情,不知该笑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