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事件前后
爱荷华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于热爱写作的人,犹如纽约的茱莉亚艺术学院于音乐家。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作家摇篮,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不是说一定要去那里深造才能成为作家,但作家工作坊的确培养了不少好作家。截止2010年,在工作坊毕业深造过的作家里,包括在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的教授和毕业生(作家工作坊隶属爱荷华大学),有28名获得普利策奖,其中16名是工作坊的毕业生。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其他文学创作奖的就数不清了。这里还出了6名美国桂冠诗人,包括现任美国桂冠诗人,查尔斯.赖特。我喜爱的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乔莉.格雷厄姆,罗伯特.洛厄尔, 罗伯特·哈斯,等等,都在这里深造过,他们都获得了普利策奖。
夏天的时候,一位写作朋友告诉我,爱荷华作家工作坊要在MOOC上教授诗歌欣赏和创作课,我二话没说就注册了。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想进入这个工作坊做正式学生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入学要求很高,我绝对进不去。但MOOC上的课就不同了,谁都可以注册。什么是MOOC?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直译),这个大规模不是徒有虚名,注册过MOOC的学生大概接近百万,我没去网上细查,但估计差不多,因为我知道有的课会有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
MOOC是怎么操作的呢?大概说来,就是有网上的一个教育机构,网罗了上百家名牌大学在互联网上教授课程。这些大学提供教授-很多都是出过书,得过某种奖的名教授,教授根据课程的长短(6到12个星期不等)来写教案,大学提供授课录像。每一门课的网页都十分方便好用,有讨论的地方,交作业的地方,提问的地方,和教授私信联系的地方…。
和MOOC类似的互联网授课有好几家,Coursera也是很不错的一家。这些课程一些是免费,也有收费的,但费用很低,多是交50美金,得到助教甚至教授批改作业,领一个结业证。有些人几年下来拿了一堆哈佛耶鲁牛津等名校的结业证。我从两年前开始上MOOC的课,选过伦敦大学的摄影历史课(一般),哈佛的政治哲学课(精彩!名教授Michael Sandel),杜克大学,宾州大学,卫斯理大学,佛吉尼亚大学的历史小说课(棒!),加州大学的美术史课… 一大堆。我从来没有花钱拿结业证,一,我选课是因为我喜欢,享受;二,证对我没吸引力,我已经有了硕士学位,都退休了,要那个证干嘛;三,我想保留绝对自由,太乏味的课,我可以提前退出。
这一次的爱荷华作家坊的课很棒,一共七周,我搞不清多少人注册,每条讨论线都有一百多人发言,每节课都有十几条讨论线。我只参加过两次,后来只是偶尔看看,不是没意思,实在没有时间,我同时还在上别的课。这门课每周有六篇阅读,还有额外的阅读材料,如果你有时间。每周作家坊的两位教授视频授课,六位助教发起讨论线,引导大家活跃思考,发表见解和观点。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起讨论线。每周交一篇作业,除了小说,什么形式都可以:诗歌,散文诗,散文,摄影,视觉艺术品,拼图艺术品,等等。这些一般人都能做到,诗歌写不好还写不坏吗?我就是这个态度,熟读诗歌几百首,谁都可以诌几句。照片人人可以拍,没有手机的人已经很少了,现在是全民摄影的时代,的确有学生贴上手机拍的照片,当然要和主题有关联。
到了这周,我们已经上了四周课,我是个踏踏实实做作业交作业的学生,也就是说,我已经写了四首烂诗,自知之明一点,呵呵。每次贴出我的烂诗,会收到不少评论,以鼓励为主,他们成了我的啦啦队,我写烂诗的干劲冲云天,星期四上新课,星期六我的作业就贴上去了,当然一首诗在脑子里已经煮了一周了。
本周一的晚上,我收到一个对我上周作业的评论,这位R女士说我的诗使她浮想联翩,诗兴大发,还附了四句她写的诗。同时她也提了一些建议。我对建议最感兴趣,考虑了一下她的意见,我觉得可以尝试修改,但需要大刀阔斧,目前我忙于应付每周的阅读和作业,暂时没时间,以后会努力,如果写出来,会和她商榷。我就是这么回复她的,并衷心感谢了她的留言。
R女士在五分钟内给我回复,进一步解释我应该怎么做,并邀请我对她的作业进行评价。我再次感谢了她,立刻去她的网页,看了好几遍她的诗,不知从何谈起,偶尔会看到几个亮点,但通篇莫名其妙。我记得读过一个国内自封为诗人的诗,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似乎她从空气里随手抓来一堆词,把它们连起来,再裁成长短句,就成了诗,莫名其妙。我没有给R留言,不想撒谎。
不到十分钟,R女士又来了,这次她写了一首长诗,回应我的诗,里面60%都是用我的词,甚至我的句子,只不过她把这些词句拆散重新组装,使整首诗变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这些我可以忽略,她爱怎么装卸是她的事,但令我不爽的是,她在标题下(标题用了我的一个句子),她写道:©️R版权所有。我第一个感觉是,这人脑子进水得够严重,谁会改动别人的作品,然后贴在别人的页面,注上自己的版权,这不是自找打脸吗?我立刻给她回复:感谢你的反馈,但你改动我的诗,把它归于你的版权所有,令我不爽feel uncomfortable,这种做法不对。我会自己修改,之后你可以做评价。请你把你的修改文撤下来。谢谢。
R立刻无比和蔼地回复:亲爱的J,我不是修改你的诗,这是我的创作。你的诗如此….(省略35个过了头的肉麻吹捧词),我大受启发,写了这首诗。感同身受,这个世界如此可爱又如此悲哀…布拉布拉布拉。
她不撤。她认为这是她的创作。太奇葩了。我意识到我面临一场战争。我知道我这首诗永远也不会发表,她的也没有很大可能发表,版权对我们俩都不重要。但问题是,this is not right. 她凭什么把我的东西一大抄放在她的名下,还这么明目张胆。虽然已经晚上十点了,我觉得我得和谁说说这事,我给和我一起上这门课的朋友发短信:告诉你一件很odd的事... 我简要把事情经过讲了一下。朋友回复:What!!!!! 我说你可以进去看看,她的东西和我们的对话都在那里。朋友说没找到,她问:R用了你的词语吗?A lot, 我说。我干脆截频,给她发了过去。朋友一看惊呼:这是剽窃Plagiarism! 朋友说她还是没找到地方,否则她会进去call her out,这是朋友的原话。接着朋友说要睡觉了,明天她会去看看。我谢了她,祝她晚安。
接着我给R写回复,我说:R,把别人的主题,词语,句子拿来打造一下,变成自己的,不是创作,是显而易见的剽窃。我强烈督促你删掉你这首诗,永远也不要发出来。否则我们可以请教授和助教们来评判。
那一晚我没睡好。我想我TM怎么这么倒霉,在新浪博客上的很多文字文章被剽窃,有个挺有名的叫高娓娓的所谓驻美记者,把我的一篇文章几乎不加修改搬过去,署上她自己的名字,招来几千人的赞。其他的一些国内的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也做过类似的事,我的一些网友给我通报过,还寄给我截频或链接让我看。我给有关网页和报刊发过邮件,希望他们追查,但统统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我在美国的运气也好不了哪里去,一个字还没发表,带这次已经两起了。去年给一位作家老兄寄了一首诗,请他提意见,结果不出一小时,他把我的诗篡改了一下发在他的博客上,立马收到20多人赞美。我提出强烈抗议,声明要举报他,他才撤下来三番五次修改,最后只用了很小一部分我的原文。我从此把他拉黑。现在,又出来这个R,连作业都剽窃,可干嘛偏偏偷我的?德国的多米尼克,澳大利亚的弗拉尔,以色列的沙拉,都比我写的好,怎么偏和我过不去?真想不通啊。
第二天一早我去学校代课,下午回到家,先睡了一觉,然后吃饭,然后出去走,最后…才打开电脑。我知道我的心理,是在拖延,不愿打开,不想面对。我的生活本来好好的,凭空杀出这么一件恶心事,跟吞了个苍蝇一样,烦死了。不追究吧,心里窝火,自己也会感觉太whimp,追究吧,这不是浪费我的能量嘛。生活就是这样一个bitch,喝凉水都被噎着。进到网页看,她没有留言,也没有撤下“她的诗”。我想我够仁义了,给了你24小时,现在我不能再nice了。我分别给两个助教发了私信,简单客观讲了事件经过,要求他们调查处理。
不到20分钟,一位助教和一位网络教育主管,两人都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博士,给我回了信。首先他们感谢我向他们举报这个事件,然后说很快会分别给我们俩用邮件联络。我心里顿时舒畅许多。没想到他们这么快给我回音,本来我还拿不准他们会不会管,因为我毕竟不是缴费学生。现在看来他们是要管的了。但我注意到,到了这个时候,当时是星期二晚上的十点,R已经对她的原诗作了重大改动,比如“一杯茶,一本诗”变成了“一杯酒,一片面包”,诸如此类的可笑改动。我连夜给教导主任S博士回复:感谢你关注此事。有一件事我要澄清,R这里的这首诗不是昨晚的,她做了很多改动。我有她原诗的截频,需要的话,我可以向你提供。
很快,S博士的邮件来了(他们有所有学生的邮件地址,我们用邮件注册)。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中肯,关怀,和善的公事邮件。她首先抱歉我遇到这样令人不快的事,接着再次感谢我向他们举报,然后表示,她对此事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I am taking this very seriously,她说。最后她请我把截频寄给他,她说现在大家都下班了,但请不要担心,她会叫管理部门把这一页锁住,明天他们一定会有个处理结果。
我松了一口气。是啊,这样的事关系到爱荷华作家班的声誉,他们怎么会允许这种行为玷污贵校呢。再说,这些教授助教都发表过作品,他们知道被剽窃多么令人窝心沮丧,这是一个作者的道德底线,不能听之任之。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去上班,中间查了几次,没有邮件。但我不担心,我知道我会得到一个说法。下午回到家,上网一看,R已经把她的诗,以及她所有的留言评论全部删掉了。她给我发了一个新留言,希望我给她我的个人邮件地址,她要私下以保密的形式对我解释,在这里大家都看得到,有损她的声誉。我有点为难,我的确没有任何企图损她的名誉,第一天没有教授介入,我和她只能在这里论战。现在我对这个人的作为很有看法,对她的判断力也有疑问,给她我的私人邮件是不是很冒险呢?我真不愿和她再有任何来往,哪怕是在这个学习网的来往。
正在踌躇,S博士的信息进来了,信息点名给R,要求R给她回复,他们将继续对话。接着,S博士给所有人发了一个长信息,内容摘要:“谢谢大家在等待这个事件处理期间的耐心。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对一件作品有如此热烈的讨论,这是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理解,在讨论中,有些同学会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产生创作的欲望。但是,直接模仿,修改,重复,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创作,比如这个事件,是剽窃 is plagiarism,这是我们大学和网络教学机构绝对不容忍的。任何剽窃作品,都将被删除。如果必要的话,我们会重新考虑剽窃者的在这里学习的资格。为了加强学生们对剽窃认识,我们在学生注册手册中增加了新的“行为守则”,请大家阅读遵守,违反者会有被取消学习资格的后果。” S博士附了新守则的链接。
我这一辈子都没这么扬眉吐气过,同时也倍感谦卑。我不过是一个网络学生,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尝试写诗的人,我的一个小case会得到这么快(从举报到解决不到24小时)的关注和解决,解决的如此公正,一个谢字是不够的,我想我也要尽量公正对待别人,这才对得起还我公正的人。
美国的确有很多问题,剽窃行为不必其他国家少。但这也是个有可能得到公正的国家,能生活在这里我深感幸运。
S博士很快给我发了一个很长的邮件,感谢我的very kind email,感谢我的截频,她说截频对这次调查起了关键作用。并告诉我这个case的确构成了剽窃 does consitute plagiarism, 她再次很抱歉让我遇到此事。她说因为此例,他们增加了“行为守则”一章,对剽窃有明确的定义和处理步骤。她将马上通知R对此案构成了剽窃的结论,是否将她从这里开除,要看她的认识态度。最后她非常感谢我在案件交流中“头脑冷静的回复,这是对我们这个学区真正的贡献。Your levelheaded response was greatly appreciated and of genuine benefit to the community.”
我们又来来往往写了几次邮件,我告诉她我对这次事件的处理非常满意,没有任何要说的了,因此不打算回复R继续商讨的要求,也不打算给R我的私人邮件。S博士很同意。她鼓励我不要有挫折感,继续选课。我说一定的,我已经选了三门课,两门正在进行,九月份会有一门开始。S博士一再表示,希望再次在他们的课程中见到我。我说只要爱荷华作家班有课,我一定会注册。
不是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如此公正的对待。我的经历是宝贵的。我这么认为。
这次也有失望,和我一起注册的朋友,本来说第二天上去为我助威,call her out,她这么说。但她再也没有出现,也不回我的短信。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许她忙,也许她不愿卷入。不论什么原因都不重要,这件事结束了。
这也告诉了我一个现实:You have to fight your own battle, always. 你永远要孤军奋战。 这是我早已接受的事实。接受了,就不觉得冷酷。
夏天的时候,一位写作朋友告诉我,爱荷华作家工作坊要在MOOC上教授诗歌欣赏和创作课,我二话没说就注册了。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想进入这个工作坊做正式学生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的入学要求很高,我绝对进不去。但MOOC上的课就不同了,谁都可以注册。什么是MOOC?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直译),这个大规模不是徒有虚名,注册过MOOC的学生大概接近百万,我没去网上细查,但估计差不多,因为我知道有的课会有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
MOOC是怎么操作的呢?大概说来,就是有网上的一个教育机构,网罗了上百家名牌大学在互联网上教授课程。这些大学提供教授-很多都是出过书,得过某种奖的名教授,教授根据课程的长短(6到12个星期不等)来写教案,大学提供授课录像。每一门课的网页都十分方便好用,有讨论的地方,交作业的地方,提问的地方,和教授私信联系的地方…。
和MOOC类似的互联网授课有好几家,Coursera也是很不错的一家。这些课程一些是免费,也有收费的,但费用很低,多是交50美金,得到助教甚至教授批改作业,领一个结业证。有些人几年下来拿了一堆哈佛耶鲁牛津等名校的结业证。我从两年前开始上MOOC的课,选过伦敦大学的摄影历史课(一般),哈佛的政治哲学课(精彩!名教授Michael Sandel),杜克大学,宾州大学,卫斯理大学,佛吉尼亚大学的历史小说课(棒!),加州大学的美术史课… 一大堆。我从来没有花钱拿结业证,一,我选课是因为我喜欢,享受;二,证对我没吸引力,我已经有了硕士学位,都退休了,要那个证干嘛;三,我想保留绝对自由,太乏味的课,我可以提前退出。
这一次的爱荷华作家坊的课很棒,一共七周,我搞不清多少人注册,每条讨论线都有一百多人发言,每节课都有十几条讨论线。我只参加过两次,后来只是偶尔看看,不是没意思,实在没有时间,我同时还在上别的课。这门课每周有六篇阅读,还有额外的阅读材料,如果你有时间。每周作家坊的两位教授视频授课,六位助教发起讨论线,引导大家活跃思考,发表见解和观点。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起讨论线。每周交一篇作业,除了小说,什么形式都可以:诗歌,散文诗,散文,摄影,视觉艺术品,拼图艺术品,等等。这些一般人都能做到,诗歌写不好还写不坏吗?我就是这个态度,熟读诗歌几百首,谁都可以诌几句。照片人人可以拍,没有手机的人已经很少了,现在是全民摄影的时代,的确有学生贴上手机拍的照片,当然要和主题有关联。
到了这周,我们已经上了四周课,我是个踏踏实实做作业交作业的学生,也就是说,我已经写了四首烂诗,自知之明一点,呵呵。每次贴出我的烂诗,会收到不少评论,以鼓励为主,他们成了我的啦啦队,我写烂诗的干劲冲云天,星期四上新课,星期六我的作业就贴上去了,当然一首诗在脑子里已经煮了一周了。
本周一的晚上,我收到一个对我上周作业的评论,这位R女士说我的诗使她浮想联翩,诗兴大发,还附了四句她写的诗。同时她也提了一些建议。我对建议最感兴趣,考虑了一下她的意见,我觉得可以尝试修改,但需要大刀阔斧,目前我忙于应付每周的阅读和作业,暂时没时间,以后会努力,如果写出来,会和她商榷。我就是这么回复她的,并衷心感谢了她的留言。
R女士在五分钟内给我回复,进一步解释我应该怎么做,并邀请我对她的作业进行评价。我再次感谢了她,立刻去她的网页,看了好几遍她的诗,不知从何谈起,偶尔会看到几个亮点,但通篇莫名其妙。我记得读过一个国内自封为诗人的诗,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似乎她从空气里随手抓来一堆词,把它们连起来,再裁成长短句,就成了诗,莫名其妙。我没有给R留言,不想撒谎。
不到十分钟,R女士又来了,这次她写了一首长诗,回应我的诗,里面60%都是用我的词,甚至我的句子,只不过她把这些词句拆散重新组装,使整首诗变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这些我可以忽略,她爱怎么装卸是她的事,但令我不爽的是,她在标题下(标题用了我的一个句子),她写道:©️R版权所有。我第一个感觉是,这人脑子进水得够严重,谁会改动别人的作品,然后贴在别人的页面,注上自己的版权,这不是自找打脸吗?我立刻给她回复:感谢你的反馈,但你改动我的诗,把它归于你的版权所有,令我不爽feel uncomfortable,这种做法不对。我会自己修改,之后你可以做评价。请你把你的修改文撤下来。谢谢。
R立刻无比和蔼地回复:亲爱的J,我不是修改你的诗,这是我的创作。你的诗如此….(省略35个过了头的肉麻吹捧词),我大受启发,写了这首诗。感同身受,这个世界如此可爱又如此悲哀…布拉布拉布拉。
她不撤。她认为这是她的创作。太奇葩了。我意识到我面临一场战争。我知道我这首诗永远也不会发表,她的也没有很大可能发表,版权对我们俩都不重要。但问题是,this is not right. 她凭什么把我的东西一大抄放在她的名下,还这么明目张胆。虽然已经晚上十点了,我觉得我得和谁说说这事,我给和我一起上这门课的朋友发短信:告诉你一件很odd的事... 我简要把事情经过讲了一下。朋友回复:What!!!!! 我说你可以进去看看,她的东西和我们的对话都在那里。朋友说没找到,她问:R用了你的词语吗?A lot, 我说。我干脆截频,给她发了过去。朋友一看惊呼:这是剽窃Plagiarism! 朋友说她还是没找到地方,否则她会进去call her out,这是朋友的原话。接着朋友说要睡觉了,明天她会去看看。我谢了她,祝她晚安。
接着我给R写回复,我说:R,把别人的主题,词语,句子拿来打造一下,变成自己的,不是创作,是显而易见的剽窃。我强烈督促你删掉你这首诗,永远也不要发出来。否则我们可以请教授和助教们来评判。
那一晚我没睡好。我想我TM怎么这么倒霉,在新浪博客上的很多文字文章被剽窃,有个挺有名的叫高娓娓的所谓驻美记者,把我的一篇文章几乎不加修改搬过去,署上她自己的名字,招来几千人的赞。其他的一些国内的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也做过类似的事,我的一些网友给我通报过,还寄给我截频或链接让我看。我给有关网页和报刊发过邮件,希望他们追查,但统统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我在美国的运气也好不了哪里去,一个字还没发表,带这次已经两起了。去年给一位作家老兄寄了一首诗,请他提意见,结果不出一小时,他把我的诗篡改了一下发在他的博客上,立马收到20多人赞美。我提出强烈抗议,声明要举报他,他才撤下来三番五次修改,最后只用了很小一部分我的原文。我从此把他拉黑。现在,又出来这个R,连作业都剽窃,可干嘛偏偏偷我的?德国的多米尼克,澳大利亚的弗拉尔,以色列的沙拉,都比我写的好,怎么偏和我过不去?真想不通啊。
第二天一早我去学校代课,下午回到家,先睡了一觉,然后吃饭,然后出去走,最后…才打开电脑。我知道我的心理,是在拖延,不愿打开,不想面对。我的生活本来好好的,凭空杀出这么一件恶心事,跟吞了个苍蝇一样,烦死了。不追究吧,心里窝火,自己也会感觉太whimp,追究吧,这不是浪费我的能量嘛。生活就是这样一个bitch,喝凉水都被噎着。进到网页看,她没有留言,也没有撤下“她的诗”。我想我够仁义了,给了你24小时,现在我不能再nice了。我分别给两个助教发了私信,简单客观讲了事件经过,要求他们调查处理。
不到20分钟,一位助教和一位网络教育主管,两人都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博士,给我回了信。首先他们感谢我向他们举报这个事件,然后说很快会分别给我们俩用邮件联络。我心里顿时舒畅许多。没想到他们这么快给我回音,本来我还拿不准他们会不会管,因为我毕竟不是缴费学生。现在看来他们是要管的了。但我注意到,到了这个时候,当时是星期二晚上的十点,R已经对她的原诗作了重大改动,比如“一杯茶,一本诗”变成了“一杯酒,一片面包”,诸如此类的可笑改动。我连夜给教导主任S博士回复:感谢你关注此事。有一件事我要澄清,R这里的这首诗不是昨晚的,她做了很多改动。我有她原诗的截频,需要的话,我可以向你提供。
很快,S博士的邮件来了(他们有所有学生的邮件地址,我们用邮件注册)。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中肯,关怀,和善的公事邮件。她首先抱歉我遇到这样令人不快的事,接着再次感谢我向他们举报,然后表示,她对此事的态度是非常严肃认真,I am taking this very seriously,她说。最后她请我把截频寄给他,她说现在大家都下班了,但请不要担心,她会叫管理部门把这一页锁住,明天他们一定会有个处理结果。
我松了一口气。是啊,这样的事关系到爱荷华作家班的声誉,他们怎么会允许这种行为玷污贵校呢。再说,这些教授助教都发表过作品,他们知道被剽窃多么令人窝心沮丧,这是一个作者的道德底线,不能听之任之。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去上班,中间查了几次,没有邮件。但我不担心,我知道我会得到一个说法。下午回到家,上网一看,R已经把她的诗,以及她所有的留言评论全部删掉了。她给我发了一个新留言,希望我给她我的个人邮件地址,她要私下以保密的形式对我解释,在这里大家都看得到,有损她的声誉。我有点为难,我的确没有任何企图损她的名誉,第一天没有教授介入,我和她只能在这里论战。现在我对这个人的作为很有看法,对她的判断力也有疑问,给她我的私人邮件是不是很冒险呢?我真不愿和她再有任何来往,哪怕是在这个学习网的来往。
正在踌躇,S博士的信息进来了,信息点名给R,要求R给她回复,他们将继续对话。接着,S博士给所有人发了一个长信息,内容摘要:“谢谢大家在等待这个事件处理期间的耐心。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对一件作品有如此热烈的讨论,这是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理解,在讨论中,有些同学会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产生创作的欲望。但是,直接模仿,修改,重复,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创作,比如这个事件,是剽窃 is plagiarism,这是我们大学和网络教学机构绝对不容忍的。任何剽窃作品,都将被删除。如果必要的话,我们会重新考虑剽窃者的在这里学习的资格。为了加强学生们对剽窃认识,我们在学生注册手册中增加了新的“行为守则”,请大家阅读遵守,违反者会有被取消学习资格的后果。” S博士附了新守则的链接。
我这一辈子都没这么扬眉吐气过,同时也倍感谦卑。我不过是一个网络学生,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尝试写诗的人,我的一个小case会得到这么快(从举报到解决不到24小时)的关注和解决,解决的如此公正,一个谢字是不够的,我想我也要尽量公正对待别人,这才对得起还我公正的人。
美国的确有很多问题,剽窃行为不必其他国家少。但这也是个有可能得到公正的国家,能生活在这里我深感幸运。
S博士很快给我发了一个很长的邮件,感谢我的very kind email,感谢我的截频,她说截频对这次调查起了关键作用。并告诉我这个case的确构成了剽窃 does consitute plagiarism, 她再次很抱歉让我遇到此事。她说因为此例,他们增加了“行为守则”一章,对剽窃有明确的定义和处理步骤。她将马上通知R对此案构成了剽窃的结论,是否将她从这里开除,要看她的认识态度。最后她非常感谢我在案件交流中“头脑冷静的回复,这是对我们这个学区真正的贡献。Your levelheaded response was greatly appreciated and of genuine benefit to the community.”
我们又来来往往写了几次邮件,我告诉她我对这次事件的处理非常满意,没有任何要说的了,因此不打算回复R继续商讨的要求,也不打算给R我的私人邮件。S博士很同意。她鼓励我不要有挫折感,继续选课。我说一定的,我已经选了三门课,两门正在进行,九月份会有一门开始。S博士一再表示,希望再次在他们的课程中见到我。我说只要爱荷华作家班有课,我一定会注册。
不是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如此公正的对待。我的经历是宝贵的。我这么认为。
这次也有失望,和我一起注册的朋友,本来说第二天上去为我助威,call her out,她这么说。但她再也没有出现,也不回我的短信。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许她忙,也许她不愿卷入。不论什么原因都不重要,这件事结束了。
这也告诉了我一个现实:You have to fight your own battle, always. 你永远要孤军奋战。 这是我早已接受的事实。接受了,就不觉得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