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0160811最近还是很懒,懒到不想写东西,把给自己的承诺放一边,每天都要强迫自己学点东西。我不知道看书是不是一种学习,但是我可能还是要坚持每天写点东西,这样在自我催眠搬的环境中,觉得自己没那么的腐朽。我自认为自己的文字很一般,但是最近几日与泷哥的斗智斗勇也慢慢的产生了一些思辨的逻辑。而这套逻辑在我的思维中是外来物种,如游丝一般的脆弱迷离,相对于我自己已有的一套逻辑运用的很是蹩脚。所以还是要慢慢来。看蔡崇达的《皮囊》,感觉自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似泷哥那样,从小生活在城市,阿蔡的生活除了地域的差别导致的文化差异,基本生活,成长环境跟我是差不多的,最起码我是我理解,感同身受,并有些能产生共鸣的。书中提到的每当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总归会请假回家,什么都不做,就是享受着跟老人在一起的安定,仿佛停顿那么一下子,下一秒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就能有办法有力气去解决这一切。和老人在一起,我想更多的是让自己平静,可能是在任何的孤独,难过,困难前,停顿下。就这么的一顿,或许能开悟,人生还这么长,这点事情算啥?或许只是休息那么一下。人生大河,起起落落,看了多了,经历多了,再看一些事情也许就云淡风轻了些,对于人性的一些本质,也能看开。像老人一样理解,包容。我感觉,我外公或者蔡崇文笔下的阿太一直就是用最温和,但是最有韧性的格调,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老人的步履缓慢,时间也跟着变慢,对比生活在城市,背井离乡缺依旧想念着乡土的我们,在一起的安静祥和,犹如长期闷在水中的人,突然一头冒上了岸,猛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瞬间对未来就有期待。虽然知道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上不了岸,要在水里挣扎扑腾,边怀念岸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