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 | 从直岛开始的跳岛游

在日本近一年,也算是粗略游遍了这个国家。从东京及周边开始,往北到了新潟青森北海道,往南去过了关西和九州。几乎玩遍了大众景点后,就越想找些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地方,打破之前旅行时固有的套路,用新的方式发现一个新的角落。 濑户内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听名字就很美。这是个位于本州、四国和九州之间的海域,也是日本最大的内海,拥有多达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这些岛屿中不乏日本文化及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却随着时代变化被逐渐遗忘和荒废。面对人口下降、老龄化加剧、地方经济活力低下等问题,为了振兴濑户内海并重新宣扬岛屿文化,香川县政府及策展人北川弗兰打造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自2010年起,这个艺术节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包括安藤忠雄、妹岛和世、草间弥生、杉本博司、蔡国强等人在内的无数建筑师和艺术家,在这些海岛上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艺术创作,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此,岛屿们独特的身份被重新挖掘并赋予新的意义。 2016年第三届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以“海的复权”为主题,包括春夏秋三个期间,举办的主要场所为高松市港口区,玉野市宇野港,直岛,丰岛,小豆岛,犬岛,大岛,男木岛,女木岛等。艺术节期间,渡船来往增加,各类游览设施更大限度地开放给游人,许多岛屿及港口也会增设特别的艺术展品及艺术活动。几年来,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以史无前例的庞大规模和高水准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已经成为日本以当代艺术的力量推进地方重塑的标志性项目。 于是,我在这个梅雨季结束之际的盛夏,去濑户内海看足了大海和艺术。成田和高松机场往返,六天五夜,主要靠骑行和渡船穿行在高松和五个小岛之间,住过温泉旅馆,也在岛民的家里过夜,听老人们讲这片海的历史,和他们自己家庭里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参考行程: DAY 1:成田机场-高松机场–坂出站–香川县立东山魁夷濑户内美术馆/濑户大桥纪念公园-高松港-北滨Alley-高松市Hotel DAY 2:高松港-直岛宫浦港-安藤忠雄Benesse Area(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 House/草间弥生黄南瓜)-直岛本村港(家计划/Ando Museum)-宫浦港(草间弥生红南瓜/直岛钱汤/海之站/)-直岛宫浦港民宿 DAY 3:直岛宫浦港-丰岛家浦港(空屋餐厅/丰岛横尾馆/针工厂)-唐柜冈(丰岛美术馆/风暴之家/柠檬旅馆/岛厨房/空之粒子)-唐柜滨(心脏音的资料馆)-丰岛家浦港民宿 DAY 4:丰岛家浦港-小豆岛土庄港-天使之路-橄榄公园-中山(橄榄之梦)-小豆岛温泉酒店 DAY 5:小豆岛土庄町(大岩岛/迷宫之街)-土庄港-犬岛(精炼所美术馆/Art Project)-高松市Hotel DAY 6:栗林公园-香川大学-高松市美术馆-高松港-Symbol Tower-高松机场-成田机场 参考资料: 对于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来说,最好用最全面的参考资料非官网http://setouchi-artfest.jp/莫属。作品按照岛屿及艺术家分类,展品信息、特别活动、购票方式、交通及住宿信息都能通过官网找到。其次,各旅游网站及微博豆瓣微信公众号上也有大量游记照片可供参考。然而总的来讲,行程制定是非常私人的。想花时间静下心来慢慢体验岛屿风情和艺术作品,就在每个岛屿安排一整天及住宿的时间;只想看几个最知名的展品,那一天两个岛也可以拿下。但无论怎样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仔细查查展馆开放时间和交通时刻表,合理安排住宿。毕竟濑户内海地区旅游业还是欠发达,岛屿间的渡船和岛上的公交很多都是一小时一趟,一旦错过就可能打乱整个行程。

推荐小物: ①如果是在艺术节期间参观比较多量的艺术作品,那么必备的是“展品参观护照”,可在高松港等大部分艺术节信息中心购买。一本价格五千日元的通行证包含了艺术节期间约200件展品的参观费用,实际价值为两万多日元。通行证上有所有艺术品及展馆的盖章空间,可在参观到对应号码的展品时,由工作人员或自己盖章留念。除了省钱省事,这本通行证也是自己来过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最好的留念。 ②类似的还有游船三日通票,然而此通行票只包含岛屿之间往返的大型渡轮,并不包含小型的高速船。因此可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进行购买。 DAY 1 乘坐最早一班飞机,早晨九点多就到达了高松机场,然后乘巴士到了坂出站。坂出市郊有濑户大桥的起始点,而濑户大桥纪念公园的旁边,有一座香川县立东山魁夷濑户内美术馆。 下了巴士,顺着路牌走进一片空地中。美术馆位于沙弥岛的海岸边,是东山魁夷的祖籍所在地。建筑由谷口吉生于2004年设计,外部由混凝土和绿色的石材组成,造型简洁明快,又因周围绿植环绕而显得有些秀气。美术馆有两层,不大,却集中地收藏和展示了东山魁夷的作品。

东山魁夷是我最喜欢的日本风景画家。他曾留学北欧并多次在中国旅行,擅长用西方写实的笔触,捕捉并描绘日本四季的风情,也有中国水墨画般的飘逸作品。他的色彩使用极其通透迷人,代表性的幽蓝色和绿色让山水充满了禅意,令人轻易就陷进去。美术馆目前在展的是 「海を越えて 風景の旅」及「白馬の森へ 雲に乗って」系列。


美术馆附近就是濑户大桥纪念公园,纪念馆里详细介绍了濑户大桥的架桥工程,之后可登上108米高的360°旋转展望台,看濑户大桥全景。


从坂出乘电车回到高松已经是傍晚,入住之后从酒店租了自行车在高松市边骑边逛,从市中心的商店街到了港口和北滨Alley。北滨Alley是港口附近由老仓库和厂房改造的创意艺术区,近年有许多杂货店铺、书店、咖啡馆等入驻,将它变成了深受当地年轻人和游客喜爱的地方。晚上骑车路过的时候,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关门了,只剩下几家餐厅和小酒吧还亮着暖黄色的灯,人不多,三三两两地聊天喝酒,把这里当做一个静静的港湾。 DAY 2 早晨九点多在高松港附近买好了参观护照,就上船出发去直岛宫浦港。船靠近港口时,远远地看见了草间弥生的红南瓜,和红斑点渡轮。

游玩直岛可以选择乘巴士或骑行。为了玩得更细时间更自由,我们在港口处租了可变速的自行车。骑行时是一路好风景。先到了直岛南端的Benesse Area看安藤忠雄的三个作品: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 House。 地中美术馆位于直岛的一座山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环境,由清水混凝土构造的建筑主体被埋于地下,只是根据建筑的不同形状在顶部开有天窗。美术馆的附属建筑包括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下沉式庭院。整个建筑群有极强的几何性,看似分散的空间由地下通道相连。这里收藏并展示了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当代艺术家Walter De Maria和James Turrell三人的作品。

接近美术馆入口是一个仿自莫奈的睡莲花园,给盛夏密绿的岛上和混凝土建筑添加了更多色彩与柔和感。参观过程更像个仪式,参观者由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指引,穿过狭窄深邃、只由一道从墙缝进入的自然光微微照亮的混凝土走廊后,换上白色棉布拖鞋进入展厅。

莫奈展厅的地板是由一颗颗圆润的棋子般的小石砖组成,让人忍不住想要光脚踩上去。方形展厅内简洁直接地展示着莫奈晚期五幅的睡莲作品,纯白的墙面与地面、梦幻微妙的色调和来自展厅天窗的自然变化的光线结合起来,让这个空阔的展厅更加有神秘和圣洁感,引人长久驻足观赏。 第二个展厅是James Turrell使用光线与空间创作的迷惑性作品。房间中有几级楼梯,最上面好像是一块荧光蓝色的屏幕,光芒迷幻又刺眼。登上楼梯走到屏幕前停下,工作人员却示意我们继续向前。先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探了探,走过去,穿墙而过才发现这块发光的“屏幕”实际上是另一个空间,艺术家巧妙利用光线让它扁平化。眼前的二维景象变成了可触摸可穿透的三维空间,走进去后被蓝色迷雾般的光包围,一瞬间像是到了另个没有边界的虚空。

第三个展厅最令人叹为观止。空旷的大展厅采用完全对称轴式的设计,中心的楼梯上放置了一颗巨大的黑色球体,是美国装置艺术家Walter De Maria的作品,Time/Timeless/No Time。房间的天花板中心同样有一扇天窗,变化的天光会在展厅中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光影效果。参观者都自觉放轻脚步和呼吸,因为一点点声音都会引起绵延的回声,打破此刻的仪式感。

如果说美术馆的混凝土建筑与半埋于地下的展厅让人觉得肃穆庄严,那么这里的cafe则用整扇落地窗和木质地板与桌椅让人放松下来,甚至有种从工业时代返璞归真的释然。夏天在这里喝冷饮看海是再好不过的。也可以走出房间,拿上cafe提供的蒲团坐在外面的石子地上吹吹海风。

与地中美术馆相比,李禹焕美术馆就显得逊色了。但它也是将建筑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同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相似,李禹焕也是崇尚自然真实性的艺术家,因此馆内展示了他使用未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制作的作品,以单纯结合而非复杂雕琢的方式,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世界的原本状态。 安藤忠雄在岛上的第三个作品是座艺术酒店Benesse House。它宣扬的是艺术、建筑与自然共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隐藏在直岛某个山头的林间。普通参观者只能进入博物馆和餐厅的部分,而住宿者还可以整晚住在美术馆临近海滩或公园的房间里,感受一定绝佳,但需要提前预定并且价格不菲。整个美术馆里作品不多,但作品与空间搭配用心,十分相衬,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体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从美术馆主厅的落地玻璃门出去之后,有两面半幅的墙,开口处向着海。墙上挂着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Seascape(海景)」系列。照片里沉静而有些阴郁的世界各地的海,同当时有些阴云的濑户内的海相呼应,让人看不够。

印象深刻的另一个作品名为「Live&Die」。混凝土大厅内,只有一面霓虹闪烁的矮墙,里面无数关于生死和行动的短语被霓虹灯依次点亮。


中午过后结束了Benesse Area的参观,继续向北骑车到了本村港。穿过岛上的池塘与山间树林,两侧出现广阔油绿的农田和连绵低矮的民居,热烈慷慨的风和阳光让人觉得感动,一切就该是盛夏最理想的样子。

在本村港周边可以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家计划」「Ando Museum」等作品。「家计划」是一个对直岛特有的房屋和寺庙神社等进行改建的项目,目前的七个作品每个都是脑洞大开,展现老房子与设计力碰撞后奇妙的非日常形象。穿梭在这些老巷子与旧宅之间,可以体验榻榻米的地板被变成如星空般灯光闪烁的水面,废弃的牙医诊所被改造成野兽派的艺术小屋,穿过山间神社深邃的石室密道登上玻璃台阶,在南寺噬人的黑暗后逐渐适应然后牵住身边人的手。整个计划的重点不在于非要欣赏艺术,而是体验五感共同创造的生活里另外一些可能性。




在本村港参观完之后,就去看了草间弥生著名的红南瓜和黄南瓜。


再回到港口,从红南瓜向居民区里走不远就是直岛钱汤「I❤汤」(日语谐音I Love You),是经过艺术改造和创新的社区澡堂,可以在疲乏的一天过后,边欣赏澡堂墙壁上各种波普涂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工艺品边泡汤,想想就十分惬意。

预定的民宿叫做志おや,距离宫浦港步行只要三分钟,由位老奶奶看管。


晚饭是本土的鱼料理和新鲜的刺身,吃完和奶奶聊天,说到家族和小岛的历史,与近几年因为艺术节发展起的旅游业。入了夜,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雨。出门散步,港口空荡荡的没什么人,只是艺术作品们还在雨幕里闪着光。我们跑进中空的红南瓜里避雨,南瓜里有五颜六色迷幻的灯光,那一瞬间觉得很奢侈,白天时喧闹拥挤的整个港口,在这个静悄悄的夜晚都属于我们两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