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骂体制,也只不过想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父辈看来,工作分两种,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内是好工作,而体制外则被称为不务正业甚至“没工作”、“给别人打工”的不入流。
传统观念里,体制内意味着正式、稳定、旱涝保收,好像一旦进入体制,就高枕无忧了,就再也不需要为吃饭穿衣发愁了。同时,进入体制带来的是,“有这样的工作就能找个好老公了”“有了铁饭碗还怕找不到老婆?”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论。
于是,很多年轻人削尖了脑袋要进入体制,进去了就是有出息,就是光宗耀祖,就是人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屑于进入体制,相对于安稳保守毫无波澜的围城,更喜欢在社会的浪潮中翻滚几个回合。
有关体制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体制内和体制外仿佛两个阵营,时不时开启一场骂战。这个战场一直硝烟滚滚,没有停下来的讯号。
“体制内稳定,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有面子”
“体制外不限制人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
“体制内有国家作保障,不用担心太多生存问题”
“体制外赚钱多,没有那么多受约束的条条框框”
内外的差异有千万种,近年来,公务员遭受的骂名更是屡见不鲜。身为一个在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客观来讲,我并不觉得体制内多好,也不觉得体制外多么可怕,体制内待久了跳到体制外,体制外混了一圈又进入体制内,这样的旋回轮转是再正常不过的啦,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
导致双方一直存在矛盾的一个根源,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给到对方应有的尊重。
常常发现,人们去基层办事窗口办理各种业务,会遭到办事人员蛮横无理的刁难。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因为一个证件或极小的一件事情,能把你折腾得生无可恋。这样的事情,我也碰到了,办事人眼态度恶劣,趾高气扬恨不得把你踩在脚下,故意刁难不说,为了给自己减少工作量,还要各种质疑和瞎掰,巴不得这件事你办不成,他好坐下来继续喝茶看报侃大山。
这样的人真的很讨厌啊。朋友为了注册自己的公司,跑工商局连续一个月;有人为了办理退休,跑社保局不惜腿断;为办理一个审批,走正常流程不得后,不得不托关系、走后门;有人为了拿到一个订单,喝酒喝到胃出血。然后将走后门、托关系的风潮愈演愈烈。现在的社会被称为关系社会也无可厚非,因为没有关系没有熟人,很难办成事情。这越来越称为一个事实。
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啊。可是这样的恶性循环,根源却在于,在待人处事时,少了那应该有的礼貌和尊重。
一个朋友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自己去窗口单位不得,还被吃了闭门羹。恰好他有个朋友在这个单位的上级部门,朋友一个电话,便什么事都解决了,而且办事人员的态度跟之前相比,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笑脸相迎、礼貌相待,让人好不汗颜。朋友很幸运有熟人在上级单位,如果换做他人,没有这样的“领导朋友”,这件事是不是就永远办不成了。
难怪会有那么多不堪的言论和骂名出现。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可是总有人一遍数着纳税人的钱,一边对纳税人毫无尊重可言。我不知道他们究竟了不起在哪里,个人的作用无非是做好自己的螺丝钉,保证社会这个大机器能正常运转。当然,也有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对办事人员不耐烦,好像”我来办事你一定要给我办好“的样子,如果出现问题,理不清事情原委就对办事人员冷言相加,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互相谩骂的结果,只能是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不能调和。其实在我看来,无非是我们少了对对方的一些尊重而已。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笑脸相印、耐心讲解,每个办事群众都能对繁琐的工作充分理解,那是不是会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如果真是这样,这场骂战,一定不会很激烈。
3
很多时候,我们争论、吵架,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体制无关。我见过一个小领导对自己的下属没有丝毫尊重,如同脚下的蚂蚁呼来喝去、冷眼相待;也见过一个吃瓜群众,不分青红皂白对前来解决矛盾的工作人员破口大骂;我见过一个人刚爬上企业的管理层,就看不起同公司的平头职工;也见过两个卖菜的大爷为了争一个摊位大打出手。这些人摆出一副“这世界我最大”的傲慢态度,却不知人人平等,都应该得到礼貌和尊重。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怎样对待这个世界。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它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于你。
可是人生来是平等的啊,每个人都有他的尊严和发光点。戴着有色眼睛看人只会把人越看越扁,而自己也会渐渐孤立无援。而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走得太远。孤立无援的路上,谁还愿意在他无助时端上一杯热咖啡来解乏取暖。
所以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啊。人生路那么长,这一秒被你踩在脚下的蚂蚁,下一秒可能会搬倒大象。体制内外无差别,这一次的不尊重,给他人带来尊严的伤害,以后永远都要背着不尊重人的重壳,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步维艰。存在侥幸心理的一时得逞,将会给漫长的人生带来致命的伤害,不信,走着瞧好了。
这世界一直是公平的,你报以什么,它还你什么。
我们要的并不多,只是应有的尊重和温柔相待。
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END
传统观念里,体制内意味着正式、稳定、旱涝保收,好像一旦进入体制,就高枕无忧了,就再也不需要为吃饭穿衣发愁了。同时,进入体制带来的是,“有这样的工作就能找个好老公了”“有了铁饭碗还怕找不到老婆?”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论。
于是,很多年轻人削尖了脑袋要进入体制,进去了就是有出息,就是光宗耀祖,就是人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屑于进入体制,相对于安稳保守毫无波澜的围城,更喜欢在社会的浪潮中翻滚几个回合。
有关体制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体制内和体制外仿佛两个阵营,时不时开启一场骂战。这个战场一直硝烟滚滚,没有停下来的讯号。
“体制内稳定,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有面子”
“体制外不限制人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
“体制内有国家作保障,不用担心太多生存问题”
“体制外赚钱多,没有那么多受约束的条条框框”
内外的差异有千万种,近年来,公务员遭受的骂名更是屡见不鲜。身为一个在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客观来讲,我并不觉得体制内多好,也不觉得体制外多么可怕,体制内待久了跳到体制外,体制外混了一圈又进入体制内,这样的旋回轮转是再正常不过的啦,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2
导致双方一直存在矛盾的一个根源,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给到对方应有的尊重。
常常发现,人们去基层办事窗口办理各种业务,会遭到办事人员蛮横无理的刁难。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因为一个证件或极小的一件事情,能把你折腾得生无可恋。这样的事情,我也碰到了,办事人眼态度恶劣,趾高气扬恨不得把你踩在脚下,故意刁难不说,为了给自己减少工作量,还要各种质疑和瞎掰,巴不得这件事你办不成,他好坐下来继续喝茶看报侃大山。
这样的人真的很讨厌啊。朋友为了注册自己的公司,跑工商局连续一个月;有人为了办理退休,跑社保局不惜腿断;为办理一个审批,走正常流程不得后,不得不托关系、走后门;有人为了拿到一个订单,喝酒喝到胃出血。然后将走后门、托关系的风潮愈演愈烈。现在的社会被称为关系社会也无可厚非,因为没有关系没有熟人,很难办成事情。这越来越称为一个事实。
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啊。可是这样的恶性循环,根源却在于,在待人处事时,少了那应该有的礼貌和尊重。
一个朋友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自己去窗口单位不得,还被吃了闭门羹。恰好他有个朋友在这个单位的上级部门,朋友一个电话,便什么事都解决了,而且办事人员的态度跟之前相比,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笑脸相迎、礼貌相待,让人好不汗颜。朋友很幸运有熟人在上级单位,如果换做他人,没有这样的“领导朋友”,这件事是不是就永远办不成了。
难怪会有那么多不堪的言论和骂名出现。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可是总有人一遍数着纳税人的钱,一边对纳税人毫无尊重可言。我不知道他们究竟了不起在哪里,个人的作用无非是做好自己的螺丝钉,保证社会这个大机器能正常运转。当然,也有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对办事人员不耐烦,好像”我来办事你一定要给我办好“的样子,如果出现问题,理不清事情原委就对办事人员冷言相加,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互相谩骂的结果,只能是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不能调和。其实在我看来,无非是我们少了对对方的一些尊重而已。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笑脸相印、耐心讲解,每个办事群众都能对繁琐的工作充分理解,那是不是会少一些矛盾,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如果真是这样,这场骂战,一定不会很激烈。
3
很多时候,我们争论、吵架,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体制无关。我见过一个小领导对自己的下属没有丝毫尊重,如同脚下的蚂蚁呼来喝去、冷眼相待;也见过一个吃瓜群众,不分青红皂白对前来解决矛盾的工作人员破口大骂;我见过一个人刚爬上企业的管理层,就看不起同公司的平头职工;也见过两个卖菜的大爷为了争一个摊位大打出手。这些人摆出一副“这世界我最大”的傲慢态度,却不知人人平等,都应该得到礼貌和尊重。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怎样对待这个世界。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它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于你。
可是人生来是平等的啊,每个人都有他的尊严和发光点。戴着有色眼睛看人只会把人越看越扁,而自己也会渐渐孤立无援。而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走得太远。孤立无援的路上,谁还愿意在他无助时端上一杯热咖啡来解乏取暖。
所以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啊。人生路那么长,这一秒被你踩在脚下的蚂蚁,下一秒可能会搬倒大象。体制内外无差别,这一次的不尊重,给他人带来尊严的伤害,以后永远都要背着不尊重人的重壳,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步维艰。存在侥幸心理的一时得逞,将会给漫长的人生带来致命的伤害,不信,走着瞧好了。
这世界一直是公平的,你报以什么,它还你什么。
我们要的并不多,只是应有的尊重和温柔相待。
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END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