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跳舞,用洪荒之力跳舞,连手指也在跳舞~
这是来自人言第6637位用户的故事
▼
前言
Introduction
手指舞(finger tut)源于埃及手(king tut),是一种戏剧表演形式。追溯渊源应该与手影舞有关。手伸到幕布前,模仿动物表演,后来美国的J Smooth,在电影《舞出我人生》末尾有一段Solo(个人即兴),他把king tut的东西结合到了手上。他的灵感来源于变形金刚,像Transformers(变形金刚),双手打开,变形,做出各种几何图形。
本期邀请用户李猛为我们讲述他和手指舞的故事,感受一场别致的舞蹈艺术审美体验。
你是如何走上舞蹈之路的?
最早接触它的时候是在初三。2002年,我开始玩乐队,当鼓手,我非常喜欢那种Rock的感觉。到了高三结束时,接触到了Popping(机械舞),当然打鼓为我对节奏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再接触Popping时容易进入状态,也有自己的理解和风格。
因为做设计,在接触了king tut后觉得这种舞蹈在演绎几何图形时是非常理性的。这种理性与Popping的自由感产生冲突,对比强烈,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我就把它融入了自己的Popping。2008年,看街舞比赛时看到了J Smooth,接触到了finger tut,从那时候就迷上了,一直跳到现在。
我爱音乐,尤其是摇滚。把摇滚中的冲突放到舞蹈中来诠释非常有意思。Popping中有很多大的动作,而手指相对来说,动作很小,所以显得很有层次感,很丰富。
身体也有“意识”
舞蹈中一定会有长时间的基础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后个人风格会留在肌肉记忆里。当你有意识地表现一个东西,身体会和想法产生碰撞,出现不一样的动作。尤其在Battle(斗舞)或Solo(个人即兴)的时候,虽然你想的是这样跳,但跳的时候你可能跳出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动作,身体会让你吃惊。
举个例子,我把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比作人和骑大象,意识是人,潜意识是大象。虽然看起来人在指挥大象前进,但其实大象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身体不能说是一个工具,他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且结合你理智的想法,会融合出一个新的东西。
身体不可能完全服从意识
就像考试,你不可能每一次都服从理性,发挥超常,但是你必须得朝着100分的方向去练习。所以人不可能做到在有情绪变化时100%控制身体。还是拿Battle的状态来举例,当我听到特别喜欢或者熟悉的音乐,情绪会特别高昂,我需要表现的是情绪本身,我会完全不考虑身体,或者说把身体交给他自己。我的理智会在很小的地方处理,表现一点音乐。
但如果我遇到一首不喜欢或不熟悉的音乐,安全起见,我会用理智控制身体,着重表现音乐。这时的注意力也就完全放在了肢体上。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前者,让自己感受身体带来的未知是很美的。就像是你的意识和身体完美的合作,他们是两个人,非常默契的配合。
作为一个舞者,你的身体与意识如何交流?
解放自己的潜意识
我以前听过一个叫“巫怨”的音乐人做的曲子,第一反应就是不寒而栗。其实,人在听到一段音乐,不是在用意识去分析、思考、理解它的。相反,人是直接用感官去感受,用肢体语言去阐述,是感觉惬意或是慷慨激昂,再或者是阴森恐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感性的潜意识认知后,你就需要用意识来理性地分析每首曲子的表现方式。这就牵扯到一个词,叫“情操”。
我们一直讲“陶冶情操”,其实就是在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感性认知。一种情怀,或者说品味。有了自己的感性认知,就可以围绕它去做表达方式的训练。
培养感性认知
回到个人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价值观、审美观,大了说有地域、文化与喜好的差异,也就造就了我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对音乐的表现方式。特别是舞蹈的风格,每个成熟的舞者都有自己的舞蹈风格。这其实就是思想层面的差异,再或者上升到舞蹈哲学方面,你喜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注重精雕细琢细针密缕。所以,理性意识可以培养感性认知。
感性认知上升,渴望对感知物有所表达,就会重新审视理性认识。也就是我们有意识的去更深层次地分析感性认识的宣泄渠道。比如丰富舞蹈的表现方式,增强舞蹈技术等。其实它们二者就是一种反哺的关系,而身体就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感性反应(肌肉记忆),也会和自己的思想更有意识地沟通。把你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贯彻到你的舞蹈里,这就是一个有思想的舞者!
什么叫高逼格,高颜值(手hin好看!)
看完采访,人言君不得不表示膜拜啊~
附上我们帅气的原po主手指舞视频
人言君先带你一睹为快!
图片和文字经用户授权发布
【如有转载|请联系人言君】
▼
前言
Introduction
![]() |
手指舞(finger tut)源于埃及手(king tut),是一种戏剧表演形式。追溯渊源应该与手影舞有关。手伸到幕布前,模仿动物表演,后来美国的J Smooth,在电影《舞出我人生》末尾有一段Solo(个人即兴),他把king tut的东西结合到了手上。他的灵感来源于变形金刚,像Transformers(变形金刚),双手打开,变形,做出各种几何图形。
本期邀请用户李猛为我们讲述他和手指舞的故事,感受一场别致的舞蹈艺术审美体验。
你是如何走上舞蹈之路的?
最早接触它的时候是在初三。2002年,我开始玩乐队,当鼓手,我非常喜欢那种Rock的感觉。到了高三结束时,接触到了Popping(机械舞),当然打鼓为我对节奏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再接触Popping时容易进入状态,也有自己的理解和风格。
因为做设计,在接触了king tut后觉得这种舞蹈在演绎几何图形时是非常理性的。这种理性与Popping的自由感产生冲突,对比强烈,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我就把它融入了自己的Popping。2008年,看街舞比赛时看到了J Smooth,接触到了finger tut,从那时候就迷上了,一直跳到现在。
我爱音乐,尤其是摇滚。把摇滚中的冲突放到舞蹈中来诠释非常有意思。Popping中有很多大的动作,而手指相对来说,动作很小,所以显得很有层次感,很丰富。
![]() |
身体也有“意识”
舞蹈中一定会有长时间的基础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后个人风格会留在肌肉记忆里。当你有意识地表现一个东西,身体会和想法产生碰撞,出现不一样的动作。尤其在Battle(斗舞)或Solo(个人即兴)的时候,虽然你想的是这样跳,但跳的时候你可能跳出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动作,身体会让你吃惊。
举个例子,我把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比作人和骑大象,意识是人,潜意识是大象。虽然看起来人在指挥大象前进,但其实大象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身体不能说是一个工具,他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且结合你理智的想法,会融合出一个新的东西。
身体不可能完全服从意识
就像考试,你不可能每一次都服从理性,发挥超常,但是你必须得朝着100分的方向去练习。所以人不可能做到在有情绪变化时100%控制身体。还是拿Battle的状态来举例,当我听到特别喜欢或者熟悉的音乐,情绪会特别高昂,我需要表现的是情绪本身,我会完全不考虑身体,或者说把身体交给他自己。我的理智会在很小的地方处理,表现一点音乐。
![]() |
但如果我遇到一首不喜欢或不熟悉的音乐,安全起见,我会用理智控制身体,着重表现音乐。这时的注意力也就完全放在了肢体上。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前者,让自己感受身体带来的未知是很美的。就像是你的意识和身体完美的合作,他们是两个人,非常默契的配合。
![]() |
作为一个舞者,你的身体与意识如何交流?
解放自己的潜意识
我以前听过一个叫“巫怨”的音乐人做的曲子,第一反应就是不寒而栗。其实,人在听到一段音乐,不是在用意识去分析、思考、理解它的。相反,人是直接用感官去感受,用肢体语言去阐述,是感觉惬意或是慷慨激昂,再或者是阴森恐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感性的潜意识认知后,你就需要用意识来理性地分析每首曲子的表现方式。这就牵扯到一个词,叫“情操”。
我们一直讲“陶冶情操”,其实就是在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感性认知。一种情怀,或者说品味。有了自己的感性认知,就可以围绕它去做表达方式的训练。
培养感性认知
回到个人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价值观、审美观,大了说有地域、文化与喜好的差异,也就造就了我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对音乐的表现方式。特别是舞蹈的风格,每个成熟的舞者都有自己的舞蹈风格。这其实就是思想层面的差异,再或者上升到舞蹈哲学方面,你喜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注重精雕细琢细针密缕。所以,理性意识可以培养感性认知。
![]() |
感性认知上升,渴望对感知物有所表达,就会重新审视理性认识。也就是我们有意识的去更深层次地分析感性认识的宣泄渠道。比如丰富舞蹈的表现方式,增强舞蹈技术等。其实它们二者就是一种反哺的关系,而身体就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感性反应(肌肉记忆),也会和自己的思想更有意识地沟通。把你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贯彻到你的舞蹈里,这就是一个有思想的舞者!
![]() |
什么叫高逼格,高颜值(手hin好看!)
看完采访,人言君不得不表示膜拜啊~
附上我们帅气的原po主手指舞视频
人言君先带你一睹为快!
图片和文字经用户授权发布
【如有转载|请联系人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