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武侯区
P先森叫了个滴滴,直奔武侯祠。
师傅说附近木有寄存行李的地方。
那么,我们是要拉着大箱子去逛武侯祠么?
武侯祠,成都七景之一。P先森来回三次都没去成,这次要了愿。于是我们坐标定在了武侯祠。
小PP突然说要bu(二声),好吧,师傅靠边停车,说走过去也不远。
于是,我们的流浪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小PP果然是逗我玩儿,根本就没有状况。她爹拖着大箱子,坐在马路边上,开始找旅馆,而她娘,抱着她,冲向了街边花园。
每个城市的街心花园都长得差不多,都有健身器材,都有老人,都有孩子。鲜花盛开,蝴蝶飞舞。小PP娴熟地登上器材,开始晃荡。来了一个小姐姐,人家坐在脚踏板上,小家伙模仿能力大爆发,也跟着学,像坐秋千一样。
来了一个小妹妹,她很快和人打成一片。
她笑得好开心,跳得好雀跃。
在她眼中,哪里都是游乐场。
尤其是有小朋友的时候。大姐姐,是一个神奇的阀门,只要一说大姐姐,她就开始话唠附体。
P先森在网上找了一个快捷酒店,却因出租车司机说离景区远,就半路下车。进了路边的米线店,歇一歇,重新找地儿,找来找去还是发现之前那个地方差不多。看来,以后还是只能娃妈亲自出马安排。
这些苍蝇小馆,装修还是挺有特色的。
特色,这次流浪,就是以找特色为主。要找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性格,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所在。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风土,这里的习俗。
武侯祠里有吗?
带着小娃娃去这种地方,就是找虐。她哪里管明碑唐碑君臣合葬,她指着刘备的塑像,很兴奋地说,老爷爷!老爷爷!旁边的两个书童,还是老爷爷。
外面院子里的流水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她也学着她娘的音调,感叹着说,哇!
于是,她娘除了扛着她腰酸背痛全身湿透外,对武侯祠再无他感。
出武侯祠,就是锦里。
之前被人嘲笑,说外地人才去的地方啊。那我就是外地人嘛。
热浪滚滚。
滚滚人流。
来不及细细品味,看不清老成都的味道。只能分分钟盯着熊孩子。她倒是撒欢了到处跑,又唱又跳又吃又闹,最后拿着她娘的自拍杆当话筒,开起了演唱会。
P先森说还要去一趟锦里。
因为匆匆地赶到了宽窄巷子。
他们说,锦里就像是南锣鼓巷,可是我觉得宽窄巷子更像南锣鼓巷。
从商业和人流中搜寻历史和文化的味道,一手抱娃一手背包的娃妈,做不到啊!
来这里,是会老友。
好多年不见的同学。
时间和距离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隔开了。
老同学找了个古香古色的院子,兰莲坊,地道的北京烤鸭,好吧。
甩开袖子撸串喝啤酒才是内心的呼唤啊!
淡定!
也许所有的同学和朋友第一眼见到我们,都会大吃一惊吧。
也许吧。
带着娃,无目的的流浪,带她看世界。
任重而道远。
我只能一次一次地把自己拉回来,然后带着娃,出发。
有人说,三岁之前不要带娃出远门,大人小孩都玩不好,娃也啥都不懂。
有人说,带娃出门要趁早,早点看世界,益处多多。
我说,只要安排得当,多小的孩子都可以出门。曾在沙湖看见一个刚满月的小娃,在大人怀里酣睡,不用去管ta有没有记住那里的沙那里的骆驼那里的滑翔机,ta的记忆里曾因此泛过点点涟漪,即可。
带小孩不是一件功利的事儿,凡此行为都要算计有用没用多闹心,不过就是大人累一点,小娃热一点,吃不好,睡不好,那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不过,确实在出行之前,需要做好安排,太过随意也有问题。
师傅说附近木有寄存行李的地方。
那么,我们是要拉着大箱子去逛武侯祠么?
武侯祠,成都七景之一。P先森来回三次都没去成,这次要了愿。于是我们坐标定在了武侯祠。
小PP突然说要bu(二声),好吧,师傅靠边停车,说走过去也不远。
于是,我们的流浪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小PP果然是逗我玩儿,根本就没有状况。她爹拖着大箱子,坐在马路边上,开始找旅馆,而她娘,抱着她,冲向了街边花园。
每个城市的街心花园都长得差不多,都有健身器材,都有老人,都有孩子。鲜花盛开,蝴蝶飞舞。小PP娴熟地登上器材,开始晃荡。来了一个小姐姐,人家坐在脚踏板上,小家伙模仿能力大爆发,也跟着学,像坐秋千一样。
来了一个小妹妹,她很快和人打成一片。
她笑得好开心,跳得好雀跃。
在她眼中,哪里都是游乐场。
尤其是有小朋友的时候。大姐姐,是一个神奇的阀门,只要一说大姐姐,她就开始话唠附体。
P先森在网上找了一个快捷酒店,却因出租车司机说离景区远,就半路下车。进了路边的米线店,歇一歇,重新找地儿,找来找去还是发现之前那个地方差不多。看来,以后还是只能娃妈亲自出马安排。
![]() |
![]() |
这些苍蝇小馆,装修还是挺有特色的。
特色,这次流浪,就是以找特色为主。要找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性格,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所在。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风土,这里的习俗。
武侯祠里有吗?
带着小娃娃去这种地方,就是找虐。她哪里管明碑唐碑君臣合葬,她指着刘备的塑像,很兴奋地说,老爷爷!老爷爷!旁边的两个书童,还是老爷爷。
外面院子里的流水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她也学着她娘的音调,感叹着说,哇!
于是,她娘除了扛着她腰酸背痛全身湿透外,对武侯祠再无他感。
![]() |
出武侯祠,就是锦里。
之前被人嘲笑,说外地人才去的地方啊。那我就是外地人嘛。
热浪滚滚。
滚滚人流。
来不及细细品味,看不清老成都的味道。只能分分钟盯着熊孩子。她倒是撒欢了到处跑,又唱又跳又吃又闹,最后拿着她娘的自拍杆当话筒,开起了演唱会。
P先森说还要去一趟锦里。
因为匆匆地赶到了宽窄巷子。
他们说,锦里就像是南锣鼓巷,可是我觉得宽窄巷子更像南锣鼓巷。
从商业和人流中搜寻历史和文化的味道,一手抱娃一手背包的娃妈,做不到啊!
来这里,是会老友。
好多年不见的同学。
时间和距离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隔开了。
老同学找了个古香古色的院子,兰莲坊,地道的北京烤鸭,好吧。
甩开袖子撸串喝啤酒才是内心的呼唤啊!
淡定!
也许所有的同学和朋友第一眼见到我们,都会大吃一惊吧。
也许吧。
带着娃,无目的的流浪,带她看世界。
任重而道远。
我只能一次一次地把自己拉回来,然后带着娃,出发。
有人说,三岁之前不要带娃出远门,大人小孩都玩不好,娃也啥都不懂。
有人说,带娃出门要趁早,早点看世界,益处多多。
我说,只要安排得当,多小的孩子都可以出门。曾在沙湖看见一个刚满月的小娃,在大人怀里酣睡,不用去管ta有没有记住那里的沙那里的骆驼那里的滑翔机,ta的记忆里曾因此泛过点点涟漪,即可。
带小孩不是一件功利的事儿,凡此行为都要算计有用没用多闹心,不过就是大人累一点,小娃热一点,吃不好,睡不好,那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不过,确实在出行之前,需要做好安排,太过随意也有问题。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