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삼촌学生
在结束课程的时候就想写写我的这个学生了,无奈一直没有时间。
近两年的教龄,我也是教了很多学生了,但这个学生是我感情最深的学生,感情深不是说我们感情特别好,或是无话不谈,更多的是我的全情投入。
因为自己一直很忙,一直很多事情同时在做,而这个学生除了第一周和志愿者活动一起进行了以外,之后的三周都是没有其他事并行的。所以我除了教他以外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每都是固定的上课、备课。加上那是离开宁波前的最后一周,所以告别他的时候,真的很胸闷。五味杂陈。
看学生资料的时候,感觉他是一个很韩国的斯文欧巴。见面的第一印象,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慢慢接触觉得他很像处女座,感觉就是那种过着精致生活的人。最后觉得他其实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火热的工科男,哈哈。
犹记得第一次见面,因为自己第一周有别的事情,所以给学生安排的上课时间就特别不好。充满歉疚感的老师,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给学生布置了作业,想借由“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弥补我的愧疚。但又怕学生不喜欢太多的作业。于是问学生:“你希望作业多一点儿还是少一点儿?”学生考虑了一会儿说:“如果我的身体不说不,我可以做多一点儿的作业。”于是直接笑喷。为他的表达点赞。
然后我们四个一起吃了他们在宁波的第一顿饭,大概也是这第一顿饭奠定了之后的两顿饭局。
因为学生学习汉语不久,所以常常会有一些很好笑的事情发生。
刚开始的有一次聊到“唱歌”的话题,于是问学生“喜欢唱歌吗?”,学生:“会唱一点儿汉语歌。”我好奇地问:“什么歌?”,学生好像不记得歌名了,哼了一下:“看起来,看起来……”,当时怎么也猜不出那是什么歌。直到后来一次饭局,和他一起的韩国学生纠正说:“看过来,看过来”才明白原来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从此想一次笑一次。
有一次聊起《太阳的后裔》,老师一脸激动,学生一脸平静。
老师问:“在韩国看《太阳的后裔》的人多吗?”
学生:“韩国男人都不看”
老师一脸好奇:“为什么?”
学生一脸认真:“因为这是假”
啊哈哈哈,而且说得特别抑扬顿挫。
有一次课本里有“撒娇”,于是顺势展开说:“我觉得韩语很像撒娇。”学生说:“韩语不像,我觉得汉语很像撒娇。”老师吃惊地问:“为什么?”学生认真地答:“因为声调。”
有一次聊天,我说:“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吃饭”然后给学生看照片,照片上是饭菜,然后饭桌对面的位置上放了一个狗头枕头。学生看完照片指着狗头认真地说:“哦,老师,这是你的朋友?!”顿时笑喷。
让学生帮忙翻译一下韩语,他打字打着打着自己笑了,说:“我把韩语打错了。”
问学生:“如果你去剪头发要怎么说?”
学生说:“问理发师,‘你觉得什么发型适合我?’”
问:“剪得不好看怎么办?”
学生摆摆手:“没关系”。
后来又想到一个主意:“或者,拿宋仲基的照片给理发师看说:‘我要剪这个。’”
啊哈哈。
问学生:“在韩国,很多人夏天撑伞吗?”
学生:“很多女的撑伞,男的不。”
我:“在中国也是很多女生撑伞,因为我们不喜欢晒黑,我们喜欢白皮肤。在韩国,你们喜欢白皮肤还是黑皮肤?”
学生:“都喜欢。”
我:“那大多数人呢?”
学生停顿了一会儿:“大多数喜欢……白色。”
笑cry。
聊到:“你觉得人一定要结婚吗?”
学生:“我觉得一定要结婚。”
问:“为什么?”
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因为,如果,你有五个朋友,四个结婚了。你周末打电话给朋友‘你好,周末有什么安排吗?’朋友说‘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去’,然后‘不好意思(挂电话的动作)’;再问别的朋友‘你好,周末有什么安排吗?’朋友说‘不好意思,周末和家人一起’,然后‘不好意思(挂电话的动作)’一个人很孤单,朋友都有家人……”
想想觉得学生的表现力也是很强的。偷笑。
学生模仿我的口头禅语气词“诶”,而且语气特别像,很好笑。还很认真地说:“老师,你喜欢说‘诶’(动作、表情、语气都很到位)”
所以说一定要注意教师语言,学生一直都在认真地观察和模仿。
和学生第一次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因为当时尽量不能喝冰的,所以冰啤酒喝得很慢。后来去了第二局,因为特意叫了不冰的啤酒,所以喝的速度正常。学生看到我很快空了的酒杯说:“哦、老师~你喜欢热的!”当场笑喷。
现在也还是很会模仿韩国学生的口头禅“哦!”啊哈哈哈,真的是相互影响了呢。
有一次学生去超市买东西,营业员问:“要带走(着)吗?”,学生没听懂,后来上课问我,是“带着”还是“带走”,告诉学生她问的是“要袋子吗?”学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也是很有意思。
我和梦洋:“我们觉得韩国的女生都很漂亮。”
学生:“啊~那是因为 化妆!”
梦洋:“那你喜欢化妆的还是不化妆的?”
学生慢吞吞地:“有点儿喜欢化妆的。”
偷笑
老师:“你喜欢喝酒吗?”
学生一脸认真:“我不喜欢喝酒,我喜欢学习,学习汉语。”
有一天学生说:“梦到说汉语,但是说得都不对。”说自己压力很大。
说自己学汉语学到想不起来英语怎么说了,学生有点担心,因为工作中也需要用英语。
有一次学生因为吃了韩国烤肉吃坏肚子了,学生说:“我现在很习惯吃中国菜,不习惯吃韩国菜和西餐了。”
学生还说,他觉得在中国所有的韩国料理店的菜都是一个味道,哈哈,还说他觉得很奇怪。
还有一次带着羡慕语气地告诉我,公司有一个韩国同事汉语说得很好。感觉学生也很想成为那样子牛逼轰轰的存在啊。
有很多次学生带有炫耀性质地告诉我一些他在宁波遇到或发生的事,
比如和公司同事聚餐干杯时,说了汉语的“干杯”。
比如有一次成功地打包买了饭。
比如去逛商场的时候,看到打八折,成功理解了。而前几天刚刚学了汉语里的折扣表达,所以他很开心。听说以后我也很开心。
比如学生成功地在学校里给别人指了路,惊讶于他知道学校的游泳馆在哪里。
有一次一起去买饮料,店员问学生“你是哪里人?”学生当时想了一下,做出正确的回答。当时超开心,因为店员的普通话稍微有点口音,而且也不是课本里“你是哪国人”的常规表达,但学生还是根据情景、听到的话和自己的推测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就像是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成功地表达了自己一样,老师的开心也好像如同育儿的父母一般。也许语言老师在教学初期的状态真的很像初为父母的家长吧。
可能是因为最近看《超人回来了》的关系,再次回顾我和韩国学生的学习记录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所谓的“语言家长”。我可不就像是韩国学生的“语言家长”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牵绊和怀念吧。
愿我的学生们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地开心顺利,汉语也越说越好!
近两年的教龄,我也是教了很多学生了,但这个学生是我感情最深的学生,感情深不是说我们感情特别好,或是无话不谈,更多的是我的全情投入。
因为自己一直很忙,一直很多事情同时在做,而这个学生除了第一周和志愿者活动一起进行了以外,之后的三周都是没有其他事并行的。所以我除了教他以外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每都是固定的上课、备课。加上那是离开宁波前的最后一周,所以告别他的时候,真的很胸闷。五味杂陈。
看学生资料的时候,感觉他是一个很韩国的斯文欧巴。见面的第一印象,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慢慢接触觉得他很像处女座,感觉就是那种过着精致生活的人。最后觉得他其实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火热的工科男,哈哈。
犹记得第一次见面,因为自己第一周有别的事情,所以给学生安排的上课时间就特别不好。充满歉疚感的老师,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给学生布置了作业,想借由“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弥补我的愧疚。但又怕学生不喜欢太多的作业。于是问学生:“你希望作业多一点儿还是少一点儿?”学生考虑了一会儿说:“如果我的身体不说不,我可以做多一点儿的作业。”于是直接笑喷。为他的表达点赞。
然后我们四个一起吃了他们在宁波的第一顿饭,大概也是这第一顿饭奠定了之后的两顿饭局。
因为学生学习汉语不久,所以常常会有一些很好笑的事情发生。
刚开始的有一次聊到“唱歌”的话题,于是问学生“喜欢唱歌吗?”,学生:“会唱一点儿汉语歌。”我好奇地问:“什么歌?”,学生好像不记得歌名了,哼了一下:“看起来,看起来……”,当时怎么也猜不出那是什么歌。直到后来一次饭局,和他一起的韩国学生纠正说:“看过来,看过来”才明白原来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从此想一次笑一次。
有一次聊起《太阳的后裔》,老师一脸激动,学生一脸平静。
老师问:“在韩国看《太阳的后裔》的人多吗?”
学生:“韩国男人都不看”
老师一脸好奇:“为什么?”
学生一脸认真:“因为这是假”
啊哈哈哈,而且说得特别抑扬顿挫。
有一次课本里有“撒娇”,于是顺势展开说:“我觉得韩语很像撒娇。”学生说:“韩语不像,我觉得汉语很像撒娇。”老师吃惊地问:“为什么?”学生认真地答:“因为声调。”
有一次聊天,我说:“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吃饭”然后给学生看照片,照片上是饭菜,然后饭桌对面的位置上放了一个狗头枕头。学生看完照片指着狗头认真地说:“哦,老师,这是你的朋友?!”顿时笑喷。
让学生帮忙翻译一下韩语,他打字打着打着自己笑了,说:“我把韩语打错了。”
问学生:“如果你去剪头发要怎么说?”
学生说:“问理发师,‘你觉得什么发型适合我?’”
问:“剪得不好看怎么办?”
学生摆摆手:“没关系”。
后来又想到一个主意:“或者,拿宋仲基的照片给理发师看说:‘我要剪这个。’”
啊哈哈。
问学生:“在韩国,很多人夏天撑伞吗?”
学生:“很多女的撑伞,男的不。”
我:“在中国也是很多女生撑伞,因为我们不喜欢晒黑,我们喜欢白皮肤。在韩国,你们喜欢白皮肤还是黑皮肤?”
学生:“都喜欢。”
我:“那大多数人呢?”
学生停顿了一会儿:“大多数喜欢……白色。”
笑cry。
聊到:“你觉得人一定要结婚吗?”
学生:“我觉得一定要结婚。”
问:“为什么?”
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因为,如果,你有五个朋友,四个结婚了。你周末打电话给朋友‘你好,周末有什么安排吗?’朋友说‘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去’,然后‘不好意思(挂电话的动作)’;再问别的朋友‘你好,周末有什么安排吗?’朋友说‘不好意思,周末和家人一起’,然后‘不好意思(挂电话的动作)’一个人很孤单,朋友都有家人……”
想想觉得学生的表现力也是很强的。偷笑。
学生模仿我的口头禅语气词“诶”,而且语气特别像,很好笑。还很认真地说:“老师,你喜欢说‘诶’(动作、表情、语气都很到位)”
所以说一定要注意教师语言,学生一直都在认真地观察和模仿。
和学生第一次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因为当时尽量不能喝冰的,所以冰啤酒喝得很慢。后来去了第二局,因为特意叫了不冰的啤酒,所以喝的速度正常。学生看到我很快空了的酒杯说:“哦、老师~你喜欢热的!”当场笑喷。
现在也还是很会模仿韩国学生的口头禅“哦!”啊哈哈哈,真的是相互影响了呢。
有一次学生去超市买东西,营业员问:“要带走(着)吗?”,学生没听懂,后来上课问我,是“带着”还是“带走”,告诉学生她问的是“要袋子吗?”学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也是很有意思。
我和梦洋:“我们觉得韩国的女生都很漂亮。”
学生:“啊~那是因为 化妆!”
梦洋:“那你喜欢化妆的还是不化妆的?”
学生慢吞吞地:“有点儿喜欢化妆的。”
偷笑
老师:“你喜欢喝酒吗?”
学生一脸认真:“我不喜欢喝酒,我喜欢学习,学习汉语。”
有一天学生说:“梦到说汉语,但是说得都不对。”说自己压力很大。
说自己学汉语学到想不起来英语怎么说了,学生有点担心,因为工作中也需要用英语。
有一次学生因为吃了韩国烤肉吃坏肚子了,学生说:“我现在很习惯吃中国菜,不习惯吃韩国菜和西餐了。”
学生还说,他觉得在中国所有的韩国料理店的菜都是一个味道,哈哈,还说他觉得很奇怪。
还有一次带着羡慕语气地告诉我,公司有一个韩国同事汉语说得很好。感觉学生也很想成为那样子牛逼轰轰的存在啊。
有很多次学生带有炫耀性质地告诉我一些他在宁波遇到或发生的事,
比如和公司同事聚餐干杯时,说了汉语的“干杯”。
比如有一次成功地打包买了饭。
比如去逛商场的时候,看到打八折,成功理解了。而前几天刚刚学了汉语里的折扣表达,所以他很开心。听说以后我也很开心。
比如学生成功地在学校里给别人指了路,惊讶于他知道学校的游泳馆在哪里。
有一次一起去买饮料,店员问学生“你是哪里人?”学生当时想了一下,做出正确的回答。当时超开心,因为店员的普通话稍微有点口音,而且也不是课本里“你是哪国人”的常规表达,但学生还是根据情景、听到的话和自己的推测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就像是看到牙牙学语的孩子,成功地表达了自己一样,老师的开心也好像如同育儿的父母一般。也许语言老师在教学初期的状态真的很像初为父母的家长吧。
可能是因为最近看《超人回来了》的关系,再次回顾我和韩国学生的学习记录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所谓的“语言家长”。我可不就像是韩国学生的“语言家长”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牵绊和怀念吧。
愿我的学生们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地开心顺利,汉语也越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