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深度研究
今天醒的有点早,睡不着了,把自己对于建筑行业的理解写下来吧,先搭个框架,后面再一直往里边补充,希望实习结束时,能成为一个很完整系统的文章。
首先是建筑行业的特点,研究建筑行业的公司,我更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这也与建筑行业特点有关:
1、周期性。基建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总体周期性不明显,把其中的各个部分细分出来,周期性就会清晰很多。一般来说,建筑业在大的方向上可以分为基建、房建与制造业三类,其中房建与国家宏观经济有着典型的同步性,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经济危机九次地产,姜超在宏观策略会上说房建与m2之间相关性最高,因此目前我国房地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性很高,这与我国目前所处阶段有关,每年gdp大概70万亿,其中投资就有50万亿,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5年是9点几万亿(准确数字查一下),这只是单独房地产,由它带动的上下游行业如建材、机电、装饰、家电等行业规模会更加庞大,体量巨大的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前些年房地产发展迅猛,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房地产低迷,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房地产销量(销量还是拿地量确认一下)对宏观经济来说是一个领先指标,因为从房地产卖的好再去拿地中间会有两个季度的时间差,通过销量就能预判到经济增长情况。房地产的周期性可以分为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其中大周期是人口结构,经济增长等因素决定的,小周期是由货币政策、首付比例等行业政策性因素决定,小周期不改变大周期的总体趋势,只是在关键点位影响经济走势的平滑度。目前普遍的看法是08年刘易斯拐点已到,14年房地产大周期拐点已到,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14年时的20-50岁适龄购房人口开始减少(比例还是数量查一下),其中20-35岁是初次购房,35-50岁是改善性购房,房地产大周期向下代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未来如果转型成功,成为以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那经济增速将从8%减少为5%,原因在于两种行业的利润率有些差别。(哪天看看要不要把房地产单独拿出来写点东西,毕竟未来找工作时还是要投几个房地产的,再写一下房地产研究的关键指标如套户比,租售比,与收入的比,还有个叫养老结构之类的比例)。
基建行业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逆周期,因为经济一不好时,为了稳增长就会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大多以基建投资为主,体量大见效快,这就导致了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呈现出逆周期。这两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了尾声,公路、铁路该建的都建的差不多了,十三五期间,虽然有一定增长,但估计效果有限,其中轨道交通将迎来大的增长,一方面是未来三年我国在轨道交通上的投资计划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申报人口从300万下降到了150万,使得很多城市有了申报资格,轨道交通需求侧会迎来快速增长,未来三年预计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
制造业周期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一致,板块里边制造业不是特别重要,就不多谈了。
2、投资拉动性。这一点也是建筑板块的特性,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是由国家制定,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行业。
3、劳动密集型。目前全球市场的建筑行业仍然有着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目前国内建筑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规范做指导,管理较为混乱,建筑行业垫资建设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企业现金流情况一直比较差,这一点在园林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未来随着PPP的落地,这种情况有希望得到改善。
建筑行业的细分市场
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基建、房建、园林、装饰、钢结构、设计、国际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化学工程。
基建:目前上市公司包括
首先是建筑行业的特点,研究建筑行业的公司,我更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这也与建筑行业特点有关:
1、周期性。基建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总体周期性不明显,把其中的各个部分细分出来,周期性就会清晰很多。一般来说,建筑业在大的方向上可以分为基建、房建与制造业三类,其中房建与国家宏观经济有着典型的同步性,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经济危机九次地产,姜超在宏观策略会上说房建与m2之间相关性最高,因此目前我国房地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超发货币的蓄水池。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性很高,这与我国目前所处阶段有关,每年gdp大概70万亿,其中投资就有50万亿,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5年是9点几万亿(准确数字查一下),这只是单独房地产,由它带动的上下游行业如建材、机电、装饰、家电等行业规模会更加庞大,体量巨大的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前些年房地产发展迅猛,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房地产低迷,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房地产销量(销量还是拿地量确认一下)对宏观经济来说是一个领先指标,因为从房地产卖的好再去拿地中间会有两个季度的时间差,通过销量就能预判到经济增长情况。房地产的周期性可以分为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其中大周期是人口结构,经济增长等因素决定的,小周期是由货币政策、首付比例等行业政策性因素决定,小周期不改变大周期的总体趋势,只是在关键点位影响经济走势的平滑度。目前普遍的看法是08年刘易斯拐点已到,14年房地产大周期拐点已到,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14年时的20-50岁适龄购房人口开始减少(比例还是数量查一下),其中20-35岁是初次购房,35-50岁是改善性购房,房地产大周期向下代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未来如果转型成功,成为以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那经济增速将从8%减少为5%,原因在于两种行业的利润率有些差别。(哪天看看要不要把房地产单独拿出来写点东西,毕竟未来找工作时还是要投几个房地产的,再写一下房地产研究的关键指标如套户比,租售比,与收入的比,还有个叫养老结构之类的比例)。
基建行业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逆周期,因为经济一不好时,为了稳增长就会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大多以基建投资为主,体量大见效快,这就导致了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呈现出逆周期。这两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了尾声,公路、铁路该建的都建的差不多了,十三五期间,虽然有一定增长,但估计效果有限,其中轨道交通将迎来大的增长,一方面是未来三年我国在轨道交通上的投资计划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申报人口从300万下降到了150万,使得很多城市有了申报资格,轨道交通需求侧会迎来快速增长,未来三年预计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
制造业周期性与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一致,板块里边制造业不是特别重要,就不多谈了。
2、投资拉动性。这一点也是建筑板块的特性,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是由国家制定,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行业。
3、劳动密集型。目前全球市场的建筑行业仍然有着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目前国内建筑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规范做指导,管理较为混乱,建筑行业垫资建设的情况十分普遍,导致企业现金流情况一直比较差,这一点在园林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未来随着PPP的落地,这种情况有希望得到改善。
建筑行业的细分市场
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基建、房建、园林、装饰、钢结构、设计、国际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化学工程。
基建:目前上市公司包括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