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起點是婚姻?還是分家?
家的起點是婚姻?還是分家?家庭發展的週期,是由婚姻、生產、生活、生育和繼承(分
家)等數個環節所構成。 在現在一般的認知中,會認為家庭的起點就是「婚姻」,就像常聽
到的「成家立業」,成家即是透過婚姻關係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張研與郭成康討論 18 是計中國
家庭的運行時,如此分析:家庭的運行以婚姻(生育)為始,以繼承為終,形成兩個環節或兩
個階段。前者標誌新的家庭形成,後者標誌舊的家庭解體。而在婚姻(生育)、繼承的背後,
以及兩者之中,均是互為條件和因果的「物」的生產與「人」的生產,意即家庭的生存。 但
這樣的概念似乎在論析「分家」的情況時,不太符合實際的情況。因為稍後張研在討論 19 世
紀中國徽州的家庭時,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論點:「分家」才是一個新家庭週期的開始,或諸子
平分家產,舊家庭化為若干新家庭;或父死子繼,直接成為一個新的家庭。身為一個有產可分
的家庭之男子,誕生時即表示具有家產的繼承權,但實質的家產繼承卻必須等到「分家」之後
才能實踐。因此,分家成為繼承環節中最普遍的形式。 舉例來說,父母健在,且有兩個兒子
一個女兒的家庭,在其中一個兒子結婚並生子的階段,皆屬於這個家庭結構擴張的時期,意
即可能由原來的主幹家庭成長為擴大家庭;即使女兒出嫁了,也僅是少了一口人,甚至不影
響家庭結構。最重要的關鍵是,婚姻並不打破原來「同居共財」的形式,但「分家」無論是
否還住在一起,則必定是「分財」了。在精神層面上,原有的家已經終止,形成新的數個
不等家庭的起點。
(
来源:中正大学 吴怡雯
《鬮書中的情、理、法:18-20 世紀新竹地方家族的財產繼承與社會發展之交互關係》
)
家)等數個環節所構成。 在現在一般的認知中,會認為家庭的起點就是「婚姻」,就像常聽
到的「成家立業」,成家即是透過婚姻關係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張研與郭成康討論 18 是計中國
家庭的運行時,如此分析:家庭的運行以婚姻(生育)為始,以繼承為終,形成兩個環節或兩
個階段。前者標誌新的家庭形成,後者標誌舊的家庭解體。而在婚姻(生育)、繼承的背後,
以及兩者之中,均是互為條件和因果的「物」的生產與「人」的生產,意即家庭的生存。 但
這樣的概念似乎在論析「分家」的情況時,不太符合實際的情況。因為稍後張研在討論 19 世
紀中國徽州的家庭時,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論點:「分家」才是一個新家庭週期的開始,或諸子
平分家產,舊家庭化為若干新家庭;或父死子繼,直接成為一個新的家庭。身為一個有產可分
的家庭之男子,誕生時即表示具有家產的繼承權,但實質的家產繼承卻必須等到「分家」之後
才能實踐。因此,分家成為繼承環節中最普遍的形式。 舉例來說,父母健在,且有兩個兒子
一個女兒的家庭,在其中一個兒子結婚並生子的階段,皆屬於這個家庭結構擴張的時期,意
即可能由原來的主幹家庭成長為擴大家庭;即使女兒出嫁了,也僅是少了一口人,甚至不影
響家庭結構。最重要的關鍵是,婚姻並不打破原來「同居共財」的形式,但「分家」無論是
否還住在一起,則必定是「分財」了。在精神層面上,原有的家已經終止,形成新的數個
不等家庭的起點。
(
来源:中正大学 吴怡雯
《鬮書中的情、理、法:18-20 世紀新竹地方家族的財產繼承與社會發展之交互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