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式逆袭之谜!奇迹始于这位默默无闻的巴西艺术大师
“本文为马良行mlhang(ID:cn-mlhang)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咨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说尼迈耶在巴西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
那么阿托斯就是这些奇迹的催化剂。”
因为加班错过了奥运会开幕式的马小良,被朋友圈里一大波对开幕式的赞美刷屏后,认真地看了一次录播。省钱但效果出彩的舞美,重现了一个南美国家的历史和文明,的确是个减量不减价的好方法。
相信大家对这个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仍有印象。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是巴西的传统,从山洞里的壁画到原住民的图腾再到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根据段子手白岩松的解说,这段表演的灵感来自阿托斯·布尔康的作品。开幕式的表演结合了原住民的几何图形、非洲图腾还有葡萄牙的波浪。
阿托斯和他的经典的图形设计一场成功逆袭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让很多人看见了巴西建筑之父——奥斯卡·尼迈耶,却很少人挖掘阿托斯的故事。 如果说尼迈耶在巴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那么阿托斯就是这些奇迹的催化剂。
左:阿托斯,右:尼迈耶当
我们在关注尼迈耶的奇迹时,往往看见的是它的外观和造型,却忽略了建筑内部的许多细节。 比如巴西利亚大教堂内部的洗手池也有美美的瓷砖,就是阿托斯的作品。
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拉美纪念馆里面的几何墙壁,同样出自阿托斯之手。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低调的天才大师——阿托斯·布尔康。画家、雕塑家、设计师、老师......这些头衔都不足以形容他丰富的一生。
作为一个建筑师,
他很有艺术家的气质。
作为一个艺术家,
他很有建筑师的素养。
阿托斯设计的几何图案,看似简单的重复都是无法被超越的经典。
阿托斯和他的父亲
1918年出生的他,在21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医学学业,投身进了艺术圈。 这种对艺术执着的热爱并不是没有苗头。从小他在家里就被艺术气息包围,他的姐姐经常带他参观剧院、艺术中心、影剧公司等。1943年,25岁的阿托斯认识了奥斯卡·尼迈耶,一拍即合。1960年代,新任的巴西总统决定以改革拯救日渐衰微的经济,将新的首都设在了巴西利亚, 奥斯卡·尼迈耶团队带着阿托斯离开了里约,从此阿托斯将艺术的种子深埋在了巴西利亚。
在转战巴西利亚之前,阿托斯已经在里约有了不少自己在书籍排版、图形设计方面的设计。 不过,最为惊艳的还属阿托斯在建筑表皮上运用的浮雕设计和图形设计。天赋异禀的他对色彩和简单几何结合的设计驾轻就熟,以至于作品十分高产,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阿托斯在1990年的作品在巴西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里,尼迈耶和阿托斯抓住了最佳发展机会。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合作,两人已经拥有了设计上的合作默契。小到学校,大到机场、城市图书馆,他们对各种体量的建筑项目都驾轻就熟。 尼迈耶的建筑作品+阿托斯的装饰艺术,开启了巴西现代建筑史上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合作模式。
Itamaraty Palace,来自尼迈耶
内部的木铁艺隔墙,来自阿托斯
圆形的窗洞看出去,贴满了瓷砖的墙面为庭院的绿植增添了趣味。
内墙的浮雕也是阿托斯的特色。
还有各种艺术瓷砖,无法被复制的经典。他独树一帜的图形设计,常常能在巴西利亚的大小建筑里看见,如教堂、医院、剧院、酒店等。所以在提到尼迈耶杰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阿托斯·布尔康的贡献。
Palace Alvorada,黎明宫-总统府(巴西)
依然是尼迈耶的设计搭配阿托斯的室内空间。
内部同样出彩。尼迈耶的著名作品——国家议会大厦,又怎么少得了阿托斯的参与。
很多人都介绍过这栋H型大厦和它身旁的两个碗形建筑。这个依据参议众议功能划分的建筑组合,室内空间也随之不同。
从这些不同特色的室内空间,就能看出阿托斯驾驭艺术运用于建筑的能力。
颜色活泼跳跃的标志仍然存在。
透过洞口,可以看见远景里那堵贴满蓝瓷的墙,却不破坏整个议会大厦的肃穆和冷静氛围。
在并不富裕的巴西,不时有工程因为建筑工期而无法完工。巴西利亚的建筑成品也稍显粗糙,看起来像未完成的作品。 于是阿托斯就通过提炼和组织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图形元素,来回应这种“粗糙感”。
巴西利亚国家剧院巴西利亚的国家剧院,是阿托斯和尼迈耶合作过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一次尼迈耶将阿托斯的浮雕大面积地运用在了建筑表皮上,成为了阿托斯最为瞩目的设计。
国家剧院立面细节尼迈耶的 Church of Our Lady of Fatima 教堂。教堂入口墙上的图案,运用了和平鸽的元素,渐变的蓝色看起来格外舒服。
尼迈耶的square of apotheosis 广场,广场上这道奇特的艺术墙,就是阿托斯和尼迈耶思想碰撞成的杰作。
阿托斯一生再没有走出过巴西利亚,以至于这位天赋异禀的大师并没有收获应有的国际声誉,但是他和许多巴西的建筑师朋友都有过合作的项目。 1996年,阿托斯收到了巴西政府的认证,同年,他也得到了巴西建筑协会对他的作品的认可。后来,他还获得巴西利亚荣誉公民的称号。
他与尼迈耶的合作项目以及他的图形艺术,俨然成为了巴西城市瞩目的艺术标志。1992年12月18日,阿托斯基金会成立。这是一个私立的法人团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和传播阿托斯的作品,并发起了一系列的活动来调动孩子的艺术天分。
当然,为了维持这个团体的正常运行,也会将阿托斯的经典图形作品印制在周边产品上进行售卖。 2008年,身患帕金森重症的阿托斯在90岁的年纪离开了人世。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是时候让世人重新认识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最后,送上说好的强迫症福利!仔细研究阿托斯的图形,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称和完全重复的,但却有一种不会逼死强迫症的合理和耐看,不知道建筑师朋友们怎么看?
![]() |
“如果说尼迈耶在巴西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
那么阿托斯就是这些奇迹的催化剂。”
因为加班错过了奥运会开幕式的马小良,被朋友圈里一大波对开幕式的赞美刷屏后,认真地看了一次录播。省钱但效果出彩的舞美,重现了一个南美国家的历史和文明,的确是个减量不减价的好方法。
![]() |
相信大家对这个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仍有印象。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是巴西的传统,从山洞里的壁画到原住民的图腾再到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根据段子手白岩松的解说,这段表演的灵感来自阿托斯·布尔康的作品。开幕式的表演结合了原住民的几何图形、非洲图腾还有葡萄牙的波浪。
![]() |
阿托斯和他的经典的图形设计一场成功逆袭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让很多人看见了巴西建筑之父——奥斯卡·尼迈耶,却很少人挖掘阿托斯的故事。 如果说尼迈耶在巴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那么阿托斯就是这些奇迹的催化剂。
![]() |
左:阿托斯,右:尼迈耶当
我们在关注尼迈耶的奇迹时,往往看见的是它的外观和造型,却忽略了建筑内部的许多细节。 比如巴西利亚大教堂内部的洗手池也有美美的瓷砖,就是阿托斯的作品。
![]() |
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拉美纪念馆里面的几何墙壁,同样出自阿托斯之手。
![]() |
![]() |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低调的天才大师——阿托斯·布尔康。画家、雕塑家、设计师、老师......这些头衔都不足以形容他丰富的一生。
作为一个建筑师,
他很有艺术家的气质。
作为一个艺术家,
他很有建筑师的素养。
![]() |
阿托斯设计的几何图案,看似简单的重复都是无法被超越的经典。
![]() |
阿托斯和他的父亲
1918年出生的他,在21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医学学业,投身进了艺术圈。 这种对艺术执着的热爱并不是没有苗头。从小他在家里就被艺术气息包围,他的姐姐经常带他参观剧院、艺术中心、影剧公司等。1943年,25岁的阿托斯认识了奥斯卡·尼迈耶,一拍即合。1960年代,新任的巴西总统决定以改革拯救日渐衰微的经济,将新的首都设在了巴西利亚, 奥斯卡·尼迈耶团队带着阿托斯离开了里约,从此阿托斯将艺术的种子深埋在了巴西利亚。
![]() |
在转战巴西利亚之前,阿托斯已经在里约有了不少自己在书籍排版、图形设计方面的设计。 不过,最为惊艳的还属阿托斯在建筑表皮上运用的浮雕设计和图形设计。天赋异禀的他对色彩和简单几何结合的设计驾轻就熟,以至于作品十分高产,且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 |
阿托斯在1990年的作品在巴西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里,尼迈耶和阿托斯抓住了最佳发展机会。通过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合作,两人已经拥有了设计上的合作默契。小到学校,大到机场、城市图书馆,他们对各种体量的建筑项目都驾轻就熟。 尼迈耶的建筑作品+阿托斯的装饰艺术,开启了巴西现代建筑史上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合作模式。
![]() |
Itamaraty Palace,来自尼迈耶
![]() |
![]() |
内部的木铁艺隔墙,来自阿托斯
![]() |
圆形的窗洞看出去,贴满了瓷砖的墙面为庭院的绿植增添了趣味。
![]() |
内墙的浮雕也是阿托斯的特色。
![]() |
还有各种艺术瓷砖,无法被复制的经典。他独树一帜的图形设计,常常能在巴西利亚的大小建筑里看见,如教堂、医院、剧院、酒店等。所以在提到尼迈耶杰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阿托斯·布尔康的贡献。
![]() |
Palace Alvorada,黎明宫-总统府(巴西)
![]() |
依然是尼迈耶的设计搭配阿托斯的室内空间。
![]() |
![]() |
内部同样出彩。尼迈耶的著名作品——国家议会大厦,又怎么少得了阿托斯的参与。
![]() |
很多人都介绍过这栋H型大厦和它身旁的两个碗形建筑。这个依据参议众议功能划分的建筑组合,室内空间也随之不同。
![]() |
从这些不同特色的室内空间,就能看出阿托斯驾驭艺术运用于建筑的能力。
![]() |
颜色活泼跳跃的标志仍然存在。
![]() |
透过洞口,可以看见远景里那堵贴满蓝瓷的墙,却不破坏整个议会大厦的肃穆和冷静氛围。
![]() |
在并不富裕的巴西,不时有工程因为建筑工期而无法完工。巴西利亚的建筑成品也稍显粗糙,看起来像未完成的作品。 于是阿托斯就通过提炼和组织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图形元素,来回应这种“粗糙感”。
![]() |
巴西利亚国家剧院巴西利亚的国家剧院,是阿托斯和尼迈耶合作过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一次尼迈耶将阿托斯的浮雕大面积地运用在了建筑表皮上,成为了阿托斯最为瞩目的设计。
![]() |
国家剧院立面细节尼迈耶的 Church of Our Lady of Fatima 教堂。教堂入口墙上的图案,运用了和平鸽的元素,渐变的蓝色看起来格外舒服。
![]() |
![]() |
尼迈耶的square of apotheosis 广场,广场上这道奇特的艺术墙,就是阿托斯和尼迈耶思想碰撞成的杰作。
![]() |
![]() |
阿托斯一生再没有走出过巴西利亚,以至于这位天赋异禀的大师并没有收获应有的国际声誉,但是他和许多巴西的建筑师朋友都有过合作的项目。 1996年,阿托斯收到了巴西政府的认证,同年,他也得到了巴西建筑协会对他的作品的认可。后来,他还获得巴西利亚荣誉公民的称号。
![]() |
他与尼迈耶的合作项目以及他的图形艺术,俨然成为了巴西城市瞩目的艺术标志。1992年12月18日,阿托斯基金会成立。这是一个私立的法人团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和传播阿托斯的作品,并发起了一系列的活动来调动孩子的艺术天分。
![]() |
当然,为了维持这个团体的正常运行,也会将阿托斯的经典图形作品印制在周边产品上进行售卖。 2008年,身患帕金森重症的阿托斯在90岁的年纪离开了人世。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是时候让世人重新认识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最后,送上说好的强迫症福利!仔细研究阿托斯的图形,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称和完全重复的,但却有一种不会逼死强迫症的合理和耐看,不知道建筑师朋友们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