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鞋子》有感
我想写一篇关于前两天看《小鞋子》电影后的记录,但一直为找不到一个好的标题而搁置不前。当我在文首打上“越贫穷越善良”这几个字,我内心马上有一个质疑的声音跳出来,“贫穷和善良本来就互不冲突。”当我换成“在贫穷的日子里善良更显伟大”,那个声音又立刻跳出来,“你是在歧视贫穷”。这样反复使得我不得不在找到一个好的标题前放弃先打上名字。
还好,身为最不像处女座特性的处女座,我的写作习惯很随性。
是的,我要叙述的这部电影,讲的是由一个贫穷的家庭所展开的故事,准确的说像电影的名字一样,整个故事由一双小鞋子所引发全部的情节。可能因为我自己从小家境的不富裕,使得我对这类讲穷人的故事特别的能感同身受,感觉可以很切合的在适当的时机把自己的情感代入进去,简单点讲就是容易有共鸣。电影男主角是个九岁的小男孩,名叫阿里。他有一个差一两岁的妹妹叫莎拉,阿里在买马铃薯时不小心把妹妹上学要穿的唯一一双鞋子弄丢了,又不敢告诉父母亲,所以说服妹妹跟自己每天上学轮流交换球鞋穿。电影中有很多场他们为了换鞋不迟到而拼命奔跑的镜头,还有阿里为了帮妹妹赢得一双新球鞋在跑步比赛上的疯狂的奔跑,这种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的念头,让他们跑的那么卖力,那么勇敢。除了奔跑,影片更多的是呈现出善良。当妹妹带着哥哥愤然的去找拾到她鞋子的小女孩时,看到小女孩盲眼的老父亲和同样贫穷的家境,他们什么都没说,默默的又走了回去。这是善良者在别人身上体现的一种强大同理心,能以自身感知旁人的痛苦,这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影片中还有很多体现这种贫穷中善良的小细节,就不一一叙述了。
其实我想这个世界上善良的好人还是占多数的,不管是在几年前“社会道德危机”特别紧张的时期,还是在大都市人心越来越冷漠的现在,我都不曾怀疑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人比坏人多这个事实。其实好人和坏人之间又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定义分界呢?人们不过都是在按自己内心认知的方式在过活罢了,只是某些人的方式方法用错了地方,严重者触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于社会公众所不忍,然后就被大众狠狠的打上“坏人”的标签了。坏人可以后续变好人,当然好人可能做到最后也能成为坏人,可见好人和坏人之间是相通,我同样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做过一件坏事,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再好的人也总做过那么一两件别人看不到的坏事。说这么多好坏,也只是为我想讲同理心而做的铺垫。我现在还不能正确定义“同理心”,但我在生活实际中越来越能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性。我很清楚很多时候,人们的喜悦和幸福是能分享和传递的,但痛苦不能,一个人的痛苦绝对不是另一人的几句安慰和拥抱就能削减的,那怕表面上假装坚强,内心里还是要一个人承担的,旁人没办法介入。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些旁人能理解这份痛苦,甚至尊重这份痛苦。这可能就是我目前能理解到的“同理心”吧。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很喜欢的话,“在这个世上,遇到爱遇到性都不可贵,可贵的是遇到理解。”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永远都有人理解!
还好,身为最不像处女座特性的处女座,我的写作习惯很随性。
是的,我要叙述的这部电影,讲的是由一个贫穷的家庭所展开的故事,准确的说像电影的名字一样,整个故事由一双小鞋子所引发全部的情节。可能因为我自己从小家境的不富裕,使得我对这类讲穷人的故事特别的能感同身受,感觉可以很切合的在适当的时机把自己的情感代入进去,简单点讲就是容易有共鸣。电影男主角是个九岁的小男孩,名叫阿里。他有一个差一两岁的妹妹叫莎拉,阿里在买马铃薯时不小心把妹妹上学要穿的唯一一双鞋子弄丢了,又不敢告诉父母亲,所以说服妹妹跟自己每天上学轮流交换球鞋穿。电影中有很多场他们为了换鞋不迟到而拼命奔跑的镜头,还有阿里为了帮妹妹赢得一双新球鞋在跑步比赛上的疯狂的奔跑,这种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的念头,让他们跑的那么卖力,那么勇敢。除了奔跑,影片更多的是呈现出善良。当妹妹带着哥哥愤然的去找拾到她鞋子的小女孩时,看到小女孩盲眼的老父亲和同样贫穷的家境,他们什么都没说,默默的又走了回去。这是善良者在别人身上体现的一种强大同理心,能以自身感知旁人的痛苦,这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影片中还有很多体现这种贫穷中善良的小细节,就不一一叙述了。
其实我想这个世界上善良的好人还是占多数的,不管是在几年前“社会道德危机”特别紧张的时期,还是在大都市人心越来越冷漠的现在,我都不曾怀疑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人比坏人多这个事实。其实好人和坏人之间又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定义分界呢?人们不过都是在按自己内心认知的方式在过活罢了,只是某些人的方式方法用错了地方,严重者触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于社会公众所不忍,然后就被大众狠狠的打上“坏人”的标签了。坏人可以后续变好人,当然好人可能做到最后也能成为坏人,可见好人和坏人之间是相通,我同样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做过一件坏事,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再好的人也总做过那么一两件别人看不到的坏事。说这么多好坏,也只是为我想讲同理心而做的铺垫。我现在还不能正确定义“同理心”,但我在生活实际中越来越能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性。我很清楚很多时候,人们的喜悦和幸福是能分享和传递的,但痛苦不能,一个人的痛苦绝对不是另一人的几句安慰和拥抱就能削减的,那怕表面上假装坚强,内心里还是要一个人承担的,旁人没办法介入。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些旁人能理解这份痛苦,甚至尊重这份痛苦。这可能就是我目前能理解到的“同理心”吧。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很喜欢的话,“在这个世上,遇到爱遇到性都不可贵,可贵的是遇到理解。”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永远都有人理解!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