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末记
"死和生一样,也有它痛苦和快乐的秘密。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罢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起了《活着》中的那句"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当死成了一种复杂的行为,生便是最简单的了。
人们认为活着所要承受痛苦过多,当绝望来临时,活着成为了负累。而事实上死真的比活着轻松吗?当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或许会回忆自己的一生,或许会作最后的忏悔,又或者牵挂着身边的人与事,或者不甘心还要再写一封遗书,然后还要再想想以何种方式结束生命,这些都做完了,也许要说已了无牵挂,可是在实施死的这个行为之前是否会想一下,会不会很痛,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有些许迟疑,那么这个时候,便在做着死与生的比较,究竟哪个让人更轻松,但这个时候,不论你选择生与死,用基督山伯爵的话来说就是"你是一个懦夫"。因为不论选择生还是死,你都在逃避痛苦,既想死又在害怕死带来的一瞬间的痛苦。所以,无论生与死,都有其快乐与痛苦,而往往快乐在痛苦的后面。事实上,当人面临绝望时,一种彻底的失去的痛苦时,是可以像《活着》中的福贵那样,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当人经历了绝大的痛苦绝望,活着已经不是最困难的了,相反死反而需要做出更多复杂的附加行为,以道家的角度来说便是"无为而有为",以一种看破的态度,便可以选择无为而生,而不是去做有为而死,因为无为是最轻松的一种做法。
书中还说到"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处境与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如此而已。"有了巨大的痛苦才会有巨大的快乐,而在痛苦之中,在快乐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就是以无为的精神去蓄积,去等待,然后,活着终究会成为一种希望!
人们认为活着所要承受痛苦过多,当绝望来临时,活着成为了负累。而事实上死真的比活着轻松吗?当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或许会回忆自己的一生,或许会作最后的忏悔,又或者牵挂着身边的人与事,或者不甘心还要再写一封遗书,然后还要再想想以何种方式结束生命,这些都做完了,也许要说已了无牵挂,可是在实施死的这个行为之前是否会想一下,会不会很痛,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有些许迟疑,那么这个时候,便在做着死与生的比较,究竟哪个让人更轻松,但这个时候,不论你选择生与死,用基督山伯爵的话来说就是"你是一个懦夫"。因为不论选择生还是死,你都在逃避痛苦,既想死又在害怕死带来的一瞬间的痛苦。所以,无论生与死,都有其快乐与痛苦,而往往快乐在痛苦的后面。事实上,当人面临绝望时,一种彻底的失去的痛苦时,是可以像《活着》中的福贵那样,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当人经历了绝大的痛苦绝望,活着已经不是最困难的了,相反死反而需要做出更多复杂的附加行为,以道家的角度来说便是"无为而有为",以一种看破的态度,便可以选择无为而生,而不是去做有为而死,因为无为是最轻松的一种做法。
书中还说到"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处境与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如此而已。"有了巨大的痛苦才会有巨大的快乐,而在痛苦之中,在快乐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就是以无为的精神去蓄积,去等待,然后,活着终究会成为一种希望!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