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想象世界里能走多远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本期推荐书目】
刘慈欣
《三体》三部曲 《球状闪电》 《时间移民》
我常常是一个爱好吟风弄月的伪文青,所读大多都是可以咿呀唱出的诗词散文,所以接触到刘慈欣已经很晚,起点正是《三体》。一开始读我是拒绝的,有些枯燥和混乱的叙述得耐着性子,但很快,就开始陷入一个未知的宇宙。对浩淼空间、无垠宇宙、陌生文明的恐惧感从心底破土而出;继而,震撼如同一浪更高于一浪的波浪汹涌袭来;慢慢地,冷静与思考开始沉淀,对于每一次变化、每一次牺牲、每一次希望、每一次毁灭都渐渐有了自己的深思。
阅读刘慈欣的作品时,有时可能会让人觉得冰冷和残酷,有时会不理解作者为何要对故事主角或故事走向做如此的安排。然而你读着读着,突然发现在这些文字背后的作者始终是一副严肃、孤独、冷静如金属的面目,你就会懂为什么《朝闻道》里大把大把的学者用生命换取一个真理,你也会懂《三体》最后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圣母毁灭世界的故事。因为他笔下的社会自有其规则,他笔下的人物自有其思考,而这些规律和法则的基础,便是刘慈欣自己对宇宙文明、宇宙秩序面壁深思而来的丛林法则,容不得半点温情或委婉。
可以说,阅读优秀科幻题材的过程,是一个重新体认、反思、架构价值观念的过程。
关于他和他的作品,我不再赘言评述,罗金海写给《时间移民》的序,字字珠玑,与你分享,如有闲暇,一定要读。
刘慈欣从不轻易浪费笔墨去写那些感性个体,即使描写也让人感觉干瘪晦涩,这也是许多人诟病他的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无限接近的零度理性,摒弃“善恶论”,信奉“丛林法则”,欣赏机械文明齿轮咬合……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智慧,什么诗意,什么信念,什么道德,什么宗教,什么文明,在刘慈欣笔下都成了随时可以舍弃的尘埃和慧尾。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的数学真理,对于习惯了模糊处理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像是吞下一根鱼刺。
不必强求一个科幻作家去挖掘人的内心,这是严肃文学界在做的事情,他们有一个上百万的创作群体,并且占据了文学主流语境。科幻是飞在天空的航天器,不必要求它像甲虫一样在地上爬行。
任何时代都需要面壁者,用他们的理性找到人类前行的密钥,用他们的冷静推动数学规律的进一步普及。科幻界有刘慈欣这样的面壁者是中国人的幸运,歌者最后的叹息也会让爬虫思考:我们将走向哪里?
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 |
【本期推荐书目】
刘慈欣
《三体》三部曲 《球状闪电》 《时间移民》
我常常是一个爱好吟风弄月的伪文青,所读大多都是可以咿呀唱出的诗词散文,所以接触到刘慈欣已经很晚,起点正是《三体》。一开始读我是拒绝的,有些枯燥和混乱的叙述得耐着性子,但很快,就开始陷入一个未知的宇宙。对浩淼空间、无垠宇宙、陌生文明的恐惧感从心底破土而出;继而,震撼如同一浪更高于一浪的波浪汹涌袭来;慢慢地,冷静与思考开始沉淀,对于每一次变化、每一次牺牲、每一次希望、每一次毁灭都渐渐有了自己的深思。
阅读刘慈欣的作品时,有时可能会让人觉得冰冷和残酷,有时会不理解作者为何要对故事主角或故事走向做如此的安排。然而你读着读着,突然发现在这些文字背后的作者始终是一副严肃、孤独、冷静如金属的面目,你就会懂为什么《朝闻道》里大把大把的学者用生命换取一个真理,你也会懂《三体》最后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圣母毁灭世界的故事。因为他笔下的社会自有其规则,他笔下的人物自有其思考,而这些规律和法则的基础,便是刘慈欣自己对宇宙文明、宇宙秩序面壁深思而来的丛林法则,容不得半点温情或委婉。
可以说,阅读优秀科幻题材的过程,是一个重新体认、反思、架构价值观念的过程。
关于他和他的作品,我不再赘言评述,罗金海写给《时间移民》的序,字字珠玑,与你分享,如有闲暇,一定要读。
刘慈欣从不轻易浪费笔墨去写那些感性个体,即使描写也让人感觉干瘪晦涩,这也是许多人诟病他的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无限接近的零度理性,摒弃“善恶论”,信奉“丛林法则”,欣赏机械文明齿轮咬合……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智慧,什么诗意,什么信念,什么道德,什么宗教,什么文明,在刘慈欣笔下都成了随时可以舍弃的尘埃和慧尾。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的数学真理,对于习惯了模糊处理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像是吞下一根鱼刺。
不必强求一个科幻作家去挖掘人的内心,这是严肃文学界在做的事情,他们有一个上百万的创作群体,并且占据了文学主流语境。科幻是飞在天空的航天器,不必要求它像甲虫一样在地上爬行。
任何时代都需要面壁者,用他们的理性找到人类前行的密钥,用他们的冷静推动数学规律的进一步普及。科幻界有刘慈欣这样的面壁者是中国人的幸运,歌者最后的叹息也会让爬虫思考:我们将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