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
![]() |
事到如今,我写代码的量早已胜过文字的量,程序员确实是一个很值得调侃的职业,不过在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年代,程序员也不错,至少我还是挺喜欢的。
遥想老子当年,幼儿园的时候想当宇航员、科学家,果然是一个幼儿园才敢想的职业。小学的时候收敛了一点,想当一名光荣的教师、牛逼哄哄的作家,因为我看了饶雪漫的一本小说,不巧我也姓饶,这是我知道的第一个姓饶的名人,感觉姓饶的当作家才能出名。到了初中我知道了韩寒,当不当作家也已经不敢想了,倒是想写点东西的愿望更加强烈,不过此时我已经单纯地觉得考上大学再说,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维持了我整个高中。现在想想,很是亏本,小学傻不啦叽我就不管了,初中和高中过得实在有点窝囊、单一,除了看书,我还分别做了读书、背书、做题、考试、读书、背书、做题。。。呵呵!真丰富。
青春电影的打架、斗殴、喝酒、堕胎、被酒瓶子砸头、爬女生宿舍等等,除了堕胎我没法办到外,其他也一样没沾。很让人疑惑,电影里拍的到底是谁的青春,想想我学校那些沾了这些事的,很多连高中都没读完。或许正是因为绝大部分过来人都没经历过这些狗血桥段,所以更加需要这些电影来补充自己的青春留下来的空白,如果大家青春都是打架、斗殴、喝酒、堕胎、被酒瓶子砸头、爬女生宿舍等等过来的,那些天天在读书、背书、做题、考试、读书、背书、做题等等的电影反而会成为主流吧。
不过即使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去那个时代,我想大本分人也只会读书读得更卖力,而不是回去打个架、堕个胎、被酒瓶子砸个头什么的。这就是青春,尽管有很多后悔,但是不够努力绝对是其中最大遗憾之一。
终于考上大学了,才发现很多人突然失去了目标,工作?做啥不知道,只知道这是归宿。有些人抱着放松身心、吃喝玩乐、及格万岁的想法把大学给上了、另外一些于是也跟模作样的放松身心、吃喝玩乐、及格万岁,结果被大学给上了,这会导致两种情况,前者是万般无奈、及其不愿地去继承了家族企业,一边抱怨生不逢时一边老老实实地当个富二代;后者也是万般无奈、及其不愿地失业了,一边抱怨时不待机一边抱怨怀才不遇。当然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很强大并且有资格抱怨一下社会,好像这样会让他们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的更多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