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杯为号”与“就座刺之”
赵王招宴请大丞相杨坚,与二子商定酒酣进瓜,就座中刺之。元胄其时“坐于户侧”、杨弘“立于户外”,且皆以身卫,因立奇功。此段插曲,《河间王传》一笔带过,《元胄传》则大事渲染。个中情节,颇有“鸿门”遗韵。其后“史臣曰”似也坐实了作者此种叙事情趣。这一现象或应归于史臣对“故事”的认知,既以杨坚比之刘邦,元胄、杨弘附为樊哙、张良,为杨坚“将迁周鼎”形塑添砖加瓦。还有“元从”、“勳人”之互动,又增“得人”之量。杨氏功臣亦多不得善终。河间王因于晋王并州总管任时就与之交通,“每晋王入朝,弘辄领扬州总管,及晋王归藩,弘复还蒲州(刺史)”,得以善终。元胄则死于丘和告发。此一件很有李胜刺探仲达之趣,元胄“自拊腹曰:‘若是公者,不徙然也’”或有居功自恃之意,然终为小人所卖。触发君主内心深处“阴暗意识”大爆发,于是就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