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
十五的眉宇间流露着一股嗔意。
小夜是这样定义十五的,原本秀气的眉眼总是被一抹若有若无的阴云翳罩,十五的双眼明亮但干枯,有些空洞又有些悲伤。小夜向十五解释,佛教里的三毒——贪嗔痴,所谓嗔,并不单纯是愤怒的意思。嗔,是因为世间一切的不合己意而产生的不好的情绪——比如不甘,失望,不屑,气愤,无奈,还有暴躁。但是不管怎样,嗔是一个不好的字眼,这一点十五是明白的。十五也明白自己的人生实在算不上幸运,甚至往往非常可悲。
同时,十五又非常喜欢“嗔”这个字眼。多么完美的解释了她心头时常缭绕的,气若游丝的不满和不快。那种面对不公,不善,不真时的难以名状的情绪。这种情绪是转瞬即逝又挥散不去的,难以表达,更无人问及。
十五是羡慕那些麻木不仁,随波逐流的人的,“麻木”恐怕是一切宗教引领信徒到达极乐天国的唯一康庄大路,“麻木”即解脱的道理对于十五来说如同“放下即自在”一般理所应当,自然而然。
正因为对于十五来说,要做到“麻木”十分艰难,十五更加坚信这是修行的重要部分。十五是信奉和崇拜格拉斯的,她认为格拉斯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是造物主在人世间的代言人,是神的馈赠——神秘,野蛮,无聊——的肉身。格拉斯的兄长,那个头戴鲜花的牧羊人,一次又一次举起鞭子驱策着十五向前,向梦境里甜蜜的现实或者幻象中多姿的海市蜃楼走去。可是十五,这个看透世间万物,知晓人生道理的孩子,就是不能巧妙的经营好她的生活。
牧羊人喜欢顺从的羊儿,乖巧,盲从,雪白可爱。偏偏他的笃信者,总是无法平静接受,情绪波动很大,从开怀到绝望对她只隔了左眼的一个眼神,从仇恨到感激也不过是另一只眼的另一种神色。有人把这些细密没有规则的情绪变化归结为“细腻”,“多思”,“敏感”。小夜明白,这些没有卡在点子上的描述都源于十五天性里的多疑和不满,因为现实与彼岸不相似的不满,对牧羊人与羊儿伦理错乱不公的多疑。
所以再回头看十五的很多行为,隽携了狂暴,神经质,像午夜风雨下的大洋表面,不容任何解释喘息。
小夜是这样定义十五的,原本秀气的眉眼总是被一抹若有若无的阴云翳罩,十五的双眼明亮但干枯,有些空洞又有些悲伤。小夜向十五解释,佛教里的三毒——贪嗔痴,所谓嗔,并不单纯是愤怒的意思。嗔,是因为世间一切的不合己意而产生的不好的情绪——比如不甘,失望,不屑,气愤,无奈,还有暴躁。但是不管怎样,嗔是一个不好的字眼,这一点十五是明白的。十五也明白自己的人生实在算不上幸运,甚至往往非常可悲。
同时,十五又非常喜欢“嗔”这个字眼。多么完美的解释了她心头时常缭绕的,气若游丝的不满和不快。那种面对不公,不善,不真时的难以名状的情绪。这种情绪是转瞬即逝又挥散不去的,难以表达,更无人问及。
十五是羡慕那些麻木不仁,随波逐流的人的,“麻木”恐怕是一切宗教引领信徒到达极乐天国的唯一康庄大路,“麻木”即解脱的道理对于十五来说如同“放下即自在”一般理所应当,自然而然。
正因为对于十五来说,要做到“麻木”十分艰难,十五更加坚信这是修行的重要部分。十五是信奉和崇拜格拉斯的,她认为格拉斯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是造物主在人世间的代言人,是神的馈赠——神秘,野蛮,无聊——的肉身。格拉斯的兄长,那个头戴鲜花的牧羊人,一次又一次举起鞭子驱策着十五向前,向梦境里甜蜜的现实或者幻象中多姿的海市蜃楼走去。可是十五,这个看透世间万物,知晓人生道理的孩子,就是不能巧妙的经营好她的生活。
牧羊人喜欢顺从的羊儿,乖巧,盲从,雪白可爱。偏偏他的笃信者,总是无法平静接受,情绪波动很大,从开怀到绝望对她只隔了左眼的一个眼神,从仇恨到感激也不过是另一只眼的另一种神色。有人把这些细密没有规则的情绪变化归结为“细腻”,“多思”,“敏感”。小夜明白,这些没有卡在点子上的描述都源于十五天性里的多疑和不满,因为现实与彼岸不相似的不满,对牧羊人与羊儿伦理错乱不公的多疑。
所以再回头看十五的很多行为,隽携了狂暴,神经质,像午夜风雨下的大洋表面,不容任何解释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