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
查看话题 >The Hollow 记一次真实的死亡
![]() |
在大多数的侦探小说里,死者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个角色。他们就像是游戏里的举着任务牌的人物,是诡计的一环,是推理的配角。有时候,即便是小说家努力去塑造,而最后还是沦为了那个被贴着标签的受害者。就像《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面富有美貌高傲的女继承人,《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十恶不赦的绑架者,《阳光下的罪恶》里罪恶化身的阿琳娜。这些受害者不需要被人铭记,只要成为矛盾冲突的交汇点,成为一具安安静静躺着的尸体就可以了。
而《空幻之屋》确不是这样的一部小说,在小说的第十一章,约三分之一处,死者出现了,也是本书的唯一一位被害人。约翰 克里斯托医生中枪躺着了乡间别墅的泳池边上,鲜血顺着池边流进了蓝色的人工池水里。旁边是握着手枪的他的妻子格尔达。
随着他的死亡,这本书里唯一的蓬勃的生命力也结束了。就像来Hollow做客,看到这一幕的波洛所想的:在空幻之屋的泳池边上,这一群从各个方向汇集来的人群中,只有一个人是真真正正地活生生的---即那个处在弥留之际的男人。那些潜在的、可能的“嫌犯”或者“帮凶”们,只是苍白而模糊的影像,只是遥远戏剧里的演员,而只有这个垂死的男人是真实的。
在没有出现命案的三分之一的篇幅里,都是围绕着约翰的故事展开。哈利街的著名医生,生活中却充满着纠葛和矛盾。不能忘怀的恋人、无法面对的妻子、难以捉摸的情人。而在工作中,他痛恨他的工作,痛恨那些上流社会的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他有他自己想全神贯注的方向,里奇微氏病,去和绝症战斗,去挽救真正的病人;然而他却无法全身心投入。累了,他想回家,却不知道家是哪个方向。是空幻之屋吗?是亨里埃塔的工作室吗?似乎都不是。
在这次属于波洛的案件里,波洛自己的出场却很淡很淡,后三分之二的光彩全部在死者的情人亨里埃塔身上。迥异于阿加莎小说里那些女子,她是少见的出自上流社会,而有自己的职业的女性。她是一名成功的雕塑家。她智慧、美丽、善良,而又不巧成了有夫之妇的情人。她谨慎地维持着和约翰的关系,甚至无微不至地关怀约翰那多少有些智力缺陷的妻子。在约翰情事的三角关系,甚至多角关系里,她看上去是最冷漠最不愿意投入的那一个,但却是对约翰最无私的那一个。妻子格尔达崇拜自己的丈夫,却把他虚幻成自己心中的形象,根本不理解他;前恋人维罗妮卡,爱着约翰,却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演艺生涯,即便是多年后再见,让约翰感觉到的不是爱而是被控制。只有亨里埃塔,只有她理解约翰,和约翰的“里奇微氏病”,她知道约翰是那么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她只有把自己的感情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约翰死之前,最后一句话,是念出了亨里埃塔的名字。所有人都困惑不解,连波洛也差点被骗了。只有亨里埃塔自己立刻就明白了这份爱人最后的嘱托,她来不及悲伤,便立刻要开始约翰没有做完的事情。
也许约翰自己也未曾明白,只有他和亨里埃塔之间才有所谓的心心相印。
故事的结局特别地灰暗,约翰死了,一切越发暗淡。幸好有波咯,他在最后告诉亨里埃塔“你应该同活着的人呆着一起,我陪伴着死人就行了。”
在这本小说里,作者的技巧不再是用于描写诡计和推理,大段大段的心理占据了主要的篇幅,即便是抛开谋杀,这个故事本身也是很成功的。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在我第一次读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小说的结局,尤为精彩的点睛之笔。不逊于任何一位严肃文学的小说家,堪称跳脱了推理小说的经典段落。感谢波洛的淡淡出场,他也知道,这部小说不需要侦探太过抢眼,因为本身已经那么精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