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念曾實驗劇場:《夜奔》
25-27/3/201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三月25四 / 26五 / 27六 晚上8:15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40 $180 $120,學生$90 $60
導演 /文本 /舞台設計:榮念曾
演出: 柯軍 (江蘇崑劇院院長)、楊永德 、楊陽 (江蘇崑劇院)
現場敲擊: 李立特 (江蘇崑劇院)
音樂: 潘德恕
服裝設計: 鄭兆良
怎會有如此決絕的晚上
怎會有如此決絕的下場
榮念曾繼《挑滑車》及《荒山淚》後,再回到傳統戲曲實驗室,開出崑劇武生高難度動作《夜奔》,以此為《實驗中國傳統三部曲》劃上句號。《夜奔》是明中葉戲劇大家李開先名作《寶劍記》僅存兩折戲之一,講述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林冲,遭奸佞所害迫上梁山為寇,趁着月黑星稀隻身趕路的心路歷程。榮念曾借題發揮,論述表演藝術如何在政治動盪中,不斷發揮它的生命韌力;同時探討古今文人雅士,如何借藝術評議世間百態,如何由小舞台影響到大社會,如何和群眾同步面對各種時移世易,如何質詢制度背後每個價值觀。同一個林冲,同一句「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如何在不同時代閱讀再閱讀,演譯再演譯,由明朝中葉崑曲開始的源頭始點,到南明苟延偷歡殘喘;由清朝文字獄到清末民初外憂內患,走到當今和諧社會,會仍是「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還是別有一番面貌?
本劇獲邀於2010年5月新加坡海濱藝術中心『亞洲藝談』演出。
門票公開發售
5/12/2009 – 28/3/2010
門票即日起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
網上訂票
城市電腦售票網 www.urbtix.hk
由即日起至演出前1小時止
信用咭電話訂票
城市電腦售票網 2111 5999
由即日起至演出前1小時止
城市電腦售票網電話留座
熱線:2734 9009
由6/12/2009起至演出前7天止
城市電腦售票網票務查詢 2734 9009
節目查詢(辦公時間內) 2824 2430
香港藝術節網站
香港藝術節 - 榮念曾實驗劇場:《夜奔》
附中、英文文本
演出長約 1 小40分,不設中場休息如遇特殊情況,主辦者有權更換節目、表演日期/時間及表演者
售票
榮念曾實驗劇場
什麼是劇場?什麼是實驗?沒有實驗的劇場是怎樣的劇場?誰是榮念曾?為什麼要有劇場?為什麼要實驗?誰是林冲?誰是施耐庵?誰是李開先?什麼是傳統?為什麼要有當代?為什麼要有傳統?沒有當代的傳統是怎樣的傳統?沒有傳統的當代是怎樣的當代?為什麼要去實驗傳統?實驗是不是創作?創作是不是實驗?
榮念曾
德國聯邦十字絲帶勳章得主
香港及鄰近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席。投入劇場、漫畫、錄像及電影、視覺藝術及裝置藝術等創作超過三十年,作品曾於三十多個城市演出。自1982年至今,共策劃、製作及導演逾百部作品,包括《中國旅程》系列,《百年孤寂》系列、《列女傳》系列、《鴉片戰爭》系列、《中國文化深層結構》系列、《二三事》系列及《實驗傳統》系列等。2008年憑《荒山淚》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頒發Music Theatre NOW殊榮。除創作外,榮氏亦積極推動文化交流及創意教育,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團國際顧問、世界文化論壇亞太區聯盟董事局主席、香港—台北—深圳—上海地市文化交流會議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員,以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董。
柯軍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崑劇院院長。工武生、兼文武老生。師從鄭傳鑒、張金龍、周傳瑛、包傳鐸、鄭傳鑑先生為師,擅演《夜奔》、《別母亂箭》、《沉江》、《雲陽法場》、《九蓮燈》、《看錢奴》、《武松》等傳統劇目。近年來潛心探索實驗崑劇,創作《餘韻》、《浮士德》、《藏》等,在國內外劇壇引起反響。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文化部「文華獎」等榮譽稱號。曾獲邀出訪台灣、韓國、日本、印度、芬蘭、瑞典、挪威、英國及比利時等國家作藝術交流。
楊永德
進念創團成員之一。創團二十多年來,參與近乎每部作品,集創作、製作及演出才華於一身。代表作有《東宮西宮》、《萬曆十五年》、《華嚴經》、《荒山淚》、《錄鬼簿》及一人分飾七角的《上帝來到中國》等。
楊陽
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優秀青年演員。1985年生,2004年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科,先學小生,後專攻武生。師從石小梅、白冬民、陳少樓、柯軍、單曉明、黃齊峰。擅演《牡丹亭 • 驚夢 • 拾畫叫畫》中的柳夢梅、《施公案 • 洗浮山》中的賀天保、《挑滑車》中的高寵、《小商河》中的楊再興、《雅觀樓》中的李存孝、《1699 • 桃花扇》中的史可法。曾獲江蘇省第三屆戲曲紅梅獎「銅獎」。
李立特
1984年出生於南京。從事崑劇司鼓專業,國家三級演奏員。1998年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科。2002年畢業進入江蘇省崑劇院。200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成教院,音樂編輯專業。2005年畢業。師從戴培德、蘇明、張金寶。在大型劇目《1699 • 桃花扇》、《牡丹亭》、《綠牡丹》、《長生殿》、《白羅衫》、《風箏誤》、《玉簪記》、《奇雙會》和《雷峰塔 • 斷橋》、《孽海記 • 思凡》、《寶劍記 •夜奔》等近百出經典折子戲擔任司鼓指揮。2002年獲得南京藝術學院90周年校慶「優秀演出獎」。2007年獲得「江蘇省第三屆戲曲『紅梅獎』器樂大賽」銀獎。
潘德恕
進念創團成員之一。自1982年開始從事聲音實驗創作,首個作品於進念錄像節目《三叉電視騷》中展出。多年來與不同類型藝術工作者、團體和機構合作,負責聲音/音樂、錄像、平面設計與劇場的創作。於1996年成立藝團「老貓」。聲音、劇場及音樂會創作包括:《百年之孤寂第二年──長征》、極樂世界、《魔笛》、《五行欠打》及《打樂十八層》等; 2005年策劃首屆《香港電子音樂節》;此外亦參與榮念曾的實驗中國戲曲系列劇場:《挑滑車》、《荒山淚》和《錄鬼簿》。他亦不時走到各中學及專上學院,與年輕的朋友分享創作上的理念與經驗。
胡海翰
2005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修媒體藝術。曾獲校內「最佳實驗錄像獎」,作品曾於澳洲、台灣、加拿大、威尼斯、星加坡及香港展出。
三月25四 / 26五 / 27六 晚上8:15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40 $180 $120,學生$90 $60
導演 /文本 /舞台設計:榮念曾
演出: 柯軍 (江蘇崑劇院院長)、楊永德 、楊陽 (江蘇崑劇院)
現場敲擊: 李立特 (江蘇崑劇院)
音樂: 潘德恕
服裝設計: 鄭兆良
怎會有如此決絕的晚上
怎會有如此決絕的下場
榮念曾繼《挑滑車》及《荒山淚》後,再回到傳統戲曲實驗室,開出崑劇武生高難度動作《夜奔》,以此為《實驗中國傳統三部曲》劃上句號。《夜奔》是明中葉戲劇大家李開先名作《寶劍記》僅存兩折戲之一,講述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林冲,遭奸佞所害迫上梁山為寇,趁着月黑星稀隻身趕路的心路歷程。榮念曾借題發揮,論述表演藝術如何在政治動盪中,不斷發揮它的生命韌力;同時探討古今文人雅士,如何借藝術評議世間百態,如何由小舞台影響到大社會,如何和群眾同步面對各種時移世易,如何質詢制度背後每個價值觀。同一個林冲,同一句「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如何在不同時代閱讀再閱讀,演譯再演譯,由明朝中葉崑曲開始的源頭始點,到南明苟延偷歡殘喘;由清朝文字獄到清末民初外憂內患,走到當今和諧社會,會仍是「那是千軍萬馬化作一滴男兒淚」,還是別有一番面貌?
本劇獲邀於2010年5月新加坡海濱藝術中心『亞洲藝談』演出。
門票公開發售
5/12/2009 – 28/3/2010
門票即日起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
網上訂票
城市電腦售票網 www.urbtix.hk
由即日起至演出前1小時止
信用咭電話訂票
城市電腦售票網 2111 5999
由即日起至演出前1小時止
城市電腦售票網電話留座
熱線:2734 9009
由6/12/2009起至演出前7天止
城市電腦售票網票務查詢 2734 9009
節目查詢(辦公時間內) 2824 2430
香港藝術節網站
香港藝術節 - 榮念曾實驗劇場:《夜奔》
附中、英文文本
演出長約 1 小40分,不設中場休息如遇特殊情況,主辦者有權更換節目、表演日期/時間及表演者
售票
榮念曾實驗劇場
什麼是劇場?什麼是實驗?沒有實驗的劇場是怎樣的劇場?誰是榮念曾?為什麼要有劇場?為什麼要實驗?誰是林冲?誰是施耐庵?誰是李開先?什麼是傳統?為什麼要有當代?為什麼要有傳統?沒有當代的傳統是怎樣的傳統?沒有傳統的當代是怎樣的當代?為什麼要去實驗傳統?實驗是不是創作?創作是不是實驗?
榮念曾
德國聯邦十字絲帶勳章得主
香港及鄰近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席。投入劇場、漫畫、錄像及電影、視覺藝術及裝置藝術等創作超過三十年,作品曾於三十多個城市演出。自1982年至今,共策劃、製作及導演逾百部作品,包括《中國旅程》系列,《百年孤寂》系列、《列女傳》系列、《鴉片戰爭》系列、《中國文化深層結構》系列、《二三事》系列及《實驗傳統》系列等。2008年憑《荒山淚》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頒發Music Theatre NOW殊榮。除創作外,榮氏亦積極推動文化交流及創意教育,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團國際顧問、世界文化論壇亞太區聯盟董事局主席、香港—台北—深圳—上海地市文化交流會議主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員,以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董。
柯軍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崑劇院院長。工武生、兼文武老生。師從鄭傳鑒、張金龍、周傳瑛、包傳鐸、鄭傳鑑先生為師,擅演《夜奔》、《別母亂箭》、《沉江》、《雲陽法場》、《九蓮燈》、《看錢奴》、《武松》等傳統劇目。近年來潛心探索實驗崑劇,創作《餘韻》、《浮士德》、《藏》等,在國內外劇壇引起反響。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文化部「文華獎」等榮譽稱號。曾獲邀出訪台灣、韓國、日本、印度、芬蘭、瑞典、挪威、英國及比利時等國家作藝術交流。
楊永德
進念創團成員之一。創團二十多年來,參與近乎每部作品,集創作、製作及演出才華於一身。代表作有《東宮西宮》、《萬曆十五年》、《華嚴經》、《荒山淚》、《錄鬼簿》及一人分飾七角的《上帝來到中國》等。
楊陽
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優秀青年演員。1985年生,2004年畢業於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科,先學小生,後專攻武生。師從石小梅、白冬民、陳少樓、柯軍、單曉明、黃齊峰。擅演《牡丹亭 • 驚夢 • 拾畫叫畫》中的柳夢梅、《施公案 • 洗浮山》中的賀天保、《挑滑車》中的高寵、《小商河》中的楊再興、《雅觀樓》中的李存孝、《1699 • 桃花扇》中的史可法。曾獲江蘇省第三屆戲曲紅梅獎「銅獎」。
李立特
1984年出生於南京。從事崑劇司鼓專業,國家三級演奏員。1998年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科。2002年畢業進入江蘇省崑劇院。200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成教院,音樂編輯專業。2005年畢業。師從戴培德、蘇明、張金寶。在大型劇目《1699 • 桃花扇》、《牡丹亭》、《綠牡丹》、《長生殿》、《白羅衫》、《風箏誤》、《玉簪記》、《奇雙會》和《雷峰塔 • 斷橋》、《孽海記 • 思凡》、《寶劍記 •夜奔》等近百出經典折子戲擔任司鼓指揮。2002年獲得南京藝術學院90周年校慶「優秀演出獎」。2007年獲得「江蘇省第三屆戲曲『紅梅獎』器樂大賽」銀獎。
潘德恕
進念創團成員之一。自1982年開始從事聲音實驗創作,首個作品於進念錄像節目《三叉電視騷》中展出。多年來與不同類型藝術工作者、團體和機構合作,負責聲音/音樂、錄像、平面設計與劇場的創作。於1996年成立藝團「老貓」。聲音、劇場及音樂會創作包括:《百年之孤寂第二年──長征》、極樂世界、《魔笛》、《五行欠打》及《打樂十八層》等; 2005年策劃首屆《香港電子音樂節》;此外亦參與榮念曾的實驗中國戲曲系列劇場:《挑滑車》、《荒山淚》和《錄鬼簿》。他亦不時走到各中學及專上學院,與年輕的朋友分享創作上的理念與經驗。
胡海翰
2005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修媒體藝術。曾獲校內「最佳實驗錄像獎」,作品曾於澳洲、台灣、加拿大、威尼斯、星加坡及香港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