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浩老师讲的关于听力
成为顶尖的听力高手,这篇文章就够了
2016-03-19 黄浩 教英语的工作哲学
读完这篇文章,你能明白:
之前为什么也练习听力了,但是收效甚微?自己跌入了哪些陷阱?
正确的有效的听力训练姿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练习口语,但是见到老外打完招呼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听力能力的提升是成为英语顶尖高手的最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你对这一点还有怀疑,我再多说几句。
早在大学的时候,我就确定了要成为一个牛逼的英语老师的目标。所以,从大一我就开始极其用心地修炼我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
语言学习无非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我现在的英语语言能力是这样的:
听力:观看大部分没有字幕的美剧没问题。不过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耳机一个人静静地看。
口语:除了大一的时候受到“李阳疯狂英语”的影响,在操场上不要脸地狂喊了两个月的口语外,基本就很少练习口语了。但是工作之后,和外教可以进行顺畅的交流(接着往后看你就知道为什么口语练习的不多但口语还不错)。
阅读:阅读是我的最强的一项,现在阅读英文原版书基本和阅读中文书一样。曾经一段疯狂读书的时期,创下过40多天读完近20本英文原版书的个人记录。
写作:只能说,用英语和人进行书面交流没有问题。但是要求高点的,比如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吃力。
以上是我的英语能力(中国比我的英语能力强的人多得很,但是论教英语的能力,尤其是把英语教的极其易懂方面的能力,比我强的恐怕屈指可数,所以我们锤子英语的口号是——卖菜大妈都能听懂的英语课)。
以现在已对英语学习真相深谙于心的我来看,我的英语能力小有所成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误打误撞做对了2件事情。
其中1件事情就是——不断地坚持听英语。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买了我的第一个MP3,当时MP3还没有那么普及,一个班级有它的人可能不到10个。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坚持听英语。
至今记的我第一次听到《疯狂英语》杂志的文章配音时,晚上激动得难以入睡,因为音质和背景音乐实在太好了,堪比好莱坞大片的音质(《疯狂英语》杂志和“李阳疯狂英语”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此外,我还会把我喜欢的电影转换成MP3格式,放在MP3里面听。比如《勇敢的心》中William Wallace战前的那段“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和《浪漫的老鼠》中老鼠和公主初次见面的对话。
我听得最多的当属“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和美剧。
我和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不同的是,他们听了一段时间的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后,会着急地升级到“美国之音常速英语”或者BBC和CNN。我一直坚持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直到我最后的听力能力已经很强了,还在听。
我觉得这是我的听力能力要更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听那些可理解性更强的听力材料。
这一点也在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Comprehensible input)中得到印证。
语言学习分为听说读写4部分,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海量的可理解的听和读的训练学习语言的“。
所以,我们成为牛叉的听力高手的第一步是……
#1选择可理解性强的听力材料。
如果我让你听一年的日语电台,你觉得你的日语会怎么样?
你可能至多会说几句问候语,这是最好的情况。最差的情况是你什么都不会。
为什么?
因为不理解的东西,听一万遍肯定还是不理解。
为什么我们当地学生在学校听了那么多年的广播,英语听力能力还是毫无长进?
因为学校选择的听力材料很可能是远高于他们的听力水平。
有人说,那我的听力水平就是很差,怎么办?
没有足够烂的听力水平,只有你没找到足够简单的听力材料!
我一般给学生提供黑猫英语系列的听力材料,这个材料是分级的,有难易梯度,能给几乎所有学生找到合适的材料。此外,它的音质堪比美国之音的音质,听起来更悦耳,更容易坚持。
总而言之,听力材料的选择,不要贪难求快,一定要从相对简单的开始,没有硬性的标准,但至少能够听懂80%的材料为最佳。
关于美剧,我大学的时候,几乎看完了当时存在的所有美剧,包括《越狱》,《迷失》《反恐24小时》《实习医生格蕾》《绝望主妇》等,而像《老友记》这样的经典则是看了不知多少遍。
我看的时候是刻意不看字幕去听的。如果你看着字幕看美剧,那样的效果是很差的。
为什么?
因为这违背了听力训练中的一个大忌。
我之前有一个学托福的学生,她的基础特差,托福的难度也绝对是中国人可能遇到的英文考试中,最难的,托福听力更是如此。
一天她非常高兴地找我,对我说,“老师,我这一篇听力都听懂了。”
我惊讶地问,“你怎么听的?”
她说,“我拿着听力原文,一边听一边看。”
她犯了很多人可能犯的第二个错误。
我们一定要先……
#2盲听!盲听!盲听!
我们中很多人喜欢看着原文听,尤其是当我们选择特别难的听力材料时,更喜欢这样。
因为这样能让我们把不管多难的材料立即听懂。但是这样做只能让我们产生虚假的听力能力提高的感觉。
就是说,这么做,用处是极其有限的。为什么?目前我没有理论上的证据,但是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对于这一点,有怀疑的同学可以参见徐火辉教授的书《超越哈佛》。
今天,一个孩子给我打电话,我顺便问了下她最近英语听力的坚持情况,在问到她最近在学校集体播放的听力中表现如何时,她说,“上次放的听力我们已经听过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没听,就直接晚读了,所以我也没听。”
他们犯了第三个英语学习者在练习听力时,容易犯的错误。
因为我们一定要……
#3重复听!重复听!重复听!
盲听的时候,要注意,不是听一遍就结束的。
而是要循环往复地听,哪怕你全部听懂了,最好也要至少重复听3遍。
其实这也是我们进化我们口语听力的关键所在!你有没有发现——那么多我们能听懂的英语我们不会说。
问题不是出在我们口语训练的少了,而是我们的听力训练的少了!训练口语的时候,光光背是没用的,因为你会发现背的句子虽然你能说出来,但是等会背的那几句说完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让相同的英语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大脑,能帮助大脑内化这些英语知识,把这些知识从意识中转移到潜意识中。这才是成为口语达人的关键。
如果你不是完全能听懂,更要不断重复地听。每多听一遍,哪怕多听懂了一个句子,一个单词,都是值得的。因为盲听听出来听懂的那些东西,你这辈子就都能听懂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每一段听力材料,一定要重复听,至少听3遍。
#4每天必听!
坚持的最佳方式不是一味地使用毅力,而是把做这件事情培养成习惯,这样,我们的努力就变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真的不用那么地苦大仇深。
而培养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天都做这件事,但是每天只做一点点,不要一开始用力过猛,然后两星期后再也不想听了。所以,一开始一定要从很少量的开始听起。
用习惯培养方面的大师Leo Babauta的话说,就是………
Start small.
哪怕每天只听5分钟甚至3分钟。
培养习惯的第二个重点是找一个你永远不会忘记的固定时间去做这件事情。我选择的是睡前必听,我对我的所有学员也是这么要求的。
睡前必听就是:当你已经停下手头的所有事情,关掉灯,躺倒床上开始睡觉的时候,打开手机,根据你入睡时间的长度倒计时5-20分钟,然后听着英语入睡。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治愈失眠。尤其是如果你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那千篇一律的背景配音一定会让你迅速鼾声如雷……失眠的朋友一定要试试!
#5听写。
那盲听3遍之后干什么呢?
尤其是如果你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盲听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听写了。
听写是推土机式的完全扫清所有听力障碍的最好的方法和唯一的方法。
其实,听写是教雅思托福听力部分的老师的唯一方法。
听写,就是以句为单位,把一句话重复听,直到能够写出来,实在写不出来的,就划横线替代。然后就这样,把一篇文章,一本书听写下来。
听写,做起来很慢,很难,简直就是煎熬,但是每做一篇听写,就会有一份收获。
不管是谁,不管什么程度,如果能够坚持听写10篇,就会找到听力的感觉;能够坚持听写20-30篇,可以成为高手。
听写大部分是坚持不了的,包括我在内,除非有人在你后面不断地强逼。我的学生一般在我的无耻逼迫下能够在一期课程中听完一本书。
所以,如果你没有特别急切地在短期迅速提升自己听力能力的需求,你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开始第6步。
#5核对原文。
是的。最后一步才是看原文,把实在听不出来的逐一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看着原文听。每做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你把该最后做的事情,最先做了,肯定没用的。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听力材料的下载地址,当然你也可能会有更多更合适的,学习材料不再多,在于把自己手头的利用好:
美国之音
http://www.51voa.com/
黑猫英语系列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59239.html
2016-03-19 黄浩 教英语的工作哲学
读完这篇文章,你能明白:
之前为什么也练习听力了,但是收效甚微?自己跌入了哪些陷阱?
正确的有效的听力训练姿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练习口语,但是见到老外打完招呼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听力能力的提升是成为英语顶尖高手的最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你对这一点还有怀疑,我再多说几句。
早在大学的时候,我就确定了要成为一个牛逼的英语老师的目标。所以,从大一我就开始极其用心地修炼我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
语言学习无非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我现在的英语语言能力是这样的:
听力:观看大部分没有字幕的美剧没问题。不过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耳机一个人静静地看。
口语:除了大一的时候受到“李阳疯狂英语”的影响,在操场上不要脸地狂喊了两个月的口语外,基本就很少练习口语了。但是工作之后,和外教可以进行顺畅的交流(接着往后看你就知道为什么口语练习的不多但口语还不错)。
阅读:阅读是我的最强的一项,现在阅读英文原版书基本和阅读中文书一样。曾经一段疯狂读书的时期,创下过40多天读完近20本英文原版书的个人记录。
写作:只能说,用英语和人进行书面交流没有问题。但是要求高点的,比如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吃力。
以上是我的英语能力(中国比我的英语能力强的人多得很,但是论教英语的能力,尤其是把英语教的极其易懂方面的能力,比我强的恐怕屈指可数,所以我们锤子英语的口号是——卖菜大妈都能听懂的英语课)。
以现在已对英语学习真相深谙于心的我来看,我的英语能力小有所成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误打误撞做对了2件事情。
其中1件事情就是——不断地坚持听英语。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买了我的第一个MP3,当时MP3还没有那么普及,一个班级有它的人可能不到10个。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坚持听英语。
至今记的我第一次听到《疯狂英语》杂志的文章配音时,晚上激动得难以入睡,因为音质和背景音乐实在太好了,堪比好莱坞大片的音质(《疯狂英语》杂志和“李阳疯狂英语”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此外,我还会把我喜欢的电影转换成MP3格式,放在MP3里面听。比如《勇敢的心》中William Wallace战前的那段“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和《浪漫的老鼠》中老鼠和公主初次见面的对话。
我听得最多的当属“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和美剧。
我和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不同的是,他们听了一段时间的美国之音慢速英语后,会着急地升级到“美国之音常速英语”或者BBC和CNN。我一直坚持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直到我最后的听力能力已经很强了,还在听。
我觉得这是我的听力能力要更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听那些可理解性更强的听力材料。
这一点也在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Comprehensible input)中得到印证。
语言学习分为听说读写4部分,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海量的可理解的听和读的训练学习语言的“。
所以,我们成为牛叉的听力高手的第一步是……
#1选择可理解性强的听力材料。
如果我让你听一年的日语电台,你觉得你的日语会怎么样?
你可能至多会说几句问候语,这是最好的情况。最差的情况是你什么都不会。
为什么?
因为不理解的东西,听一万遍肯定还是不理解。
为什么我们当地学生在学校听了那么多年的广播,英语听力能力还是毫无长进?
因为学校选择的听力材料很可能是远高于他们的听力水平。
有人说,那我的听力水平就是很差,怎么办?
没有足够烂的听力水平,只有你没找到足够简单的听力材料!
我一般给学生提供黑猫英语系列的听力材料,这个材料是分级的,有难易梯度,能给几乎所有学生找到合适的材料。此外,它的音质堪比美国之音的音质,听起来更悦耳,更容易坚持。
总而言之,听力材料的选择,不要贪难求快,一定要从相对简单的开始,没有硬性的标准,但至少能够听懂80%的材料为最佳。
关于美剧,我大学的时候,几乎看完了当时存在的所有美剧,包括《越狱》,《迷失》《反恐24小时》《实习医生格蕾》《绝望主妇》等,而像《老友记》这样的经典则是看了不知多少遍。
我看的时候是刻意不看字幕去听的。如果你看着字幕看美剧,那样的效果是很差的。
为什么?
因为这违背了听力训练中的一个大忌。
我之前有一个学托福的学生,她的基础特差,托福的难度也绝对是中国人可能遇到的英文考试中,最难的,托福听力更是如此。
一天她非常高兴地找我,对我说,“老师,我这一篇听力都听懂了。”
我惊讶地问,“你怎么听的?”
她说,“我拿着听力原文,一边听一边看。”
她犯了很多人可能犯的第二个错误。
我们一定要先……
#2盲听!盲听!盲听!
我们中很多人喜欢看着原文听,尤其是当我们选择特别难的听力材料时,更喜欢这样。
因为这样能让我们把不管多难的材料立即听懂。但是这样做只能让我们产生虚假的听力能力提高的感觉。
就是说,这么做,用处是极其有限的。为什么?目前我没有理论上的证据,但是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对于这一点,有怀疑的同学可以参见徐火辉教授的书《超越哈佛》。
今天,一个孩子给我打电话,我顺便问了下她最近英语听力的坚持情况,在问到她最近在学校集体播放的听力中表现如何时,她说,“上次放的听力我们已经听过了,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没听,就直接晚读了,所以我也没听。”
他们犯了第三个英语学习者在练习听力时,容易犯的错误。
因为我们一定要……
#3重复听!重复听!重复听!
盲听的时候,要注意,不是听一遍就结束的。
而是要循环往复地听,哪怕你全部听懂了,最好也要至少重复听3遍。
其实这也是我们进化我们口语听力的关键所在!你有没有发现——那么多我们能听懂的英语我们不会说。
问题不是出在我们口语训练的少了,而是我们的听力训练的少了!训练口语的时候,光光背是没用的,因为你会发现背的句子虽然你能说出来,但是等会背的那几句说完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让相同的英语不断地进入我们的大脑,能帮助大脑内化这些英语知识,把这些知识从意识中转移到潜意识中。这才是成为口语达人的关键。
如果你不是完全能听懂,更要不断重复地听。每多听一遍,哪怕多听懂了一个句子,一个单词,都是值得的。因为盲听听出来听懂的那些东西,你这辈子就都能听懂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每一段听力材料,一定要重复听,至少听3遍。
#4每天必听!
坚持的最佳方式不是一味地使用毅力,而是把做这件事情培养成习惯,这样,我们的努力就变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真的不用那么地苦大仇深。
而培养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天都做这件事,但是每天只做一点点,不要一开始用力过猛,然后两星期后再也不想听了。所以,一开始一定要从很少量的开始听起。
用习惯培养方面的大师Leo Babauta的话说,就是………
Start small.
哪怕每天只听5分钟甚至3分钟。
培养习惯的第二个重点是找一个你永远不会忘记的固定时间去做这件事情。我选择的是睡前必听,我对我的所有学员也是这么要求的。
睡前必听就是:当你已经停下手头的所有事情,关掉灯,躺倒床上开始睡觉的时候,打开手机,根据你入睡时间的长度倒计时5-20分钟,然后听着英语入睡。
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治愈失眠。尤其是如果你听美国之音慢速英语,那千篇一律的背景配音一定会让你迅速鼾声如雷……失眠的朋友一定要试试!
#5听写。
那盲听3遍之后干什么呢?
尤其是如果你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盲听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听写了。
听写是推土机式的完全扫清所有听力障碍的最好的方法和唯一的方法。
其实,听写是教雅思托福听力部分的老师的唯一方法。
听写,就是以句为单位,把一句话重复听,直到能够写出来,实在写不出来的,就划横线替代。然后就这样,把一篇文章,一本书听写下来。
听写,做起来很慢,很难,简直就是煎熬,但是每做一篇听写,就会有一份收获。
不管是谁,不管什么程度,如果能够坚持听写10篇,就会找到听力的感觉;能够坚持听写20-30篇,可以成为高手。
听写大部分是坚持不了的,包括我在内,除非有人在你后面不断地强逼。我的学生一般在我的无耻逼迫下能够在一期课程中听完一本书。
所以,如果你没有特别急切地在短期迅速提升自己听力能力的需求,你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开始第6步。
#5核对原文。
是的。最后一步才是看原文,把实在听不出来的逐一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看着原文听。每做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你把该最后做的事情,最先做了,肯定没用的。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听力材料的下载地址,当然你也可能会有更多更合适的,学习材料不再多,在于把自己手头的利用好:
美国之音
http://www.51voa.com/
黑猫英语系列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59239.html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