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个世界的黑暗后依然相信世间的温暖
在我妈的再三推荐下,去看了前阵子火的欢乐颂。
说实话,确实还不错。
本着每天看两集的计划,第三天第四天的频率加到一天六集,八集,然后看完了最后一集。
然后我看完了欢乐颂之后,也看完了原著的第二部,第三部。
编剧还是有些改动,改动的还不是很大,比如曲筱绡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安迪批评过的王思明最后是自杀了而不是晕过去,应勤根本没有自助开车和邱莹莹一起回家过年,在年前他们就分手了,樊胜美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的哥哥嫂嫂还没有回家,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第二部的剧情预告介绍是关雎尔会黑化,从沉闷变得光彩照人,但原著中并没有提起,直至第三部都没有体现这一点,她依旧是那个温柔,寡言的还略有些自卑的关关,在和偶然相识相恋的警察谢滨谈恋爱时还在自卑自己不够美。
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来,第二部的剧编剧已经准备改动很多地方。但的确我更期望改动过后的剧情,谁都还是期望一点更加新颖的剧情,况且那种从柔弱变得更加华丽转身的逆袭永远是我们所追捧的剧情,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谁都希望那样的事情激励在自己的身上。
说一说后面小说里写得其他的人,安迪和包奕凡恋爱,她和包奕凡在一起他很开心,没有和奇点在一起的沉闷,包奕凡即使后来知道了她的身世背后的秘密也没有过一丝惶恐和退却,相反他接受的很自然,没有奇点的扭曲。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奇点对安迪那样的呵护也挺好的,两个人也挺好的,但我实在是想不懂奇点会去找她的生父,在三十多年来都不想去听说与了解的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都没有考虑到安迪的感受,与他之前处处迁就她还是有些让我很搞不清楚。在后面的剧情中,奇点是真的GO die 了,这一点与老谭当时对安迪说的那句“你可以选择更好的”正好埋下了伏笔。
包奕凡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在他妈包太总是插手他与安迪的感情的事的时候,安迪就很反感她,包太总是试图查明她的身世,而安迪对这一点是最介意的,后来安迪怀孕了,包太去黛山查她的身世夜里回来时因为与老包发生矛盾突发病而亡。
安迪意外的继承了他外公的所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和古董,这些都有魏国强交付与她,魏国强与她妻子离婚,她妻子在离婚之前的因财产纠纷之前还大闹到安迪的公司污蔑她是小三所以才会继承这样的一大笔财产,当前并没有公开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安迪最后和包奕凡结婚,是在怀孕了几个月后才终于决定的。
曲筱绡在和赵医生第一次分手后,和一个刘歆华在一起过,两者父母是老朋友,刘歆华很喜欢曲筱绡,但是曲还是发现自己更放不下自己的赵医生,与赵医生和好后,又一次因为筱绡擅自给他的小车改装了极好的音响设施,添置的设备甚至比车的价格还要高,在赵医生取车的时候遭遇到她朋友的羞辱而再次分手,后来在邱莹莹生病住院时两人相遇又和好。
樊胜美因为家里的事一直闹腾不断,王柏川一直在帮她解决家里的困难,两人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爱过程,但王母并不同意和承认樊胜美这样的家庭的儿媳妇。樊胜美后来就换了在酒店的工作,熟悉的很快,她一直向王柏川施压,王柏川一直顺着她,也很努力的奋斗着事业。
大半年过去的时候,决定买房,两人兴奋的看房,最后定房的时候樊要求在房产证上写上她的名字,但由于当时她的身份证拿去办有关与她哥的官司的需要所有没有携带身份证,售房小姐拒绝这样了她的要求,王柏川还是执意买下了房子,当时樊就生气的离开了。
后来思前想后,樊还是给王柏川办了一桌酒席,和平的分手。她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的错,由于王母的不认可,她也没办法继续这段感情。
关雎尔遇上了谢滨,以重金属的一场邀约的音乐会而逐渐发展,谢滨是个很好的人,在追了她一段时间后,表了白,在上海的一个楼顶天台上摆着心形的蜡烛带她去看最美的日出。只是,关母是个挑剔的人,父母暗暗的在背后打听他的身世,关说给他听时,开车的他分了心,出了车祸,去医院的时候关却首先想到了找赵医生,被谢滨以为她对赵医生还有余情。
然后两者都逃开了。谢滨的家庭是破碎的,从小跟着生母与后爹在一起生活,有一些不好的回忆与往事,这一点在关父母看来都是不利条件。
邱莹莹在失恋后,又是一副祥林嫂的架势,搞得22楼的其他邻居听她的诉苦都听厌了。应勤在回家过年后又相亲了一位女朋友,那天去火车站接女朋友的一条微博使得邱去火车站盯梢,被应勤撞见,躲开了。邱也渐渐死心,咖啡店的生意又开始慢慢做起来,后来总觉得应勤在她们的店门口偷偷的看她,的确是,应勤请邱吃饭,在女朋友已成未婚妻的情况下,邱也乐意的答应,因为她确实还喜欢他,应勤说着他生活的烦闷,两人就当做了朋友间的吃饭,可第二次的时候被应勤女朋友带着一帮人来追杀“小三”邱,应勤尽力保护邱,两人都受了伤,被送进医院,后来双方父母来了,最后两人登记结婚了。
总的来说,我比较喜欢电视剧的感觉,小说上总觉得有些逻辑上还不够严密,也不够直观,小说的有些场面的表述是很少的,很多都是通过对话展开的。
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五个主角的性格很鲜明,来自不同的生活的阶层,背景,经历,但都为了更好的美丽明天而努力着。
这部电视剧的有一个特点是,旁白特别多,但正是这样的旁白将背景交代很清楚,情节上也很清晰,有助于观众理解,更好的带入环境。也在有些心理活动的展示变得更加简单一些,不用对观众藏着掖着。
同样的最近热播的《余罪》,剧里的情节也是通过余罪对自己作为刑警的经历进行讲述时展开时,使得情节更加清晰,当形成很大的思维逻辑时,观众就禁不住继续往下看了。
对于五个主角的性格就不多加概括了,看过的都懂都知道。微博上很多说,很多人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都将自己带入安迪和曲筱绡的角色,但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安迪,曲筱绡,而我们不过是关雎尔和邱莹莹,甚至连关雎尔都比不上。
对于我个人的话,我觉得更像是性格为关雎尔的拘束内向,邱莹莹的傻气天真无知,再者有点特殊的感觉自己还有些安迪最初的那种冷漠,不知该如何与人交往的社交恐惧。
剧中我最喜欢看的情节是安迪的强大的逻辑思维的展开,那些逻辑会让事件变得很奇妙,不知道是不是理科生的缘故,真的很佩服像安迪这样的天才。
相反在小说中的后面两部安迪的逻辑思维的体现并没有特别明显,特别是越到了后面,安迪显得被包家的混乱弄得很烦心,朋友的事也是尽量不插手。小说中我比较喜欢看应勤与邱莹莹之间的情节,可能是由于两人在感情和思维上都没有那么复杂,还未经过俗世的磨洗,都显得担心的很少,那种义无反顾的孤勇是我很喜欢的。爱情真的就那么纯粹和简单多好啊,有那种年少的欢喜的感觉,不用每次樊和王的之间的感情就总觉得在考虑打算什么,当然年龄所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经历的多了,人都是变得越来越现实。
知乎上很多说欢乐颂的三观不正,不该将阶级写得这么明显,把贫富差距写得这么明显,很多事情的解决都是靠朋友熟人关系,生意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则。
然而,这就是现实啊,现实明明就是这样的状况啊,有些我们都无法抗拒的法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如果因为看了一部剧就只相信只有通过关系能够上位,普通人就无法变得闪闪发光那这样的人三观也不一样之前就有多正吧,三观的形成和更变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并不能否定这部电视剧的价值。他不过是讲述现实,再说剧里每次对朋友困境里讨论方法时,你会明显的停下来思考,如果是你,我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对于个人情商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再说结局最终是像小邱这样的傻傻的女孩都找到了自己幸福,我觉得她是自我幸福感感知最强的那个,愿每一个你在岁月的流逝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善良与对生活的热忱,不是单纯无知,而是在看见这个世界的黑暗后依然相信世间的温暖。
她一直是个乖乖女,对别人也是贤惠,温柔的样子,很多在回答会娶那位主角当妻子的问题时,大部分都选择了关关。
或许是经历的时间越来越多,小关的思维渐渐成熟,开始无法忍受父母的约束,在感情这方面对父母表现的些许叛逆,听话的情绪压抑来了太久了爆发起来可能都不太好收拾。
有时候在想,我会不会也是这样,从小都是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孩子,但是有时候过的很压抑,因为这样不太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知道会被父母否决,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冷眼,那样会更加泄气,所以自卑,话也少,性格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的,但如果哪一天积郁了太久后,在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后,逆反心理可能会更突出。
还有我很喜欢关雎尔的对爱情的一种观念,她不希望她的爱情是因为别人觉得她适合结婚而结婚,而不是真正的爱她,如果只是觉得适合结婚而谈恋爱,那么那种纯粹的爱情就不复存在了。
曾经高中,我就被列入贤妻良母一栏,不爱多说话只是性格问题,喜欢有时候研究一下饭菜不过是觉得这样很有趣,当然我愿意为爱的人用心做吃的,变花样的来,在男女平的时代,但这并不是义务,也不是取悦,完全是因为爱,也因为热爱生活。
说实话,确实还不错。
本着每天看两集的计划,第三天第四天的频率加到一天六集,八集,然后看完了最后一集。
然后我看完了欢乐颂之后,也看完了原著的第二部,第三部。
编剧还是有些改动,改动的还不是很大,比如曲筱绡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安迪批评过的王思明最后是自杀了而不是晕过去,应勤根本没有自助开车和邱莹莹一起回家过年,在年前他们就分手了,樊胜美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的哥哥嫂嫂还没有回家,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第二部的剧情预告介绍是关雎尔会黑化,从沉闷变得光彩照人,但原著中并没有提起,直至第三部都没有体现这一点,她依旧是那个温柔,寡言的还略有些自卑的关关,在和偶然相识相恋的警察谢滨谈恋爱时还在自卑自己不够美。
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来,第二部的剧编剧已经准备改动很多地方。但的确我更期望改动过后的剧情,谁都还是期望一点更加新颖的剧情,况且那种从柔弱变得更加华丽转身的逆袭永远是我们所追捧的剧情,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谁都希望那样的事情激励在自己的身上。
说一说后面小说里写得其他的人,安迪和包奕凡恋爱,她和包奕凡在一起他很开心,没有和奇点在一起的沉闷,包奕凡即使后来知道了她的身世背后的秘密也没有过一丝惶恐和退却,相反他接受的很自然,没有奇点的扭曲。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奇点对安迪那样的呵护也挺好的,两个人也挺好的,但我实在是想不懂奇点会去找她的生父,在三十多年来都不想去听说与了解的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都没有考虑到安迪的感受,与他之前处处迁就她还是有些让我很搞不清楚。在后面的剧情中,奇点是真的GO die 了,这一点与老谭当时对安迪说的那句“你可以选择更好的”正好埋下了伏笔。
包奕凡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在他妈包太总是插手他与安迪的感情的事的时候,安迪就很反感她,包太总是试图查明她的身世,而安迪对这一点是最介意的,后来安迪怀孕了,包太去黛山查她的身世夜里回来时因为与老包发生矛盾突发病而亡。
安迪意外的继承了他外公的所留下来的大笔遗产和古董,这些都有魏国强交付与她,魏国强与她妻子离婚,她妻子在离婚之前的因财产纠纷之前还大闹到安迪的公司污蔑她是小三所以才会继承这样的一大笔财产,当前并没有公开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安迪最后和包奕凡结婚,是在怀孕了几个月后才终于决定的。
曲筱绡在和赵医生第一次分手后,和一个刘歆华在一起过,两者父母是老朋友,刘歆华很喜欢曲筱绡,但是曲还是发现自己更放不下自己的赵医生,与赵医生和好后,又一次因为筱绡擅自给他的小车改装了极好的音响设施,添置的设备甚至比车的价格还要高,在赵医生取车的时候遭遇到她朋友的羞辱而再次分手,后来在邱莹莹生病住院时两人相遇又和好。
樊胜美因为家里的事一直闹腾不断,王柏川一直在帮她解决家里的困难,两人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爱过程,但王母并不同意和承认樊胜美这样的家庭的儿媳妇。樊胜美后来就换了在酒店的工作,熟悉的很快,她一直向王柏川施压,王柏川一直顺着她,也很努力的奋斗着事业。
大半年过去的时候,决定买房,两人兴奋的看房,最后定房的时候樊要求在房产证上写上她的名字,但由于当时她的身份证拿去办有关与她哥的官司的需要所有没有携带身份证,售房小姐拒绝这样了她的要求,王柏川还是执意买下了房子,当时樊就生气的离开了。
后来思前想后,樊还是给王柏川办了一桌酒席,和平的分手。她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的错,由于王母的不认可,她也没办法继续这段感情。
关雎尔遇上了谢滨,以重金属的一场邀约的音乐会而逐渐发展,谢滨是个很好的人,在追了她一段时间后,表了白,在上海的一个楼顶天台上摆着心形的蜡烛带她去看最美的日出。只是,关母是个挑剔的人,父母暗暗的在背后打听他的身世,关说给他听时,开车的他分了心,出了车祸,去医院的时候关却首先想到了找赵医生,被谢滨以为她对赵医生还有余情。
然后两者都逃开了。谢滨的家庭是破碎的,从小跟着生母与后爹在一起生活,有一些不好的回忆与往事,这一点在关父母看来都是不利条件。
邱莹莹在失恋后,又是一副祥林嫂的架势,搞得22楼的其他邻居听她的诉苦都听厌了。应勤在回家过年后又相亲了一位女朋友,那天去火车站接女朋友的一条微博使得邱去火车站盯梢,被应勤撞见,躲开了。邱也渐渐死心,咖啡店的生意又开始慢慢做起来,后来总觉得应勤在她们的店门口偷偷的看她,的确是,应勤请邱吃饭,在女朋友已成未婚妻的情况下,邱也乐意的答应,因为她确实还喜欢他,应勤说着他生活的烦闷,两人就当做了朋友间的吃饭,可第二次的时候被应勤女朋友带着一帮人来追杀“小三”邱,应勤尽力保护邱,两人都受了伤,被送进医院,后来双方父母来了,最后两人登记结婚了。
总的来说,我比较喜欢电视剧的感觉,小说上总觉得有些逻辑上还不够严密,也不够直观,小说的有些场面的表述是很少的,很多都是通过对话展开的。
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五个主角的性格很鲜明,来自不同的生活的阶层,背景,经历,但都为了更好的美丽明天而努力着。
这部电视剧的有一个特点是,旁白特别多,但正是这样的旁白将背景交代很清楚,情节上也很清晰,有助于观众理解,更好的带入环境。也在有些心理活动的展示变得更加简单一些,不用对观众藏着掖着。
同样的最近热播的《余罪》,剧里的情节也是通过余罪对自己作为刑警的经历进行讲述时展开时,使得情节更加清晰,当形成很大的思维逻辑时,观众就禁不住继续往下看了。
对于五个主角的性格就不多加概括了,看过的都懂都知道。微博上很多说,很多人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都将自己带入安迪和曲筱绡的角色,但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安迪,曲筱绡,而我们不过是关雎尔和邱莹莹,甚至连关雎尔都比不上。
对于我个人的话,我觉得更像是性格为关雎尔的拘束内向,邱莹莹的傻气天真无知,再者有点特殊的感觉自己还有些安迪最初的那种冷漠,不知该如何与人交往的社交恐惧。
剧中我最喜欢看的情节是安迪的强大的逻辑思维的展开,那些逻辑会让事件变得很奇妙,不知道是不是理科生的缘故,真的很佩服像安迪这样的天才。
相反在小说中的后面两部安迪的逻辑思维的体现并没有特别明显,特别是越到了后面,安迪显得被包家的混乱弄得很烦心,朋友的事也是尽量不插手。小说中我比较喜欢看应勤与邱莹莹之间的情节,可能是由于两人在感情和思维上都没有那么复杂,还未经过俗世的磨洗,都显得担心的很少,那种义无反顾的孤勇是我很喜欢的。爱情真的就那么纯粹和简单多好啊,有那种年少的欢喜的感觉,不用每次樊和王的之间的感情就总觉得在考虑打算什么,当然年龄所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经历的多了,人都是变得越来越现实。
知乎上很多说欢乐颂的三观不正,不该将阶级写得这么明显,把贫富差距写得这么明显,很多事情的解决都是靠朋友熟人关系,生意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规则。
然而,这就是现实啊,现实明明就是这样的状况啊,有些我们都无法抗拒的法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如果因为看了一部剧就只相信只有通过关系能够上位,普通人就无法变得闪闪发光那这样的人三观也不一样之前就有多正吧,三观的形成和更变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并不能否定这部电视剧的价值。他不过是讲述现实,再说剧里每次对朋友困境里讨论方法时,你会明显的停下来思考,如果是你,我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对于个人情商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再说结局最终是像小邱这样的傻傻的女孩都找到了自己幸福,我觉得她是自我幸福感感知最强的那个,愿每一个你在岁月的流逝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善良与对生活的热忱,不是单纯无知,而是在看见这个世界的黑暗后依然相信世间的温暖。
她一直是个乖乖女,对别人也是贤惠,温柔的样子,很多在回答会娶那位主角当妻子的问题时,大部分都选择了关关。
或许是经历的时间越来越多,小关的思维渐渐成熟,开始无法忍受父母的约束,在感情这方面对父母表现的些许叛逆,听话的情绪压抑来了太久了爆发起来可能都不太好收拾。
有时候在想,我会不会也是这样,从小都是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孩子,但是有时候过的很压抑,因为这样不太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知道会被父母否决,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冷眼,那样会更加泄气,所以自卑,话也少,性格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的,但如果哪一天积郁了太久后,在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后,逆反心理可能会更突出。
还有我很喜欢关雎尔的对爱情的一种观念,她不希望她的爱情是因为别人觉得她适合结婚而结婚,而不是真正的爱她,如果只是觉得适合结婚而谈恋爱,那么那种纯粹的爱情就不复存在了。
曾经高中,我就被列入贤妻良母一栏,不爱多说话只是性格问题,喜欢有时候研究一下饭菜不过是觉得这样很有趣,当然我愿意为爱的人用心做吃的,变花样的来,在男女平的时代,但这并不是义务,也不是取悦,完全是因为爱,也因为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