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发现了一种Gdoc+Google notebook的搭配使用方法...
猛然间醒悟:我从前其实是把Gdocs这强大的工具当作Google notebook来使用了!Ctrl C然后Ctrl V,这是google notebook的功能。把Gdocs这种梳理思绪的工具当作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使用,确实是有点大材小用啦!
步骤是这样的:
1. 把喜欢的文章摘抄到Google docs上面,然后精读这篇文章,把“生词”“惯用搭配”悉数地标注出来。忘了说选择文章的前提——文章至少应该和GRE issue题目有关。
2. 在学习,熟悉生词、惯用搭配之后,可以尝试paraphrase整个文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才能巩固刚刚学习到的单词和搭配;才能日积月累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完成这两件事,我发现,Gdocs的基本功能基本已经被利用一空;而且,Gdocs区别于Google notebook的一大特点也得到了良好地发挥:有的是空地,随便写写画画!
3. 转而来到Google notebook完成两件事。第一件,把今天整理过的Gdocs的“文档名”记录在notebook上;第二件,编辑此条note,使之成为学习的利器。
在label一项,输入一些“关键字”。比如说,今天我整理了“Google风波”这篇doc,经过paraphrase的过程,我觉得该doc的关键字是“资本运作/公司运营/意识形态/“墙””,那么我就应该在label一项里输入以上几个名词词组。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方便以后写文章时找句子。比如,我将来想写这么个话题“政治家没有一个好东西”。在其中的一段里,我想讨论一下“意识形态”这个东西,那么,只要一翻这个notebook,查找比对一下这些写好的label,然后根据label定位到Gdocs,把当时写的句子和人家写好的例句调出来,何愁写不出好句子?
在comments一项,输入相应Gdoc的“最后修改时间”。因为,作文是需要隔天改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第四天我开始检查前一天doc里我的文字的合理性时,可以随时根据comments中的时间确定我应该修改哪篇doc里的文字。
4. 注意“creat a new notebook”。争取做到每一页的note只记录两个左右的docs信息,从而实现“井井有条”。
5. 刚刚又发现一个妙用,赶紧补充上来。我总结了很多很多的词条,句套,却没有时间回顾、整理,到头来,脑子里可用的句子还是少得可怜。有了notebook,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完成了前4步以后还需完成这么几件事:
1)重新阅读前一天已经处理好的doc,从中挑出精彩的句子、词组和词语,摘录到notebook里面。对于词组和词语,可做如下分类:
a)认识
b)不认识
那么,认识的词语和词组应当直接抄写到notebook中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和词组应该放入新的英语学习文档中。
2)重读doc里面的“英语学习文档”系列,找出精彩的句套,抄入notebook中,并标清楚句子来源。
学习,做人,成长...可以说,越来越离不开Google,可是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人不喜欢它呢?
步骤是这样的:
1. 把喜欢的文章摘抄到Google docs上面,然后精读这篇文章,把“生词”“惯用搭配”悉数地标注出来。忘了说选择文章的前提——文章至少应该和GRE issue题目有关。
2. 在学习,熟悉生词、惯用搭配之后,可以尝试paraphrase整个文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才能巩固刚刚学习到的单词和搭配;才能日积月累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完成这两件事,我发现,Gdocs的基本功能基本已经被利用一空;而且,Gdocs区别于Google notebook的一大特点也得到了良好地发挥:有的是空地,随便写写画画!
3. 转而来到Google notebook完成两件事。第一件,把今天整理过的Gdocs的“文档名”记录在notebook上;第二件,编辑此条note,使之成为学习的利器。
在label一项,输入一些“关键字”。比如说,今天我整理了“Google风波”这篇doc,经过paraphrase的过程,我觉得该doc的关键字是“资本运作/公司运营/意识形态/“墙””,那么我就应该在label一项里输入以上几个名词词组。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方便以后写文章时找句子。比如,我将来想写这么个话题“政治家没有一个好东西”。在其中的一段里,我想讨论一下“意识形态”这个东西,那么,只要一翻这个notebook,查找比对一下这些写好的label,然后根据label定位到Gdocs,把当时写的句子和人家写好的例句调出来,何愁写不出好句子?
在comments一项,输入相应Gdoc的“最后修改时间”。因为,作文是需要隔天改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第四天我开始检查前一天doc里我的文字的合理性时,可以随时根据comments中的时间确定我应该修改哪篇doc里的文字。
4. 注意“creat a new notebook”。争取做到每一页的note只记录两个左右的docs信息,从而实现“井井有条”。
5. 刚刚又发现一个妙用,赶紧补充上来。我总结了很多很多的词条,句套,却没有时间回顾、整理,到头来,脑子里可用的句子还是少得可怜。有了notebook,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完成了前4步以后还需完成这么几件事:
1)重新阅读前一天已经处理好的doc,从中挑出精彩的句子、词组和词语,摘录到notebook里面。对于词组和词语,可做如下分类:
a)认识
b)不认识
那么,认识的词语和词组应当直接抄写到notebook中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和词组应该放入新的英语学习文档中。
2)重读doc里面的“英语学习文档”系列,找出精彩的句套,抄入notebook中,并标清楚句子来源。
学习,做人,成长...可以说,越来越离不开Google,可是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人不喜欢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