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浩然“过故人庄”
![]() |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诗,最爱读的就是这首“过故人庄”了:老朋友准备好了酒菜,邀我到他的农庄。长青的大树围绕着村子,苍翠的山坡竖立在屋后。敞开了门对着麦场,壶里不空畅谈农事。到重阳节的时候,我再来喝酒赏菊。在无比简练,音节铿锵的诗句里,饱含了作者对农村风光的赞美,对农事的关心和与务农老朋友的深情厚谊。
我出生在江南农村,也在那里生活到开始上学。在上中学的几年里,每逢放了暑假,就回乡下去陪伴祖母,而我一直在农村务农的一位寄母,一位婶娘,一位姑妈也会喊我去吃顿饭。那时年幼不会喝酒,吃饭就纯是吃饭,用我们无锡的稻种“老来青”做的米饭真是好吃,可以不用菜就能很快把两大碗饭叭到肚里。但从五八年后,我回乡下的次数少了,长辈来喊我吃饭的机会更是几乎没有了,直到改革开放。来喊我吃饭的已不再是我长辈,虽然他们都还健在,而是我的在社办企业做事的堂弟,表弟们。桌面上的菜肴也越来越丰盛,更要有绍兴酒才尽兴。同时,喝的是取自太湖深处的自来水了,河水早就不能喝了,到处修了宽阔的马路,楼房已盖到来家村子的边上,老家的丁巷也全翻造了新房了。见到这一切,见到幼时所熟悉的风光即将没有了,总感到有点惋惜。现在更是,“乡下”似乎完全没有了,父母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无锡南桥镇上盖的一幢楼房也拆了,换给我们兄弟姐妹每人一个高层小单元。回顾我自学校毕业后的这五十多年里,还没有一次能象唐代大诗人孟浩然那样,痛痛快快地在一个务农的老朋友的农庄上,喝酒畅谈农事,总感觉心里有点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