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一些传统民俗整理
小时候特别不待见那些传统的仪式,觉得特别形式,还有点迷信。随着逐渐长大,慢慢发现,自己的想法在改变,对那些曾经的名俗,开始有点想念,也体会到它们在不一样的人眼里,应该有不一样的存在。在对生活抱有期望,有信仰,对祖先生命感到敬畏的人那里,它们就不是形式,是一种敬畏,敬仰。
后面我想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下我的家乡的一些传统民俗。
****清明节
以前住在村子里的时候,祖辈的坟墓都在自家菜地的附近,每次扫墓都会拎着家里的女眷们提前折好的元宝纸钱和买的冥币和一些诵念过的经,去坟墓上扫墓。说是坟墓,其实应该只买了骨灰或者其实连骨灰也不在里面,然后堆了一个小土丘,连墓碑都不会有,因为我们认为前面去世的祖祖辈辈的长辈都埋在这里,一个墓碑根本写不过来。别看这么一小块地,它背靠着我们家的菜地,一般菜地旁边都会有条小河,便于灌溉,所以应该是一块不错的地方。来到墓地上,用石灰撒一个圈圈,就在这个圈圈里焚烧给先人们的纸钱,最后要虔诚的跪拜磕头,请先人们来认领钱财,并祈求先人的庇护。
后来拆迁,所有的墓都搬去统一管理的安息宫,在那里进行这个仪式了。
****端午节
和全国大多数习俗一样,端午会吃粽子,但是因为我们家附近没有大河,所以一般不会有赛龙舟,但是比较重要的是,家里的女人们会自己裹粽子,煮咸鸭蛋,节日过的很有滋味。先准备好粽叶,洗好的生糯米,还有其他想吃的馅儿,包括红豆,火腿肉,咸蛋黄等等,然后大家围坐着开始裹粽子。等到粽子裹好后,会和着咸鸭蛋一起放到大锅里煮熟。做完的这些粽子鸭蛋老外婆总会给家里的三个女儿家都分一些。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白粽子蘸糖,后来吃腻了就喜欢吃火腿肉粽了。
很遗憾,到后来,由于市场上商家对节日的宣传和大力度的促销,大家后来都不再自己家做,而且因为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吧,对这些也不再那么青睐了,甚至都很少买了。
当然,这也是我们那里一年中三次比较正式的回家孝敬父母的日子,不局限于这天,前后都可以,后辈都会买些礼物回家孝敬父母,或者会给些钱让他们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七月半
这是一个农历的节日,也是一个比较有地域特色的节日。类似于清明节,但是是在家里宴请祖先。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家里的长辈也会叫上所有的子孙,回来一起来个家庭聚餐。
这天一家会从上午开始就忙着做菜摆桌子,桌子上整整齐齐放上相应数量的碗筷,酒杯盛满酒,还要摆上蜡烛和香。会有一个人举着香招呼先人们回来吃饭,这时候家里需要保持安静肃穆,不能打扰到先人,不能碰桌子椅子,一边继续上菜,一边焚烧纸钱给先人们使用,期间要三次磕头跪拜。最后吃完需要举着香恭送先人离开。最后会把供奉的饭菜回锅后一家开始吃团圆饭。
在这天的宴席上,有一种平时不吃的食物:茄饼,形状类似于小船,其实和饺子是一样的东西,里面的馅儿通常是南瓜丝肉馅儿或者青菜肉馅儿,不同于饺子的是,这是放在油里油炸的。
****八月半(中秋节)
俗称的中秋节,这个全国的传统都是大大小小回家团聚上月吃饭。另外,这一个节日也是第二个孝敬长辈的节日。
关于这个节日的食物:月饼,一开始我小时候只吃过广式的那种月饼,后来长大了才逐渐知道还有苏式月饼,再到后来的雪月饼。
****重阳节
依稀记得外公会在重阳节这天将一株植物插在门口,至于是不是茱萸,是什么植物,记不清了。这天一般也会在集市上买现成的重阳糕来吃,那种用糯米做的,夹了枣子的,又糯又甜又粘的食物小时候真是爱死了。和地理位置气候有关,家乡的小吃都围绕着糯米做文章。
****冬至
和北方冬至吃饺子不同,我们家那边冬至吃大葱烧豆腐,还挺特别。
****腊八
终于,讲到了吃我最怀念的食物,腊八我们那里喝腊八粥。我们的腊八粥不是北方吃的八宝粥,我们的腊八粥是咸粥,里面一般会放青菜,咸骨头,芸豆,花生,芋头,煮的特别软糯粘稠,吃起来又香又鲜。
****大年夜
大年夜我们中午要吃馄饨,吃了馄饨来年有皮袍穿,象征财源滚滚来,晚上才是大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的正餐。
其实以前在过年前几天,邻里之间会聚在一起做年糕,在一扇大木门上,用糯米揉成乒乓桌那么长宽的年糕,因为只在我小时候在有这个习俗,后来就都是买的了,现在记忆中酒只有做年糕时候的热气氤氲和喷香的刚蒸出来的年糕味儿。
然后在过年前几个月,有些人家里还会自酿米酒,无论做年糕,做团子,做米酒,做汤圆,似乎都离不开糯米啊。
****元宵节
元宵和汤圆,我至今分不清楚。我们在元宵节晚上以前都是吃那种没有馅儿,搓成珍珠大小的元宵,用白水煮开,放糖,偶尔会有一两颗染成紫红色的元宵,吃的时候更加有趣,会想要留着最后吃感觉是会带来幸运的红元宵。这些元宵都是集市上买来的人工手搓做成的,后来的有馅儿的元宵,有各种口味,糯米做的也挺可口。
住在村上的时候,这天晚上吃完饭,小屁孩们就会牵着自家大人做的小兔灯,小龙灯去别人家串门。小时候我的兔灯都是外公做的,用竹子架成兔子的骨架,外面用一层类似宣纸的透光的纸糊起来,用毛笔蘸不同的颜色勾出兔子的眼睛嘴巴等等细节,用细碎的纸条扎起来做兔子的尾巴,最后会在兔子地下装上4个轮子,连着地盘会有一根向前的牵引线,晚上的时候只要在兔子肚子里固定上点燃的蜡烛,小朋友就可以牵着兔子灯到处乱跑了。
****我怀念的家乡小吃
笃烂面
咸腊八粥
元宵
团子
馄饨
自制鱼圆
甜芋头汤
茄饼
肉粽子
大闸蟹
小龙虾
水芹菜
河虾
后面我想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下我的家乡的一些传统民俗。
****清明节
以前住在村子里的时候,祖辈的坟墓都在自家菜地的附近,每次扫墓都会拎着家里的女眷们提前折好的元宝纸钱和买的冥币和一些诵念过的经,去坟墓上扫墓。说是坟墓,其实应该只买了骨灰或者其实连骨灰也不在里面,然后堆了一个小土丘,连墓碑都不会有,因为我们认为前面去世的祖祖辈辈的长辈都埋在这里,一个墓碑根本写不过来。别看这么一小块地,它背靠着我们家的菜地,一般菜地旁边都会有条小河,便于灌溉,所以应该是一块不错的地方。来到墓地上,用石灰撒一个圈圈,就在这个圈圈里焚烧给先人们的纸钱,最后要虔诚的跪拜磕头,请先人们来认领钱财,并祈求先人的庇护。
后来拆迁,所有的墓都搬去统一管理的安息宫,在那里进行这个仪式了。
****端午节
和全国大多数习俗一样,端午会吃粽子,但是因为我们家附近没有大河,所以一般不会有赛龙舟,但是比较重要的是,家里的女人们会自己裹粽子,煮咸鸭蛋,节日过的很有滋味。先准备好粽叶,洗好的生糯米,还有其他想吃的馅儿,包括红豆,火腿肉,咸蛋黄等等,然后大家围坐着开始裹粽子。等到粽子裹好后,会和着咸鸭蛋一起放到大锅里煮熟。做完的这些粽子鸭蛋老外婆总会给家里的三个女儿家都分一些。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白粽子蘸糖,后来吃腻了就喜欢吃火腿肉粽了。
很遗憾,到后来,由于市场上商家对节日的宣传和大力度的促销,大家后来都不再自己家做,而且因为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吧,对这些也不再那么青睐了,甚至都很少买了。
当然,这也是我们那里一年中三次比较正式的回家孝敬父母的日子,不局限于这天,前后都可以,后辈都会买些礼物回家孝敬父母,或者会给些钱让他们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七月半
这是一个农历的节日,也是一个比较有地域特色的节日。类似于清明节,但是是在家里宴请祖先。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家里的长辈也会叫上所有的子孙,回来一起来个家庭聚餐。
这天一家会从上午开始就忙着做菜摆桌子,桌子上整整齐齐放上相应数量的碗筷,酒杯盛满酒,还要摆上蜡烛和香。会有一个人举着香招呼先人们回来吃饭,这时候家里需要保持安静肃穆,不能打扰到先人,不能碰桌子椅子,一边继续上菜,一边焚烧纸钱给先人们使用,期间要三次磕头跪拜。最后吃完需要举着香恭送先人离开。最后会把供奉的饭菜回锅后一家开始吃团圆饭。
在这天的宴席上,有一种平时不吃的食物:茄饼,形状类似于小船,其实和饺子是一样的东西,里面的馅儿通常是南瓜丝肉馅儿或者青菜肉馅儿,不同于饺子的是,这是放在油里油炸的。
****八月半(中秋节)
俗称的中秋节,这个全国的传统都是大大小小回家团聚上月吃饭。另外,这一个节日也是第二个孝敬长辈的节日。
关于这个节日的食物:月饼,一开始我小时候只吃过广式的那种月饼,后来长大了才逐渐知道还有苏式月饼,再到后来的雪月饼。
****重阳节
依稀记得外公会在重阳节这天将一株植物插在门口,至于是不是茱萸,是什么植物,记不清了。这天一般也会在集市上买现成的重阳糕来吃,那种用糯米做的,夹了枣子的,又糯又甜又粘的食物小时候真是爱死了。和地理位置气候有关,家乡的小吃都围绕着糯米做文章。
****冬至
和北方冬至吃饺子不同,我们家那边冬至吃大葱烧豆腐,还挺特别。
****腊八
终于,讲到了吃我最怀念的食物,腊八我们那里喝腊八粥。我们的腊八粥不是北方吃的八宝粥,我们的腊八粥是咸粥,里面一般会放青菜,咸骨头,芸豆,花生,芋头,煮的特别软糯粘稠,吃起来又香又鲜。
****大年夜
大年夜我们中午要吃馄饨,吃了馄饨来年有皮袍穿,象征财源滚滚来,晚上才是大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的正餐。
其实以前在过年前几天,邻里之间会聚在一起做年糕,在一扇大木门上,用糯米揉成乒乓桌那么长宽的年糕,因为只在我小时候在有这个习俗,后来就都是买的了,现在记忆中酒只有做年糕时候的热气氤氲和喷香的刚蒸出来的年糕味儿。
然后在过年前几个月,有些人家里还会自酿米酒,无论做年糕,做团子,做米酒,做汤圆,似乎都离不开糯米啊。
****元宵节
元宵和汤圆,我至今分不清楚。我们在元宵节晚上以前都是吃那种没有馅儿,搓成珍珠大小的元宵,用白水煮开,放糖,偶尔会有一两颗染成紫红色的元宵,吃的时候更加有趣,会想要留着最后吃感觉是会带来幸运的红元宵。这些元宵都是集市上买来的人工手搓做成的,后来的有馅儿的元宵,有各种口味,糯米做的也挺可口。
住在村上的时候,这天晚上吃完饭,小屁孩们就会牵着自家大人做的小兔灯,小龙灯去别人家串门。小时候我的兔灯都是外公做的,用竹子架成兔子的骨架,外面用一层类似宣纸的透光的纸糊起来,用毛笔蘸不同的颜色勾出兔子的眼睛嘴巴等等细节,用细碎的纸条扎起来做兔子的尾巴,最后会在兔子地下装上4个轮子,连着地盘会有一根向前的牵引线,晚上的时候只要在兔子肚子里固定上点燃的蜡烛,小朋友就可以牵着兔子灯到处乱跑了。
****我怀念的家乡小吃
笃烂面
咸腊八粥
元宵
团子
馄饨
自制鱼圆
甜芋头汤
茄饼
肉粽子
大闸蟹
小龙虾
水芹菜
河虾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