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分享:拉菲珍宝(小拉菲)干红葡萄酒
曾经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富豪只认拉菲,而且一定要喝1982年的”,的确,在中国,“拉菲”这个名字有着非同寻常和意想不到的共鸣。但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每年产量平均只有1.5万至2万箱,因此,在中国饭局上开的葡萄酒其实并不一定都是拉菲古堡,更多的是“拉菲珍宝干红葡萄酒”(Carruades de Lafite)。很多人请客时,为添面子,都会花几千元开一瓶拉菲珍宝。然而拉菲珍宝是怎样诞生的呢?它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它和拉菲古堡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它在中国又有什么样起伏跌宕的经历呢?
拉菲珍宝是拉菲古堡的副牌酒,也称“小拉菲”。它的英文名“Carruades”来自于与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许阿德(Carruades)台地,此处的几个地块于1845年被拉菲古堡购入。19世纪时,卡许阿德葡萄酒与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分别销售。后来,由于1901年波尔多葡萄差强人意,雄狮酒庄(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率先酿造“副牌酒”,波尔多其它酒庄纷纷效仿,也开始用质量略差的葡萄单独酿造“副牌酒”,拉菲古堡也不例外。于是,质量略差的卡许阿德酒成为了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副牌酒最开始被称为“卡许阿德磨坊”,从1980年代起更名为“拉菲珍宝”。拉菲古堡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酿制副牌酒。第一种情况,也是最通常的情况,酒庄用酿造正牌酒时淘汰下来、不堪大任的葡萄酿造副牌酒。第二种情况,酒庄用那些年轻的、风味不够的葡萄藤的果实来酿造副牌酒。第三种情况,正牌酒在橡木桶里陈年时被发现质量不达标,被降格成为副牌。
拉菲珍宝通常是由50-70%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0-50%的梅洛(Merlot)和0-5%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与味而多(Petit Verdot)混酿而成。与拉菲正牌相比,拉菲副牌的梅洛比例含量更高。在酿造工艺方面,拉菲珍宝80%的酒液使用橡木桶陈年(10%为新桶)18至20个月,其年平均产量为2万箱至3万箱。多年来酿造拉菲酒的苛刻标准使得拉菲珍宝也具有了正牌的一些品质特点,又因其产地卡许阿德台地的风土特征,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拉菲副牌与拉菲正牌的品质究竟有多大的差异呢?是酒商广告中所谓的“花正牌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价格体验正牌的风范”吗?葡萄酒世界里的“凯撒大帝”罗伯特•帕克曾经却说:“大部分副牌酒在质量上与它们的正牌酒根本没有可比之处。”因此,想要通过喝拉菲副牌来体验拉菲正牌的感觉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期待。不过如果在好的年份,拉菲古堡的葡萄品质会比较统一,拉菲副牌的水准也会随之大幅提高。所以,年份是选择拉菲副牌最为重要的金科玉律。近年来较好的年份有:2010年、2009年、2005、2003、1996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拉菲在中国起伏跌宕的经历也令人瞠目结舌。2006年一瓶小拉菲还不到五百元,但是短短几年过后,在中国“拉菲”遭爆炒的疯狂时期,一瓶小拉菲甚至可以卖到一两万元。然而根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最新数据显示,近一年时间,在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波尔多佳酿500指数中,小拉菲领跌波尔多佳酿,降幅达48%, 2002、2004和2007年份小拉菲交易价跌幅均超过40%,占据五大跌幅最大佳酿中的三席。同样,在中国,小拉菲也难逃大跌的命运,其价格一度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其实,对于小拉菲在中国市场的高价,业内人士曾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理性的价格,这种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出现过,只有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拉菲的高价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表现,因此出现以上的跌幅倒也不足为奇。无论如何,小拉菲在中国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市场似乎也在给大众一个信息,那就是“小拉菲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拉菲珍宝是拉菲古堡的副牌酒,也称“小拉菲”。它的英文名“Carruades”来自于与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许阿德(Carruades)台地,此处的几个地块于1845年被拉菲古堡购入。19世纪时,卡许阿德葡萄酒与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分别销售。后来,由于1901年波尔多葡萄差强人意,雄狮酒庄(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率先酿造“副牌酒”,波尔多其它酒庄纷纷效仿,也开始用质量略差的葡萄单独酿造“副牌酒”,拉菲古堡也不例外。于是,质量略差的卡许阿德酒成为了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副牌酒最开始被称为“卡许阿德磨坊”,从1980年代起更名为“拉菲珍宝”。拉菲古堡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酿制副牌酒。第一种情况,也是最通常的情况,酒庄用酿造正牌酒时淘汰下来、不堪大任的葡萄酿造副牌酒。第二种情况,酒庄用那些年轻的、风味不够的葡萄藤的果实来酿造副牌酒。第三种情况,正牌酒在橡木桶里陈年时被发现质量不达标,被降格成为副牌。
拉菲珍宝通常是由50-70%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0-50%的梅洛(Merlot)和0-5%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与味而多(Petit Verdot)混酿而成。与拉菲正牌相比,拉菲副牌的梅洛比例含量更高。在酿造工艺方面,拉菲珍宝80%的酒液使用橡木桶陈年(10%为新桶)18至20个月,其年平均产量为2万箱至3万箱。多年来酿造拉菲酒的苛刻标准使得拉菲珍宝也具有了正牌的一些品质特点,又因其产地卡许阿德台地的风土特征,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拉菲副牌与拉菲正牌的品质究竟有多大的差异呢?是酒商广告中所谓的“花正牌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价格体验正牌的风范”吗?葡萄酒世界里的“凯撒大帝”罗伯特•帕克曾经却说:“大部分副牌酒在质量上与它们的正牌酒根本没有可比之处。”因此,想要通过喝拉菲副牌来体验拉菲正牌的感觉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期待。不过如果在好的年份,拉菲古堡的葡萄品质会比较统一,拉菲副牌的水准也会随之大幅提高。所以,年份是选择拉菲副牌最为重要的金科玉律。近年来较好的年份有:2010年、2009年、2005、2003、1996年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拉菲在中国起伏跌宕的经历也令人瞠目结舌。2006年一瓶小拉菲还不到五百元,但是短短几年过后,在中国“拉菲”遭爆炒的疯狂时期,一瓶小拉菲甚至可以卖到一两万元。然而根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最新数据显示,近一年时间,在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波尔多佳酿500指数中,小拉菲领跌波尔多佳酿,降幅达48%, 2002、2004和2007年份小拉菲交易价跌幅均超过40%,占据五大跌幅最大佳酿中的三席。同样,在中国,小拉菲也难逃大跌的命运,其价格一度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其实,对于小拉菲在中国市场的高价,业内人士曾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理性的价格,这种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出现过,只有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拉菲的高价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表现,因此出现以上的跌幅倒也不足为奇。无论如何,小拉菲在中国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市场似乎也在给大众一个信息,那就是“小拉菲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