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ace成都主题例会第87期 —给创业泼点冷水
写在前面:
成都方糖小镇都半岁多大了。镇长和关爱官精心照料着它,越来越多的初创团队入驻,一个个令人激动的梦想在孕育、孵化、诞生。每次踏进糖糖,看见创业者们伏案工作的样子,就被他们的专注打动。我想,这个空间设计者该实现了他的初衷。
关于本期主题例会,宣传和铺陈早已席卷WorkFace成都的公众账号和群讨论了,更有Facer们鼎力友情推广。承蒙伙伴们的厚爱,谨献此篇活动现场实录,以飨大家。当然,错过的朋友们也稍安勿躁,且让我带大家开启例会之旅。
孙亮,主讲人。比较内敛,乍看去和王石形似。摸爬滚打逾十年,与文艺和交流有关,无一例外。在他看来,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只有硕果仅存的UBER,而UB100,熊猫电音俱乐部,青蜜咖啡和1982音乐红酒吧,只是比玩票略高一层逼格而已。UBER不是泊来的打车软件,而是本土的市内设计公司,且出生早于前者,经营得风生水起。
你心目中的室内设计是个啥样?耽迷于自我创作的艺术家,在精密绘图软件上构造空间的设计师,还是带领一帮工人动手造房的包工头?孙亮有他独到的定义,这是一门糅合技术、艺术和人文情怀的行业,不仅需要感性创作,更需要理性论证,力求平衡艺术和商业。就纯粹的艺术而言,他不习惯给作品贴标签,冠以名号曰“设计师风格”,因为这玩的是营销。他自己主要设计餐饮和娱乐空间,实乃不期而就,在这些领域小有成就,有了几件代表作后,借口碑为自己广开了财路,却不自觉地被画地为牢。平心而论,他更期待去尝试更多其它的空间设计,兴趣和好奇心使然,而这也是诱发他不断创业的根本基因。
谈到创业,孙亮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不少关键点。
1.为什么要创业?
1)实现梦想?可是创业≠梦想。两者的落脚点不同,前者强调过程,而后者重结果。梦想甜如蜜,而创业似乎包罗酸甜苦辣,绝非只是做想做的事。梦想常披戴光环,而创业从不神圣且伟大,它只是人所面临的众多选择中的一种,目的是满足某种欲望。
2)当老板?可普通人眼里预想的老板是什么?平日里闲来无事,品茶高尔夫,一切琐事交由下属,仅需过问财务,偶尔抛头露面。可创业者往往连轴转,累得像头拉磨的驴,一人身兼数职,周旋于客户和团队之间,相当不自由。
2.需要这么多创业者么?
1)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
2)在条件(技术,人脉,资源等等)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实际上是走弯路;
3)打工非常必要。书本知识需要靠它来练兵,以与现实接轨。工作中合作共事的同事,是将来创业团队的孵化器。结识的客户,更是创业的财源或资源。
4)三思而后行,就像做任何重大抉择。
3.创何业?
创业也是一个不断定位的过程。世间三百六十行,不见得一次就成功精准定位,免不了有主业和副业。那副业是否就多余呢?其实它和主业相互依存,相互借力。
1)副业往往提供社交平台,是拓宽人脉的不二渠道;
2)副业能帮创业者更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捕捉市场的突破口。
孙亮坦诚创业完全再造了他。如今,内向远离了他,而丰富的阅历让他更加醇厚。他觉得生活得很快乐,因为其中饱含艰辛和痛苦。
令人惊喜的是,上海Founder的创始人万里江空降活动现场,给大家介绍了联合办公空间。其实孙亮承包设计的成都Founder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运营。届时Founder的实体空间将联结初创公司和创业者,给他们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务,以便让他们在享受大企业的优惠折扣之时,更专注于自身业务。而这也是Founder帮助怀揣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又一次重大尝试。
在听取两位嘉宾的分享后,与会人分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收获颇丰。
1.陈琛认为创业初期选择合伙人至关重要,团队成员的性格要兼容,必须愿意共同承担责任。创业源自心之所喜,它能带来成就感和认同感,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还得踏实做;
2.李佳创业的初衷是想当救世主,改变行业的一些弊端;
3.Martin觉得创业是件有情怀的事,它是创业者对可能性的艰苦尝试。同时指出联合办公在成都也蔚然成风,如侠客岛,郫县创意产业园等,但Founder并非适用所有的公司或创业者,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有限,而且需要结合市场需要,找准初创公司的痛点,优化服务;
4.陈斌将Founder视为初创公司的甲方,期待它能提供信心和支持。
创业不止,折腾不休。愿各位有志创业的人,终能创造自己的一片天。
成都方糖小镇都半岁多大了。镇长和关爱官精心照料着它,越来越多的初创团队入驻,一个个令人激动的梦想在孕育、孵化、诞生。每次踏进糖糖,看见创业者们伏案工作的样子,就被他们的专注打动。我想,这个空间设计者该实现了他的初衷。
关于本期主题例会,宣传和铺陈早已席卷WorkFace成都的公众账号和群讨论了,更有Facer们鼎力友情推广。承蒙伙伴们的厚爱,谨献此篇活动现场实录,以飨大家。当然,错过的朋友们也稍安勿躁,且让我带大家开启例会之旅。
孙亮,主讲人。比较内敛,乍看去和王石形似。摸爬滚打逾十年,与文艺和交流有关,无一例外。在他看来,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只有硕果仅存的UBER,而UB100,熊猫电音俱乐部,青蜜咖啡和1982音乐红酒吧,只是比玩票略高一层逼格而已。UBER不是泊来的打车软件,而是本土的市内设计公司,且出生早于前者,经营得风生水起。
你心目中的室内设计是个啥样?耽迷于自我创作的艺术家,在精密绘图软件上构造空间的设计师,还是带领一帮工人动手造房的包工头?孙亮有他独到的定义,这是一门糅合技术、艺术和人文情怀的行业,不仅需要感性创作,更需要理性论证,力求平衡艺术和商业。就纯粹的艺术而言,他不习惯给作品贴标签,冠以名号曰“设计师风格”,因为这玩的是营销。他自己主要设计餐饮和娱乐空间,实乃不期而就,在这些领域小有成就,有了几件代表作后,借口碑为自己广开了财路,却不自觉地被画地为牢。平心而论,他更期待去尝试更多其它的空间设计,兴趣和好奇心使然,而这也是诱发他不断创业的根本基因。
谈到创业,孙亮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不少关键点。
1.为什么要创业?
1)实现梦想?可是创业≠梦想。两者的落脚点不同,前者强调过程,而后者重结果。梦想甜如蜜,而创业似乎包罗酸甜苦辣,绝非只是做想做的事。梦想常披戴光环,而创业从不神圣且伟大,它只是人所面临的众多选择中的一种,目的是满足某种欲望。
2)当老板?可普通人眼里预想的老板是什么?平日里闲来无事,品茶高尔夫,一切琐事交由下属,仅需过问财务,偶尔抛头露面。可创业者往往连轴转,累得像头拉磨的驴,一人身兼数职,周旋于客户和团队之间,相当不自由。
2.需要这么多创业者么?
1)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
2)在条件(技术,人脉,资源等等)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实际上是走弯路;
3)打工非常必要。书本知识需要靠它来练兵,以与现实接轨。工作中合作共事的同事,是将来创业团队的孵化器。结识的客户,更是创业的财源或资源。
4)三思而后行,就像做任何重大抉择。
3.创何业?
创业也是一个不断定位的过程。世间三百六十行,不见得一次就成功精准定位,免不了有主业和副业。那副业是否就多余呢?其实它和主业相互依存,相互借力。
1)副业往往提供社交平台,是拓宽人脉的不二渠道;
2)副业能帮创业者更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捕捉市场的突破口。
孙亮坦诚创业完全再造了他。如今,内向远离了他,而丰富的阅历让他更加醇厚。他觉得生活得很快乐,因为其中饱含艰辛和痛苦。
令人惊喜的是,上海Founder的创始人万里江空降活动现场,给大家介绍了联合办公空间。其实孙亮承包设计的成都Founder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运营。届时Founder的实体空间将联结初创公司和创业者,给他们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务,以便让他们在享受大企业的优惠折扣之时,更专注于自身业务。而这也是Founder帮助怀揣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又一次重大尝试。
在听取两位嘉宾的分享后,与会人分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收获颇丰。
1.陈琛认为创业初期选择合伙人至关重要,团队成员的性格要兼容,必须愿意共同承担责任。创业源自心之所喜,它能带来成就感和认同感,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还得踏实做;
2.李佳创业的初衷是想当救世主,改变行业的一些弊端;
3.Martin觉得创业是件有情怀的事,它是创业者对可能性的艰苦尝试。同时指出联合办公在成都也蔚然成风,如侠客岛,郫县创意产业园等,但Founder并非适用所有的公司或创业者,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有限,而且需要结合市场需要,找准初创公司的痛点,优化服务;
4.陈斌将Founder视为初创公司的甲方,期待它能提供信心和支持。
创业不止,折腾不休。愿各位有志创业的人,终能创造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