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与家
今早翻古文字类编,蓦然意识到冢与家笔画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一点之上下。家原意为屋下有猪,反映了农耕文化的起源。而冢单看其意象乃岩下有猪绊脚?冢的创字本义待查,但两者的异与同着实令我心惊了一上午。
创此两字的古人好悲观,这种悲观是充斥红楼似的悲观与悲凉。而《桃花扇》一套哀江南更是将这种悲凉唱到极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人世间多少处的青苔碧瓦堆,曾被人睡过风流觉几宿。中国式的悲观主义里,家与冢本就仅一时之隔,万般浮幻,终有倾埤成黄土一抔一片白茫之时。而古人起宅子建高楼,却又偏爱那冢处风水最佳。
冢家不分里,苏轼是看得最明白的,所以,他说,我本无家焉归往。又说,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创此两字的古人好悲观,这种悲观是充斥红楼似的悲观与悲凉。而《桃花扇》一套哀江南更是将这种悲凉唱到极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人世间多少处的青苔碧瓦堆,曾被人睡过风流觉几宿。中国式的悲观主义里,家与冢本就仅一时之隔,万般浮幻,终有倾埤成黄土一抔一片白茫之时。而古人起宅子建高楼,却又偏爱那冢处风水最佳。
冢家不分里,苏轼是看得最明白的,所以,他说,我本无家焉归往。又说,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