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看了一点书
高一对于我而言完全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尝试着摸索着去做着一些事情,尽管过程并不都尽如人意,但一年下来多多少少收获了一些东西,至少在阅读方面是的。
上学期
《三毛精品集》《三毛全集》
《丰子恺散文集》
《偷影子的人》
《一个人的朝圣》
《七种武器》
《马丁伊登》
《三体1》
《神雕侠侣》
《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
《围城》
《北极光的微笑》毕淑敏散文
《欢乐英雄》
《青春》韩寒杂文
2月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动物庄园》
《摆渡人》
《荒原狼》
3月~4月
《红处方》
《局外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是猫》
《月亮和六便士》
《郁达夫文集》
《看见》
《野性的呼唤》
《红楼梦》前40回
5月
《射雕英雄传》
《1984》
《雷雨》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小妇人》
《挪威的森林》
《活着活着就老了》
《常识》
6月
《陆小凤传奇1》
《窗边的的小豆豆》
《孩子,你慢慢来》
《呼兰河传》
《迟子建散文集》
《三少爷的剑》
《偷书贼》
《灿烂千阳》
《野火集》
《人间失格》
《耻辱者手记》
《最好金龟换酒》
《小径分岔的花园》
7月
《退步集》
《陆犯焉识》
当然也有许多借了没看完的书(原因有三:一者当时太躁静不下来,二者书本身艰涩难读,三者时间不多)
《杜尚访谈录》上学期
《瓦尔登湖》上学期
《丁玲文集》上学期
《林语堂文集》上学期
《边城》上学期
《鹿鼎记》2月
《刀锋》3月
《热爱生命》3月
《张爱玲精品集》3月
《黄金时代》6月
《在细雨中呼喊》6月
《在路上》6月
另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书在同桌的影响下有了接触和较浅的了解。
做个总结吧:高一住宿了,一年来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也最喜欢去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借了也读了许多书,但一直到5月,我的阅读只是一种习惯的动作,带有从中获益的功利心态,6月我才意识到自己与文学已结缘,已经爱上她了。现在的阅读,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纯粹的喜爱。这大概可以算是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了吧。
关于书的一些话:
正如我语文老师所言,现在大不必读专业书籍尽兴去杂读,我一直在杂读的路上走着。从我列的书单也可见一斑,不带目的不成系统。然而我很开心,在中国的外国的经典的畅销的作品中我不断开阔眼界,知道了一个广大而宽容的世界。可能有些书现在的我读来颇感吃力,对其大意不甚明了,但以后终究会重拾旧书而恍然开悟。因此我并不那么固执地读这些书,我所持的态度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我喜欢的:我最喜爱的并且愿意反复读的书应该是《马丁·伊登》《月亮和六便士》这两本书了,虽然当时阅读的具体感受已模糊,我却依然记得那极大的感动与震撼。就像一杯浓厚的老酒,余味悠长。
我推荐的:三毛的文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极其真诚的表露,我们可以从她的重情重义中获得感动。古龙的武侠很快意,失落时读一读喝一杯这样的酒可以消愁。评论性的文字可以激发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韩寒,龙应台,梁文道值得一看。散文是表达感情记叙事情的好文体,丰子恺朴诚明亮,龙应台深情款款,郁达夫多情激烈,迟子建人情味浓,毕淑敏厚重沉静。《看见》让我们明白有些人是这样生存的;《最好金龟换酒》是走过世界的自由与洒脱。当然也不发温情抑或正能量满满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偷影子的人》讲述牵挂人的感情,《陆犯焉识》是有重量的感情。
2016.7.08
上学期
《三毛精品集》《三毛全集》
《丰子恺散文集》
《偷影子的人》
《一个人的朝圣》
《七种武器》
《马丁伊登》
《三体1》
《神雕侠侣》
《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
《围城》
《北极光的微笑》毕淑敏散文
《欢乐英雄》
《青春》韩寒杂文
2月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动物庄园》
《摆渡人》
《荒原狼》
3月~4月
《红处方》
《局外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是猫》
《月亮和六便士》
《郁达夫文集》
《看见》
《野性的呼唤》
《红楼梦》前40回
5月
《射雕英雄传》
《1984》
《雷雨》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小妇人》
《挪威的森林》
《活着活着就老了》
《常识》
6月
《陆小凤传奇1》
《窗边的的小豆豆》
《孩子,你慢慢来》
《呼兰河传》
《迟子建散文集》
《三少爷的剑》
《偷书贼》
《灿烂千阳》
《野火集》
《人间失格》
《耻辱者手记》
《最好金龟换酒》
《小径分岔的花园》
7月
《退步集》
《陆犯焉识》
当然也有许多借了没看完的书(原因有三:一者当时太躁静不下来,二者书本身艰涩难读,三者时间不多)
《杜尚访谈录》上学期
《瓦尔登湖》上学期
《丁玲文集》上学期
《林语堂文集》上学期
《边城》上学期
《鹿鼎记》2月
《刀锋》3月
《热爱生命》3月
《张爱玲精品集》3月
《黄金时代》6月
《在细雨中呼喊》6月
《在路上》6月
另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书在同桌的影响下有了接触和较浅的了解。
做个总结吧:高一住宿了,一年来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也最喜欢去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借了也读了许多书,但一直到5月,我的阅读只是一种习惯的动作,带有从中获益的功利心态,6月我才意识到自己与文学已结缘,已经爱上她了。现在的阅读,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纯粹的喜爱。这大概可以算是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了吧。
关于书的一些话:
正如我语文老师所言,现在大不必读专业书籍尽兴去杂读,我一直在杂读的路上走着。从我列的书单也可见一斑,不带目的不成系统。然而我很开心,在中国的外国的经典的畅销的作品中我不断开阔眼界,知道了一个广大而宽容的世界。可能有些书现在的我读来颇感吃力,对其大意不甚明了,但以后终究会重拾旧书而恍然开悟。因此我并不那么固执地读这些书,我所持的态度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我喜欢的:我最喜爱的并且愿意反复读的书应该是《马丁·伊登》《月亮和六便士》这两本书了,虽然当时阅读的具体感受已模糊,我却依然记得那极大的感动与震撼。就像一杯浓厚的老酒,余味悠长。
我推荐的:三毛的文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极其真诚的表露,我们可以从她的重情重义中获得感动。古龙的武侠很快意,失落时读一读喝一杯这样的酒可以消愁。评论性的文字可以激发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韩寒,龙应台,梁文道值得一看。散文是表达感情记叙事情的好文体,丰子恺朴诚明亮,龙应台深情款款,郁达夫多情激烈,迟子建人情味浓,毕淑敏厚重沉静。《看见》让我们明白有些人是这样生存的;《最好金龟换酒》是走过世界的自由与洒脱。当然也不发温情抑或正能量满满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偷影子的人》讲述牵挂人的感情,《陆犯焉识》是有重量的感情。
201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