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妮有关的往事
偶然间听到素年锦时这四个字,不知出处,原来竟是安妮的新书。素和锦都是我顶喜欢的字,找来看。她在博客中说到决定生养一个孩子。不知小说是不是写她自己。前面的大段散文像是她的回忆录。院子里的荷花,左邻右舍的细碎人生,海边桥的前世今生,她记忆里的成长背景。这似乎是跟世界文豪学来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开篇就是铺天盖地的场景描写,简直让人看不下去。后来我再看到王安忆的《长恨歌》便感觉是模仿。不同之处在于安妮是纯回忆的,小说却是在造势。这是个个人英雄崇拜的年代,可以放心有那么多的FANS愿意陪她回忆。后面的小说是相当老套老套。一个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子,偶遇一个完美男人,他有风度,有才子气,偏又是成功商人,偏又是多年前离异的单身男人。更偏偏的是,他在京城郊区有庄园一座,闲暇就去花酒侍弄当现代隐士。再写下去快成简爱和罗切斯特了。当然,这次的结局是圆圆满满,女主人说,我厌倦恋爱我要立刻结婚,于是闪婚,女主人在庄园内等待生子。如果说,之前安妮在她的作品当中一直跟自己纠缠,这次她得到了救赎,然而救世主确是一个男人幻化的影像。
安妮宝贝老师让我想到卫慧的上海宝贝,所以直接称呼安妮比较不影响心情。说起来我看的第一本是《告别微安》,那时候并不知道作者已经如此风靡。太流行的东西我一向后知后觉。我那时候就是喜欢孙犁余华这样的人。然而我未能免俗,对她的书爱不释手。16岁的年纪,她写到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阴郁沉默,迷恋自我。莫名其妙的死亡和自虐。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状态,但是她的文字简洁,直接,直指人心不容置疑的观点。所以翻来覆去的看。但是现在都忘记了那里面具体都写了些什么。这就是我看她的狭隘之处。伟大的作品必须要有触及灵魂的力量。即使写作的是某个人某一小群体,依然会让人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后来再看了彼岸花,八月未央。书名吸引的我。再后来看到蔷薇岛屿就停住了。有些人是只属于一段时间的,像是初中时候我看三毛,喜爱之情难以言表啊。到了现在,连最喜欢的撒哈拉的故事也不想翻开看了。我依然爱她,可是我已经没必要再去看她写过的书。此类作家还有张曼娟,亦舒,林清玄和刘墉。真正可以让我反复玩味的是那些可以用之一生的书,不管轻熟还是老去都能被感动被默诵的书。这样的作家是伟大的,比如先贤诸子以及后世的林语堂。
记得深的文章是《七月与安生》。关于感情和分享。太阳一样的女人和月亮一样的女人,你要哪一个。我大学时候一很小资的同学用她灵秀的字体手抄此文,并送给我。我没能留下和她的友谊但我会一直留着且打算永远留下去那个手抄本。那时候我的一些朋友都开始看她的书。大一冬天外面还飘着大雪的时候,我窝在宿舍的床上看安妮的书,可以看上一整天。无可否认,无意识的,她在某些地方影响和改变了我。比如,对爱情和宿命的悲观态度,使得我如今不得不百般努力以摆脱这样的影响。我相信一个人启蒙师是琼瑶还是亦舒将直接影响她之后的生活,我想我看的是张小娴也算幸运。
后来我知道她出了二三事和清醒记以及莲花。我到书店的时候曾驻足翻看了几页,终于不耐烦起来。棉布刺绣裙子绣花鞋,海藻或植物般的女人,温暖高大干净的男人手掌,晒洗的衣服窗台上的猫,旅途中随意邂逅的花鸟虫鱼和短暂爱情,不明所以的挣扎和颓唐。她还是在描述她的心路,而我却有我现世的问题要忙。而书里的生活是我永不愿经历的也帮不到我的。谁都有心绪凌乱的时候,我需要的是醍醐灌顶的大智慧而不是重复沉沦。当然我还是喜欢她的文笔。再年轻一些的我看到张悦然写的书。她比安妮有才华,她不会用大量简洁的句子,取而代之的是底气十足的艳丽辞藻。然而仍然觉得是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女人。或许她们真的有痛苦经历仍在苦苦纠缠,但已经不属于我欣赏的范畴。
生活还在继续,听说安妮生了一个女儿,希望她过的好。
安妮宝贝老师让我想到卫慧的上海宝贝,所以直接称呼安妮比较不影响心情。说起来我看的第一本是《告别微安》,那时候并不知道作者已经如此风靡。太流行的东西我一向后知后觉。我那时候就是喜欢孙犁余华这样的人。然而我未能免俗,对她的书爱不释手。16岁的年纪,她写到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阴郁沉默,迷恋自我。莫名其妙的死亡和自虐。完全不是我喜欢的状态,但是她的文字简洁,直接,直指人心不容置疑的观点。所以翻来覆去的看。但是现在都忘记了那里面具体都写了些什么。这就是我看她的狭隘之处。伟大的作品必须要有触及灵魂的力量。即使写作的是某个人某一小群体,依然会让人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后来再看了彼岸花,八月未央。书名吸引的我。再后来看到蔷薇岛屿就停住了。有些人是只属于一段时间的,像是初中时候我看三毛,喜爱之情难以言表啊。到了现在,连最喜欢的撒哈拉的故事也不想翻开看了。我依然爱她,可是我已经没必要再去看她写过的书。此类作家还有张曼娟,亦舒,林清玄和刘墉。真正可以让我反复玩味的是那些可以用之一生的书,不管轻熟还是老去都能被感动被默诵的书。这样的作家是伟大的,比如先贤诸子以及后世的林语堂。
记得深的文章是《七月与安生》。关于感情和分享。太阳一样的女人和月亮一样的女人,你要哪一个。我大学时候一很小资的同学用她灵秀的字体手抄此文,并送给我。我没能留下和她的友谊但我会一直留着且打算永远留下去那个手抄本。那时候我的一些朋友都开始看她的书。大一冬天外面还飘着大雪的时候,我窝在宿舍的床上看安妮的书,可以看上一整天。无可否认,无意识的,她在某些地方影响和改变了我。比如,对爱情和宿命的悲观态度,使得我如今不得不百般努力以摆脱这样的影响。我相信一个人启蒙师是琼瑶还是亦舒将直接影响她之后的生活,我想我看的是张小娴也算幸运。
后来我知道她出了二三事和清醒记以及莲花。我到书店的时候曾驻足翻看了几页,终于不耐烦起来。棉布刺绣裙子绣花鞋,海藻或植物般的女人,温暖高大干净的男人手掌,晒洗的衣服窗台上的猫,旅途中随意邂逅的花鸟虫鱼和短暂爱情,不明所以的挣扎和颓唐。她还是在描述她的心路,而我却有我现世的问题要忙。而书里的生活是我永不愿经历的也帮不到我的。谁都有心绪凌乱的时候,我需要的是醍醐灌顶的大智慧而不是重复沉沦。当然我还是喜欢她的文笔。再年轻一些的我看到张悦然写的书。她比安妮有才华,她不会用大量简洁的句子,取而代之的是底气十足的艳丽辞藻。然而仍然觉得是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女人。或许她们真的有痛苦经历仍在苦苦纠缠,但已经不属于我欣赏的范畴。
生活还在继续,听说安妮生了一个女儿,希望她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