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看《看戲》
![]() |
壹本用白色半透明塑料袋包裝的《看戲》從遙遠的深圳走到了我的面前。
這是師友王委員和臍橙飛鴿傳來的壹片喜悅心情。戲迷與戲迷的對話,心靈與心靈的相遇,透過這本薄薄的小冊,閱讀時,不禁翻得“辛苦”,倍感沈甸。
第四本《看戲》出版的時間已是2010年1月了。還記得在相互的灰色系創作部圍擋中,當王委員把熱騰騰的第壹本《看戲》遞給我時,單色印刷的小刊風格已經把我折服得無言以對,我只能以“爲什麽把創刊號印在上面”的話題虛晃壹槍。王委員淡淡的說,不壹定辦得很好,所以不太高調的聲張了。然後,之後的事實卻力證王委員當時判斷的絕對失誤。首先是《看戲》拿到了某個平面設計大獎,再者,很多戲友均是由這本輕盈的冊子串聯壹體,壹月不讀,壹月不見,身體便開始出現不適,開始緊張,甚至有了那種女孩兒不見老朋友來的忐忑與不安。
我有幸,紅色的,預示著開門紅的新年第壹刊到了。
從封面而言,這次的設計又有了大的突破,壹改往期將導讀提示散于主形象周圍的排版。壹棵甜橙樹長在白色的土地、白色的天空,視覺空間帶來的想象空間因留白而無限放大,04期導讀則安安靜靜的紮根甜橙樹下,壹記揣測創意者立意所在的想法躍然腦海:只有壹滴又壹滴散落于深圳大地的“戲”水,才能滋養出聚橙這棵“戲”樹,才能有琳琅滿目、碩果累累的甜橙。翻過封頁,壹只灼灼可愛的小虎嗷嗷地歡唱著,剪紙獨具的紅,在小刊單色設計中與紙面心心相印。
![]() |
04期《看戲》從大處著眼,以深圳文化之城的角度切入,將深圳表演藝術的扛旗人物悉數請到,緩緩講述他們對于深圳文化建設的付出與展望。聚橙網,以民間資本介入文化事業的群體,在2009年有了迅猛發展,成爲承接國家文化産業意志的第壹陣地,由此對2010年的期望自然也獨步壹方。想來自己亦是橙子家族的壹員,可是現今于湖南老家“玩樂”,離開深圳沃土,鮮有戲可看,因爲每每登錄之後,也只是對著壹條條演出信息瞪目發呆,偶爾默默地打個小算盤,預計幾時能回深圳,能趕上哪出,並不留下只言片語到聚橙網上。這次更甚,對著《看戲》裏未來兩個月的聲色盛宴,仿若月底回深,居然在心中盤算好了看戲路線:29日—少年宮—《地底的天空》,30日—保利劇院—《費加羅的婚禮》,31日—大劇院—《暗戀桃花源》。精彩、豐富、又令人焦灼的深圳月底行!
![]() |
或許,這《看戲》的魅力在于,讓我和與我相似的戲友們,想去看、想去聽、去感受、去啧啧稱奇那壹幕幕聲嘶力竭的換場,壹出出烈火紅唇的沖突、高潮、矛盾、對壘。我想看戲,並想像《看戲》那樣,搭壹個僅屬于自己心靈的羅馬鬥獸場,恢宏、廣大、結實,雖氣氛如在弦之箭,但卻用圓的勻稱將其囊括于內。走了出去,那便是另壹片有趣的紅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