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之武将——岛左近清兴
岛左近清兴,是一个笼罩着重重迷雾的谜之武将。他的前半生,扑朔迷离,有着无穷的传说;他的结局,风云莫测,没有人能够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他象一股清烟,一片流云,又或者是一颗闪亮的流星,他所有的一切都仿佛是要在那一场判定天下的战役中全力去刻印下自己的痕迹。也许了解他的人没有很多,但是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忽视他。
有着“日本第一勇猛”、“鬼神不惧”这样称誉的左近在历史上似乎是天然地就会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和德川家康一起作为大时代主角的石田三成。400年前,石田三成完成了两件被后人传为佳话的事:佐和山城的修筑,以及招揽了被称为“鬼左近”的岛左近。左近被当时只有四万石俸禄的石田三成用一半知行延揽的诚心所打动,从此将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了这个一心挽救丰臣家族的人。斯人已逝,他魅力无穷的故事却在一直被传唱着。
一、岛左近的出身
1、名前
㈠姓氏
“岛”:现代的写法
“嶋”:古代史料中的写法
㈡通称
“左近”:各种史料中的称谓
“左近 允”:《古今武家盛衰记》中的称谓
㈢实名
“胜猛”:多数现代史料所采用
“友之”:《和州十五群众徒乡士记》等多数史料采用
“昌仲”:《常山纪谈》采用
“清兴”:出自《多闻院日记》等文献
在《根岸文书》中残存下来有岛左近亲笔签名曰“清兴”,左近是他自署的花押,所以他正式的称呼一般为“岛左近清兴”,或者简称为“左近”。
2、出生地
㈠大和(奈良县)说——一般史料采用
大和一国由于寺舍林立,庄园混杂,局面一直纷争不已。国内存在着“众徒”和“国人”两种势力。所谓“众徒”是指保护寺舍免受其他势力侵攻的“武士化的僧侣”,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僧兵”,这方面的代表是兴福寺系的筒井氏、古市氏。所谓“国人”是指在地的“武士化的贵族庄园主”,这方面的代表是越智氏和十市氏。兴福寺势力的筒井党后来逐渐成为大和国的实际支配者,室町幕府的守护大名反而名存实亡。
岛左近曾经侍奉作为大和国主的筒井氏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大和国平群郡自古就有岛氏一族存在,结合各方面看来,很自然地就会得出大和是岛左近的出生地这样的结论。
大和岛氏是平群郡的国人众,与同乡的曾我氏一起在镰仓末期武士化。岛氏原是春日神社的神官,兴福寺一乘院的僧侣,支配着现在奈良县生驹郡平群町椿井一带(朝仓弘《奈良县志》所收《大和武士》)。岛氏一族作为筒井家的武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最早是在应仁之乱期间河内畠山氏的内乱中。长禄四年(1460年),筒井党倒向东军畠山政长一方,曾有击退对立的畠山义就军的记录(《群书类从 会战部》)。连绵的战乱使大和成为“一盘散沙、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在筒井氏一代英主筒井顺昭的努力之下,筒井氏复活的气息狂澜一样扫荡着大和一国。
岛氏一族在筒井的麾下散布于大和国平群谷、椿井城、西宫城一带,全盛时期领有平群郡一万石的领地。同期史料上出现的所谓“嶋城”,就是泛指上述地区,可能是“嶋氏所拥有的城”的意思吧。其中的椿井城是文明十八年(1486年)岛氏与椿井氏相争而夺取的,战毙椿井氏当主椿井怀专(越前守政里)的岛左近友保被认为是大和岛氏的始祖。据说左近的家谱曾记载左近的父亲担任丰前守,并兴建了兴福寺持宝院(《诸系图纂》)。
㈡近江(滋贺县)说——《坂田郡志》
近江箕浦庄(坂田郡近江町)领主岛氏,本源藤原氏。有记载说左近是京极家帐下的岛若狭守之子,但是在关于岛氏的各个记录(《岛记录》、《岛系图》)中却看不到左近的名字。当然这也许是江户时期故意抹煞掉的,因为相信左近与石田三成一生肝胆相照的最初原因就是:两人曾是同乡,又一同效命于京极氏。
《日本战史 关原之役 补传》提到说“岛左近乃近江国浪人,于高宫里结庵隐居。天正末年石田三成拜领近江水口城时招为家臣,关原之战中表现活跃。”
《近江坂田郡志 中卷》认为岛若狭守与田那部氏同为京极氏谱代家臣今井氏的麾下,姊川战役田那部氏被信长方寝返。浅井灭亡以后,与田那部氏的飞黄腾达相对照,岛氏彻底地没落了,一族星散,年长的在近江饭村苟延残喘,年轻人则流落他乡。岛左近或许就是在那时出仕大和筒井氏的吧。
㈢尾张(爱知县)说——《宽政重修诸家谱》
据说织田一族信正,扫部头,号玄贞,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以后剃发隐居于美浓国(岐阜县)岛村。他的五男某通称左近,从属于石田三成在关原会战中战死。
这种说法在马羽信乡的《尾张织田一族》也有提到,当然是属于传说中的传说了。
㈣对马(长崎县)说——《古今武家盛衰记》
明治十五年刊行的《大日本野史》(饭田忠彦著)曾引用《对马岛志》说“左近胜猛之父乃对马岛人,出仕筒井氏,领有大和平群郡西宫城一万石。天正十三年(1585年)离开伊势上野城幽居于京都兴福寺持全院。其子岛左近胜猛是也”。
《关原军记大全 第六卷》也有记载说“岛左近乃关原会战时万夫不当的勇将,终因大敌围困而部属星散,于是脱离战场只身返回本国对马岛”。
《对马人物志》提到左近乃对马岛出身,父友保,其人资性英秀,文武两道的能手,擅长眉尖刀与铁炮术。《对马岛志》记载文禄元年四月因侵略朝鲜而集结于对马岛仁位浦的“仁位党九十一人”其中有六人岛姓,笔头名叫左近。至今岛上仍有左近之墓,附近盛开的曼珠沙华花当地人称呼为“左近花”。
在《姓氏家系大辞典》(太田亮著 角川书店)中采用了岛左近大和国出身的说法。
二、勇将前期的战历
1、1569年 永禄十二年 远江袋井之战 追击德川家康 《天元实记》
有一段时间左近曾前往甲斐武田处,在信玄的部将山县昌景手下供职。期间参与了远江袋井的作战,并追击了德川家康。这些记录是左近自己曾提到的,此外没有任何其他旁证。但是,左近曾经在武田家任职这一点却也似乎不应该莽撞地加以否定。
武田信玄当时就是武士们崇敬的对象,山县昌景也是猛将中的猛将。家康等对即使是敌人的信玄也像师傅一样景仰,对山县的武勇赞叹不已。左近的名声很早就开始震响,或许真是因为在山县军中的战斗经历吧。
2、1582年 天正十年六月 山城山崎会战 洞ヶ峠的决断
岛左近在筒井氏担当家老一职,与松仓右近胜重(重信)并称为“筒井的右近左近”之勇士。之后在与松永久秀争夺信贵山城的激战中,岛氏、松仓和森氏成为“筒井的三老”。
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松永久秀携名器平蜘蛛自爆身亡。之后筒井氏归顺了织田信长,在支援播磨上月城山中鹿之介的援军名单上也曾经出现了岛左近的名字。
在与松永久秀连年的大和争夺中,筒井氏与肩负调停一职的明智光秀意气相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在面临无法把握的未来时,筒井顺庆却不得不为家族的存续而考虑。
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向各地派出使者,联络各个反信长的势力、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织田系武将以及幕下的大小大名。其中就包括身为岛左近主人的筒井顺庆。筒井顺庆的态度一直相当暧昧。
羽柴秀吉的大军自中国回返后,细川藤孝、高山右近等明智系大名背弃了光秀投奔羽柴筑前守,筒井顺庆的大和众成为光秀最后的希望。
山崎会战中,明智光秀遣人一再邀请顺庆出阵,但是顺庆始终不为所动,直到光秀败死,筒井党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最终“洞ヶ峠的决断”演变成了遇到大事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意思。
《绘本太閤记》中有记载说:筒井党于山崎会战时向羽柴秀吉表示归顺,明智光秀的老臣斋藤利三之弟大八郎激怒之下,率队突入筒井顺庆的本阵。岛左近手持秀吉赏赐的薙刀,斩获大八郎,解救了筒井顺庆。这种说法与山崎会战一般的传说不符,也许是后人感怀岛左近的武勇而讹传了吧。
3、1583年 天正十一年五月 在伊贺众的夜袭中负伤 《多闻院日记》
该年正月,长岛泷川一益夺取关氏的伊势龟山城,关一政通过蒲生氏乡向秀吉求助。筒井党遵从秀吉指令针对泷川一益进行了伊势侵攻。这之间岛左近遭到了伊贺众的夜袭而负伤。这段历史一般被确认为事实,但是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却已经无从查考了。
天正十二年(1584年)八月十一日,顺庆殁,岛左近参列葬仪,担当执幡使。顺庆的养子(其实是堂弟)筒井定次继任当主,被秀吉转封伊贺上野,左近也因此转战伊贺。期间秀吉的纪州攻伐、九州攻伐,筒井军都有所参与,岛左近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从军转战,但是他在战斗中的详情就难以明了了。
天正十三年(1585年)三月秀吉纪州攻伐的时候,岛左近出现在筒井定次的出阵名单中。《根来烧讨太田责细记》记述了他那时的活跃。
4、1588年 天正十六年二月
或许是对定次彻底失望,或许是认为在领民与中坊秀佑的领民发生争水事件时定次裁决不公,岛左近离开了伊贺筒井家,回到了大和,寄食于兴福寺持宝院(《增补筒井家记》)。这以后左近的生平事迹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不久岛左近出仕丰臣秀长,1591年1月秀长死后,继续侍奉嗣子秀保。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岛左近入仕了关一政,成为蒲生家的一员。
5、1590年 天正十八年 秀吉小田原围城 《多闻院日记》
《多闻院日记》该年五月十七日记载说:“左近出阵远方,为照顾左近妻子计,北庵法印明日即将赶赴龟山城……”北庵法印是岛左近妻子“おちゃちゃ”的父亲,兴福寺的医师。伊势龟山(三重县龟山市)当时是蒲生氏乡与力关一政的领地,上文的出阵从时间上看指秀吉的小田原围城。所以有人认为当时岛左近应关一政所请作为蒲生军的一员参阵(氏乡于第二年二月七日自伊势松阪城出阵)。蒲生军关一政队布阵于小田原城北久野口,天正十九年(1591年)五月三日击退了太田氏房家臣广泽重信的夜袭,岛左近想来应该也有参与。
不过,丹波国也有一个“龟山”城(现今龟冈),当时是前田玄以的领地,只是从各方面比较与上面那条记录符合的可能性不高。
三、出仕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凭借贱岳七本枪的功绩建立了他在丰臣家的武名,被封为水口城四万石的城主;那年他二十四岁,是秀吉的几位养子中最早跻身大名的一个。
在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里有着这样的描写:
三成成为大名以后,秀吉召他到殿中问,“佐吉,你现在是大名了,应该召收自己的家臣。”
“只要有一个人就足够了。”三成意外的回答。(出自《关原军记大成》)
“这个人是谁?”
“筒井家浪人岛左近胜猛。” 秀吉一惊。
……
“那你最后说服他了吗?”秀吉问。
“是的。”
“我早已知道不会那么容易说服他,所以我许诺将我的知行的一半,一万五千石给他以表示我的诚心。”
“哦!主君和家臣的俸禄一样多吗?”秀吉不觉对三成的奇想而大笑起来。
……
以半分的知行来延揽家臣,让秀吉发出“君臣同禄”的感慨,同样吃惊并且感动的恐怕就是岛左近了,这也许就是一直在追寻心目中名主形象的岛左近至死追随三成的原因吧。
岛左近出仕三成的时间有所谓天正末期说和文禄四年(1595年)说。《多闻院日记》对于岛左近在侵朝战役中的表现有所记录,其中文禄二年(1593年)闰九月九日记载说“岛左近昨日回返佐和山”。从“佐和山城”判断当时岛左近已经出仕石田三成的可能性相当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大和大纳言秀长死后岛左近侍奉其子丰臣秀保,秀保于文禄三年(1594年)四月死后,岛左近再次成为浪人,石田三成就是这时以半分的知行延揽左近的。再有一种说法认为小田原围城后蒲生氏乡转封奥州,岛左近不愿意辗转离开故乡,所以离开蒲生家,出仕石田三成。
由于三成的高禄延揽,岛左近再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自觉地成为了天下分界的主角。普遍认为三成在担任近江水口城四万石的城主的时候,就用一万五千石(或两万石)的破格条件招揽岛左近;之后石田三成担当佐和山十九万石的城主,岛左近的知行也随之提高。于是流传下来“君臣同禄”的感人佳话。
关于一万五千石这个数字有着很有趣的联想。根据《姓氏家系大辞典》(太田亮著 角川书店)所述“岛左近友保、子左近友之,共为筒井氏属臣,与松仓、森氏合称三老,领有一万石的领地。岛氏麾下柳本戒重、樱井、生驹、萩原等共领五千石知行。岛氏在筒井家是领取一万五千石俸禄的武将。”所以说石田三成当时是按照岛氏全盛时期的标准给付左近俸禄的啊。
当时,三成对于左近是绝对重用的,而左近也是忠实地报答着三成的知遇,一直担任石田家笔头家老的职务,并实际负责军事方面的指挥,直到庆长五年(1600年)迎来了决定天下的关原决战。
※左近与三成的对话 『志士清談』
秀吉死后,岛左近与石田三成曾经一同登上大阪城天守阁,望着城下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成发出了情不自禁的赞叹。左近却对此加以否认,他认为王侯居城的繁华并不是因为当政者的德政,而是因为趋炎附势的人对利益的自然依附罢了。
从大阪的天守望下去,透过欣欣向荣的表象,左近却看到大多数人依然在饱尝生活的艰辛,痛苦地忍受着艰难的时日。要想安定天下,身为武人的岛左近认为单纯依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必须爱护武士、抚育百姓、收取人心、给大家一个可以信赖的未来。所以,虽然有颠覆丰臣天下的势力存在,但是岛左近认为只要把感于丰臣家恩义的人团结起来,要想清除这些势力也不是难事。
四、关原的生死
谜之武将岛左近,他的前半生在颠沛流离、浑浑噩噩中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如果不是关原会战的爆发,或许他就会象其他难以计数的无名武士一样,落樱一般悄无声息地化为尘烟。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关原这一壮大的历史剧目中,岛左近把握住了历史所交付予他的角色,霎那间迸发出了烁目的光采,在终场的谢幕前演出了自己壮绝的人生。
1、 1600年 庆长五年 关原决战
㈠左近的基本战略 《平尾氏箚記》
战败者的事迹总是被有意无意地抹杀掉的。战前三成一方的行动并不明朗,从诸史料来看,直接攻击德川家康本人是最有效的方法,身为兵法家的岛左近不会遗漏这一点,但是三成拘泥于大义名分,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至于错失了许多大好的机会。
㈡九月十四日美浓杭濑川之战
决战前九月十四日,在左近的指挥下,东军的中村队和有马队于美浓杭濑川被击破。
德川家康在罔山立下本阵以后,东军士气大振。岛左近认为必须发动一战以挽回西军的颓势。在得到三成的允许下,岛左近率军500人向杭濑川行进,宇喜多秀家部将明石扫部全登、长船吉兵卫率兵800紧随其后。
岛左近在芦苇丛生的杭濑川留下伏兵,带领本队自池尻口渡过河川,引诱敌军。无法忍受左近的挑衅,中村队在使用铁炮轰击以后派出骑兵追击。 左近伪装败退,引诱中村队渡川追击,被西军的伏兵与左近的本队前后夹击,中村军陷于苦战。东军的有马队渡河支援,遭到了明石全登的痛击,最后中村队与有马队全灭,中村队指挥野一色赖母战死。
㈢夜袭美浓赤坂家康本阵的议案 《关原阵辑录》
虽然石田三成在战略、战术两方面都依赖大谷吉继和岛左近,但是难以理解的是三成却并不能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左近在将本阵安置在尾张热田时就提议迎击家康,并具体策划了夜袭赤坂家康本阵的提案,但是显然没有被三成采纳。
㈣直面生死的好汉 《常山纪谈》
决战当日,石田三成于笹尾山列下本阵,阵前竖起二重的栅栏。岛左近背向重栅列阵,或许是希望借助“背水之阵”来激发将士们赴死的决心。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陷入了绞杀,因为与三成个人的仇怨,多数东军部队以石田队作为突击的目标,三成的所在成为激战的中心。黑田长政自从侵朝战争以后,就对石田三成切齿痛恨,一早命令铁跑队菅六之介正利、白石庄兵卫带了五十挺铁炮设下埋伏,正好伏击了迂回到丸山山中黑田队侧面的岛左近队。黑田的铁炮队躲在栅栏后面向岛左近队发出骤雨般的射击,拥挤在一起的左近队受到了重创。岛左近带领精兵奋勇杀开血路,但是却中弹负伤。“此时岛左近之先行崩坏乃因其为铳重伤,伤其者为黑田甲州之铳头菅六之助。” (《关原军记大全》)
战况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负伤的左近向三成进言采用大炮轰击。于是三成自本营运来三门大炮开始向东军发炮,轰击的间隙蒲生备中、武兵库、北川十左卫门等人率兵进行突击。三成本人也率领麾下的亲兵出战,猛烈的攻击之下,东军被击退300米。如果情势这样的发展下去,西军的取胜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这个世界上太多个人无法把握的然而了,小早川秀秋的背叛以及因此而带动起来的连动效应,最终导致了西军的总崩溃。这样的结局岛左近或许早就有所觉悟,只是已经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够挽回的了。毕竟决定战争的绝非战场上将士的武勇以及指挥个人的智慧,很多时候,在战前迷雾重重的阴影下不同势力自身利益的选择与转让之间,便已经决定最后的结局了。那些在相互厮杀中抛洒血肉的士卒无非是在演出一场已然完成剧本的演出罢了。或许会有各种偶然的因素会使历史的发展意外地偏离世人想象的轨道,然而这一次,岛左近显然没有这样的幸运可以依赖。
2、最终的结局
㈠八月二十三日美浓合渡川战死说 《关原阵辑录》
这种说法显然已被否认。决战前九月十四日的杭濑川之战,在左近的指挥下击破东军中村、有马部队,这一史事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承认。
㈡九月十五日决战战死说
《关原会战大全》:被黑田队菅六之介正利用铁铳射亡。当时黑田长政曾挑选家中勇士计划以三成与左近为目标特别攻击,所以让原为石田家的旧臣,当时在黑田家供职的人来说说左近的特征(以供辨认),回答说:“只看头盔顶部的立物是红色的天冲,身着涂酱红色漆的圆形皮胴甲,上罩木棉浅黄色的羽织者即是。”所以没有直接说出长相,据说是因为左近威严至令人生畏,不敢正面仰视之故。但是那些挑选出来做特别攻击的人后来却说不记得看到左近出阵,相当令人疑惑。传说三成在听说岛左近的死信,发出绝望的悲叹,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带领近侍们从战场脱离。这种说法相当可疑,左近中弹的时间是上午九、十点左右,三成败走是午后二点,三成的本阵与左近中弹之处相隔二町(约220米),实在没有理由三成在午后才得到死信。
奥州儒者成岛司直的说法:在了解自己的子嗣们战死的消息以后,带领本队突入敌阵壮烈战死。
《福岛大夫殿御事》:于三成的居城佐和山城切腹。
㈢生死不明说
《古今武家盛衰记》、《石田军记》:了解自己的子嗣们战死的消息,部队又被敌军切散,岛左近于是脱离战场,之后流落西国。
《关原军记大全》:战后流落对马岛。
《关原御会战当日记》:战后被捕,赦免后成为德川的旗本。(这个,是我见过最诡异的说法。。。)
宫本常一氏《山中的隐者》:隐居近江余吾(滋贺县伊香郡余吾町)的深山。
后世的世人一般采信的是奥州儒者成岛司直的说法——突入敌阵壮烈地战死。
3、左近的墓地
教法院(京都市上京区日莲宗立本寺):剃度隐居。立本寺是由日像上人开山立宗的日莲宗一致派的本山。元享元年(1321年)创建于中京区四条大宫,“天文法乱”时三次转移,天正年间移至上京区寺町。宝永五年(1708年)因回禄(火灾)烧毁,于是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当地有左近的墓地,碑文为“妙法院殿前拾遗鬼玉勇施胜猛大神仪 岛左近源友之”,标注日期为宽永九年(1632年)。岛左近的后裔所收藏的古记录说“岛左近胜猛,又名友之,担当关原一役西军指挥,战败后隐居京都立本寺。宽永九申壬年六月二十六日殁,法名妙法院殿前拾遗鬼玉勇施胜猛大神仪”。同书还记述说左近的二男彦太郎忠正与母亲住在京都,接到关原的败报,他们便逃往西国,变姓更名不知所终。
上述说法按照时间推论,关原前后左近至少应该在三十岁以上,那么宽永九年殁时年龄就在九十左右。但是漫长的岁月间岛左近停留在德川幕府的社会心脏京都地区而没有一点正式的记录留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按照《和州诸将军传》所载岛左近出身于天文九年(1540年)的记录,关原之战左近已经61岁了……
不止在京都,昭和五十七年于奈良市三笠灵苑东大寺由当地的乡土史家也发现了一座岛左近的墓地。平成四年奈良市长亲自调查后确认中央为岛左近的墓地,墓碑为“舟形五轮塔”的形式,正面书“嶋左近尉”,右面书“庚子”,左面书“九月十五日”。墓碑的时间表明岛左近是关原会战当天战死的。
问题是改墓建立的年代。从五轮板碑的形状和损毁程度来看,是室町末期到江户初期的特征,应该是在据关原会战时间不远的时候建的。这样一来,左近究竟是活下来了,还是在关原就马革裹尸了,实在很难判断。
其他在对马的岛山(长崎县美津岛镇)以及陆前高田市净土寺都有左近的墓地。大阪市淀川区的木川墓地有着左近的供养墓。
五、后记
左近的一生,都在追寻他心目中完美的明主,当他最后在关原的战场上奋斗、力尽,然后再一次仰望蓝天的时候,他会有遗憾吗?石田三成真的就是他所寻找的可以给民众带来一个值得信赖的明天的君主吗?也许这个时候他会回想起初见石田的情形吧。
岛左近在近江高宫庵第一次遇到三成时——
小僧:“白脸,小眼睛的男人。”
不过是秀吉身边的宠童,这是左近听到小僧的描述后瞬间想到的三成。
但是,左近亲眼见到三成时,突然有种紧张感,左近有点恍惚了。
“左近愿效犬马之劳。”
左近弯下了腰,三成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补充——传说中射杀岛左近的黑田铁跑队二人组小传
菅六之助(1567—1625),又名孙次、正利、忠利、宗泉,和泉守。菅氏乃美作国名族,后被守护赤松氏派至城山城。但到六之助父亲正元一代,菅氏失去了原有的领地。天正九年(1581年),六之助到如水处仕官。天正十一年(1583年),初阵贱岳合战,斩取首级二枚。后又参加了岸和田之阵、九州之阵,立下战功。丰前入国后受赐二百石。进攻城井失败时把自己的战马供给长政,将长政救出。因此功受赐朱具足。擅长茶道、剑术,曾求教于疋田文五郎、新免无二之助。文禄、庆长之役参阵,右颊中毒箭,伤口化脓破相。侵朝之役后增高五百石。关原合战中任使者前往说服小早川秀秋,(传说)率铁炮队射杀岛左近。此战中其弟正辰战死。筑前入国后拜领高祖古城三千石。好用“法螺贝形兜”,马印为“雁之丸”。子孙的领地被削为十分之一,直至明治。
林太郎右卫门(1569—1629),又名吉六、直利、扫部,掃扫部亮。本姓松本,生于信浓国轻井泽。其舅父为林大学的养子,后移居播磨,出仕如水。天正十二年(1584年),初阵岸和田之战。天正十五年(1587年),九州之阵中在进攻宇留津城时立下战功。丰前入国后拜领五百四十石,任足轻大将。在以后镇压肥后一揆、城井反叛中皆立有大功。枪术的达人。文禄之役中,长政赐以“黄地日轮”马印、名枪“虎冲”。明日休战期间率人夫二百零三人参加因地震而损坏的伏见城修筑工程。庆长之役中再次渡海参与侵朝,活跃于稷山战场。庆长之役后增高至九百三十石。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前战于合渡川夺得石田三成军旗,关原合战中与野口佐助、菅六之助引军击破岛左近军侧翼。筑前入国后拜领三千石,大组头笔头。其屋敷之门为名岛城残留结构,乃藩士唯一一个被允许使用二阶櫓门之人。庆长十年(1610年),名护屋城天下普请时向城中运送巨石。娶永见志摩守贞亲(結城秀康的付家老,领有二万石)之女为妻。宽永六年(1629年)十一月卅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葬于福冈金龙寺。子孙任二千二百余石中老职,分家世袭阳流炮术师范,皆至明治。
有着“日本第一勇猛”、“鬼神不惧”这样称誉的左近在历史上似乎是天然地就会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和德川家康一起作为大时代主角的石田三成。400年前,石田三成完成了两件被后人传为佳话的事:佐和山城的修筑,以及招揽了被称为“鬼左近”的岛左近。左近被当时只有四万石俸禄的石田三成用一半知行延揽的诚心所打动,从此将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了这个一心挽救丰臣家族的人。斯人已逝,他魅力无穷的故事却在一直被传唱着。
![]() |
彦根城より佐和山を望む |
一、岛左近的出身
1、名前
㈠姓氏
“岛”:现代的写法
“嶋”:古代史料中的写法
㈡通称
“左近”:各种史料中的称谓
“左近 允”:《古今武家盛衰记》中的称谓
㈢实名
“胜猛”:多数现代史料所采用
“友之”:《和州十五群众徒乡士记》等多数史料采用
“昌仲”:《常山纪谈》采用
“清兴”:出自《多闻院日记》等文献
在《根岸文书》中残存下来有岛左近亲笔签名曰“清兴”,左近是他自署的花押,所以他正式的称呼一般为“岛左近清兴”,或者简称为“左近”。
2、出生地
㈠大和(奈良县)说——一般史料采用
大和一国由于寺舍林立,庄园混杂,局面一直纷争不已。国内存在着“众徒”和“国人”两种势力。所谓“众徒”是指保护寺舍免受其他势力侵攻的“武士化的僧侣”,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僧兵”,这方面的代表是兴福寺系的筒井氏、古市氏。所谓“国人”是指在地的“武士化的贵族庄园主”,这方面的代表是越智氏和十市氏。兴福寺势力的筒井党后来逐渐成为大和国的实际支配者,室町幕府的守护大名反而名存实亡。
岛左近曾经侍奉作为大和国主的筒井氏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大和国平群郡自古就有岛氏一族存在,结合各方面看来,很自然地就会得出大和是岛左近的出生地这样的结论。
大和岛氏是平群郡的国人众,与同乡的曾我氏一起在镰仓末期武士化。岛氏原是春日神社的神官,兴福寺一乘院的僧侣,支配着现在奈良县生驹郡平群町椿井一带(朝仓弘《奈良县志》所收《大和武士》)。岛氏一族作为筒井家的武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最早是在应仁之乱期间河内畠山氏的内乱中。长禄四年(1460年),筒井党倒向东军畠山政长一方,曾有击退对立的畠山义就军的记录(《群书类从 会战部》)。连绵的战乱使大和成为“一盘散沙、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在筒井氏一代英主筒井顺昭的努力之下,筒井氏复活的气息狂澜一样扫荡着大和一国。
![]() |
筒井順昭画像 |
岛氏一族在筒井的麾下散布于大和国平群谷、椿井城、西宫城一带,全盛时期领有平群郡一万石的领地。同期史料上出现的所谓“嶋城”,就是泛指上述地区,可能是“嶋氏所拥有的城”的意思吧。其中的椿井城是文明十八年(1486年)岛氏与椿井氏相争而夺取的,战毙椿井氏当主椿井怀专(越前守政里)的岛左近友保被认为是大和岛氏的始祖。据说左近的家谱曾记载左近的父亲担任丰前守,并兴建了兴福寺持宝院(《诸系图纂》)。
![]() |
ライトアップされた五重塔(興福寺) |
㈡近江(滋贺县)说——《坂田郡志》
近江箕浦庄(坂田郡近江町)领主岛氏,本源藤原氏。有记载说左近是京极家帐下的岛若狭守之子,但是在关于岛氏的各个记录(《岛记录》、《岛系图》)中却看不到左近的名字。当然这也许是江户时期故意抹煞掉的,因为相信左近与石田三成一生肝胆相照的最初原因就是:两人曾是同乡,又一同效命于京极氏。
《日本战史 关原之役 补传》提到说“岛左近乃近江国浪人,于高宫里结庵隐居。天正末年石田三成拜领近江水口城时招为家臣,关原之战中表现活跃。”
《近江坂田郡志 中卷》认为岛若狭守与田那部氏同为京极氏谱代家臣今井氏的麾下,姊川战役田那部氏被信长方寝返。浅井灭亡以后,与田那部氏的飞黄腾达相对照,岛氏彻底地没落了,一族星散,年长的在近江饭村苟延残喘,年轻人则流落他乡。岛左近或许就是在那时出仕大和筒井氏的吧。
㈢尾张(爱知县)说——《宽政重修诸家谱》
据说织田一族信正,扫部头,号玄贞,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以后剃发隐居于美浓国(岐阜县)岛村。他的五男某通称左近,从属于石田三成在关原会战中战死。
这种说法在马羽信乡的《尾张织田一族》也有提到,当然是属于传说中的传说了。
㈣对马(长崎县)说——《古今武家盛衰记》
明治十五年刊行的《大日本野史》(饭田忠彦著)曾引用《对马岛志》说“左近胜猛之父乃对马岛人,出仕筒井氏,领有大和平群郡西宫城一万石。天正十三年(1585年)离开伊势上野城幽居于京都兴福寺持全院。其子岛左近胜猛是也”。
《关原军记大全 第六卷》也有记载说“岛左近乃关原会战时万夫不当的勇将,终因大敌围困而部属星散,于是脱离战场只身返回本国对马岛”。
《对马人物志》提到左近乃对马岛出身,父友保,其人资性英秀,文武两道的能手,擅长眉尖刀与铁炮术。《对马岛志》记载文禄元年四月因侵略朝鲜而集结于对马岛仁位浦的“仁位党九十一人”其中有六人岛姓,笔头名叫左近。至今岛上仍有左近之墓,附近盛开的曼珠沙华花当地人称呼为“左近花”。
在《姓氏家系大辞典》(太田亮著 角川书店)中采用了岛左近大和国出身的说法。
![]() |
墓所とされる墓(対馬の島山島) |
二、勇将前期的战历
1、1569年 永禄十二年 远江袋井之战 追击德川家康 《天元实记》
有一段时间左近曾前往甲斐武田处,在信玄的部将山县昌景手下供职。期间参与了远江袋井的作战,并追击了德川家康。这些记录是左近自己曾提到的,此外没有任何其他旁证。但是,左近曾经在武田家任职这一点却也似乎不应该莽撞地加以否定。
武田信玄当时就是武士们崇敬的对象,山县昌景也是猛将中的猛将。家康等对即使是敌人的信玄也像师傅一样景仰,对山县的武勇赞叹不已。左近的名声很早就开始震响,或许真是因为在山县军中的战斗经历吧。
2、1582年 天正十年六月 山城山崎会战 洞ヶ峠的决断
岛左近在筒井氏担当家老一职,与松仓右近胜重(重信)并称为“筒井的右近左近”之勇士。之后在与松永久秀争夺信贵山城的激战中,岛氏、松仓和森氏成为“筒井的三老”。
天正五年(1577年)十月松永久秀携名器平蜘蛛自爆身亡。之后筒井氏归顺了织田信长,在支援播磨上月城山中鹿之介的援军名单上也曾经出现了岛左近的名字。
![]() |
筒井順慶画像 |
在与松永久秀连年的大和争夺中,筒井氏与肩负调停一职的明智光秀意气相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在面临无法把握的未来时,筒井顺庆却不得不为家族的存续而考虑。
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向各地派出使者,联络各个反信长的势力、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织田系武将以及幕下的大小大名。其中就包括身为岛左近主人的筒井顺庆。筒井顺庆的态度一直相当暧昧。
羽柴秀吉的大军自中国回返后,细川藤孝、高山右近等明智系大名背弃了光秀投奔羽柴筑前守,筒井顺庆的大和众成为光秀最后的希望。
山崎会战中,明智光秀遣人一再邀请顺庆出阵,但是顺庆始终不为所动,直到光秀败死,筒井党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最终“洞ヶ峠的决断”演变成了遇到大事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意思。
《绘本太閤记》中有记载说:筒井党于山崎会战时向羽柴秀吉表示归顺,明智光秀的老臣斋藤利三之弟大八郎激怒之下,率队突入筒井顺庆的本阵。岛左近手持秀吉赏赐的薙刀,斩获大八郎,解救了筒井顺庆。这种说法与山崎会战一般的传说不符,也许是后人感怀岛左近的武勇而讹传了吧。
3、1583年 天正十一年五月 在伊贺众的夜袭中负伤 《多闻院日记》
该年正月,长岛泷川一益夺取关氏的伊势龟山城,关一政通过蒲生氏乡向秀吉求助。筒井党遵从秀吉指令针对泷川一益进行了伊势侵攻。这之间岛左近遭到了伊贺众的夜袭而负伤。这段历史一般被确认为事实,但是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却已经无从查考了。
天正十二年(1584年)八月十一日,顺庆殁,岛左近参列葬仪,担当执幡使。顺庆的养子(其实是堂弟)筒井定次继任当主,被秀吉转封伊贺上野,左近也因此转战伊贺。期间秀吉的纪州攻伐、九州攻伐,筒井军都有所参与,岛左近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从军转战,但是他在战斗中的详情就难以明了了。
天正十三年(1585年)三月秀吉纪州攻伐的时候,岛左近出现在筒井定次的出阵名单中。《根来烧讨太田责细记》记述了他那时的活跃。
4、1588年 天正十六年二月
或许是对定次彻底失望,或许是认为在领民与中坊秀佑的领民发生争水事件时定次裁决不公,岛左近离开了伊贺筒井家,回到了大和,寄食于兴福寺持宝院(《增补筒井家记》)。这以后左近的生平事迹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不久岛左近出仕丰臣秀长,1591年1月秀长死后,继续侍奉嗣子秀保。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岛左近入仕了关一政,成为蒲生家的一员。
5、1590年 天正十八年 秀吉小田原围城 《多闻院日记》
《多闻院日记》该年五月十七日记载说:“左近出阵远方,为照顾左近妻子计,北庵法印明日即将赶赴龟山城……”北庵法印是岛左近妻子“おちゃちゃ”的父亲,兴福寺的医师。伊势龟山(三重县龟山市)当时是蒲生氏乡与力关一政的领地,上文的出阵从时间上看指秀吉的小田原围城。所以有人认为当时岛左近应关一政所请作为蒲生军的一员参阵(氏乡于第二年二月七日自伊势松阪城出阵)。蒲生军关一政队布阵于小田原城北久野口,天正十九年(1591年)五月三日击退了太田氏房家臣广泽重信的夜袭,岛左近想来应该也有参与。
不过,丹波国也有一个“龟山”城(现今龟冈),当时是前田玄以的领地,只是从各方面比较与上面那条记录符合的可能性不高。
![]() |
紙本著色蒲生氏郷像 |
三、出仕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凭借贱岳七本枪的功绩建立了他在丰臣家的武名,被封为水口城四万石的城主;那年他二十四岁,是秀吉的几位养子中最早跻身大名的一个。
在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里有着这样的描写:
三成成为大名以后,秀吉召他到殿中问,“佐吉,你现在是大名了,应该召收自己的家臣。”
“只要有一个人就足够了。”三成意外的回答。(出自《关原军记大成》)
“这个人是谁?”
“筒井家浪人岛左近胜猛。” 秀吉一惊。
……
“那你最后说服他了吗?”秀吉问。
“是的。”
“我早已知道不会那么容易说服他,所以我许诺将我的知行的一半,一万五千石给他以表示我的诚心。”
“哦!主君和家臣的俸禄一样多吗?”秀吉不觉对三成的奇想而大笑起来。
……
以半分的知行来延揽家臣,让秀吉发出“君臣同禄”的感慨,同样吃惊并且感动的恐怕就是岛左近了,这也许就是一直在追寻心目中名主形象的岛左近至死追随三成的原因吧。
![]() |
龍潭寺門内に建つ石田三成像 |
岛左近出仕三成的时间有所谓天正末期说和文禄四年(1595年)说。《多闻院日记》对于岛左近在侵朝战役中的表现有所记录,其中文禄二年(1593年)闰九月九日记载说“岛左近昨日回返佐和山”。从“佐和山城”判断当时岛左近已经出仕石田三成的可能性相当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大和大纳言秀长死后岛左近侍奉其子丰臣秀保,秀保于文禄三年(1594年)四月死后,岛左近再次成为浪人,石田三成就是这时以半分的知行延揽左近的。再有一种说法认为小田原围城后蒲生氏乡转封奥州,岛左近不愿意辗转离开故乡,所以离开蒲生家,出仕石田三成。
由于三成的高禄延揽,岛左近再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自觉地成为了天下分界的主角。普遍认为三成在担任近江水口城四万石的城主的时候,就用一万五千石(或两万石)的破格条件招揽岛左近;之后石田三成担当佐和山十九万石的城主,岛左近的知行也随之提高。于是流传下来“君臣同禄”的感人佳话。
关于一万五千石这个数字有着很有趣的联想。根据《姓氏家系大辞典》(太田亮著 角川书店)所述“岛左近友保、子左近友之,共为筒井氏属臣,与松仓、森氏合称三老,领有一万石的领地。岛氏麾下柳本戒重、樱井、生驹、萩原等共领五千石知行。岛氏在筒井家是领取一万五千石俸禄的武将。”所以说石田三成当时是按照岛氏全盛时期的标准给付左近俸禄的啊。
当时,三成对于左近是绝对重用的,而左近也是忠实地报答着三成的知遇,一直担任石田家笔头家老的职务,并实际负责军事方面的指挥,直到庆长五年(1600年)迎来了决定天下的关原决战。
![]() |
佐和山城跡碑 |
※左近与三成的对话 『志士清談』
秀吉死后,岛左近与石田三成曾经一同登上大阪城天守阁,望着城下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成发出了情不自禁的赞叹。左近却对此加以否认,他认为王侯居城的繁华并不是因为当政者的德政,而是因为趋炎附势的人对利益的自然依附罢了。
从大阪的天守望下去,透过欣欣向荣的表象,左近却看到大多数人依然在饱尝生活的艰辛,痛苦地忍受着艰难的时日。要想安定天下,身为武人的岛左近认为单纯依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必须爱护武士、抚育百姓、收取人心、给大家一个可以信赖的未来。所以,虽然有颠覆丰臣天下的势力存在,但是岛左近认为只要把感于丰臣家恩义的人团结起来,要想清除这些势力也不是难事。
四、关原的生死
谜之武将岛左近,他的前半生在颠沛流离、浑浑噩噩中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如果不是关原会战的爆发,或许他就会象其他难以计数的无名武士一样,落樱一般悄无声息地化为尘烟。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关原这一壮大的历史剧目中,岛左近把握住了历史所交付予他的角色,霎那间迸发出了烁目的光采,在终场的谢幕前演出了自己壮绝的人生。
1、 1600年 庆长五年 关原决战
㈠左近的基本战略 《平尾氏箚記》
战败者的事迹总是被有意无意地抹杀掉的。战前三成一方的行动并不明朗,从诸史料来看,直接攻击德川家康本人是最有效的方法,身为兵法家的岛左近不会遗漏这一点,但是三成拘泥于大义名分,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至于错失了许多大好的机会。
㈡九月十四日美浓杭濑川之战
决战前九月十四日,在左近的指挥下,东军的中村队和有马队于美浓杭濑川被击破。
![]() |
杭瀬川の戦い推定地の日吉神社 |
德川家康在罔山立下本阵以后,东军士气大振。岛左近认为必须发动一战以挽回西军的颓势。在得到三成的允许下,岛左近率军500人向杭濑川行进,宇喜多秀家部将明石扫部全登、长船吉兵卫率兵800紧随其后。
岛左近在芦苇丛生的杭濑川留下伏兵,带领本队自池尻口渡过河川,引诱敌军。无法忍受左近的挑衅,中村队在使用铁炮轰击以后派出骑兵追击。 左近伪装败退,引诱中村队渡川追击,被西军的伏兵与左近的本队前后夹击,中村军陷于苦战。东军的有马队渡河支援,遭到了明石全登的痛击,最后中村队与有马队全灭,中村队指挥野一色赖母战死。
![]() |
島左近陣跡(関ヶ原) |
㈢夜袭美浓赤坂家康本阵的议案 《关原阵辑录》
虽然石田三成在战略、战术两方面都依赖大谷吉继和岛左近,但是难以理解的是三成却并不能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左近在将本阵安置在尾张热田时就提议迎击家康,并具体策划了夜袭赤坂家康本阵的提案,但是显然没有被三成采纳。
㈣直面生死的好汉 《常山纪谈》
决战当日,石田三成于笹尾山列下本阵,阵前竖起二重的栅栏。岛左近背向重栅列阵,或许是希望借助“背水之阵”来激发将士们赴死的决心。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陷入了绞杀,因为与三成个人的仇怨,多数东军部队以石田队作为突击的目标,三成的所在成为激战的中心。黑田长政自从侵朝战争以后,就对石田三成切齿痛恨,一早命令铁跑队菅六之介正利、白石庄兵卫带了五十挺铁炮设下埋伏,正好伏击了迂回到丸山山中黑田队侧面的岛左近队。黑田的铁炮队躲在栅栏后面向岛左近队发出骤雨般的射击,拥挤在一起的左近队受到了重创。岛左近带领精兵奋勇杀开血路,但是却中弹负伤。“此时岛左近之先行崩坏乃因其为铳重伤,伤其者为黑田甲州之铳头菅六之助。” (《关原军记大全》)
战况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负伤的左近向三成进言采用大炮轰击。于是三成自本营运来三门大炮开始向东军发炮,轰击的间隙蒲生备中、武兵库、北川十左卫门等人率兵进行突击。三成本人也率领麾下的亲兵出战,猛烈的攻击之下,东军被击退300米。如果情势这样的发展下去,西军的取胜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这个世界上太多个人无法把握的然而了,小早川秀秋的背叛以及因此而带动起来的连动效应,最终导致了西军的总崩溃。这样的结局岛左近或许早就有所觉悟,只是已经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够挽回的了。毕竟决定战争的绝非战场上将士的武勇以及指挥个人的智慧,很多时候,在战前迷雾重重的阴影下不同势力自身利益的选择与转让之间,便已经决定最后的结局了。那些在相互厮杀中抛洒血肉的士卒无非是在演出一场已然完成剧本的演出罢了。或许会有各种偶然的因素会使历史的发展意外地偏离世人想象的轨道,然而这一次,岛左近显然没有这样的幸运可以依赖。
2、最终的结局
㈠八月二十三日美浓合渡川战死说 《关原阵辑录》
这种说法显然已被否认。决战前九月十四日的杭濑川之战,在左近的指挥下击破东军中村、有马部队,这一史事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承认。
㈡九月十五日决战战死说
《关原会战大全》:被黑田队菅六之介正利用铁铳射亡。当时黑田长政曾挑选家中勇士计划以三成与左近为目标特别攻击,所以让原为石田家的旧臣,当时在黑田家供职的人来说说左近的特征(以供辨认),回答说:“只看头盔顶部的立物是红色的天冲,身着涂酱红色漆的圆形皮胴甲,上罩木棉浅黄色的羽织者即是。”所以没有直接说出长相,据说是因为左近威严至令人生畏,不敢正面仰视之故。但是那些挑选出来做特别攻击的人后来却说不记得看到左近出阵,相当令人疑惑。传说三成在听说岛左近的死信,发出绝望的悲叹,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带领近侍们从战场脱离。这种说法相当可疑,左近中弹的时间是上午九、十点左右,三成败走是午后二点,三成的本阵与左近中弹之处相隔二町(约220米),实在没有理由三成在午后才得到死信。
奥州儒者成岛司直的说法:在了解自己的子嗣们战死的消息以后,带领本队突入敌阵壮烈战死。
《福岛大夫殿御事》:于三成的居城佐和山城切腹。
㈢生死不明说
《古今武家盛衰记》、《石田军记》:了解自己的子嗣们战死的消息,部队又被敌军切散,岛左近于是脱离战场,之后流落西国。
《关原军记大全》:战后流落对马岛。
《关原御会战当日记》:战后被捕,赦免后成为德川的旗本。(这个,是我见过最诡异的说法。。。)
宫本常一氏《山中的隐者》:隐居近江余吾(滋贺县伊香郡余吾町)的深山。
后世的世人一般采信的是奥州儒者成岛司直的说法——突入敌阵壮烈地战死。
3、左近的墓地
教法院(京都市上京区日莲宗立本寺):剃度隐居。立本寺是由日像上人开山立宗的日莲宗一致派的本山。元享元年(1321年)创建于中京区四条大宫,“天文法乱”时三次转移,天正年间移至上京区寺町。宝永五年(1708年)因回禄(火灾)烧毁,于是移到目前所在的位置。当地有左近的墓地,碑文为“妙法院殿前拾遗鬼玉勇施胜猛大神仪 岛左近源友之”,标注日期为宽永九年(1632年)。岛左近的后裔所收藏的古记录说“岛左近胜猛,又名友之,担当关原一役西军指挥,战败后隐居京都立本寺。宽永九申壬年六月二十六日殁,法名妙法院殿前拾遗鬼玉勇施胜猛大神仪”。同书还记述说左近的二男彦太郎忠正与母亲住在京都,接到关原的败报,他们便逃往西国,变姓更名不知所终。
![]() |
日蓮宗本山立本寺 本堂(京都府京都市) |
上述说法按照时间推论,关原前后左近至少应该在三十岁以上,那么宽永九年殁时年龄就在九十左右。但是漫长的岁月间岛左近停留在德川幕府的社会心脏京都地区而没有一点正式的记录留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按照《和州诸将军传》所载岛左近出身于天文九年(1540年)的记录,关原之战左近已经61岁了……
不止在京都,昭和五十七年于奈良市三笠灵苑东大寺由当地的乡土史家也发现了一座岛左近的墓地。平成四年奈良市长亲自调查后确认中央为岛左近的墓地,墓碑为“舟形五轮塔”的形式,正面书“嶋左近尉”,右面书“庚子”,左面书“九月十五日”。墓碑的时间表明岛左近是关原会战当天战死的。
问题是改墓建立的年代。从五轮板碑的形状和损毁程度来看,是室町末期到江户初期的特征,应该是在据关原会战时间不远的时候建的。这样一来,左近究竟是活下来了,还是在关原就马革裹尸了,实在很难判断。
其他在对马的岛山(长崎县美津岛镇)以及陆前高田市净土寺都有左近的墓地。大阪市淀川区的木川墓地有着左近的供养墓。
![]() |
「太平記英雄伝廿五:品之左近朝行(島左近)」 |
五、后记
左近的一生,都在追寻他心目中完美的明主,当他最后在关原的战场上奋斗、力尽,然后再一次仰望蓝天的时候,他会有遗憾吗?石田三成真的就是他所寻找的可以给民众带来一个值得信赖的明天的君主吗?也许这个时候他会回想起初见石田的情形吧。
岛左近在近江高宫庵第一次遇到三成时——
小僧:“白脸,小眼睛的男人。”
不过是秀吉身边的宠童,这是左近听到小僧的描述后瞬间想到的三成。
但是,左近亲眼见到三成时,突然有种紧张感,左近有点恍惚了。
“左近愿效犬马之劳。”
左近弯下了腰,三成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补充——传说中射杀岛左近的黑田铁跑队二人组小传
菅六之助(1567—1625),又名孙次、正利、忠利、宗泉,和泉守。菅氏乃美作国名族,后被守护赤松氏派至城山城。但到六之助父亲正元一代,菅氏失去了原有的领地。天正九年(1581年),六之助到如水处仕官。天正十一年(1583年),初阵贱岳合战,斩取首级二枚。后又参加了岸和田之阵、九州之阵,立下战功。丰前入国后受赐二百石。进攻城井失败时把自己的战马供给长政,将长政救出。因此功受赐朱具足。擅长茶道、剑术,曾求教于疋田文五郎、新免无二之助。文禄、庆长之役参阵,右颊中毒箭,伤口化脓破相。侵朝之役后增高五百石。关原合战中任使者前往说服小早川秀秋,(传说)率铁炮队射杀岛左近。此战中其弟正辰战死。筑前入国后拜领高祖古城三千石。好用“法螺贝形兜”,马印为“雁之丸”。子孙的领地被削为十分之一,直至明治。
![]() |
菅正利の肖像(福岡市博物館蔵) |
林太郎右卫门(1569—1629),又名吉六、直利、扫部,掃扫部亮。本姓松本,生于信浓国轻井泽。其舅父为林大学的养子,后移居播磨,出仕如水。天正十二年(1584年),初阵岸和田之战。天正十五年(1587年),九州之阵中在进攻宇留津城时立下战功。丰前入国后拜领五百四十石,任足轻大将。在以后镇压肥后一揆、城井反叛中皆立有大功。枪术的达人。文禄之役中,长政赐以“黄地日轮”马印、名枪“虎冲”。明日休战期间率人夫二百零三人参加因地震而损坏的伏见城修筑工程。庆长之役中再次渡海参与侵朝,活跃于稷山战场。庆长之役后增高至九百三十石。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前战于合渡川夺得石田三成军旗,关原合战中与野口佐助、菅六之助引军击破岛左近军侧翼。筑前入国后拜领三千石,大组头笔头。其屋敷之门为名岛城残留结构,乃藩士唯一一个被允许使用二阶櫓门之人。庆长十年(1610年),名护屋城天下普请时向城中运送巨石。娶永见志摩守贞亲(結城秀康的付家老,领有二万石)之女为妻。宽永六年(1629年)十一月卅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葬于福冈金龙寺。子孙任二千二百余石中老职,分家世袭阳流炮术师范,皆至明治。
![]() |
林直利像(福岡市博物館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