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泰勒 作者:莫泊桑
布瓦泰勒(安托万)老爹在整个郡是出了名的干脏活的专家。
每次需要收拾地坑、粪堆、污水坑,或者要清理个脏窟窿,他就是被雇去做这些事的人。
他会带着他干活的工具、穿着他那沾满污垢的木鞋开始干活,并不停地抱怨他的工作。
这时,如果人们问他为什么做这种令人讨厌的活,他会听天由命似的回答:
“这实在是为了我的孩子们,我必须要养活他们。
干这个要比做其他任何事都赚得多。”
确实,他有十四个孩子。
如果有人问他他们现在怎么样,他会带着漠然的神情说:
“只有八个孩子留在家里。
一个在外当兵,五个已经结婚了。”
当问话的人想知道他们的婚姻是否幸福时,他会欢快地回答:
“我不反对他们。
我什么都不反对他们。
他们的婚姻自己如意就好。
我们不应该反对人们的喜好,否则结果也不会好。
因为我父母反对我的喜好,结果我成了一个干夜活的清扫工。
要不然,我会像其他人一样成为一个工人。”
这就是他父母如何干涉他的喜好的:
那时候,他是驻扎在阿夫雷的一名士兵,不比其他人笨,也不比其他人聪明,不过是个相当简单的小伙子。
不值班的时候,他最大的乐趣是沿着码头散步,很多鸟贩子都在那里聚集。
他会在那些装鹦鹉的鸟笼边慢慢闲逛,有时候是独自一人,有时则与一个和他来自同一地方的士兵一起。那些鹦鹉或是来自亚马孙河岸的绿背黄头鹦鹉,或是来自塞内加尔的灰背红头鹦鹉,或是庞大的金刚鹦鹉,它们看起来像温室里养的鸟,有着花一样的翎毛、羽毛和冠毛。
大大小小的鹦鹉,似乎是由万能的上帝这个微图画家悉心着色的。所有小一些的小鸟,黄色的、蓝色的、杂色的,它们跳来跳去,叫声融入到了码头的噪音中,加入了船只卸货以及行人、车辆制造出的噪音中,这种噪音仿佛来自于远处栖息着野兽的森林,是一种猛烈的喧闹、尖叫和震耳欲聋的声响。
.布瓦泰勒会停下来,眼神疑惑,嘴巴大张,狂喜般地大笑着,还对着笼子里的美冠鹦鹉呲牙咧嘴,美冠鹦鹉们则不断地朝他耀眼的红裤子和皮带上的铜纽扣点着它们白色或黄色的头冠。
当他发现一只会说话的鸟时,就对鸟提问,如果那个时候这只鸟碰巧愿意回答并和他对个话,他就会非常高兴,一直乐到晚上。
他发现看猴子也有很多乐趣,而且认为对于一个富人来说,没有比像拥有猫猫狗狗一样拥有这些动物更加奢侈的事了。
这种对奇异食物的喜好存在于他的血液中,就像人们钟情狩猎、医药或热衷于当神父一样。
每次军营的大门一打开,他都情不自禁地回来到码头,像是被一种难以抗拒的欲望吸引到了那里。
有一次,他停在一只庞大的金刚鹦鹉前面,高兴地近乎发狂,它正展开羽毛,向前躬着身体,然后又再次起身,仿佛正在行鹦鹉王国的宫廷屈膝礼一般。这时,他看见鸟店旁边的一间小咖啡店的门打开,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女性黑人,头上戴着一方红色丝巾。
她正将店里的瓶塞和沙土扫到街上。
布瓦泰勒的一部分注意力很快就从鸟上转移到了这个女人身上,他实在无法判别鸟和女人哪个让他更惊讶、更喜悦。
这个黑女人把垃圾扫到街上之后,抬起了眼睛,转身时被士兵的制服弄得眼花缭乱。
她面对他站着,手里拿着扫帚,仿佛给他带来了步枪,金刚鹦鹉则不停地鞠躬。
但几秒钟后,这个士兵开始因为这样的注视而感到尴尬,而后为了看起来不像是在仓皇撤退,他静静地走开了。
可是他又回来了。
他几乎每天都会从这家科洛尼咖啡店门前经过,他经常能透过窗子看到娇小的、黑皮肤的女佣的身影在给码头上的水手们端黑啤或白兰地。
她也经常一看见他,就走到门这里来;不久之后,即便他们连一句话都没有交流过,但会像熟人一样向对方微笑。当布瓦泰勒突然看到女孩黑色嘴唇之间闪动着一排闪亮的洁白牙齿时,他觉得自己的心被触动了。
一天他终于大着胆走进去了,并相当意外地发现她能像其他人一样说法语。
他要了一瓶柠檬水,请她喝一杯,她欣然接受了,那瓶柠檬水在士兵的记忆中依然美味犹存,由此到码头上的这个小酒馆来喝他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可口的饮品变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看着娇小的女佣用黑色的手往他的杯子里倒饮品,她笑容中露出牙齿比她的眼睛更加油光芒,这些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他的思想不断沉溺其中。
两个月后,他们成了挚友,布瓦泰勒第一次惊奇地发现这个女黑人拥有像诚实的法国女孩一样良好的信念,并且注重节约、勤勉、宗教信仰和良好品行,他因此更爱她了,他对她着迷得想要娶她为妻。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她还有点钱,是一个女牡蛎商留给她的,当她被一个美国船长留在阿夫雷码头时,是那个女牡蛎商收养了她。
当初这个船长是在离开纽约几个小时后发现她的,那时她才六岁,躺在船舱里面的棉花包上。
在到达阿夫雷之后,他把这个不知是被谁怎么藏在他船上的小黑家伙丢给这个好心的牡蛎商照顾。
这个卖牡蛎的女人死后,年轻的黑女人成了科洛尼小酒馆的佣人。
安托万·布瓦泰勒又说:“如果我父母不反对就好了。
我永远不会违背他们的意愿,您明白吧,永远不会!
我打算一回到家乡就跟他们说说。”
事实上,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获得了二十四小时的假期,于是就回去见家人,他们在伊沃托附近的图尔特维尔经营一个小农场。
他一直等到用餐结束,那时,浸泡过白兰地的咖啡让人更能敞开胸怀,他才告诉他的父母他已经找到了一个让他满意、十分满意的女孩,这世界上可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对他来说这么合适的姑娘了。
两个老人听到这话,立刻摆出一副谨慎的姿态,要他详细说明。
除了她的肤色,他没有隐瞒他们任何东西。
她是个女佣,没有很多收入,但坚强、节俭、整洁、品行端正而且通晓事理。
所有这些都比让钱落在一个糟糕的家庭主妇手里要好得多。
而且她还有点钱,是一个抚养她的女人留给她的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差不多是一份小嫁妆了,有一千五百法郎,存在储蓄所里。
两个老人被他的说辞劝服了,也相信他们自己的判断,态度慢慢变得缓和,这时,他说到了最棘手的一点。
他一副相当拘束的样子,笑着说:
“只有一点您们可能不会喜欢。
她不是个白人。”
他们没明白过来,为了避免吓到他们,他不得不相当详细、相当谨慎地解释:她属于深色皮肤种族,他们只在埃皮纳勒的画中看到过那个种族的人的样子。
之后,他们变得不安、迷惘、惊恐,仿佛他要与魔鬼结合。
母亲说:“黑皮肤?
她有多黑?
全身都黑吗?”
他回答说:“当然。
每个地方都是黑的,就像您们每个地方都是白的一样。”
父亲插了句:“黑皮肤?
跟锅一样黑吗?”
儿子回答:“可能没那么黑。
她是黑皮肤,但不是让人讨厌的黑。
本堂父先生的教士服是黑色的,但它并不比白色的法衣丑陋。”
父亲说:“在她的国家,除了她,还有黑人吗?”
儿子带着坚定的口吻大声说:“当然有!”
但老头子还是摇了摇头。
“那肯定不好看。”
儿子说:“当您们习惯后,就不会觉得那不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令人讨厌。”
母亲问:“这种黑皮肤不会比其他皮肤更容易弄脏内衣吗?”
“不会比您自己的皮肤更容易弄脏,因为这是她的肤色。”
而后,在问了许多其他问题之后,父母同意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看看这个女孩。这个年轻人的服役期在一个月之后就要结束了,他可以带她回家,这样他们可以看看她,再决定她是不是黑到不能进入布瓦泰勒家。
因此安托万宣布,星期天,也就是五月二十二日,在他服役期满的那天,他会和他的心上人一起动身回图尔特维尔。
为了到她情人父母家的这次旅行,她穿上了最漂亮、最华丽的衣服,衣服的主色是黄、红、蓝,她打扮得像要过全国性节日一样。
他们在火车站准备离开阿夫雷时,人们都盯着她看,布瓦泰勒因挽着一个吸引了这么多注意力的人而觉得非常自豪。
后来,在三等车厢里,她坐在他旁边。她在乡下人中引发了不小的惊奇,连坐在隔壁车厢的人也从他们的长凳上站起来,从隔开车厢的板壁上方看她。
一个孩子看到她,吓得哭了起来,还有一个孩子把脸藏在了他妈妈的围裙里。
不过,在他们达到目的地之前,一切都很顺利。
可是当他们快到达伊沃托、火车减慢速度时,安托万觉得不自在,就像他没有进行演习就接受检阅一样。
之后,当他伸出头,他远远的就认出了父亲,他拿着系在马车上的缰绳,他的母亲已经到围栏边来了,那围栏后面站着些等朋友们的人。
他先下车,然后把手递给他的心上人,他站得笔直,仿佛在护卫一位将军,然后走过去和他的家人见面。
他的母亲看到儿子陪同下的、穿着花里胡哨衣服的黑女人,惊讶得嘴都张不开了;他的父亲发现连马都很难拉住了,火车的引擎声或者这个黑女人让马不停地扬起前腿。
然而,安托万又一次看到两个老人,突然满怀真挚的喜悦,张开双臂飞奔过去,拥抱了他的母亲,也不理会受惊吓的马,拥抱了他的父亲。之后,他转身朝向他的同伴——站台上的旅客都停下来惊奇地盯着她看——接着说:
“就是她!
我已经跟您们说了,第一眼看上去,她不怎么吸引人,但只要您们了解她,我敢肯定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
跟她说早上好,那样她可能就不会觉得拘束了。”
然而,布瓦泰勒太太吓得快要失去了理智,只做了个屈膝礼的动作,他父亲则摘下便帽,咕哝道:
“祝你好运!”
之后,他们没再继续耽搁,上了马车,两个女人坐在后面,马车沿着马路颠颠簸簸地走着,她们也在座位上颠上颠下,两个男人坐在马车前面的座位上。
没人说话。
安托万很不自在,用口哨吹着一首军营调子;他的父亲赶着牲口;他的母亲从她坐的角落里一直暗中瞟着这个黑女人,这个黑女人的前额和颧骨在阳光下像锃亮的皮鞋一样闪着光。
安托万想打破这个尴尬局面,便转过身去。
“哎!”他说,“我们似乎都不想说话。”
“我们会有时间说话的。”老妇人回答。
他接着说:“嗨!
跟我们说说您那只下了八个蛋的母鸡的小故事吧。”
这是件被家里人津津乐道了很长时间的乐事。
但是,由于他妈妈的感情僵住了,还是说不出话来,他只好自己来讲这个故事了,他一边说着故事,一边因那些难忘的小事而笑着。
父亲还记着这件事,刚听到这个故事的开头就高兴起来了;他的妻子马上和他一样笑了起来;当他讲到最好笑的地方时,黑女人突然狂笑起来,那洪亮、像翻滚的洪流般的笑声让马都激动了起来,开始一阵小跑。
这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
他们都开始说起话来了。
一到家,大家都下了车,安托万就把他的心上人带到了一个房间,这样她可以脱下衣裙,以免弄脏了它,因为她打算准备一道好菜,想通过讨好老人们的胃来赢得他们的欢心。
他把父母拉到门外,心狂跳不止,问道:
“那么,您们现在觉得怎么样?”
父亲什么都没说。
母亲没那么害怕了,大声说道:“她太黑了。
不,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太过了。
弄得我魂不附体。”
“您会习惯的。”安托万说。
“可能会,但刚开始不行。”
他们走进房子,这个善良的女人看到黑女人正在做菜的情景,多少有点触动了。
她立刻上前帮起忙来,卷起裙子,也不顾自己年纪大,起劲地干了起来。
这顿饭很丰盛,很令人愉快,他们吃了很长时间。
当他们吃完饭到外面散步时,安托万把他的父亲拉到一边。
“哎,父亲,您怎么看这件事的?”
这个农民小心翼翼,从不肯牵连到自己。
“我没什么意见。
去问你妈妈吧。”
于是,安托万回到他母亲那里,把她拖在后面,说:
“哎,妈妈,您觉得她怎么样?”
“我可怜的孩子,她真的太黑了。
只要她稍稍不那么黑,我都不会反对你们,但她真的黑得太过分了。
别人会觉得这简直就是撒旦!”
他知道这个老妇人总是那么固执,便没有给她施压,但他感觉失望的情绪有如一股暴风骤雨扫过了他的心。
他心里盘算着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制定什么计划,而且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她已经迷住了他,但她却还没有征服他父母。
他们四个一直走着,穿过小麦田,又慢慢沉默起来。
无论何时,当他们经过一段栅栏时,都会看到一个乡下人坐在阶梯上,一群小家伙爬上来盯着他们看,每个人都跑到路上看小布瓦泰勒带回家的这个“黑黑的”妓女。
他们注意到远处有人飞奔着穿过田地,就像用敲鼓声来吸引观众对某个现场表演的注意力一样。
布瓦泰勒老汉和老妈被这种好奇心震惊了,无论他们走到村子的哪个地方,人们都显出这种好奇心,于是他们俩加快步伐,肩并肩走着,把他们的儿子远远地甩在后面。
他的黑女伴问他,他父母觉得她怎么样。
他迟疑着回答说他们还没做决定。
但是在村边,激动的人们从各个房子里跑了出来,老布瓦泰勒一看到聚集的人群,拔腿就跑,一直跑到家里,而安托万则怒火中烧,挽着他的心上人,在注视的目光下庄严地前进着,人们的眼睛因为惊奇都睁得大大的。
他明白要结束了,他没有希望了,他不能娶他的黑女人。
她也明白这一点。走到农场房屋附近时,他们俩都开始掉眼泪了。
他们一回到家,她马上就又一次脱下她的衣裙去帮他母亲做家务,跟着她到处走,去牛奶场、去马厩、去鸡舍,自己包揽工作中最辛苦的部分,总是重复着:“让我做吧,布瓦泰勒夫人。”当夜幕降临时,这个老妇人被感动了,但仍然不肯让步,对她儿子说:“不管怎么说,她是个好姑娘。
可惜她这么黑,不过她确实太黑了。
我习惯不了。
她得再回去了。
她太黑太黑了!”
年轻的布瓦泰勒对他的心上人说:
“她不同意。
她觉得你太黑了。
你得再回去了。
我会陪你到车站。
无论怎样——别着急。
你出发后我打算跟他们谈谈。”
然后,他把她带到了火车站,仍然用希望激励着她,他吻了她后,把她送上了火车。他一直看着火车直到它离开视线,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他无论怎样恳求老人都无济于事。
他们永远不会同意。
当他讲述着这个整个村子都听说过的故事时,安托万总是补充道:
“从那时起,我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对任何事情都是。
也不再有任何行当适合我,因此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个干夜活的清扫工。”
人们会对他说:“可是你结婚了。”
“是的,我不能说我妻子没有令我开心,我都有十四个孩子了,但她不是另外一个人,噢,不是——当然不是!
告诉你,另一个人,我的黑女人,只要她看我一眼,我就觉得我如同在天堂了。”
每次需要收拾地坑、粪堆、污水坑,或者要清理个脏窟窿,他就是被雇去做这些事的人。
他会带着他干活的工具、穿着他那沾满污垢的木鞋开始干活,并不停地抱怨他的工作。
这时,如果人们问他为什么做这种令人讨厌的活,他会听天由命似的回答:
“这实在是为了我的孩子们,我必须要养活他们。
干这个要比做其他任何事都赚得多。”
确实,他有十四个孩子。
如果有人问他他们现在怎么样,他会带着漠然的神情说:
“只有八个孩子留在家里。
一个在外当兵,五个已经结婚了。”
当问话的人想知道他们的婚姻是否幸福时,他会欢快地回答:
“我不反对他们。
我什么都不反对他们。
他们的婚姻自己如意就好。
我们不应该反对人们的喜好,否则结果也不会好。
因为我父母反对我的喜好,结果我成了一个干夜活的清扫工。
要不然,我会像其他人一样成为一个工人。”
这就是他父母如何干涉他的喜好的:
那时候,他是驻扎在阿夫雷的一名士兵,不比其他人笨,也不比其他人聪明,不过是个相当简单的小伙子。
不值班的时候,他最大的乐趣是沿着码头散步,很多鸟贩子都在那里聚集。
他会在那些装鹦鹉的鸟笼边慢慢闲逛,有时候是独自一人,有时则与一个和他来自同一地方的士兵一起。那些鹦鹉或是来自亚马孙河岸的绿背黄头鹦鹉,或是来自塞内加尔的灰背红头鹦鹉,或是庞大的金刚鹦鹉,它们看起来像温室里养的鸟,有着花一样的翎毛、羽毛和冠毛。
大大小小的鹦鹉,似乎是由万能的上帝这个微图画家悉心着色的。所有小一些的小鸟,黄色的、蓝色的、杂色的,它们跳来跳去,叫声融入到了码头的噪音中,加入了船只卸货以及行人、车辆制造出的噪音中,这种噪音仿佛来自于远处栖息着野兽的森林,是一种猛烈的喧闹、尖叫和震耳欲聋的声响。
.布瓦泰勒会停下来,眼神疑惑,嘴巴大张,狂喜般地大笑着,还对着笼子里的美冠鹦鹉呲牙咧嘴,美冠鹦鹉们则不断地朝他耀眼的红裤子和皮带上的铜纽扣点着它们白色或黄色的头冠。
当他发现一只会说话的鸟时,就对鸟提问,如果那个时候这只鸟碰巧愿意回答并和他对个话,他就会非常高兴,一直乐到晚上。
他发现看猴子也有很多乐趣,而且认为对于一个富人来说,没有比像拥有猫猫狗狗一样拥有这些动物更加奢侈的事了。
这种对奇异食物的喜好存在于他的血液中,就像人们钟情狩猎、医药或热衷于当神父一样。
每次军营的大门一打开,他都情不自禁地回来到码头,像是被一种难以抗拒的欲望吸引到了那里。
有一次,他停在一只庞大的金刚鹦鹉前面,高兴地近乎发狂,它正展开羽毛,向前躬着身体,然后又再次起身,仿佛正在行鹦鹉王国的宫廷屈膝礼一般。这时,他看见鸟店旁边的一间小咖啡店的门打开,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女性黑人,头上戴着一方红色丝巾。
她正将店里的瓶塞和沙土扫到街上。
布瓦泰勒的一部分注意力很快就从鸟上转移到了这个女人身上,他实在无法判别鸟和女人哪个让他更惊讶、更喜悦。
这个黑女人把垃圾扫到街上之后,抬起了眼睛,转身时被士兵的制服弄得眼花缭乱。
她面对他站着,手里拿着扫帚,仿佛给他带来了步枪,金刚鹦鹉则不停地鞠躬。
但几秒钟后,这个士兵开始因为这样的注视而感到尴尬,而后为了看起来不像是在仓皇撤退,他静静地走开了。
可是他又回来了。
他几乎每天都会从这家科洛尼咖啡店门前经过,他经常能透过窗子看到娇小的、黑皮肤的女佣的身影在给码头上的水手们端黑啤或白兰地。
她也经常一看见他,就走到门这里来;不久之后,即便他们连一句话都没有交流过,但会像熟人一样向对方微笑。当布瓦泰勒突然看到女孩黑色嘴唇之间闪动着一排闪亮的洁白牙齿时,他觉得自己的心被触动了。
一天他终于大着胆走进去了,并相当意外地发现她能像其他人一样说法语。
他要了一瓶柠檬水,请她喝一杯,她欣然接受了,那瓶柠檬水在士兵的记忆中依然美味犹存,由此到码头上的这个小酒馆来喝他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可口的饮品变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看着娇小的女佣用黑色的手往他的杯子里倒饮品,她笑容中露出牙齿比她的眼睛更加油光芒,这些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他的思想不断沉溺其中。
两个月后,他们成了挚友,布瓦泰勒第一次惊奇地发现这个女黑人拥有像诚实的法国女孩一样良好的信念,并且注重节约、勤勉、宗教信仰和良好品行,他因此更爱她了,他对她着迷得想要娶她为妻。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她还有点钱,是一个女牡蛎商留给她的,当她被一个美国船长留在阿夫雷码头时,是那个女牡蛎商收养了她。
当初这个船长是在离开纽约几个小时后发现她的,那时她才六岁,躺在船舱里面的棉花包上。
在到达阿夫雷之后,他把这个不知是被谁怎么藏在他船上的小黑家伙丢给这个好心的牡蛎商照顾。
这个卖牡蛎的女人死后,年轻的黑女人成了科洛尼小酒馆的佣人。
安托万·布瓦泰勒又说:“如果我父母不反对就好了。
我永远不会违背他们的意愿,您明白吧,永远不会!
我打算一回到家乡就跟他们说说。”
事实上,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获得了二十四小时的假期,于是就回去见家人,他们在伊沃托附近的图尔特维尔经营一个小农场。
他一直等到用餐结束,那时,浸泡过白兰地的咖啡让人更能敞开胸怀,他才告诉他的父母他已经找到了一个让他满意、十分满意的女孩,这世界上可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对他来说这么合适的姑娘了。
两个老人听到这话,立刻摆出一副谨慎的姿态,要他详细说明。
除了她的肤色,他没有隐瞒他们任何东西。
她是个女佣,没有很多收入,但坚强、节俭、整洁、品行端正而且通晓事理。
所有这些都比让钱落在一个糟糕的家庭主妇手里要好得多。
而且她还有点钱,是一个抚养她的女人留给她的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差不多是一份小嫁妆了,有一千五百法郎,存在储蓄所里。
两个老人被他的说辞劝服了,也相信他们自己的判断,态度慢慢变得缓和,这时,他说到了最棘手的一点。
他一副相当拘束的样子,笑着说:
“只有一点您们可能不会喜欢。
她不是个白人。”
他们没明白过来,为了避免吓到他们,他不得不相当详细、相当谨慎地解释:她属于深色皮肤种族,他们只在埃皮纳勒的画中看到过那个种族的人的样子。
之后,他们变得不安、迷惘、惊恐,仿佛他要与魔鬼结合。
母亲说:“黑皮肤?
她有多黑?
全身都黑吗?”
他回答说:“当然。
每个地方都是黑的,就像您们每个地方都是白的一样。”
父亲插了句:“黑皮肤?
跟锅一样黑吗?”
儿子回答:“可能没那么黑。
她是黑皮肤,但不是让人讨厌的黑。
本堂父先生的教士服是黑色的,但它并不比白色的法衣丑陋。”
父亲说:“在她的国家,除了她,还有黑人吗?”
儿子带着坚定的口吻大声说:“当然有!”
但老头子还是摇了摇头。
“那肯定不好看。”
儿子说:“当您们习惯后,就不会觉得那不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令人讨厌。”
母亲问:“这种黑皮肤不会比其他皮肤更容易弄脏内衣吗?”
“不会比您自己的皮肤更容易弄脏,因为这是她的肤色。”
而后,在问了许多其他问题之后,父母同意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看看这个女孩。这个年轻人的服役期在一个月之后就要结束了,他可以带她回家,这样他们可以看看她,再决定她是不是黑到不能进入布瓦泰勒家。
因此安托万宣布,星期天,也就是五月二十二日,在他服役期满的那天,他会和他的心上人一起动身回图尔特维尔。
为了到她情人父母家的这次旅行,她穿上了最漂亮、最华丽的衣服,衣服的主色是黄、红、蓝,她打扮得像要过全国性节日一样。
他们在火车站准备离开阿夫雷时,人们都盯着她看,布瓦泰勒因挽着一个吸引了这么多注意力的人而觉得非常自豪。
后来,在三等车厢里,她坐在他旁边。她在乡下人中引发了不小的惊奇,连坐在隔壁车厢的人也从他们的长凳上站起来,从隔开车厢的板壁上方看她。
一个孩子看到她,吓得哭了起来,还有一个孩子把脸藏在了他妈妈的围裙里。
不过,在他们达到目的地之前,一切都很顺利。
可是当他们快到达伊沃托、火车减慢速度时,安托万觉得不自在,就像他没有进行演习就接受检阅一样。
之后,当他伸出头,他远远的就认出了父亲,他拿着系在马车上的缰绳,他的母亲已经到围栏边来了,那围栏后面站着些等朋友们的人。
他先下车,然后把手递给他的心上人,他站得笔直,仿佛在护卫一位将军,然后走过去和他的家人见面。
他的母亲看到儿子陪同下的、穿着花里胡哨衣服的黑女人,惊讶得嘴都张不开了;他的父亲发现连马都很难拉住了,火车的引擎声或者这个黑女人让马不停地扬起前腿。
然而,安托万又一次看到两个老人,突然满怀真挚的喜悦,张开双臂飞奔过去,拥抱了他的母亲,也不理会受惊吓的马,拥抱了他的父亲。之后,他转身朝向他的同伴——站台上的旅客都停下来惊奇地盯着她看——接着说:
“就是她!
我已经跟您们说了,第一眼看上去,她不怎么吸引人,但只要您们了解她,我敢肯定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
跟她说早上好,那样她可能就不会觉得拘束了。”
然而,布瓦泰勒太太吓得快要失去了理智,只做了个屈膝礼的动作,他父亲则摘下便帽,咕哝道:
“祝你好运!”
之后,他们没再继续耽搁,上了马车,两个女人坐在后面,马车沿着马路颠颠簸簸地走着,她们也在座位上颠上颠下,两个男人坐在马车前面的座位上。
没人说话。
安托万很不自在,用口哨吹着一首军营调子;他的父亲赶着牲口;他的母亲从她坐的角落里一直暗中瞟着这个黑女人,这个黑女人的前额和颧骨在阳光下像锃亮的皮鞋一样闪着光。
安托万想打破这个尴尬局面,便转过身去。
“哎!”他说,“我们似乎都不想说话。”
“我们会有时间说话的。”老妇人回答。
他接着说:“嗨!
跟我们说说您那只下了八个蛋的母鸡的小故事吧。”
这是件被家里人津津乐道了很长时间的乐事。
但是,由于他妈妈的感情僵住了,还是说不出话来,他只好自己来讲这个故事了,他一边说着故事,一边因那些难忘的小事而笑着。
父亲还记着这件事,刚听到这个故事的开头就高兴起来了;他的妻子马上和他一样笑了起来;当他讲到最好笑的地方时,黑女人突然狂笑起来,那洪亮、像翻滚的洪流般的笑声让马都激动了起来,开始一阵小跑。
这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
他们都开始说起话来了。
一到家,大家都下了车,安托万就把他的心上人带到了一个房间,这样她可以脱下衣裙,以免弄脏了它,因为她打算准备一道好菜,想通过讨好老人们的胃来赢得他们的欢心。
他把父母拉到门外,心狂跳不止,问道:
“那么,您们现在觉得怎么样?”
父亲什么都没说。
母亲没那么害怕了,大声说道:“她太黑了。
不,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太过了。
弄得我魂不附体。”
“您会习惯的。”安托万说。
“可能会,但刚开始不行。”
他们走进房子,这个善良的女人看到黑女人正在做菜的情景,多少有点触动了。
她立刻上前帮起忙来,卷起裙子,也不顾自己年纪大,起劲地干了起来。
这顿饭很丰盛,很令人愉快,他们吃了很长时间。
当他们吃完饭到外面散步时,安托万把他的父亲拉到一边。
“哎,父亲,您怎么看这件事的?”
这个农民小心翼翼,从不肯牵连到自己。
“我没什么意见。
去问你妈妈吧。”
于是,安托万回到他母亲那里,把她拖在后面,说:
“哎,妈妈,您觉得她怎么样?”
“我可怜的孩子,她真的太黑了。
只要她稍稍不那么黑,我都不会反对你们,但她真的黑得太过分了。
别人会觉得这简直就是撒旦!”
他知道这个老妇人总是那么固执,便没有给她施压,但他感觉失望的情绪有如一股暴风骤雨扫过了他的心。
他心里盘算着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制定什么计划,而且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她已经迷住了他,但她却还没有征服他父母。
他们四个一直走着,穿过小麦田,又慢慢沉默起来。
无论何时,当他们经过一段栅栏时,都会看到一个乡下人坐在阶梯上,一群小家伙爬上来盯着他们看,每个人都跑到路上看小布瓦泰勒带回家的这个“黑黑的”妓女。
他们注意到远处有人飞奔着穿过田地,就像用敲鼓声来吸引观众对某个现场表演的注意力一样。
布瓦泰勒老汉和老妈被这种好奇心震惊了,无论他们走到村子的哪个地方,人们都显出这种好奇心,于是他们俩加快步伐,肩并肩走着,把他们的儿子远远地甩在后面。
他的黑女伴问他,他父母觉得她怎么样。
他迟疑着回答说他们还没做决定。
但是在村边,激动的人们从各个房子里跑了出来,老布瓦泰勒一看到聚集的人群,拔腿就跑,一直跑到家里,而安托万则怒火中烧,挽着他的心上人,在注视的目光下庄严地前进着,人们的眼睛因为惊奇都睁得大大的。
他明白要结束了,他没有希望了,他不能娶他的黑女人。
她也明白这一点。走到农场房屋附近时,他们俩都开始掉眼泪了。
他们一回到家,她马上就又一次脱下她的衣裙去帮他母亲做家务,跟着她到处走,去牛奶场、去马厩、去鸡舍,自己包揽工作中最辛苦的部分,总是重复着:“让我做吧,布瓦泰勒夫人。”当夜幕降临时,这个老妇人被感动了,但仍然不肯让步,对她儿子说:“不管怎么说,她是个好姑娘。
可惜她这么黑,不过她确实太黑了。
我习惯不了。
她得再回去了。
她太黑太黑了!”
年轻的布瓦泰勒对他的心上人说:
“她不同意。
她觉得你太黑了。
你得再回去了。
我会陪你到车站。
无论怎样——别着急。
你出发后我打算跟他们谈谈。”
然后,他把她带到了火车站,仍然用希望激励着她,他吻了她后,把她送上了火车。他一直看着火车直到它离开视线,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他无论怎样恳求老人都无济于事。
他们永远不会同意。
当他讲述着这个整个村子都听说过的故事时,安托万总是补充道:
“从那时起,我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对任何事情都是。
也不再有任何行当适合我,因此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个干夜活的清扫工。”
人们会对他说:“可是你结婚了。”
“是的,我不能说我妻子没有令我开心,我都有十四个孩子了,但她不是另外一个人,噢,不是——当然不是!
告诉你,另一个人,我的黑女人,只要她看我一眼,我就觉得我如同在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