ŌSAKA 建筑师的大阪
(正文来自wechat公众号: dandyontheroad)
至于大阪(おおさか,Ōsaka)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个民间说法。如果看地图就会发现,大阪在古都京都西南大概50公里处,又在濑户内海沿岸,当仁不让的成为濑户内海诸岛与京城之间的交通要冲。古时候的大阪市中心就是今天的大阪城(高)到住吉大社(低)之间的上町台地,是一块冲积台地[注1],由于地理条件稳定,各地商贾云集在这里生产发展,渐渐就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叫「逢坂(あうさか,Ausaka)」的小名,意为“集会的斜坡”,但那时候普通百姓的教育(汉字)水平普遍不高,这个名字并没有书面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在石山本院寺第八代门主的书信中(1496年),首次出现了「大坂(をさか,Wosaka)」一词。再后来在明治时代大政奉还、废除幕府的时代背景下,用「阪」取代了可以被拆分成“士反”(武士叛乱)的「坂」。
不管叫什么名字,大阪依然是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富庶、一度作为首都、江户时代又成为天领(天皇直辖地)的热土。赶上周末,表弟全程地陪,有了这半个当地人在身边,我连地图都没有带,跟着走就好了。从上町的家往北,一路爬着小坡穿行在居民区里,步行到大阪城公园西南角的历史博物馆。走在上町筋上,就在难波宫迹和历史博物馆的十字路口,中央大通方向朝着大阪府警察本部突然驶来了非常聒噪的车队,头车的大喇叭哇哇的喊话,车身上写着北方领土的主权主张,表弟说那是右翼团体经常出没。车队驶过,我却觉得哪里诡异,北方领土的事应该去找普京吧……大阪府警察本部那是协助柯南真相只有一个的。
顺着这群黑车看过去,隐约可见大阪城天守的顶层,我在第二天自己又来了一趟。从大手门进入二丸,一进门就是一排多闻橹,没有暗箭放出,顺利通过之后拜访了南面供奉秀吉公的丰国神社,还遇上办婚礼的。然后从樱门绕过迎面巨大的蛸石(たこいし)进入了本丸。天守阁没有登,因为第三次复建的大阪城天守已经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了,并不感兴趣,反而在这和平年代一边游览一边把自己当作入侵的敌军一员试想着突入时的场景却有着无尽的乐趣,这也是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的福利吧。
(白色的外墙是德川幕府二代将军秀忠复建时的设计,秀吉的大坂城是黑墙金瓦,更显威严)
接着说历史博物馆,表弟带我来并不是看历史的,而是村野藤吾[注2]展。村野藤吾(1891-1984),被誉为书写了昭和时代建筑史的建筑界巨匠,1913年考入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电气工学科,却在两年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转入建筑系,27岁才本科毕业。职业生涯以大阪为据点展开,虽然1929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但受到二战影响度过了二十多年的不遇时期。战后进入了极大活跃期,因与丹下健三(大阪出身)的主流中心派理念相悖,当时的建筑评论家经常把两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现代派建筑为主流的时代里,他的作品既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筑的设计原理、采用现代技术,又保持着日本传统,极富人情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现派风格。前一天在难波遇到的新歌舞伎座就是代表作之一,另外,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1937年建)和世界和平纪念圣堂(1953年建)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村野先生到了90多岁的时候创作力仍未减退,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工作,一生共设计建成了110座建筑物,建筑师真的都是劳累命。
膜拜完先代大师,表弟带着去梅田的阪急三番街吃烤串,饭点已过,客人只有我俩,在表弟和师傅的攀谈中得知,师傅已经从业三十多年了。岁月日日年年化作操控扇子和竹签的熟练手法,吃进嘴里,好似吃进了时光,和,他人的一部分生命。表弟塞了满嘴,跟师傅说,うまっ。感谢时间,在其磨砺下,物更深沉,人更性感。
(接着去了うめきた広場消食,一看就是安藤的语言,清水混凝土上一层薄水,徐徐落下)
要说在大阪活跃的建筑师,安藤忠雄是另一个另类。上学的时候读过他的第一本书「建築を語る(安藤忠雄论建筑)」,是在他获得了1995年的普利策奖之后,首度对外公开的年轻时代追逐理想的往事,文字很朴素,正应了花名“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但他的故事他的心,却有海啸般的宏力。拳击手变建筑师,三次独身游学是他所有的专业教育背景,这是最野的路子没有之一。去拜一下安藤事务所吧,表弟如是说。
安藤说「我想,在二十来岁的旅行中,可以追寻与自己周围的现实价值观不同的某些东西。说我自己是在旅行中思考、在旅行中成长起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在旅行中,独自一人步行事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旅行的过程中能了解另一个世界。」
明天又是工作日,我将继续独走。
注:
1. 在约7-8千年前,由于绳文海进导致水位高涨,现在的大阪平原曾位于海面之下,被称为「河内湾」,当时的上町台地曾是南北走向深入海中的一个半岛,也是大阪市内最早有人生息的地方。现在大阪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都来自于填海。
上町台地居委会 http://uemachi-hope.net/index.html
2. 村野藤吾主要作品 http://www.hetgallery.com/murano.html
つづく
至于大阪(おおさか,Ōsaka)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个民间说法。如果看地图就会发现,大阪在古都京都西南大概50公里处,又在濑户内海沿岸,当仁不让的成为濑户内海诸岛与京城之间的交通要冲。古时候的大阪市中心就是今天的大阪城(高)到住吉大社(低)之间的上町台地,是一块冲积台地[注1],由于地理条件稳定,各地商贾云集在这里生产发展,渐渐就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叫「逢坂(あうさか,Ausaka)」的小名,意为“集会的斜坡”,但那时候普通百姓的教育(汉字)水平普遍不高,这个名字并没有书面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在石山本院寺第八代门主的书信中(1496年),首次出现了「大坂(をさか,Wosaka)」一词。再后来在明治时代大政奉还、废除幕府的时代背景下,用「阪」取代了可以被拆分成“士反”(武士叛乱)的「坂」。
![]() |
深蓝色部分是现在的水域范围 |
![]() |
因为地势低洼,大阪水患严重 |
不管叫什么名字,大阪依然是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富庶、一度作为首都、江户时代又成为天领(天皇直辖地)的热土。赶上周末,表弟全程地陪,有了这半个当地人在身边,我连地图都没有带,跟着走就好了。从上町的家往北,一路爬着小坡穿行在居民区里,步行到大阪城公园西南角的历史博物馆。走在上町筋上,就在难波宫迹和历史博物馆的十字路口,中央大通方向朝着大阪府警察本部突然驶来了非常聒噪的车队,头车的大喇叭哇哇的喊话,车身上写着北方领土的主权主张,表弟说那是右翼团体经常出没。车队驶过,我却觉得哪里诡异,北方领土的事应该去找普京吧……大阪府警察本部那是协助柯南真相只有一个的。
![]() |
![]() |
太气派的大阪府警察本部,细看屋顶,还做了一层木造建筑式的屋檐 |
顺着这群黑车看过去,隐约可见大阪城天守的顶层,我在第二天自己又来了一趟。从大手门进入二丸,一进门就是一排多闻橹,没有暗箭放出,顺利通过之后拜访了南面供奉秀吉公的丰国神社,还遇上办婚礼的。然后从樱门绕过迎面巨大的蛸石(たこいし)进入了本丸。天守阁没有登,因为第三次复建的大阪城天守已经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了,并不感兴趣,反而在这和平年代一边游览一边把自己当作入侵的敌军一员试想着突入时的场景却有着无尽的乐趣,这也是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的福利吧。
![]() |
樱门及门内的蛸石 |
![]() |
到处是七五三节旗幡的丰国神社 |
![]() |
秀吉公铜像,头上被鸟拉了屎 |
![]() |
![]() |
德川石垣 |
![]() |
(白色的外墙是德川幕府二代将军秀忠复建时的设计,秀吉的大坂城是黑墙金瓦,更显威严)
接着说历史博物馆,表弟带我来并不是看历史的,而是村野藤吾[注2]展。村野藤吾(1891-1984),被誉为书写了昭和时代建筑史的建筑界巨匠,1913年考入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电气工学科,却在两年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转入建筑系,27岁才本科毕业。职业生涯以大阪为据点展开,虽然1929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但受到二战影响度过了二十多年的不遇时期。战后进入了极大活跃期,因与丹下健三(大阪出身)的主流中心派理念相悖,当时的建筑评论家经常把两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现代派建筑为主流的时代里,他的作品既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筑的设计原理、采用现代技术,又保持着日本传统,极富人情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现派风格。前一天在难波遇到的新歌舞伎座就是代表作之一,另外,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1937年建)和世界和平纪念圣堂(1953年建)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村野先生到了90多岁的时候创作力仍未减退,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工作,一生共设计建成了110座建筑物,建筑师真的都是劳累命。
![]() |
历史博物馆前广场上难波宫迹柱础及复原的入母屋造茅葺仓库 |
![]() |
博物馆大楼曲线外墙石材贴面施工水平极高,完美得看傻眼了 |
![]() |
馆内不让拍照,连口渴喝了一口水都被工作人员小碎步前来制止 |
膜拜完先代大师,表弟带着去梅田的阪急三番街吃烤串,饭点已过,客人只有我俩,在表弟和师傅的攀谈中得知,师傅已经从业三十多年了。岁月日日年年化作操控扇子和竹签的熟练手法,吃进嘴里,好似吃进了时光,和,他人的一部分生命。表弟塞了满嘴,跟师傅说,うまっ。感谢时间,在其磨砺下,物更深沉,人更性感。
![]() |
地下街的地藏尊,参拜的人络绎不绝,但并不是冲着百度石上的百度 |
![]() |
好吃! |
![]() |
(接着去了うめきた広場消食,一看就是安藤的语言,清水混凝土上一层薄水,徐徐落下)
要说在大阪活跃的建筑师,安藤忠雄是另一个另类。上学的时候读过他的第一本书「建築を語る(安藤忠雄论建筑)」,是在他获得了1995年的普利策奖之后,首度对外公开的年轻时代追逐理想的往事,文字很朴素,正应了花名“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但他的故事他的心,却有海啸般的宏力。拳击手变建筑师,三次独身游学是他所有的专业教育背景,这是最野的路子没有之一。去拜一下安藤事务所吧,表弟如是说。
![]() |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附近街道 |
![]() |
![]() |
![]() |
![]() |
全景! |
安藤说「我想,在二十来岁的旅行中,可以追寻与自己周围的现实价值观不同的某些东西。说我自己是在旅行中思考、在旅行中成长起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在旅行中,独自一人步行事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旅行的过程中能了解另一个世界。」
明天又是工作日,我将继续独走。
![]() |
注:
1. 在约7-8千年前,由于绳文海进导致水位高涨,现在的大阪平原曾位于海面之下,被称为「河内湾」,当时的上町台地曾是南北走向深入海中的一个半岛,也是大阪市内最早有人生息的地方。现在大阪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都来自于填海。
上町台地居委会 http://uemachi-hope.net/index.html
2. 村野藤吾主要作品 http://www.hetgallery.com/murano.html
つづ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