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
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豆瓣上的马甲。
原本是一个读书网站,竟然变成了误导读者的商业平台!
电影《花木兰》刚刚上映我就去看了,虽然说不上很好,但也不坏。回来看到豆瓣上很多马甲被揭穿,都是刚刚注册的id,“帮助”《花木兰》宣传的。但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和电影的关系并不大。即使宣传手法很恶心,却也影响不了电影的品质。
今天,我又在豆瓣上看到那本伪书《我读》的宣传马甲,还特地强调了书的名字是:《梁文道:我读》。此种误导性宣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有完没完了?!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可以利用豆瓣作为平台来宣传自己做的书。我的友邻里就有好几位图书编辑,做了书都会发消息出来。作为虚拟世界的朋友,我也自然会多关注一点那些书。但那本伪书的编辑,一直希望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来推动这本书的销售。甚至注册了很多马甲,自问自答,四处发帖,玩得不亦乐乎。我的疑问是:这样的宣传真的能有效吗?这样的编辑做出来的书,又会可读吗?
再说一次:《我读》是凤凰卫视授权**出版社出版的开卷八分钟的文字版,作者不是梁文道。梁文道为此特地发表过声明。
原本是一个读书网站,竟然变成了误导读者的商业平台!
电影《花木兰》刚刚上映我就去看了,虽然说不上很好,但也不坏。回来看到豆瓣上很多马甲被揭穿,都是刚刚注册的id,“帮助”《花木兰》宣传的。但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和电影的关系并不大。即使宣传手法很恶心,却也影响不了电影的品质。
今天,我又在豆瓣上看到那本伪书《我读》的宣传马甲,还特地强调了书的名字是:《梁文道:我读》。此种误导性宣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有完没完了?!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可以利用豆瓣作为平台来宣传自己做的书。我的友邻里就有好几位图书编辑,做了书都会发消息出来。作为虚拟世界的朋友,我也自然会多关注一点那些书。但那本伪书的编辑,一直希望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来推动这本书的销售。甚至注册了很多马甲,自问自答,四处发帖,玩得不亦乐乎。我的疑问是:这样的宣传真的能有效吗?这样的编辑做出来的书,又会可读吗?
再说一次:《我读》是凤凰卫视授权**出版社出版的开卷八分钟的文字版,作者不是梁文道。梁文道为此特地发表过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