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看完邱妙津的作品有一段时间了,之后看了香港作家李碧华的《胭脂扣》以及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能触碰到我的灵的还是邱妙津。
首先要声明,我不是拉子,我身边女孩很多,我也很喜欢她们,但是,我对男性依然着迷。
拉子一词出自邱妙津的《鳄鱼手记》,开始和身边人介绍她的时候,大多数人对我说的第一句是:她是同性恋?这是一本写同性恋的小说?w(゚Д゚)w,我现在开始怀疑你是不是?
“我不是。”
可是,我喜欢邱妙津,喜欢书里的她。书里的她,是一个真实的,形式上它们是小说,看过后所有作品都像《蒙马特遗书》一般,是她的个人日记。学哲学的她是文学的,文学的她充斥着哲学般的思考。
【关于灵与肉】
之于灵与肉,如果不能同时对一个人无疑是一场悲剧。而她甘愿把她整个灵安置在所爱之人的灵,如果现实无法同时将肉也给出,然而她在自己的意识里或是自己的哲学世界里她能给与她的,和一个男性能给予的并无区别。譬如喜欢一个艺术家的一部分,总会牵扯出很大一部分(再别人眼里是盲目崇拜),但是我们知道不是。因为当你喜欢他的那一部分,你清楚了解,并与自身完美结合,毋宁说,那个他是你喜欢的或想成为的那个人。然后,他的作品,会有他的影子,会有他灵魂深处的东西在那里。就如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去到的的人去了,去不到的人也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在那里。
【关于罪】
关于【罪】的主题,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只能在自己心里经历审判的过程,无关联他人,甚至是被伤害的人。我们总要为做过的每件事去负责,去承担起这些责任。从一开始,命运就直接掉下来,根本无法选择。去学会生活,去盛开。
【关于爱】
爱从来都是单方面的,因为它向来无从对等。遗书里邱妙津写到:你是我的生命,是我全部。就如王小波对李银河写:爱你就像爱生命。(为什么这么巧,说过同样的话,而被王小波如生命般爱着的李银河现在有了一位女友陪伴在左)
【表达】
我们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方能不能接受全看巧合。哪里有什么巧合,都是命运。就好像你想表达什么,再内心挣扎很久之后,鼓起勇气想去靠近,却担心他是否能接受。然后被一眼看破,除了表面的尴尬,其实你都不在乎,你在乎的是你是否表达。
【独处】
用周国平的那句: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首先要声明,我不是拉子,我身边女孩很多,我也很喜欢她们,但是,我对男性依然着迷。
拉子一词出自邱妙津的《鳄鱼手记》,开始和身边人介绍她的时候,大多数人对我说的第一句是:她是同性恋?这是一本写同性恋的小说?w(゚Д゚)w,我现在开始怀疑你是不是?
“我不是。”
可是,我喜欢邱妙津,喜欢书里的她。书里的她,是一个真实的,形式上它们是小说,看过后所有作品都像《蒙马特遗书》一般,是她的个人日记。学哲学的她是文学的,文学的她充斥着哲学般的思考。
【关于灵与肉】
之于灵与肉,如果不能同时对一个人无疑是一场悲剧。而她甘愿把她整个灵安置在所爱之人的灵,如果现实无法同时将肉也给出,然而她在自己的意识里或是自己的哲学世界里她能给与她的,和一个男性能给予的并无区别。譬如喜欢一个艺术家的一部分,总会牵扯出很大一部分(再别人眼里是盲目崇拜),但是我们知道不是。因为当你喜欢他的那一部分,你清楚了解,并与自身完美结合,毋宁说,那个他是你喜欢的或想成为的那个人。然后,他的作品,会有他的影子,会有他灵魂深处的东西在那里。就如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去到的的人去了,去不到的人也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在那里。
【关于罪】
关于【罪】的主题,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只能在自己心里经历审判的过程,无关联他人,甚至是被伤害的人。我们总要为做过的每件事去负责,去承担起这些责任。从一开始,命运就直接掉下来,根本无法选择。去学会生活,去盛开。
【关于爱】
爱从来都是单方面的,因为它向来无从对等。遗书里邱妙津写到:你是我的生命,是我全部。就如王小波对李银河写:爱你就像爱生命。(为什么这么巧,说过同样的话,而被王小波如生命般爱着的李银河现在有了一位女友陪伴在左)
【表达】
我们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方能不能接受全看巧合。哪里有什么巧合,都是命运。就好像你想表达什么,再内心挣扎很久之后,鼓起勇气想去靠近,却担心他是否能接受。然后被一眼看破,除了表面的尴尬,其实你都不在乎,你在乎的是你是否表达。
【独处】
用周国平的那句: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