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
查看话题 >我是怎么一步一步整理自己的
先说一下看过的基本相关的书吧。按我的阅读顺序。
0.《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这本书是我在正式整理之前很久读过的书,感觉针对工作多一些,主要归于“术”的层面。方法不错,但由于并没有从思想和观念上撼动我,读过就过了。
1.《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近几年超级火爆的一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帮助是让我有了这样的观念:要被自己心爱的事物所包围。这个观念让我走出了舍弃的第一步(虽然此时还不彻底)。但是这本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主张一次把全部的东西整理完,这对于职场妈妈的我而言太不现实,我根本没有完整的大块时间去一次整理哪怕一小类物品。读完这本书,我只是舍弃了一些不喜欢的东西,然后让房间变整齐了一点。但东西太多的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房间的整洁很难保持。
2.《零杂物》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现了她是怎样一步步舍去杂物获得空间的。因为是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里面穿插了很多作者的心理活动,感受之类的描述,不再是冷冰冰充满距离感的说教,更能引发阅读者的思考和感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时的就去扔点什么,或者是收拾一番。但并没有什么章法。不过,总是比以前更好一些的吧。
3.《简单生活的艺术》
很经典很古老的一本书。但我现在已经完全记不起来都讲了些什么,哈哈。对我来说起到了洗脑的作用,让我更加认同不持有过多物品,保持简单这种思想。
4.《断舍离》
对我而言也是一本洗脑书。洗脑书的作用就是扔扔扔的时候负罪感没有啦~
5.《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
这部剧虽然是一部三次元剧,但对我而言却是相当夸张的漫画手法。你绝对无法无视那种空无一物的视觉冲击。那种画面,只是看着就觉得简单美好。(但毕竟还是太过了……)。基本上展示的极简的尽头。可以说描绘了极简成功后的幸福生活吧~画了个大饼,指引极简的方向。
6.《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
这本书写的不咋的,方法也一般,但是我却是从这本书开始对我的房子动真格的(还不是因为懒癌……)。因为这本书主张的方法是按照房间来整理的。我参考了这本书的方法,却是按照自己的顺序开始了自己的整理。
7.《家事的抚慰》
我把它定义为工具书。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东西不知道如何处理,翻翻这本书,总会有点思路。有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很有用(比如各种材质的衣服怎么养护,各种性状的食物怎么储存之类的),一些方法性的东西就因人而异了。不过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关于洗碗的那部分我很赞同) 鉴于我家现在不是我在做家务,所以对我来说只是起到了知识储备的作用。以后要独担大任的时候也许会考虑常备一套随时查阅。
另外我需要给极简生活小组一个特殊的地位。虽然并不是整理一定要达到极简,但对我来说,极简确实带来的很多好处。我本人也正缓慢却坚定不移的拥抱极简生活。在我进行整理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会去小组浏览一圈,看看别人是怎么努力的同杂物作斗争,整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扰都是怎么解决的,也看看已经过上极简生活的大神们的幸福生活。是我极简路上的鸡血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种,时刻提醒我不要再在杂物里沉沦了。
----------------------------------------------------------------------------------------------------
我具体的整理行为是从我家的主卫开始的。
对于每一个房间,在整理之前都有仔细的回想一下,我在这个房间里都做哪些事情?列出来。根据这些事项决定这个房间可以有什么。
主卫是个功能明确,面积不大的空间。在这里有以下几个事情:1.我沐浴(所以需要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身体乳我的毛巾)2.宝宝洗澡和洗漱(浴盆沐浴露他的毛巾洗澡玩具小凳子水龙头延长器)3.如厕(厕纸马桶刷)4.洗漱(发带牙杯牙刷牙膏水牙线漱口水洗面奶面膜毛巾洗手液)5.洗一些东西(小盆,洗涤剂,护手霜)6.老公刮胡子(剃须刀)7.清洁(抹布)8.称体重(体重秤)。是的我列出了我的主卫的所有的东西,而且也很显而易见的知道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了。只要列出来,执行就非常的简单无脑了。但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待处理物品的存放空间。我的话是堆在了书房。
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由于最初设计的失误,我的主卫完全没有柜子那种储物空间。所以有两类东西是本应放在卫生间却放在了别的地方。一部分是备用的上述各种物品(其实最好每种东西用完再买),另外就是姨妈巾。我其实是放在了卫生间门外的衣帽间。如果再有机会,卫生间我会装一个镜柜以及洗手池下一个抽屉柜,把(少量的)这些东西放进去。
接下来是主卧。主卧虽然面积大,但其实也是一个功能简单的空间。正常来说,只有一件事——睡觉。因此,只要安置好床和寝具就ok啦(夏季还有个蚊帐)。然而不幸的是,在当前家里人多地少的情况家,我的主卧还兼任了另外3个功能:
1.临时办公室(老公偶尔加班用。有写字台,台面有笔记本+插线板,台灯,写字台抽屉里存储了家里的贵重物品,重要文件和证件,还有老公的个人物品(手串什么的,老年人的爱好,摊手))
2.老公的个人衣物存储(因为这个糙汉子从来都是一进屋就脱个精光,穿衣服也是拿起就穿,所以他的衣物存储在这里最方便。一个抽屉柜+一个床头柜+他的所有衣物)
3.我的梳妆台(之前说过我家卫生间完全没有储物空间,再加上俩人用有时候会冲突,所以洗完脸之后的后续程序都在主卧进行啦。用了抽屉柜的柜顶和顶层抽屉。柜顶放了每天用的保湿水,水杨酸水,A醇,眼霜,防晒霜,护手霜,蜂蜜。抽屉放了少量囤货,小样,化妆棉,面膜纸。)
另外放了1盆绿萝。
虽然看起来和卫生间一样简单,但我干这活整整花了一个星期。主要是以前在抽屉里乱放的各种杂物太多了。抽屉就是这样神奇,莫名其妙就会堆好多莫名其妙的东西。
关于主卧,目前的状况我其实也是不满意的。因为这附加的3个功能,破坏了卧室空间的纯洁性。如果条件合适(小朋友上幼儿园,家里常驻人口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了)我会撤掉写字台(用书房就可以了)衣物全部放到衣帽间或者卧室的一个衣柜(更倾向于衣帽间,全家所有衣物都放这),梳妆台也是在洗漱区进行。我其实是想主卧连顶灯都不要了,只要俩壁灯,灯光暗暗的那种。卧室就是要用来睡觉。如果除了睡觉在这里什么都不能做,这么无聊的话人就不会在这里懒了吧。
下一步就是衣帽间了。这是一场耗时3周的攻坚战。虽然这个房间的功能也很简单:存储和换衣物。但是你懂得,这毕竟是衣帽间啊!
衣帽间,顾名思义,就是做跟穿戴有关的事情。所以这里有全部衣物和佩饰(包括不当季的寝具。关于这个,我的衣帽间柜子顶层存储了8套用不上的被褥,都是妈妈和婆婆拿来的。跟妈妈和老公沟通过,老公支持简掉一半,但是婆婆却不高兴了。嘛……那就先放在这里吧。家里亲戚多,经常来打个地铺什么的。虽然从没用到过这8套)。首先有一个前提,虽然我家3个卧室都有衣柜,但我的衣物全部都在自己房间的这个衣帽间里面。我觉得这个习惯非常好,同类物品要放在一起,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少件同类的东西。另外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我的衣物里面掺杂着许多“垃圾”——风格不适合我的,劣质的,旧的,瘦了的。我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女性,经历过大多数女生经历过的事情——买买买。所以整理的时候主题就是痛苦的扔扔扔(其实不是扔啦,送给妹妹们了)。我的扔扔扔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有这么几个阶段吧:
1.有一部分特别容易断舍离。包括:破损的衣服(说明曾经也很喜欢),肥了的衣服(不想回忆起胖子的日子),小时候的衣服(不要再做幼稚鬼)。
2.有一部分衣服在扔和不扔之间犹豫。我是这么做的:穿上它,穿一天。一天之后,很自然的就知道该留下还是该舍弃。如果在这一天里面,它总是让你提心吊胆(口子崩开,带子垂下,怕被勾划,或是有走光风险,或是跟自己的个人形象不搭)那就感谢它然后说再见吧。如果一整天都很舒适安心,那么这就是你的衣服,即使它毫不起眼,也是在默默的衬托你本身。
3.很心动的衣服但是瘦了。我目前还保留着这部分衣服,而且我惊喜的发现,其中一些衣服又变得可以穿起来了~还是要继续简掉自己的赘肉啊。
4.心动的衣服。这部分也有不少,但事实上经常穿的只有那么几件。不常穿的要么并非真正心动,要么不好搭配。这部分就要重新考虑它的定位了。把这些衣服挂在挂衣杆上面,穿过的挂回到最左边,一段时间以后最右边的就是要重新考虑的。
一边精简自己的衣物,一边寻找合适的位置去存储,具体步骤:
1类
● 小物(饰品、腰带、袜子内衣裤)-》右侧抽屉
● 现在正穿(夏)-》右侧衣柜
● 以后还穿,但不当季;(春秋)下方的格子
● 以后还穿,但不当季;(冬)下方的格子
● 以后还穿,并且当季,但是囤货(夏)下方的格子
● 运动装备和家居服-》下方的格子
● 瘦了还穿;(四季)
● 老公的需要在衣帽间存储的衣服(皮衣,冬季衣物)
2类
● 准备卖掉;(存储到书房)
● 准备送人;(存储到书房)
整理步骤:1.12两类分开2.每小类分开3.按顺序整理每一类
(来自自己的记录帖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833958/ )
另外如前门说的把姨妈巾和备用的浴室用品存储在了放在衣帽间的一个行李箱里面。这个工程用掉了整个7月。八月整个月过的好条理,好幸福。1234的阶段也一直持续的进着。换季的9月来了,少不了一番折腾,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下去。
----------------------------------------------------------------------------------------------
更不动了下次再更。
0.《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这本书是我在正式整理之前很久读过的书,感觉针对工作多一些,主要归于“术”的层面。方法不错,但由于并没有从思想和观念上撼动我,读过就过了。
1.《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近几年超级火爆的一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帮助是让我有了这样的观念:要被自己心爱的事物所包围。这个观念让我走出了舍弃的第一步(虽然此时还不彻底)。但是这本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主张一次把全部的东西整理完,这对于职场妈妈的我而言太不现实,我根本没有完整的大块时间去一次整理哪怕一小类物品。读完这本书,我只是舍弃了一些不喜欢的东西,然后让房间变整齐了一点。但东西太多的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房间的整洁很难保持。
2.《零杂物》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现了她是怎样一步步舍去杂物获得空间的。因为是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里面穿插了很多作者的心理活动,感受之类的描述,不再是冷冰冰充满距离感的说教,更能引发阅读者的思考和感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时的就去扔点什么,或者是收拾一番。但并没有什么章法。不过,总是比以前更好一些的吧。
3.《简单生活的艺术》
很经典很古老的一本书。但我现在已经完全记不起来都讲了些什么,哈哈。对我来说起到了洗脑的作用,让我更加认同不持有过多物品,保持简单这种思想。
4.《断舍离》
对我而言也是一本洗脑书。洗脑书的作用就是扔扔扔的时候负罪感没有啦~
5.《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
这部剧虽然是一部三次元剧,但对我而言却是相当夸张的漫画手法。你绝对无法无视那种空无一物的视觉冲击。那种画面,只是看着就觉得简单美好。(但毕竟还是太过了……)。基本上展示的极简的尽头。可以说描绘了极简成功后的幸福生活吧~画了个大饼,指引极简的方向。
6.《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
这本书写的不咋的,方法也一般,但是我却是从这本书开始对我的房子动真格的(还不是因为懒癌……)。因为这本书主张的方法是按照房间来整理的。我参考了这本书的方法,却是按照自己的顺序开始了自己的整理。
7.《家事的抚慰》
我把它定义为工具书。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东西不知道如何处理,翻翻这本书,总会有点思路。有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很有用(比如各种材质的衣服怎么养护,各种性状的食物怎么储存之类的),一些方法性的东西就因人而异了。不过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关于洗碗的那部分我很赞同) 鉴于我家现在不是我在做家务,所以对我来说只是起到了知识储备的作用。以后要独担大任的时候也许会考虑常备一套随时查阅。
另外我需要给极简生活小组一个特殊的地位。虽然并不是整理一定要达到极简,但对我来说,极简确实带来的很多好处。我本人也正缓慢却坚定不移的拥抱极简生活。在我进行整理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会去小组浏览一圈,看看别人是怎么努力的同杂物作斗争,整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扰都是怎么解决的,也看看已经过上极简生活的大神们的幸福生活。是我极简路上的鸡血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种,时刻提醒我不要再在杂物里沉沦了。
----------------------------------------------------------------------------------------------------
我具体的整理行为是从我家的主卫开始的。
对于每一个房间,在整理之前都有仔细的回想一下,我在这个房间里都做哪些事情?列出来。根据这些事项决定这个房间可以有什么。
主卫是个功能明确,面积不大的空间。在这里有以下几个事情:1.我沐浴(所以需要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身体乳我的毛巾)2.宝宝洗澡和洗漱(浴盆沐浴露他的毛巾洗澡玩具小凳子水龙头延长器)3.如厕(厕纸马桶刷)4.洗漱(发带牙杯牙刷牙膏水牙线漱口水洗面奶面膜毛巾洗手液)5.洗一些东西(小盆,洗涤剂,护手霜)6.老公刮胡子(剃须刀)7.清洁(抹布)8.称体重(体重秤)。是的我列出了我的主卫的所有的东西,而且也很显而易见的知道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了。只要列出来,执行就非常的简单无脑了。但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待处理物品的存放空间。我的话是堆在了书房。
这里有一些特殊情况。由于最初设计的失误,我的主卫完全没有柜子那种储物空间。所以有两类东西是本应放在卫生间却放在了别的地方。一部分是备用的上述各种物品(其实最好每种东西用完再买),另外就是姨妈巾。我其实是放在了卫生间门外的衣帽间。如果再有机会,卫生间我会装一个镜柜以及洗手池下一个抽屉柜,把(少量的)这些东西放进去。
接下来是主卧。主卧虽然面积大,但其实也是一个功能简单的空间。正常来说,只有一件事——睡觉。因此,只要安置好床和寝具就ok啦(夏季还有个蚊帐)。然而不幸的是,在当前家里人多地少的情况家,我的主卧还兼任了另外3个功能:
1.临时办公室(老公偶尔加班用。有写字台,台面有笔记本+插线板,台灯,写字台抽屉里存储了家里的贵重物品,重要文件和证件,还有老公的个人物品(手串什么的,老年人的爱好,摊手))
2.老公的个人衣物存储(因为这个糙汉子从来都是一进屋就脱个精光,穿衣服也是拿起就穿,所以他的衣物存储在这里最方便。一个抽屉柜+一个床头柜+他的所有衣物)
3.我的梳妆台(之前说过我家卫生间完全没有储物空间,再加上俩人用有时候会冲突,所以洗完脸之后的后续程序都在主卧进行啦。用了抽屉柜的柜顶和顶层抽屉。柜顶放了每天用的保湿水,水杨酸水,A醇,眼霜,防晒霜,护手霜,蜂蜜。抽屉放了少量囤货,小样,化妆棉,面膜纸。)
另外放了1盆绿萝。
虽然看起来和卫生间一样简单,但我干这活整整花了一个星期。主要是以前在抽屉里乱放的各种杂物太多了。抽屉就是这样神奇,莫名其妙就会堆好多莫名其妙的东西。
关于主卧,目前的状况我其实也是不满意的。因为这附加的3个功能,破坏了卧室空间的纯洁性。如果条件合适(小朋友上幼儿园,家里常驻人口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了)我会撤掉写字台(用书房就可以了)衣物全部放到衣帽间或者卧室的一个衣柜(更倾向于衣帽间,全家所有衣物都放这),梳妆台也是在洗漱区进行。我其实是想主卧连顶灯都不要了,只要俩壁灯,灯光暗暗的那种。卧室就是要用来睡觉。如果除了睡觉在这里什么都不能做,这么无聊的话人就不会在这里懒了吧。
下一步就是衣帽间了。这是一场耗时3周的攻坚战。虽然这个房间的功能也很简单:存储和换衣物。但是你懂得,这毕竟是衣帽间啊!
衣帽间,顾名思义,就是做跟穿戴有关的事情。所以这里有全部衣物和佩饰(包括不当季的寝具。关于这个,我的衣帽间柜子顶层存储了8套用不上的被褥,都是妈妈和婆婆拿来的。跟妈妈和老公沟通过,老公支持简掉一半,但是婆婆却不高兴了。嘛……那就先放在这里吧。家里亲戚多,经常来打个地铺什么的。虽然从没用到过这8套)。首先有一个前提,虽然我家3个卧室都有衣柜,但我的衣物全部都在自己房间的这个衣帽间里面。我觉得这个习惯非常好,同类物品要放在一起,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少件同类的东西。另外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我的衣物里面掺杂着许多“垃圾”——风格不适合我的,劣质的,旧的,瘦了的。我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女性,经历过大多数女生经历过的事情——买买买。所以整理的时候主题就是痛苦的扔扔扔(其实不是扔啦,送给妹妹们了)。我的扔扔扔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有这么几个阶段吧:
1.有一部分特别容易断舍离。包括:破损的衣服(说明曾经也很喜欢),肥了的衣服(不想回忆起胖子的日子),小时候的衣服(不要再做幼稚鬼)。
2.有一部分衣服在扔和不扔之间犹豫。我是这么做的:穿上它,穿一天。一天之后,很自然的就知道该留下还是该舍弃。如果在这一天里面,它总是让你提心吊胆(口子崩开,带子垂下,怕被勾划,或是有走光风险,或是跟自己的个人形象不搭)那就感谢它然后说再见吧。如果一整天都很舒适安心,那么这就是你的衣服,即使它毫不起眼,也是在默默的衬托你本身。
3.很心动的衣服但是瘦了。我目前还保留着这部分衣服,而且我惊喜的发现,其中一些衣服又变得可以穿起来了~还是要继续简掉自己的赘肉啊。
4.心动的衣服。这部分也有不少,但事实上经常穿的只有那么几件。不常穿的要么并非真正心动,要么不好搭配。这部分就要重新考虑它的定位了。把这些衣服挂在挂衣杆上面,穿过的挂回到最左边,一段时间以后最右边的就是要重新考虑的。
一边精简自己的衣物,一边寻找合适的位置去存储,具体步骤:
1类
● 小物(饰品、腰带、袜子内衣裤)-》右侧抽屉
● 现在正穿(夏)-》右侧衣柜
● 以后还穿,但不当季;(春秋)下方的格子
● 以后还穿,但不当季;(冬)下方的格子
● 以后还穿,并且当季,但是囤货(夏)下方的格子
● 运动装备和家居服-》下方的格子
● 瘦了还穿;(四季)
● 老公的需要在衣帽间存储的衣服(皮衣,冬季衣物)
2类
● 准备卖掉;(存储到书房)
● 准备送人;(存储到书房)
整理步骤:1.12两类分开2.每小类分开3.按顺序整理每一类
(来自自己的记录帖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833958/ )
另外如前门说的把姨妈巾和备用的浴室用品存储在了放在衣帽间的一个行李箱里面。这个工程用掉了整个7月。八月整个月过的好条理,好幸福。1234的阶段也一直持续的进着。换季的9月来了,少不了一番折腾,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下去。
----------------------------------------------------------------------------------------------
更不动了下次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