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再严酷,也要有自己的温馨小世界
是谁给森茉莉冠以“日本张爱玲”称号的?她们俩给人感觉完全相反。张爱玲表现出的爱欲冰冷晦暗,森茉莉表现出的爱欲则是温馨明快的。用颜色来表达,张爱玲给人感觉是灰色的,森茉莉则如她最爱,是“玫瑰色”的。
不过说起来我为什么会找森茉莉的书来看,倒跟师太有关系。某天看到《我的美的世界》一段文摘,突然有所触动,度之发现作者号称日本张爱玲,心怀多学点红玫瑰白玫瑰般的段子好适时装逼的主意,搜罗来这本《我的美的世界》,没想到一打开,就跳出一颗生机勃勃的茉莉跃动少女心。
第一篇就深得我心。喜欢做菜,但并不喜欢在一旁看别人享用她做的菜,哪怕是她爱的人,她对于烹饪的喜爱,是一种“摒除了母爱的西方个人主义”。喜欢做菜,只是因为做菜很快乐,并不为了别人,这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学习做菜的初衷并不高尚,不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不是为了嫁个好人,不是为了获得别人夸赞,就是为了随时随地,不求人地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也会逐渐发现烹饪技艺的精妙之处,当然也会逐渐获得夸赞等等附加价值,但最根本地还是自己能够满足自己所带来无语言表的快乐,仿佛一个人占有了全世界。
森茉莉是个喜欢吃,也懂得吃的不老少女。她喜欢的鸡蛋,我也喜欢,她罗列出一大串鸡蛋菜肴,我也非常有兴致地立志要全部试一次。她对食物描写尤为印象深刻,我至今都记得简爱和鲁滨逊的饥饿感觉。她对饼干点心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也有自己对某种食物古怪的要求。她称自己是贫穷的萨瓦兰,我也认为人不管境遇再悲惨,也不该放弃对事物的细致体验和对“好”的追求。
关于“纯真”,她引用了一句比较极端的话“太太是淫妇,妓女中反有纯情女子”。实际上,她在说的不是纯真,而是人性,纯真和恶魔,是人性本来的样子,可却有人要掩饰心中的恶魔,仿佛他的人性中只有纯真一样,可这些人当中,真正的好人并不多。这说法虽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在生活中却经常是验方,伪君子嘛,人身上的善与恶假如都是固定量的,有的人通过语言就可以释放掉很大一部分,有的人拼命掩饰逃避,反而最终需要通过行为去释放。
看她可爱的吐槽也是好玩的一件事,很能吐到点子上。比如高峰秀子,之前一直觉着她长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怪老太婆一下子就get到是鼻子和嘴巴中间距离太短,笑起来有横纹。对装逼犯吐起槽,也很是辛辣,对无聊的事情感兴趣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老太婆在八卦上看到阿兰德龙和布里亚利的合影,不也照样写耽美照样不耽误工作。她不仅吐槽别人,也吐槽自己,第一次上电视做节目的土鳖心态,叫人看着忍俊不禁。ps 真的很想看她吐槽下若尾文子,纯真又恶魔的若尾文子,会不会也吐槽是“伪知性”呢?毕竟全日本她都吐槽是伪知性了。不过可能因为她俩活跃的世代错开,所以没机会看了。
至于说她“恋父”,我觉得在这本小集子里并没有很明显的体现,她表现出的,只是正常的,得到过很多父母关爱的孩子会表现出的依恋。一下子失去父亲这个“大椅子”的感觉,足以成为任何一个子女一生的羁绊,至少我是很能体会她这种难以名状的怀念和失落的。
她似乎对外界有许多关注,但从这本书看来,她还是更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毕竟你们不懂我的乐嘛。出身优沃,青春丧父,早早离婚,中年被儿子欺骗,晚年靠卖文为生,境遇反差太大,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大写的惨,可人家自己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即使没有爱情,人生也可以是玫瑰色的”是她的口号,从她的心境上看,确实也是做到了的。
这本小集子也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方,最可怕的就是她追忆似水年华时那巨细无遗的华丽词藻。据说词藻华丽也是她的个人风格。确实,人一旦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就很容易变得巨细无遗起来,显然她最热爱的,是往日的奢华时光。
(虽然我在这儿吐槽她法国小说风景描写式的,巨细无遗的叨逼叨风格,但其实我自己真的写起东西来,也是这么无法控制地叨逼叨的。真的很难改,半天进入不了正题,经常一不留神就跑偏数十里,而且跑偏不止一次,像这本小集子一样充满无数的括号。最后出来的成品,就好像永远拧不干的烂抹布一样令人不清爽。真的好羡慕那种干爽轻快的文章啊!学不来,学不来。)
赶紧用她的一句话结束吧。
“人生中会有人际关系这种麻烦事儿,但独自待在房间,或一个人走路时,心境就跟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不过说起来我为什么会找森茉莉的书来看,倒跟师太有关系。某天看到《我的美的世界》一段文摘,突然有所触动,度之发现作者号称日本张爱玲,心怀多学点红玫瑰白玫瑰般的段子好适时装逼的主意,搜罗来这本《我的美的世界》,没想到一打开,就跳出一颗生机勃勃的茉莉跃动少女心。
第一篇就深得我心。喜欢做菜,但并不喜欢在一旁看别人享用她做的菜,哪怕是她爱的人,她对于烹饪的喜爱,是一种“摒除了母爱的西方个人主义”。喜欢做菜,只是因为做菜很快乐,并不为了别人,这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学习做菜的初衷并不高尚,不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不是为了嫁个好人,不是为了获得别人夸赞,就是为了随时随地,不求人地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也会逐渐发现烹饪技艺的精妙之处,当然也会逐渐获得夸赞等等附加价值,但最根本地还是自己能够满足自己所带来无语言表的快乐,仿佛一个人占有了全世界。
森茉莉是个喜欢吃,也懂得吃的不老少女。她喜欢的鸡蛋,我也喜欢,她罗列出一大串鸡蛋菜肴,我也非常有兴致地立志要全部试一次。她对食物描写尤为印象深刻,我至今都记得简爱和鲁滨逊的饥饿感觉。她对饼干点心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也有自己对某种食物古怪的要求。她称自己是贫穷的萨瓦兰,我也认为人不管境遇再悲惨,也不该放弃对事物的细致体验和对“好”的追求。
关于“纯真”,她引用了一句比较极端的话“太太是淫妇,妓女中反有纯情女子”。实际上,她在说的不是纯真,而是人性,纯真和恶魔,是人性本来的样子,可却有人要掩饰心中的恶魔,仿佛他的人性中只有纯真一样,可这些人当中,真正的好人并不多。这说法虽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在生活中却经常是验方,伪君子嘛,人身上的善与恶假如都是固定量的,有的人通过语言就可以释放掉很大一部分,有的人拼命掩饰逃避,反而最终需要通过行为去释放。
看她可爱的吐槽也是好玩的一件事,很能吐到点子上。比如高峰秀子,之前一直觉着她长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来,怪老太婆一下子就get到是鼻子和嘴巴中间距离太短,笑起来有横纹。对装逼犯吐起槽,也很是辛辣,对无聊的事情感兴趣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老太婆在八卦上看到阿兰德龙和布里亚利的合影,不也照样写耽美照样不耽误工作。她不仅吐槽别人,也吐槽自己,第一次上电视做节目的土鳖心态,叫人看着忍俊不禁。ps 真的很想看她吐槽下若尾文子,纯真又恶魔的若尾文子,会不会也吐槽是“伪知性”呢?毕竟全日本她都吐槽是伪知性了。不过可能因为她俩活跃的世代错开,所以没机会看了。
至于说她“恋父”,我觉得在这本小集子里并没有很明显的体现,她表现出的,只是正常的,得到过很多父母关爱的孩子会表现出的依恋。一下子失去父亲这个“大椅子”的感觉,足以成为任何一个子女一生的羁绊,至少我是很能体会她这种难以名状的怀念和失落的。
她似乎对外界有许多关注,但从这本书看来,她还是更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毕竟你们不懂我的乐嘛。出身优沃,青春丧父,早早离婚,中年被儿子欺骗,晚年靠卖文为生,境遇反差太大,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大写的惨,可人家自己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即使没有爱情,人生也可以是玫瑰色的”是她的口号,从她的心境上看,确实也是做到了的。
这本小集子也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方,最可怕的就是她追忆似水年华时那巨细无遗的华丽词藻。据说词藻华丽也是她的个人风格。确实,人一旦对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就很容易变得巨细无遗起来,显然她最热爱的,是往日的奢华时光。
(虽然我在这儿吐槽她法国小说风景描写式的,巨细无遗的叨逼叨风格,但其实我自己真的写起东西来,也是这么无法控制地叨逼叨的。真的很难改,半天进入不了正题,经常一不留神就跑偏数十里,而且跑偏不止一次,像这本小集子一样充满无数的括号。最后出来的成品,就好像永远拧不干的烂抹布一样令人不清爽。真的好羡慕那种干爽轻快的文章啊!学不来,学不来。)
赶紧用她的一句话结束吧。
“人生中会有人际关系这种麻烦事儿,但独自待在房间,或一个人走路时,心境就跟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