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小怪物大赏
一次“反自然”的造物实验
——果实猎人
“一个亮粉色的球,大如鸵鸟蛋,好像插着橙绿色的旗帜,球体上翘起些羽翼状的东西,顶上还盖着一片枯萎的花瓣,硬得像鬃毛。”这是一个西方人第一次看到火龙果时的直观感受。
亚当·李斯·格尔纳在他的小说《水果猎人》中对这些植物的果实又爱又恨。“水果,不像表面所见的那么简单。红心,黑眼,好像储满阳光蜜意的小胶囊,滴流出晶亮之血,就像伊甸园里的善恶智慧树一样诱惑人心——也很会骗人。自鸿蒙太初至今,这些甜蜜的蜃幻妄想充盈我们的心田。”
自然创造的这些色彩艳丽,形态怪异,味觉奇特的小怪物中,只有一小部分占据了水果市场,而“我们这个星球上充满了各种难以接近、被忽视,甚至被禁忌的果子”,这些果子还有千万分支变种。
“世上有口感逼近‘菠萝椰奶朗姆’鸡尾酒的芒果,橙色的野生黄莓,白色的蓝莓,蓝色的杏子,红色的柠檬,金色的覆盆子,粉色的番荔枝……新的变种仍在不停涌现,魔力豆、日落果、炮弹果、美味怪物、僵尸苹、姜饼梅、天鹅蛋梨、骷髅树瓦哈卡、刚果落花生……要是哈姆雷特看到了,肯定会说:‘赫瑞修,天堂人间有太多水果,绝非你的全能哲学所能梦想到的。’”
自然的创造鬼斧神工,人们为此狂热,其中一部分人甚至远离公众视线,成立了北美水果探索者协会、珍稀水果全球联盟这些民间组织,彻头彻尾地将人生奉献给了探寻水果这个听上去有些诡异的事业。
毕竟,同样为这些小怪物痴迷的格尔纳说:要想吃到珍奇的水果,就必须去旅行,必须去别的国度,必须带着逃亡的决心。
泰国柠檬
长得像脑子一样的是柠檬中的异类泰国柠檬,虽然看上去像核桃,但切开却是不折不扣的酸爽。泰国柠檬原产于印度,宗教圣战期间在欧洲广泛栽培,现在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大量种植和供应。
在以香辛料著称的东南亚饮食中,泰国柠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略甜的普通柠檬不同,泰国柠檬就像它的长相一样更加实在、刺激,几乎每一道正统的泰国菜中都离不开它独特的柠檬香气。
对于东南亚人来说,泰国柠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辟邪。他们在家周围种植,以及在宗教中使用泰国柠檬可以辟邪驱霉,开运招财。
Ackee果
Ackee果又叫西非荔枝果,是牙买加的国果。它们长在牙买加最初可见的高大Ackee树上,形状呈梨形,未成熟时果子紧闭,带有毒性。而一旦成熟,便会自己裂开,露出乌黑发亮的种子,和柔软滑腻的海绵状乳白色果肉,毒性也在这时消退。
Ackee并非原产于牙买加。十八世纪,黑奴船将这种怪异的果子传到加勒比海地区,而只有牙买加人将其入菜。最常见的做法是将Ackee果、腌好的咸鱼和牙买加特有的辣椒一起烩煮,而这道菜,也成为了牙买加名副其实的国菜。
人们都说,到牙买加必须要做三件事,听雷鬼音乐,买蓝山咖啡豆,吃几次牙买加国菜。在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世界最受欢迎十大国菜中,牙买加国菜阿奇果烩咸鱼(Ackee & Saltfish)以其美味和知名度名列第二。
蛋树
虽然远看就像鸡蛋长在了树上,但它们是不折不扣的茄子。这种学名为金银茄的果实形似蛋,味如甜瓜,祖籍中国,由入侵中国的西班牙人带到了欧洲,并传到了美国。
Hala Fruit
Hala Fruit是露兜树(Pandanus)的果实,生长于夏威夷和密克罗尼西亚等岛屿,有清甜花香,生吃熟吃皆可。和菠萝蜜长的像,但更像的是恒星剖面图。
海椰果
海椰子是塞舌尔普拉兰岛及库瑞岛的一种特有棕榈,树高20~30米,最大的叶子面积可达27平方米。它生长缓慢,但生命力极强,树龄可高达千余年。一般幼树从25岁开始结果,可连续结果50年以上。
海椰子的果实海椰果状似两个椰子,是已知的最大的果,约需10年才成熟。
因为海椰果酷似臀部的外貌,19世纪末,英国将军查尔斯·戈登在访问塞舌尔群岛时突然生出一个灵感:他认为《圣经》中描绘的禁果并非苹果而是海椰子的果实,因为这种果子长得非常像女性的骨盆,这位基督教徒认为,如果有任何树能够激发人类对肉欲的好奇,无疑就是它了。
刺角瓜
刺角瓜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表皮坚硬、凹凸不平。口感类似黄瓜和西葫芦的混合,味道类似于香蕉、黄瓜和柠檬混合在一起。在原产地,因为根系能够到达地下含水层,刺角瓜曾经是当地人最为重要的水和维生素的来源。
“树”
“24岁的伊萨克·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陷入沉沉的思绪中。忽然一个苹果‘啪’地落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沉思。从此一个新的世界被开启了。宇宙万物,在一个简单定律的指引下彼此吸引,优美运转。”
这段苹果的故事促发了艺术家杨莫桐开启这场“反自然”的造物实验,而在造“树”的过程中,她又为这棵奇特的“树”创造了属于它自己的果实。
生发于自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的果实。
就像水果痴格尔纳所说,“我们探索果实时也就是与大自然重新接驳的时刻”,而这一刻,“通往至高境界”。
------------------------------------------------------
敬请期待
《原·木——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
展览时间:7月2日-7月17日
地点:北京东城区77文创美术馆
------------------------------------------------------
我们不讨论艺术、艺术家、艺术品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们用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表达人和自然的关系
VAVA艺术开启 “树”+ 艺术项目
——果实猎人
“一个亮粉色的球,大如鸵鸟蛋,好像插着橙绿色的旗帜,球体上翘起些羽翼状的东西,顶上还盖着一片枯萎的花瓣,硬得像鬃毛。”这是一个西方人第一次看到火龙果时的直观感受。
亚当·李斯·格尔纳在他的小说《水果猎人》中对这些植物的果实又爱又恨。“水果,不像表面所见的那么简单。红心,黑眼,好像储满阳光蜜意的小胶囊,滴流出晶亮之血,就像伊甸园里的善恶智慧树一样诱惑人心——也很会骗人。自鸿蒙太初至今,这些甜蜜的蜃幻妄想充盈我们的心田。”
自然创造的这些色彩艳丽,形态怪异,味觉奇特的小怪物中,只有一小部分占据了水果市场,而“我们这个星球上充满了各种难以接近、被忽视,甚至被禁忌的果子”,这些果子还有千万分支变种。
“世上有口感逼近‘菠萝椰奶朗姆’鸡尾酒的芒果,橙色的野生黄莓,白色的蓝莓,蓝色的杏子,红色的柠檬,金色的覆盆子,粉色的番荔枝……新的变种仍在不停涌现,魔力豆、日落果、炮弹果、美味怪物、僵尸苹、姜饼梅、天鹅蛋梨、骷髅树瓦哈卡、刚果落花生……要是哈姆雷特看到了,肯定会说:‘赫瑞修,天堂人间有太多水果,绝非你的全能哲学所能梦想到的。’”
自然的创造鬼斧神工,人们为此狂热,其中一部分人甚至远离公众视线,成立了北美水果探索者协会、珍稀水果全球联盟这些民间组织,彻头彻尾地将人生奉献给了探寻水果这个听上去有些诡异的事业。
毕竟,同样为这些小怪物痴迷的格尔纳说:要想吃到珍奇的水果,就必须去旅行,必须去别的国度,必须带着逃亡的决心。
泰国柠檬
![]() |
![]() |
长得像脑子一样的是柠檬中的异类泰国柠檬,虽然看上去像核桃,但切开却是不折不扣的酸爽。泰国柠檬原产于印度,宗教圣战期间在欧洲广泛栽培,现在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大量种植和供应。
在以香辛料著称的东南亚饮食中,泰国柠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略甜的普通柠檬不同,泰国柠檬就像它的长相一样更加实在、刺激,几乎每一道正统的泰国菜中都离不开它独特的柠檬香气。
对于东南亚人来说,泰国柠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辟邪。他们在家周围种植,以及在宗教中使用泰国柠檬可以辟邪驱霉,开运招财。
Ackee果
![]() |
![]() |
Ackee果又叫西非荔枝果,是牙买加的国果。它们长在牙买加最初可见的高大Ackee树上,形状呈梨形,未成熟时果子紧闭,带有毒性。而一旦成熟,便会自己裂开,露出乌黑发亮的种子,和柔软滑腻的海绵状乳白色果肉,毒性也在这时消退。
Ackee并非原产于牙买加。十八世纪,黑奴船将这种怪异的果子传到加勒比海地区,而只有牙买加人将其入菜。最常见的做法是将Ackee果、腌好的咸鱼和牙买加特有的辣椒一起烩煮,而这道菜,也成为了牙买加名副其实的国菜。
![]() |
Ackee & Saltfish |
人们都说,到牙买加必须要做三件事,听雷鬼音乐,买蓝山咖啡豆,吃几次牙买加国菜。在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世界最受欢迎十大国菜中,牙买加国菜阿奇果烩咸鱼(Ackee & Saltfish)以其美味和知名度名列第二。
蛋树
![]() |
虽然远看就像鸡蛋长在了树上,但它们是不折不扣的茄子。这种学名为金银茄的果实形似蛋,味如甜瓜,祖籍中国,由入侵中国的西班牙人带到了欧洲,并传到了美国。
Hala Fruit
![]() |
Hala Fruit是露兜树(Pandanus)的果实,生长于夏威夷和密克罗尼西亚等岛屿,有清甜花香,生吃熟吃皆可。和菠萝蜜长的像,但更像的是恒星剖面图。
海椰果
![]() |
海椰子是塞舌尔普拉兰岛及库瑞岛的一种特有棕榈,树高20~30米,最大的叶子面积可达27平方米。它生长缓慢,但生命力极强,树龄可高达千余年。一般幼树从25岁开始结果,可连续结果50年以上。
海椰子的果实海椰果状似两个椰子,是已知的最大的果,约需10年才成熟。
因为海椰果酷似臀部的外貌,19世纪末,英国将军查尔斯·戈登在访问塞舌尔群岛时突然生出一个灵感:他认为《圣经》中描绘的禁果并非苹果而是海椰子的果实,因为这种果子长得非常像女性的骨盆,这位基督教徒认为,如果有任何树能够激发人类对肉欲的好奇,无疑就是它了。
刺角瓜
![]() |
![]() |
刺角瓜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表皮坚硬、凹凸不平。口感类似黄瓜和西葫芦的混合,味道类似于香蕉、黄瓜和柠檬混合在一起。在原产地,因为根系能够到达地下含水层,刺角瓜曾经是当地人最为重要的水和维生素的来源。
“树”
![]() |
![]() |
![]() |
“24岁的伊萨克·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陷入沉沉的思绪中。忽然一个苹果‘啪’地落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沉思。从此一个新的世界被开启了。宇宙万物,在一个简单定律的指引下彼此吸引,优美运转。”
这段苹果的故事促发了艺术家杨莫桐开启这场“反自然”的造物实验,而在造“树”的过程中,她又为这棵奇特的“树”创造了属于它自己的果实。
生发于自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的果实。
就像水果痴格尔纳所说,“我们探索果实时也就是与大自然重新接驳的时刻”,而这一刻,“通往至高境界”。
------------------------------------------------------
敬请期待
《原·木——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
展览时间:7月2日-7月17日
地点:北京东城区77文创美术馆
------------------------------------------------------
我们不讨论艺术、艺术家、艺术品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们用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表达人和自然的关系
VAVA艺术开启 “树”+ 艺术项目
![]() |